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词典》是中国作家
韩少功于1996年出版的一部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创作背景
在小说《马桥词典》中,韩少功以自己当知青时下乡工作生活过的湖南罗天井公社为取材地,以其风土人情为素材,集录了“马桥人”的日常用词,其中的部分词是作者虚构的。
1953年韩少功出生于湖南长沙,16岁时遭遇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变故,他主动请缨跟同学一起下乡,开始了长达6年的农村生活,他来到的就是天井公社。而马桥就是韩少功当知青下乡时,生活过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村子,隶属于湖南岳阳的
汨罗市长乐镇。
在汨罗当知青时,
韩少功发现当地的方言里有许多特殊的词,有的发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有的含义则源自某个村落的典故,外来人要进入当地的语境才能听懂其中所指。1977年,国家
恢复高考,韩少功考入湖南师范学院(现为
湖南师范大学),并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进入大学后,韩少功开始对语词进行自觉捕捉,并不断寻找机会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他随身携带的本子不仅记录了
民俗音乐民谣,还记录了当地大量的语词和短句。
1985年,韩少功倡导“
寻根文学”,发表《
文学的根》,提出“寻根”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小说《
爸爸爸》等反响热烈。后来,
韩少功自己总结:“《爸爸爸》+ 语言哲学,才有了《马桥词典》。”
在《马桥词典》的后记中,韩少功谈到了他1988年移居海南之后,去市场买鱼时,跟卖主打听某种鱼怎么称呼的情景。卖主要么回答“
海鱼”,要么回答“大鱼”,显得词汇特别匮乏。而他后来才知道,这并非是卖家的语言贫乏,而是普通话里,没有足够多的词语跟
海南省的方言词汇一一对应,导致卖家只能以“海鱼”“大鱼”来含糊其词。这件事促发他想起当年下乡时所遭遇的种种语言,那些记忆在渐渐被他遗忘。
1994年年初,一部词典体长篇小说的构思在他的脑子里渐渐成形,他选择自己曾经下放过的湖南汨罗,作为小说的基本背景。经过沉淀的大脑极其清晰,再加上之前大量的文字记录,
韩少功的小说写得很顺利,在1995年秋就完成了初稿。
出版
《马桥词典》最早发表于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
小说界》杂志1996年第2期,后由
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96年,作家出版社第一版的《马桥词典》,全书分为了四个部分:一、编撰者序;二、《马桥词典》条目首字笔画索引;三、正文;四、后记。《马桥词典》刚一出版就引起各方争论,甚至引发了新时期文学史上争议最激烈的公案之一——“马桥事件”,起因是
张颐武和
王干两位评论家公开指责这部小说“模仿”乃至“抄袭”了
塞尔维亚作家
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名作《
哈扎尔辞典》。1997年4月,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响的
韩少功,对持续不止的谣言做出法律回应,对6位制造与传播谣言者提起了侵权诉讼,并于一年后由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韩少功胜诉。
在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作家系列·韩少功系列”里的《马桥词典(修订版)》中,全书变为了五个部分:一、编撰者说明;二、主要人物;三、词条首字笔画索引;四、正文;五、后记。增加了“主要人物”的这一部分,其他四个部分,基本上变化不大。
截至2011年,《马桥词典》被翻译成了8种语言,在10个国家发行,有超过20个版本。2003年8月,由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译本“A Dictionary of Maqiao”。1999年被《
亚洲周刊》评为“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
内容简介
《马桥词典》以词典的形式,收录了一个虚构的
湖南省东北部
马桥镇的115个词条,这些词是“马桥人”的日常用词,里面的一部分则是作者虚构的。《马桥词典》的一切,起源于语言,开篇于“江”。词条的书写方式,使得各种常见的文学体裁,都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运用。比如:《九袋》就是一篇充满传奇色彩、细节丰富的短篇小说,一个乞丐风光又落魄的一生,都被囊括其中;而《清明雨》这一则,则是散文;《流逝》这一篇,又完全从各个时期的语言演变,来讨论“流逝”一词所蕴藏的时间感;《现》也一样,引经据典,讨论词义,作者
