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友,男,1963年2月生,安徽枞阳人。1986年获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
学士;1989年获
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晋升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2002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先后出版了《
中国社会思想史》、《郑板桥的诗与画》、《先秦诸子学志》(第二作者)、《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第一主编)、《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中国辩证法史》(第二作者)、《明清哲学与中国现代哲学诸问题》(中华书局),《在道义论与正义论之间——比较政治哲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
道家思想及其现代诠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主要著作,在《
中国社会科学》、《
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学术月刊》、英国Asian philosophy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分理与自由—戴震伦理学片论》、《个人自由与理想社会——殷海光与冯契自由思想之比较》、《
儒家“王道天下观”与当代国际和平的可能向度》、《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追求及其理论的开放性》、《当代中国哲学形态构建面临的时代问题与可能回答》等重要学术论文100余篇。
简介
先后出版了《
中国社会思想史》、《郑板桥的诗与画》、《先秦诸子学志》(第二作者)《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第一主编,),《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中国辩证法史》(第二作者),《
道家思想及其现代诠释》(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主要著作,在《
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
学术月刊》、Asian philosophy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分理与自由—戴震伦理学片论》、《个人自由与理想社会——殷海光与冯契自由思想之比较》、《儒家“王道天下观”与当代国际和平的可能向度》、《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追求及其理论的开放性》、On the Idea of Freedom and Its Rejection in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等学术论文100余篇。
1997年、2003年、2005年分别出席了在汉城、
斯德哥尔摩、
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十、十三、十四届国际中哲学会。1997年12月,应邀访问了香港浸会大学,1999年9月—2000年8月,曾在
哈佛大学做访问研究一年。2005年4月,应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东亚学院邀请,作为学术访问,讲授明清哲学与现代化的问题。2006年2月,应美国Weslyan大学哲学系系、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邀请,出席了“新儒家与全球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顺访了
哥伦比亚大学、LoyolaMarymount大学。2007年6月,协助
郭齐勇教授,成功承办了在
武汉大学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任大会秘书长。2008年11月1—24日,应朴松山教授邀请,访问了德国特立尔大学,并做了学术报告:明清时期新人性论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精神动力。2008年12月1—30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做短期访问研究:20世纪后半叶台湾地区明清思想研究。2011年11月20日—30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做短期访问研究。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一书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三等奖。2007年入选
武汉大学珞珈聘教授(第一聘期:2008—2010;第二聘:2011—2013年)。
现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学院院长(任职时间从2012年12月26日算起)、国学学院副院长(2010年3月8日)。
社会活动
2018年9月吴根友在武汉大学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教授课程
先后为本科生讲授了
中原地区社会思想、中国古典哲学原著导读、中国哲学智慧、中国哲学史、道家通论、汉唐哲学、
北宋至近现代哲学、宋元明清哲学专题等课程;2000年,参与并主持了哲学学院“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的筹备与创办工作。
为研究生讲授了先秦诸子、中国哲学原著导读、明清哲学专题等课程。
本科专门讲授课程: 1、中国社会思想史 2、中国哲学史 3、中国哲学智慧
硕士生招生方向:先秦道家、明清哲学、中国政治哲学
博士生招生方向:明清哲学、中国政治哲学
个人成果
2006年入选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一书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三等奖。
现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学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
人生的座右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社会兼职: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 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著述情况
出版著作
1、《四书五经简注》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2、《三言简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3、《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与人合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
4、《社会学概论》与人合著,
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7月;
5、《中国社会思想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与人合编,第一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法句经释译》、佛光出版社会,1997版
8、《那先比丘经译释》、佛光出版社会,1997版
9、《墨子与世界和平》(第三作者)
中国书店有限责任公司,1997年版;
10、《郑板桥的诗与画》
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1、《诸子学志》(第二作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8年版;
