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剑,
中原地区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在古籍记载中,“轩辕剑”之名,首明代
李承勋所著《名剑记》,《广黄帝本行纪》,还有《荆山经》《龙首记》都有记载。其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轩辕剑一名出自明代李承勋《名剑记》,该书有
黄帝采
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黄帝死后,轩辕剑陪葬,五百年后山崩室空,仅剩下剑的记载。《
列仙传》等文献也有黄帝死后用剑陪葬的记载,但不见轩辕剑之名。轩辕剑在当代文化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故事。如部分游戏设定轩辕剑是天界诸神赐予轩辕黄帝击败
蚩尤的旷世神剑,剑身一面刻
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内含无穷之力。后传与
大禹,在治水时立下汗马功劳,
夏朝凭此立国。夏之后,被
商汤所得,再立
新朝。
轩辕剑在影视剧中均有出场,如《轩辕剑之天之痕》《轩辕剑之汉之云》《轩辕剑传奇》等,以轩辕剑为题材或背景的游戏也有很多,如《轩辕剑》《
轩辕剑外传:枫之舞》《新轩辕剑》等。
记载,“帝采
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这是关于轩辕剑来历的最早纪录。剑身一面刻
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内含无穷之力。
轩辕剑其後有臣
左彻,削木为
黄帝像,率诸侯而朝奉之,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庙而祭之,取衣冠置墓而守之,於是有乔山之冢。在上郡周阳县有桥山,又肤施县有黄帝祠,坊州桥山有
黄帝冢。黄帝曾游处,皆有祠焉。五百年後,乔山墓崩空室,唯剑与赤舄在,一旦亦失去。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
首山是黄帝经常去的地方,山上的铜质量非常好,因此黄帝在首山就铸造了黄铜炉。黄帝和
蚩尤大战的时候,用首山的铜炉铸造了一把轩辕剑,并用此剑杀死了蚩尤。后传与
大禹,在治水时立下汗马功劳,
夏朝凭此立国。夏之后,被
商汤所得,再立
新朝。
黄帝采来首山的
铜矿石,在
荆山脚下架起大火冶金铸鼎。大禹制造了一把剑,剑身上刻有二十八星宿等图案。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史记·五帝本纪一》又说:黄帝死后500年,乔山坟墓崩塌,墓室空空,却有一把轩辕剑存在。
北魏地理学家
郦道元在《
水经注》中说:黄帝死后,只留下了弓和剑。
相传在远古时期,以
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我国
中原地区出现了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
炎帝和
黄帝的领导部落是地位最大。黄帝是有熊氏部落
少典的儿子。本姓公孙,后改
姬姓。相传黄帝降生在一个名叫“轩辕之丘”的地方,(今
河南省新郑市)。因此人们称他为“姬轩辕“或“轩辕氏”。
轩辕姓后来他被拥立为熊氏部落的首领,故又称“有熊氏”。在
上古时代,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而姬轩辕拥有土德之瑞,土色为黄。故号“黄帝”。黄帝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刘彻之首,同时还是
炎黄文明的开创者和中华文明的建立者,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
“轩辕剑”之名,首出《
古今图书集成》收明·李承勋著《名剑记》载:《广黄帝东行纪》曰:「轩辕帝采
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然遍寻古籍,并无《广黄帝东行记》一书,惟《广黄帝本行纪》,是题错抑或抄录出误已不可知,其中有载:其後有臣
左彻,削木为
黄帝像,率诸侯而朝奉之,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庙而祭之,取衣冠置墓而守之,於是有乔山之冢。在上郡周阳县有桥山,又肤施县有黄帝祠,坊州桥山有
黄帝冢。
黄帝曾游处,皆有祠焉。五百年後,乔山墓崩空室,唯剑与赤在,一旦亦失去。《荆山经》《龙首记》具载。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亦云:或曰:「黄帝审仙者,桥山之冢,又何为乎?」抱朴子答曰:「按《荆山经》及《龙首记》,皆云黄帝服神丹之後,龙来迎之,群臣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其几杖,立庙而祭之;或取其衣冠,葬而守之。列仙传云:『
黄帝自择亡日,七十日去,七十日还,葬於桥山,山陵忽崩,墓空无尸,但剑舄在焉。』
可见史上
黄帝确有一剑,然剑名不载。是否传说中之“轩辕剑”,更是无从得知,或李承勋为表此剑黄帝所有,故有此名,个中详细,留待后人考究。而《
拾遗记》记载,“
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传说昔日黄帝伐
蚩尤,陈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犹未及泉,惟见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炼石为铜,铜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劲利,土亦刚而精。所以部分文学作品中,把
黄帝佩剑名为昆吾剑的亦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