韩少功甚至把他和
法国汉学家A·居里安关于时间的讨论也放进其中;《三月三》则是一则散文诗。
在作品中,韩少功有时会代替作为小说人物的“我”,此时,关于词条的解释,就出现了特别浓厚的“说理倾向”。在“甜”“小哥”“醒”“觉”“发歌”“撞红”“肯”“贱”“”“公地(以及母田)”“散发”“流逝”“公家”“浆”“夷边”“火焰”“现”“归元”这些词里,几乎都是韩少功在发声,而不是小说人物。韩少功的出现,使得这些章节,具有了某种学术上的说理倾向,而作为小说基本要素的“故事”,在此时却退场了。
韩少功在其中引经据典,探讨问题,探讨这些词的语言演变所具有的广泛意义。
而在这些说理性文字之外,作品内容则又是散文化、小说化的,在这里,一则则故事开始登场。比如“九袋”,写的是本义岳丈戴世清,这个传奇的“九袋”叫化子的一生。“
黄皮”则是写了一条曾经很通人性的狗。“晕街”写乡下人一到街市上,便发生的“耳目昏花,食欲不振,失眠多梦,乏力,
气虚,
胸闷,发烧,脉乱,呕泻”的奇特现象,马桥人本义便是“晕街症患者”,也因此演绎出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诞故事。“走鬼亲”,写十三岁女孩“黑丹子”,认出了前世的儿子,并不断辨认马桥的人与物,用一个个与某些人“私享”的细节,证明她乃“铁香”的转世。“梦婆”讲述精神病人与某种“神启”的关系,探讨精神病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最后,整个故事结束于“官路”,在“官路”这最后一个词中,“我”才开始以一个知青的身份,跟随一位马桥人“一步步走进陌生”的马桥生活和马桥词汇里去了。
角色介绍
兆青
兆青是一位典型的农民,兆青家孩子多又清贫,他的身上既有底层农民的狭险小气,也有乡村人民特有的耐力与韧性。在参加全公社修路大会战的时候,知青们都非常厌烦兆青,因为他总是不打招呼就擅自使用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铺位而总要和别人挤一张床。他的恬不知耻让大家生气又无奈,在兆青身上明显地展现出了当时农村底层贫困人口的趋利一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兆青在这样艰难的条件,却也能一直卑微地活着,宁愿为了省几角钱而步行十几里路。那般坚韧的,顽强的劲头支撑着一位底层农民努力地生存着。
盐早
盐早是《马桥词典》中一个很典型的底层农民形象,关于他的词条有“汉奸”“冤头”“红娘子”“渠”等。盐早是茂公的大儿子,因为父亲以前是地主汉奸,所以盐早一直处于一种抬不起头的卑微角色中,不爱说话,只是一味地帮别人努力干活,直到后来变成了一个“牛哑哑”。一个正常人,在时代和生活的重压下,变成了一个哑巴,后来又变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毒人”。
万玉
《马桥词典》中关于万玉的词条有“觉觉倦”“哩咯哪”“龙”“龙(续)”“下”等。万玉在马桥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的生理缺陷,让他的命运含有一丝难以诉说的尴尬与悲惨。他是马桥老一代的典型农民,他被形容是有着水蛇腰、娘娘腔的男人,没有胡子和眉毛,声音尖细像女人。他对发歌有着极度的热情,也很爱和女人混在一起,他的禁忌是不许别人骂他“龙”,直到万玉死后,人们才发现,原来万玉是一个没有“龙”的人,他为了隐藏他的这一个缺陷,隐忍了一生。他热爱发歌,坚守发歌最原始最本真的样貌,宁愿放弃去城里的机会也不愿意使发歌变得扭曲。万玉在马桥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可笑又可悲的人生背后,饱含的是那种在命运折磨下的,无奈的心酸悲苦。
铁香
在《马桥词典》中关于她的词条有“神”“不和气”“背钉”“根”“打车子”等。在马桥这个地方,女性一直是不受重视甚至可以说是被忽视的角色,从对女性的称呼方面就可以看出:没有对女性专门的称呼,只是在对男性的称呼前面加上一个“小”字。在女性毫无地位、只能由男性主导的世界里,铁香孤注一掷对爱情的反叛与追求犹如平地惊雷,成为马桥村里一抹魅影。她肆意表达着关于女性特有的隐私言论,享受着女性性别给她带来的各种便利。先嫁给党员本义,后来又与三耳朵私奔,展现了她既放荡又狂热的原始情欲,她的出场和离去都给马桥带来了不符合这里气质的另一种面貌。
房英
《马桥词典》中对房英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一篇“嗯”的词条中,这也是词典中少有的,作家以参与者的身份,与马桥人所发生的对话与联系。在这一篇目中,
韩少功既是小说中的人物,也是一个叙述者。“我”与房英成为搭档一同挖战备洞,在那个狭窄逼仄杂乱的空间里,两人似乎已经消失了性别差异,她看到过“我”最狼狈的样子。房英善良、体贴、腼腆、羞涩,对“我”非常关怀。但是最后出嫁的时候,“我”却没有跟她说上什么,只远远地为她留下了眼泪。而多年后,再次相遇,她的眼泪和那一句“嗯”也是对“我”和她曾经共同拥有的那一段温情回忆的证明。