12、《鲲化鹏飞——传统价值的当代透视》(第二主编)2001年9月版;
13、《自由的表演与与力——中国人的自由观》,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14、《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译)J.Spence(中国名史景迁),2001年12月版;
15、《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会议论文集)(主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6、《中国辩证法史》,(第二作者),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7、《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
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丛书,2004年出7月版;
18、《
道家思想及其现代诠释》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文治堂丛书,2018年2月版。
论文与学术评论
1、老庄生命哲学略论 《
哲学研究》1990年第10期。
2、一个道德批判的
早产——〈金瓶梅〉》主题探论《新东方》1992年第3期;
3、《易经》——中国历史哲学之滥觞 《易经研究》(季刊)1992年第4期。
4、《龙舟会》道德启蒙意义浅绎 《船山研究》1993第1期。
5、试论明清之际“求真”与“崇公”价值观对近世
中原地区的影响 《
江汉论坛》 1994年第6期。
6、试论
戴震“新理观”的历史定位
郭齐勇 萧汉明主编《不尽长江
7、葵心不改完美志 慧境芳心两护持(同上书)。
8、中国易学发展史纲要 《里易学》第一辑 中州出版社1994年9月版。
9、批判哲学的批判 《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1994年第5期。
10、缘命复性,超切中道--
唐力权场有哲学终极关怀浅绎(台湾)《哲学杂
志》1995年第三期。
11、再论今日国民性之改造 《新东方》1995年第5期。
12、场有哲学学术讲座综述 《
哲学动态》1995年第9期。
13、
徐复观与新儒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哲学动态》1995年第12期。
14、明清启蒙学说新论 《东方论坛》1995年第5期
15、一本深化明清启蒙学说的力作——读
许苏民《
李光地传论》《福建学刊》1996年第4期。
16、缘起性空说述评 《
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7、一个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做人理想——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浅绎 《
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18、从个人宗教到社会宗教 萧捷父
黄钊主编《“东山法门”与禅宗》论文
集1996年4月出版。
19、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贞爱”自杀形象研究
罗萍主编《女性与社会》论文集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20、冯契“
平民化自由人格”申论 《
哲学研究》199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
21、文化批评与社会进步——读
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化矛盾的哲学反思》《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2、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化矛盾的哲学反思》给我们的启示 《福建学刊》1997年第4期;
23、世纪之交的哲学回顾与展望 《
哲学动态》1997年第4期;
24、批判的武器与批判的目的《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4期;
25、人文知识分子:思想的教练与精神的探险者 《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3期;
26、板桥家书中的仁爱思想 《人文论丛》1998年卷(创刊号);
27、人性与神性的交响曲——读
赵林《
西方宗教文化》《现代哲学》1998年第4期;
28、“恒德”追求与
自由意志——传统中国人道德自由意志鸟瞰 《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第4期;
29、乡土中国如何中走向现代化《
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
30、分理与自由——
戴震伦理片论《
哲学研究》1999年第4期;
31、现代人文精神内在架构寻绎》《人文论丛》1999年卷;
32、科学精神、个性原则与人文素养——试评当前大学教育理念《
新东方》1999年第5期;
33、道论在楚简本《老子》中的地位及道、德等概念在简、帛、王本中含义异同初探《
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第2期全文转载)
34、个人自由与理想社会——
殷海光与
冯契自由思想之比较《
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第9期全文转载)
35、近十年美国儒学儒学研究综述,《
光明日报》2001年;
36、近十年欧美东亚儒学研究综述《
哲学动态》2001年第8期;
37、楚简本《老子》“大植若屈”等新解 《
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38、走向多元对话的中国哲学——第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侧记 《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39《从人道主义看儒家“仁学”与自由主义对话的可能性》(见《儒家与自由主义》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0、
熊十力“明清学术史观评” 《
船山学刊》2001年第4期;
41、《先秦学术原貌的重构——读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一书》,《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
42、《从一国宪政到万民宪政——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逻辑理路浅绎》,《
武汉大学学报》2002的第六期。
43、《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及其转换——对冯友兰哲学史范式演变之反思》,收入
胡军主编《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4、戴震哲学“道论”发微——兼评村濑浴也《
戴震的哲学——唯物主义和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45、《
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
46、现代中国人际信任的传统资源《
伦理学研究》(双月刊)2003年第3期;
47、21世纪中国哲学主题:创造性转化(
郭齐勇、
陈来、吴根友等)《
新华文摘》2003第4期
48、我们如何建立现代人际信任?《
长江日报》2003年6月5日第11版。
49、《庖丁解牛,技进乎道》——读《观念的选择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透析》,《文汇读书报》2003年2月21日第9版。
50、全面反映佛教大发展《
光明日报》7月15 日星期二,理论周刊,第二作者,与萧先生合作。
51、
儒家“君子人格”及其现代意义《价值论与伦理学》第2期,
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52、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内部的现代性因素之分析《
