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气虚是一种多发证,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
肺气虚、
心气虚证、
脾气虚证、
肾气虚诸证。
病因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从病发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
气虚病涉五脏。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人体精气分别藏于五脏,故《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因而,从气的来源看,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主要有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两方面。而从气的生成与脏腑之关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肺脾肾为重要。
气虚与五脏气虚。气虚是指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状态,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气藏于五脏,通常情况下,气虚必然与该脏的功能相互联系,《素问·方盛衰论》描述了
肺气虚、
肾气虚、
脾气虚证、
心气虚证、
肝气虚所致梦境不同的情形。因此,气虚这一
病理学概念应当包括五脏气虚。
临床表现
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
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
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
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
小便不利等病症。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
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
心悸病、
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5.阳(气)虚
气虚可见面色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
畏寒肢冷、
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辨证施治
证候;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
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
小便不利等。治则:补益肺气。主方:四君子汤合
玉屏风散。方药: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防风等。
(1)一般肾气虚证证候;神疲乏力,眩晕
健忘,
腰膝酸软乏力,
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治则:补肾益气。主方:肾气丸加减。方药:补骨脂、
枸杞子、
莬丝子、附子、
肉桂、
黄精、茯苓、
山茱萸、
根生果、
桑寄生、党参、白术。
(2)
肾气不固证证候;除一般肾气虚证外,还有小便频数清长,或余沥不尽、夜尿多、
尿失禁;或男子
遗精早发性射精,女子
带下病清稀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或
胎动不安,滑胎者。治则:补肾固涩。方方:肾气丸加减,或用
金锁固精丸、
缩泉丸。方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桑蛸、
金樱子、
益智仁等。
(3)肾不纳气证证候;在肾气不固基础上,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
气短,动则喘甚者。治则:
补肾纳气。主方:
七味都气丸加
参附注射液龙牡等。方药:
五味子、熟地、丹皮、
泽泻、茯苓、
山茱萸、
根生果、
枸杞子、
莬丝子、附子、人参、龙骨、
牡蛎科、蛤、
冬虫夏草图、海龙、海马等
(1)一般脾气虚证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治则:
健脾益气。主方:六君子汤。方药: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法半夏、陈皮。
(2)中气下陷证证候: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痢不止,甚或
直肠脱垂;或
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见少气乏力,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治则:补中益气。主方:补中益气汤。方药: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升麻、
北柴胡、当归、枳壳、法半夏、陈皮。
(3)脾不统血证候: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
月经过多、崩漏、
便血、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治则:补脾摄血。主方:归脾汤。方药:黄芪、当归、元肉、木香、
远志、酸枣仁、
生姜、大枣、
党参、白术、甘草、
阿胶等。
证候:
心悸病、
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治则:补益心气。主方:四君子汤,养心汤。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远志、当归、柏子仁、酸枣仁等。
5.阳(气)虚
证候: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
畏寒肢冷、
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治则:补阳益气。主方:参附汤。方药:人参、附子、黄芪等。
预防
对于气虚者的饮食宜忌,应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气虚体质是小儿常见体质之一,常出现于鼻过敏、气喘、消化障碍、身材
矮小症、尿床、容易感冒、肥胖及心脏病等疾患。气虚患儿,平时应注意饮食。
1.合理膳食
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如定食定量、避免吃零食,饭前尽量勿吃过甜、高脂或高盐食物、饮料,以免过早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都可避免气虚病况加重。根据食物的属性选用:
(1)甘平为主食,如