作品特点
主题思想
1985年,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率先发出“寻根”之声。《
爸爸爸》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1996年发表的《马桥词典》是深入“寻根”的作品。
不同于1980年代寻根小说浓郁的
意识形态指向、道德说教色彩,韩少功在1990年代创作的《马桥词典》一改往日风格,朴实真诚,力图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马桥村寨世界,而这部小说无论是选材上——其知青插队的地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 还是其主旨上——以湘西特定方言为据达到对中国普遍人性的探索,都可以说是对“寻根”小说的延续。有改变的是作者主观态度上的变化,批判的色彩明显减弱,更多的是一种包容,一种平和,一种农村社会的“再现”,而词典体的大胆运用将各个本来并无逻辑关联的事物串联在一起, 形成一个庞大的辐射面,涵盖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立体全面丰富的乡村社会。
在纵向的文学史脉络中考察《马桥词典》,可以发现小说中的启蒙立场依然是20世纪80年代启蒙大潮的余脉。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
韩少功在创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理性的现代思维,对落后的土地进行深刻的文化批判。纵观韩少功的创作,其小说中的启蒙立场、
阿Q式人物的塑造、归乡模式等均借鉴
鲁迅。但在启蒙被解构的20世纪90年代语境中,《马桥词典》中的启蒙立场必然不是“五四”启蒙的机械复刻,甚至与韩少功本人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寻根小说也拉开了明显的审美距离。
20世纪90年代是滋生怀疑的年代。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导致消费文化、媚俗文化横行,崇高信仰与理想主义遭到侵蚀,不免令人陷入进对理想信念的怀疑渊薮之中。这一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症候对
韩少功创作中的启蒙立场,也造成了冲击,而作为消解怀疑的一种方式,韩少功笔下的民间世界实现了对
鲁迅笔下农民世界的开拓。在“鲁迅传统”中该被启蒙、疗救的民众,在《马桥词典》中则拥有极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很深刻的意义上支撑着韩少功的启蒙坚守,故而民间立场最终强化了启蒙立场。
但另一方面,《马桥词典》里仅展现了这些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揭示了一些“社会伦理形态”,却并未对他们的宿命进行带有不同态度和情绪的描摹,他们的死亡是残酷的现实,作者却没有给出应有的、有建设性意义、富有“情调”的回应。在文章《乡土精神:乡土文学的未来灵魂》就认为乡土精神的基础是对乡土的热爱和关注,是对乡村和乡村人的关爱,是对乡土文明、生活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向往与认同,这种认同或许它不是那么现代的,但却是与乡土内在关联的,同时还需要对一些美好乡土文化价值观进行揭示和展示。 “乡土文化中包含有多元因素,文学应该张扬其中的美善一面,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质朴人性的认同,张扬人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强调人情、人伦,对人类精神价值表示尊重。”“乡土精神”和“乡土文化”都应是“根”的一部分。
从“寻根”角度重读《马桥词典》,会伴随着诸多文学记忆重新醒来;如同《马桥词典》中“醒”这一词目里的内容, 审视与反思终将重新诞生;这是《马桥词典》的文学价值所在,也正是
韩少功所作出的贡献。
文体方面
有关《马桥词典》的“词典”式文体、话语方式的研究,已成为文学史上独特的风景。这种富有形式美学的书写策略是作者对启蒙理论的根本性解剖,隐含了转型时期“反启蒙之启蒙”的思想色彩。20世纪90年代,受到西方叙事革新与后现代理论的影响,韩少功不仅延续了初期启蒙主题立场,同时消解了启蒙主题的宏大意义,试图在语言碎片中寻找深度叙事的可能与品格。韩少功采用人类学田野式笔记的创作模式,使小说看起来更像一部“田野作业的方言札记”,这种片断式的札记写作正是对“启蒙”的再造,作者将语言叙事转换成了启蒙的
辩证法。
