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轴线
广州中轴线
广州市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广州的城市轴线体系包括珠江作为东西向的城市景观主轴线和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3条南北向城市轴线,分别为古代轴线、近代轴线和现代轴线。
介绍
序言
整体结构研究建设中的新城市中轴线将会创造一个空间上集聚的城市中心,以提升城市竞争能力和强化城市形象。新城市中轴线CENTER AXIS向南延展则是新一轮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议题。
新城市中轴线长达12公里,有必要划分区段和设置节点,并从功能分布、交通组织、空间格局和景观特征四个基本方面,形成轴线的整体结构。
新城市中轴线划分为8个区段,从北到南依次为火车站区段(燕岭—天河北路)、体育中心区段(天河北路—黄埔大道)、新城市中心区段(黄埔大道—沿江东路)、临江区段(沿江东路—临江路)、主题文化旅游区段(临江路—石榴岗西路)、海珠区中心区段(石榴岗西路—新南路)、果园区段和客运港区段(果园北侧—珠江外航道)。
轴线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城市的水陆交通门户,轴线中部的临江区段是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作为城市景观主轴线的交叉处,拟设置对于新城市中轴线乃至整个城市都具有统领意义的城市意象节点。
发展状况
1、城市功能轴线
在新城市中轴线的珠江北岸部分,已经和将会形成一系列城市中心的功能节点/区段,包括商务中心(广州中信广场)和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以及珠江新城区段的金融/办公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因而是体现城市中心的功能轴线。与广州市城市的各种中心的分散布局现状相比,在空间上聚集的城市中心对于强化城市形象具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提高中心城市地位和经济竞争能力。
2、城市景观轴线
新城市中轴线上汇集了一系列标志性建筑物,特别是作为目前广州最高建筑物的中信广场大厦,规划中的珠江新城区段还将会出现一系列新的标志性建筑物,形成南北向的城市景观主轴线。比较而言,珠江和新城市中轴线作为城市景观轴线,分别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导。
3、城市发展轴线
为广域的城市空间结构而言,可以分为二个地域层面,分别是发展地带和轴线地带。根据《广州城市干道网络深化方案》,这个城市发展地带两侧的交通走廊是贯穿珠江南北的城市主干道(广州大道和江海大道),北与广州—深圳高速公路相接,向南跨越珠江的内外航道,继续延至番禺区。新城市中轴线两侧的交通走廊是城市次干道。轴线地带(也是城市发展地带)中央原是大容量快速客运的轨道交通走廊,南起广州东站,北至珠江南岸的赤光镇,贯穿新城市深圳地铁22号线的各个功能节点。因此,这个城市发展地带宽约2公里,由5条交通走廊构成,新城市中轴线则是核心地带。
新中轴线
概念的意义:城市沿中轴线两侧对称发展是一种古老的模式,适合于以往城市规模不大,交通不发达,以紧凑的方型规范城市形状的时代。今天,在规模不大,发展潜力有限的小城市,这种模式还可以用得上。但大型、特大型的城市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因素,城市的发展就不再适宜以方块扩展的模式,而应该取组团的发展模式,现代的交通亦为组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广州市是个特大城市,而且已经明确了是以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再设定城市中轴线无论从时间和空间来说都不能成立。在广州,无论传统中轴线与新中轴线的概念在地理上都没有多少意义,但传统中轴线历史上曾系广州的地理中心,因此形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称,其周边地区存留着广州最丰富的古代及现代早期的历史文化陈迹,是广州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地区。尽管地理中心的意义已然弱化,但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的标记,其意义是长存的。新中轴线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地理意义,组团式发展的城市里再提中轴线本身就是自相矛盾,这个概念的提出,与其说是为广州市的未来描画,不如说是一个短期的商业行为,主要是为珠江新城的发展造势。
地理资源:新老中轴线的南部区域都是海珠区番禺区芳村区冲积平原,连接腹地相若。北部,传统中轴线所连接的白云山西侧地区是珠江冲积的三角洲平原和流溪河冲积的广花平原,有大片可供发展的土地。新中轴线连接的北部,白云山东侧地区山脉交错,可供发展的只有为数不多的谷地台地,这些青山怀抱的土地环境固然优美,但土地相当有限。因此传统中轴线的腹地大于新中轴线的腹地。广州市西部系溶洞,这是规划当局反复强调的。但喀斯特地貌是珠江流域常见的现象,沿流域的许多城市就是建在溶岩的地表之上。现代的地质学和建筑学足以解决在喀斯特地貌上建筑的技术问题,诚然溶岩地表不宜建设超高层建筑,但广州的现实系高层建筑已呈泛滥,本来就需要制止。
交通条件:传统中轴线向北延伸的白云山西侧地区是广州的陆空交通枢纽,行经广州的四条国道此地独占其三,分别为105、106、北京—香港公路,连接广州旧城和外埠的一级以上等级的公路、市政路、高快速公路不下十条,是市区中道路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铁路自北而南沿同一条轴线有花都区广州北站江村编组站广州火车站,还有规划中位于钟村广州南站
新中轴线周边,铁路有广州东站,南北向的市政主干道有与传统中轴线共享的广州大道,有一条福州—昆明公路。还有一条与西北部环接的华南快速道路。相比于传统中轴线,新中轴线周边的交通设施逊色许多,当然这是与二者之间地理资源的差别相适应,传统中轴线延伸地区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其交通之利优于新中轴线地区是理所当然的。而更重要的是临空因素,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传统中轴线的正北方,与旧机场周边的白云新城海珠广场相距二十至三十公里之间,正是临空经济的黄金距离。大凡国际性的大都市,诸如纽约、伦敦、巴黎,其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即金融商贸中心都在这一区间之内。国内的几大龙头城市,北京市上海市的第三产业中心和大使、领事馆区都在这一区间,香港特别行政区因城市面积较小,核心功能区距机场更近。广州市以往城区面积较小,在旧白云机场十五公里范围内形成了长堤、流花、环市东、东风东及天河北的金融商贸和外事中心。如今机场北移,都市中心组团亦相应地北移,传统中轴线的周边区域就增加了白云新城这个地理、环境、交通都堪称一流的梦幻之都。发展的动力又以传统中轴线见长。
规划优势:理论上说新区应该比旧区好做规划,但广州的现实是天河新区二十多年来毫无新意地重复着一个高密度、高容积的发展模式,目前单位地域内建筑物的密度、容积率以及已容纳的人口同老城区已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交通挤塞、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城市病已应有尽有。由于是新区,要改造也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传统中轴线是旧城区,许多区域已经到了旧城改造的时候,如果改造得法,则有机会形成一个符合现代先进理念,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城区。另一方面,传统中轴线的北部是依山傍水的新发展区,规划上的创新尚有很大空间。结合优质的山水资源,处置得法将可一洗以往规划差的恶名,成就一个人工建筑与山水生态和谐的新城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介绍
发展状况
新中轴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