葡萄、柠檬、木瓜、草莓、李子、
苹果、菠菜、
红萝卜、
茼蒿、
花椰菜、
卷心菜、豌豆、
菜豆、花生、黑木耳、白木耳、玉米、栗子、
橄榄、豆浆、
白米、
糙米、黄豆、
黑豆粉、赤小豆、冰糖、鱼肉、猪肉、
鸡蛋……等。
(2)甘温油菜、大头芥菜、番瓜、
泸州桂圆、荔枝、
车厘子、
番石榴、
金柑、
杨梅、桃子、杏子、李子、糯米、红糖、
麦芽糖、大蒜、香菜、
生姜、葱、
茴香、醋、
沙茶酱、牛肉、鸡肉、虾、
黄鳝、
青口贝、
羊奶。
(3)甘凉
菱角、
莲藕、香菇、冬菇、蘑菇、瓢瓜、绿豆、豆腐、茶、
香油、生姜皮、莲雾、西红柿、
甘蔗、
香瓜、柳丁、
无花果、蜂蜜、鸭、蟹、鳖、蛋白、枇杷、菠萝。
以上食物轮流食用。尽量不常吃冰冷寒凉或未熟食品,如西瓜、香瓜、梨、柚子、
椰子、
柑橘、
阳桃、柿子、香蕉、芒果、
黑桑葚、奇异果、黄瓜、苦瓜、
蕹菜、
茭白、窝笋、
豆芽、紫菜、海带、
豆瓣菜、
豆豉、
荸荠、白砂糖、
丽文蛤、蚌类,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当不可避免时,尽量在白天食用,因为此时外界阳气旺盛,身体也较有抵抗寒气入侵的能力。
2.补气食材
(1)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
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
唐朝食医孟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
王士雄还把
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2)牛肉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
韩氏医通》还说:
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3)
狗肉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
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宜。《
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4)鸡肉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
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
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5)鲢鱼性温,味甘,能入脾肺而补气。明·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说:鲢鱼温中益气。
清代食医
王士雄也认为:鲢鱼暖胃,补气,泽肤。故气虚者宜食。
(6)
黄鳝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
千金食治》就曾说它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
本草衍义补遗》亦云:黄鳝善补气。
(7)鳜鱼俗称桂鱼。可以补气血,益脾胃。《
日华子本草》云:鳜鱼益气。《
开宝本草》认为益气力,令人肥健。尤以气虚兼脾虚者最宜。
(8)大枣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
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
唐朝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9)樱桃性温,味甘,既能补气补血,又能补脾补肾。《
滇南本草》中记载:
中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
(10)葡萄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气血果品,除有益气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如《
神农本草经》说它益气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气血。《
随息居饮食谱》亦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所以,凡气虚伴有
肾虚、肺虚和脾虚者,皆宜食之。
(11)花生性平,味甘。《
滇南本草图说》称花生补中益气,花生还有补脾和补肺的作用,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且以
水煮花生食用为妥。
(12)山药为补气食品,凡
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故凡
肺气虚或
肾气虚或
脾气虚证的
方药中,都常用到它。
(13)
燕条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养阴补肺的作用,对气虚又兼肺虚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说它大补元气。《食物宜忌》也有
燕窝壮阳益气的记载。《饮食辨录》中还指出:燕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服之最佳。
(14)人参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也是众人皆知的补气食物,它能大补元气。《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
医学启源》还认为,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元气。气虚者食用人参,颇有功效,对气虚兼有阳虚或脾虚或肺虚者,食之更宜。同样的道理,
党参和
孩儿参也有人参相同的作用,也适宜
气虚体质服食。《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故气虚者宜食。由于
花旗参性偏凉,且有养肺阴和降
阴虚火旺作用,所以,对气虚而兼有肺阴不足者更为适宜。
(15)黄芪性微温,味甘,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
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根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愈佳,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16)
七叶一枝花性温,味甘咸,有显著有力的补气强壮作用。明代医家吴球说它益气补精。《本草再新》认为它能大补元气。凡
气虚体质者,常少量服食,有卓著的补气效果。
此外,气虚者还宜食用糯米、
玉蜀黍属、玉米、
稞麦、
番薯、南瓜、白扁豆、黄豆、牛肚、
白凤乌鸡、
鹅肉、兔肉、鹌鹑、
青鱼、鱿鱼、章鱼、熟菱、
松子、
胡萝卜、豆腐、豆浆、马铃薯、香、
草菇、
平菇、
蜂王浆、红糖、白木耳、白术、甘草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