《马桥词典》是一本为村寨编写的词典,按照笔画顺序共收录了一百余个马桥人日常使用的词汇。编者以词条检索的方式帮助读者进入马桥的历史,也使得马桥人、事有案可稽。小说凭借细致的语义分析、考证、解释和比较方法提供了地方性知识经验,但词典形式也让人物、事件的出现没有了时空秩序,更缺少因果逻辑性。人物作为传统小说的要素之一,在《马桥词典》中却往往毫无铺垫地突然出现。
韩少功把这种人物出场的方式称之为在“小孩子那里受的教育”,采用了一种单向度的表述方法。不仅如此,叙述者对于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身世也所知甚少,且没有在客观事实上多做深究。小说的文体结构,使得在保持这种词典编撰形式不变,撤换掉其中的部分词汇,也不太会影响这部小说的整体性。韩少功并非“词典小说”的首创者,可这个结构是如此严丝合缝又无比开放,他也没法舍弃,这也造成后来有些人认为他参照甚至照搬、抄袭了
塞尔维亚作家
米洛拉德·帕维奇的《
哈扎尔辞典》。这种有着某种“一次性”的小说结构,把
韩少功的多年积累几乎全部激活,他在某种“晚成”状态里捧出的这部长篇小说,成为其长篇小说里最浑然天成的一部。读了这部小说之后,甚至会让人产生也在自己的故土搜寻掌故、编撰一本《XX词典》的冲动。
这种不集中、不连贯的碎片结构,其实早在启蒙思想的著名代表作《
启蒙辩证法》中就有所体现。1940年代,
狄奥多·阿多诺和
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首次出版时,书的副标题“哲学断片”充分彰显了作者的意图。书内附有大量“断片”思考,如松散的附录、读书札记、草稿等。之所以以未完成性的“断片”形式出版,是因为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强烈诉求:“更深的寄寓还在于,在书作者看来,启蒙理性对对象的控制总是通过把对象纳入一个总体性体系之中来完成的,这意味着,体系本身就是理性实行统治与扩张的有效工具。因此,反对工具理性就把反体系本身升格为一种必要性的内在要求。”以此为参照,
韩少功碎片化的词典写作,在启蒙主题的坐标上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断”即主动背离启蒙建构的完整价值体系与总体观念,不仅是题材上的创新,更是精神上的变异。
方言功能
韩少功创作的《马桥词典》是“
寻根文学”的延续,他独辟蹊径地将方言作为文学的本体,并有效地包含了关于方言的思考:方言作为工具,还原了事实本身;方言作为权力,体现了民间思想。《马桥词典》也被称为“语言的文学”,直接指向了其文学的本体——语言:以小说勾勒语言的来龙去脉,以词典体解读语言,而这里的语言更准确来讲是指马桥的地域方言。
为方言立传, 以语言作为文学所要表达的主体, 一定程度上契合了1990年代中期,社会学者普遍对哲学认识论的关注。
《马桥词典》首次将方言作为问题意识展现在大众面前,然而即便是作者想运用民间话语来描述民间自己的生活, 还原一个地道的民间生态文化系统,但这一方言如果要被普通读者所接受,必然还是要借助公共话语。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桥人的方言仅仅是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想象力的起点,成为作者钩沉马桥往事的工具,方言、
通用语的交叉运用使得文本内部形成了一个很大的
张力。尽管作者在不断强调注意语言运用的情境化,注意语音声调的变化,但是写小说就得用文字,一旦落实到文本上,很多情境、感觉、词义的微妙性等等都要大打折扣,正如不同国际语言翻译的不可同约性,方言同样也具有不可同约性,更何况有些甚至是用文字来描述语音的,这可能也是《马桥词典》最大的局限性。
作品影响
获得荣誉
1997年,《马桥词典》荣获
上海市第四届中、长篇小说优秀大奖“长篇小说
一等奖”
2000年,《马桥词典》入选海内外专家共同推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2010年10月,作家
韩少功长篇小说《马桥词典》获得美国第二届
纽曼华语文学奖韩少功凭借其作品《马桥词典》荣获“2011年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权威评价
《马桥词典》在语言上非常有趣,它探索了语言影响文化和思想的方法。事实上,《马桥词典》不仅可以用来作为研究民族语言学的材料,它也可以用来作为研究人类学方面的材料。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小说的意义。(《亚洲书评》编辑彼得·戈登(Peter Gordon)评)
《马桥词典》是一本不平凡的书:它结合了幽默和温情的故事叙述,它不动感情地叙述了贫困农民的生活,它用轻巧的技能讲述现代中国的悲剧,展示它的实验形式,以及作者对中华文化、语言和整个社会的复杂见解。(
英国教授拉芙尔(Julia Lovell)评)
《马桥词典》是罕见的小说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能力,直接而简洁地法捕捉人们的注意力。这是一种伟大而引人入胜的小说写法,具有令人惊叹的准确表达方式和演奏家一般的精准控制。(
