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县即今天的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聊城市隶属于山东省,山东省聊城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属于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
华东地区和中国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
中原地区 春秋时为
齐国西境聊、摄、清邑地。
战国为齐国聊城邑(今市区西北7.5公里
聊古庙)。秦置聊城县,属
东郡。
西汉于县西境置清、发干2县,与聊城县同属东郡。
东汉因之,
汉章帝时改清县为
乐平县。
曹魏聊城县属平原郡,乐平县改属阳平郡。
晋朝聊城市县属平原国,乐平县仍属阳平郡。
北魏泰常七年(422年)于县东40里筑城置平原镇,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废镇,平原郡及聊城县并移治于此,
孝昌年间于县西境分置西聊县,治所在原聊城县治,与聊城县同属平原郡。
北齐乐平县、
发干县俱废。
隋初废平原郡及西聊县,
开皇3年(586年)于聊城县西境分置
堂邑镇,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博州,治聊城县,
大业初年,废博州,聊城县属
魏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博州,聊城县仍为州治。
五代十国后晋
开运二年(945年)聊城县徙治于巢陵城(今市区东南7.5公里)。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因
黄河决堤,聊城县移治孝武渡西(即今城),仍为博州治所。金聊城、堂邑2县仍属博州。
元初聊城市县属东平路,至元四年(1267年)由东平路析置博州,治聊城县,十三年改博州为
东昌路,聊城县为路治所。明、清聊城县均为山东
东昌府区治,其县西境仍为山东
堂邑镇。
入民国后,历为山东济西道(1913年)、
山东省东临道(1914年)、山东省东昌道(1925年)治所。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并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51年3月撤销聊城城关区,划归聊城县。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县、堂邑县均随聊城专区划属山东省。 1956年3月撤销山东省
堂邑镇,该县东部原辖之城关区、八甲刘、垢土固、斗虎屯、
梁水镇、阎寺、道口铺、张炉集、郑家等区划入山东省聊城县。1958年12月
山东省聊城县改置
聊城市。 1963年3月16日山东省聊城市复改为山东省聊城县。1983年再度置山东省聊城市,由山东聊城地区(1967年由山东聊城专区改称)代管。1997年8月山东聊城地区和县级山东省聊城市被撤销,设立地级聊城市,,属于山东省,原县级聊城市改置为
东昌府区。
近年来,
山东省聊城县在全国、全省、全市科技大发展的浪潮下,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各类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机构蓬勃兴起,取得了一批拥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山东省聊城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聊城市的所在地,商代为启的封地,
秦朝设山东聊城县,明清时期为山东
东昌府区治。建国后为
平原省聊城行政公署驻地,1983年撤县改市,1998撤市改区。明清时期,漕运畅通为
京杭大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秀美赛江南、富庶甲齐郡”。辖区内人文景观众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其中有
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的
杨以增,收藏之富被誉为“海内之甲观”;有光岳楼、山陕会馆、宋代铁塔等名胜古迹。
当代,
山东省聊城县的文化教育取得很大发展,公民实行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普及率达99%,辖区内拥有 8 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 4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 26 所,在校学生 8 万人;普通中学 50 所,在校学生15万人;
技工学校 10 所,在校学生 4.5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