花卉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
白粉菌科种类繁多,常见的危害花卉的病原菌有
二孢白粉菌、单囊白粉菌等7种。在同一种植物上,有时可以被多种白粉菌感染。
花卉白粉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大部分花木均会感染此病。它既可以危害月季、玫瑰、
蔷薇三姐妹等木本花卉苗木,又能危害菊花、
凤仙花、
瓜叶菊、
福禄考等草本花卉。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植株叶片上,严重时可侵染到植株的幼芽、嫩梢和花蕾等部位。植株在初发病时,嫩叶正反面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粉斑,并略显褪绿或呈畸形。在适宜的条件下,粉斑迅速扩大并连接成片,使得叶面布满白色粉状霉斑,后变成淡灰色,受害病叶或校条上有黑色小粒点产生,并出现新叶皱缩畸形。成叶染病初从叶尖或叶绿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给花卉的生产和观赏价值带来很大的损失。
主要在叶片、嫩梢上布满白色粉层,白粉是
病原菌的
菌丝及
分生孢子。病菌以吸器伸入表皮
细胞中吸收养分,少数以菌丝从
气孔伸入叶肉组织内吸收养分。发病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外卷曲,叶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弯曲或枯死。
白粉病的病原为一类专性寄生菌,在同一种植物上,有时可以被一种以上的
白粉菌科侵染。
蔷薇三姐妹白粉病(Sphaerotheca pannosa)是月季、玫瑰、蔷薇、
桃花等苗木普遍发生的病害。蔷薇白粉病菌一般以
菌丝体在休眠芽内、病叶、病梢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
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当气温17-25℃、湿度大时病害重,尤以21℃、空气
相对湿度97%~99%时发病最重。
凤仙花白粉病(S. fuliginae)可侵染凤仙花、百日草、
秋英、
剑叶金鸡菊、
三色堇、木槿、玫瑰、瓜类等。有人认为律草单丝壳菌(S. humuli)可侵染凤仙花。律草单丝壳在高温高湿时发病重。
菊花白粉病(Erysiphae cicheracearum)可侵染
紫藤、枸杞、
凌霄、
福禄考、
风铃草属、
美女樱、
飞燕草、
蜀葵、菊花、
瓜叶菊、
金盏花、百日草、
非洲菊属、
金光菊、
大丽花、向日葵等秧苗(苗木)o有人认为
菊粉孢(Oidium chrysanthemi)是菊花白粉病的主要病原,并侵染瓜叶菊、非洲菊等。菊花白粉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在南方和北方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以20~24℃、空气干燥时发病最重。菊粉孢以
子囊果在受害组织上越冬,翌年子囊果开裂,散出
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在温和、干燥天气下发病重。
山楂白粉病(Podosphaera oxyacanthae)可侵染山楂、
榆叶梅、
麻叶绣线菊、
中华绣线菊等。此外,还许多白粉病病原。
病菌以
菌丝体或
分生孢子在病残体、病芽上越冬。早春,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和新梢。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以4-6月,9-10月份发病较重。高温干燥,施
氮肥偏多,过度密植,阳光不足或通风不良有利病害发生。品种间抗性有差异。
2.清除病源 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不用可能带有白粉病菌的床土培育容易感染白粉病的秧苗。不用有白粉病的母株
扦插、分株。避免适合白粉病菌生长的最适湿度持续时间过长。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下列可湿粉药剂防治:25%粉锈宁2000倍液,或45%敌唑铜2500-3000倍液,或64%
杀毒矾500倍液,或70%
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刚发生时,也可用
碳酸氢钠500倍液,隔3天一次,连喷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