瑞典评论家恩纳德(Crister Enander)评)
在创作技巧上,对我影响最大的却是中国当代作家
韩少功。我非常欣赏他的《马桥词典》,我的《上海之舞》就借鉴了《马桥词典》的写作方式。(
澳大利亚作家布莱恩‧卡斯特罗(Brian Castro)评)
《马桥词典》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记得韩少功曾被人控告剽窃而上了法庭,为自己辩护。我比较过这两部「词典」。我必须指出:韩少功的「词典」与帕维奇的完全不一样。韩少功确确实实写出了一部原创性作品,并且在我看来──当然这完全是我的个人判断──《马桥词典》比那位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作家的「词典」更具有价值。(国际
比较文学协会前主席佛克玛(Douwe Fokkema)评)
作为一种卓越的建构,《马桥词典》展现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重要联系。在一个迅速全球化的世界中,(它)对语言内涵流失现象的机敏警告,无疑十分及时和非常重要。(美国评论家阿普特(Poornima Apte)评)
《马桥词典》棒极了,多层次的小说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韩少功是一个聪明、富有同情心、又幽默有趣的作家。(《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评)
《马桥词典》时而幽默,时而冷峻和尖锐,所有条目交织成一系列遥远地区的图景。(《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评)
进入《马桥词典》,就像穿越土匪和鬼魂的世界。在那里,「不和气」是指「漂亮」,同性恋者是「红花老爹」,而人不会死去,他们只是「散发」了。(《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评)
韩少功的小说赢得了广泛好评,并当之无愧的,通过他的
语言治疗,他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农村村民的生活,也激发读者重新思考他们习惯于视为理所当然的一切。(《柿子》(
Persimmon)杂志 评)
这是一本博识的、有趣的、聪敏的、迷人的以及文笔优美的“中国观察”,(现象)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从所未见,或者是视而不见。(《亚洲书评》(Asian Review of Books)评)
人们很少看到这种集可读性与娱乐性于一身的高品质小说。总之,这本书无愧为经典之作,初读时你会被它新颖的形式吸引,读后方知其深的内涵非同寻常。(美国评论家
温特顿(Bradley Winterton)评)
本年度最佳长篇小说是一部以坐落在中国南部群山中的小村寨为写作背景的方言词典。
韩少功以一名人类语言学家的身份创作出这部小说,马桥在他的笔下展现出文学性,历史性与现实性,而这些在美国任何一个州都不多见。(《三藩市纪事报书评》(San Francisco Chronicle Book Review)评)
作者(韩少功)令人晕眩的想像和饶有趣味的虚构,对压制语言与思想的力量给予了精巧而猛烈的挑战。(《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评)
西方评论
西方评论家对《马桥词典》给予了高度评价。罗杰·盖茨曼(Roger Gathman)在《旧金山之窗》中表示,尽管作品开始时给人一种专题论著的印象,但故事很快就开始了,其中四个人的故事是不朽的,每个故事中都浸透着
韩少功特有的沉思风格。彼得·戈登(Peter Gordon)在《亚洲书评》中写道,《马桥词典》在语言上非常有趣,它探索了语言影响文化和思想的方法,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小说的意义。本·海伦瑞齐(Ben Ehrenreich)在《乡村之声》中认为,韩少功大胆创新的小说采用解构的方式来演义中国乡村的历史,作品描述的是世界的一个小角落,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钱希腾(QIAN XI TENG)在《哥伦比亚观察家》上撰文说,《马桥词典》本身就是中国南方乡村马桥这个地方芜杂的方言词语的汇编,贯穿作品始终的,是作者对当地方言在官方语言影响下所发生变迁的分析。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的评论家斯朱威拉(sjwillard)评论说,对美国或
英国小说感到厌倦了的读者应该读一读中国的这本小说,它无疑是一部杰作,
韩少功在作品中娓娓道来的方式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