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53、李大钊的社会理想述评,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论文集第3集《中西会通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换》,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4、《思想的出口国与进口国》,《
长江日报》2003年6月19日,第11版。
55、中国是一个低信任度国家吗?《长江日报》2003年7月10日,第11版。
56、简论早期
梁启超的自由观 《
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57、试论西译“自由”观念对中国传统思想中“自由”观念的价值改写
刘可风主编:《哲学伦理学评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6月版。
58、《二十世纪明清学术、思想的三种范式》(《哲学门》2004年第二册,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59、《明清之际三种人性论与中国伦理学的近代转向》(《
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
60、《20世纪
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人文论丛》2002年卷)。
61、
儒家“王道天下观”与当代国际和平的可能向度——兼论
伊曼努尔·康德等人有关“世界和平”的思想(
郭齐勇 吴根友编:《
萧萐父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2、创造的诠释学:一条通向未来中国哲学的可能之路——
傅伟勋的哲学思想探析(吴根友
欧崇敬 王立新主编:《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3、《哲学理诗心船山魂》,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概论版2004年第5期。
64、《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理论的开放性》,《
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65、仁者爱仁,施由亲始——关于
儒家亲情伦理的现代转化,(
加拿大)《文化中国》2004年第4期。
66、政治的民主化与民主的中国化——对当前中国社会制度建设与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冲冲突突问题的思考 《东方财经周刊》2005年第1期
67、如何在普遍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保持适度的
张力——对刘、郭、穆有关儒家伦理争论的哲学史方法论之反思 《儒学争鸣集》
郭齐勇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68、论
胡适“近世哲学”概念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
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9、21世纪宋元明清哲学综合研究突破的可能性之探寻,《
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0、关于宋元明清哲学研究
范式及其方法诸问题的思考,《
江汉论坛》2005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双月刊)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71、读庄献疑——莫若以明新解,《
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
72、
徐复观与
儒家政治哲学 《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73、“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
黄宗羲经济思想现代意义的再诠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双月刊)
74、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语词、概念与观念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双月刊)
75、“保合太和,乃利贞”新解——《
易传》论社会和平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周易研究》,2006年第2期;
76、如何说不可之道——
老子哲学中“道”概念的语义分析 《
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77、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哲学问题意识的内在根芽?——从晚明以降
儒家“经世哲学”的三种新动向谈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78、On the Idea of Freedom and Its Rejection in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Asian
哲学 No.November 3, 2006
80、直面问题寻方法,重铸“经世”新精神 《
求是》,2006年第6期。
81、网络时代与经典的价值 《武汉大学学术讲坛》第2集,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82、进步观念——理解中国现代性的一把钥匙——读
高瑞泉《
中国现代精神传统》,《
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2004年学术交流与出席会议论文
1、 4月6日至11日,出席在
杭州市、
上海市召开的
中原地区哲学史年会,提交论文为:中国民主政治理想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分组会议上发言。
2、5月12—13日,出席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当代新道家会议,提交论文:“上博简《
恒先》篇哲学思想探析”,并在大会上发言。
3、6月12日,出席了由
湖北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国际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为:“从‘无之以为用’到‘无用之用乃为大用’——试论老、庄哲学的价值发现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4、 6月14—17日,出席
四川大学宗教所主办的第十届中美哲学——宗教对话小型会议(同行者有
郝长墀博士),提交英文论文:Education of Moral Sentiment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Modern Appropriation of Confucian Family-Ethics.该论文受到美方学者Huntington College William Hasker教授, 和Department of
哲学 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的 Michael Murray教授的肯定。作为评论人,还对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Lee H. Yearley教授的论文Pride’s Place in Picturing Person 作了学术评论。
5、8月8日—12日,在北京出席第一届中国哲学大学会,提交论文:《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开放性》在分组会议上发言。
6、8月20—23日,在武汉组织并主持了“我们的时代问题与此我们时代的知识”小型学术讲座会,提交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与民主政治的中国化》论文初稿。
7、9月10—11日,出席了
南京大学哲学系与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所共同举办的“中西社会哲学对话”的学术研讨会,提交了论文:“我们为什么拒斥自由的观念?——从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概念与自由观念谈起”,
8、10月8日—12日,出席北京纪念孔子诞辰2255周年国际儒学研讨会,提交论文为:
清代前期民主政治理想与
儒家政治哲学的近化转化。
9、10月20—23日,出席安徽大学“当代中国哲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为:论
胡适“近世哲学”概念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并主持一次分场会议。
10、12月20—23日,出席“
香港中文大学的当代儒者——
钱穆、
唐君毅、
牟宗三”
徐复观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为:徐复观与儒家政治哲学。
11、12月25—27日出席
深圳大学“西方学术背景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提交论文为:试论
严复、
梁启超对中国传统自由观的价值改写。
2005年出席会议
1、7月12—19日,
悉尼,第十四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提交论文:徐复观的政治哲学
2、9月9—12日,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提交论文:第七届当代新儒家国际学术研讨会,人类文明的一体与两面——对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冲突论”与
杜维明“文明对话论”的政治哲学检视
3、11月1—3日,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道德的真诚如何推动真理的发现——从冯契先生论“真与人生理想”说开去
4、12月9—12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儒学论坛2005——儒学与
亚洲人文价值,提交论文:“保合太和,乃利贞”新解——《
易传》论社会和平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2006年学术交流
2006年2月19日——3月9日,应美国Weslyan大学哲学系系主任,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认任Steve Angele的邀请,出席“新儒家与全球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短期访问。
3月17—19日,在武汉市和田会所,出席哲学学院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的会议,提交论文:“
庄子论真人与真理关系——《大宗师》篇“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命题的现代诠释”。
3月25—26,出席“首届中国式医院管理研讨会 ——文化的
管理学价值和功能的思考”,作为特邀专家,作“
儒家人性论与士君子的
责任伦理”专场报告。
4月1—3日,出席“
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黄宗羲经济思想现代意义的再诠释。
6月26—28日,出席武汉大学传统文化中心举办的国际楚简会议,提交论文:“传贤不传子”的政治权力转移程序——上博简《
容成氏》篇政治哲学及其学派归属问题初探
9月17日—18,出席武汉大学哲学院主办的“启蒙与
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从“明清之际”价值观念的变化看现代性的内在
张力11月9—12日,出席
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转型与思想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晚明以降解放女性的思想
11月24—26日,出席北京
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儒家传统的修身理念与人格塑造”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明清时期新人格理想
12月12—14日,出席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建构的当代反思与未来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道义论—兼论
荀子的“圣王观”及其对王权合法性的论述
12月15—16日,出席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内部讨论会,提交论文:唐诗中“自由”一词的语义分析
参与和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传统价值观与当文化建设(1994——1996)由萧父教授主持。现结题,以《传统价值:鲲化鹏飞》为书名,由
武汉出版社出版
2、(炎黄文化研究会基金)先秦诸子研究(1993——1997)由
郭齐勇教授主持,现结题,以《先秦诸子学志》为书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国家社科基金)近五十年出土简帛中的中国哲学史资料(2000年——2002年),由郭齐勇教授主持。
4、(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近四百年理想人格变迁之反思(2001——2003年)由吴根友主持。
5、(教育部规划课题)戴震与十八世纪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2001——2004年)由吴根友主持。
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2005—2008年)由吴根友主持
出访讲学
1、2005年3月30日到4月30,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汉语系讲学,明清哲学
2、2006年2月19日——3月9日,出席“新
儒家与全球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明清时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理想与当代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2月26—27日,应
杜维明教授邀请,参加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有关
波士顿新儒家的讨论。3月3日下午,应
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邀请,出席第567场SEMINAR,提交了“‘工商皆本’与晚明儒爱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一文。哥伦比亚大学
狄培理出席了此次讨论。此行同去的还有
清华大学的
彭国翔副教授。
2月20日,应
洛杉矶Loyola Marymount 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Robin Wang 的邀请,给该中心的研究生作了一场小型报告——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语词、概念与观念(以英文宣读)。经Robin Wang教授的安排,在午餐会上与该校
人文科学概论院的部分教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向他们介绍了武汉大学人文学的情况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情况。
3月6—7日,前往
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拜访美田大学荣休教授
唐力权先生,与他讨论了有关场有哲学问题。
诗词节选
绿树茵茵别墅群,良田万顷稻香薰。
几番误认云为海,穿破云深又一村。
法身寺主建筑喻意试解
一颗红日法轮上,万朵白莲带露开。
佛光法雨人间在,驱霾澄心尘埃。
天台峰
果然天台境若仙,摩云踏翠日光鲜。
千峰朝拜如香客,万壑葱笼风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