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镇位于
休宁县西郊,东距黄山市区33公里,北距
黄山40公里,西距县西递古民居12公里。该镇于
齐云山白岳峰前方而得名为岩前,1988年改名为“岩前区”,1992年撤区并乡后,为适应齐云山旅游形势需要,特改名为“齐云山镇”。齐云山镇是安徽省“两山一湖”和建设中的黄山国际旅游大都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也是规划建设的
皖南休闲度假基地和旅游综合服务基地。2017年7月28日,齐云山镇入选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历史沿革
齐云山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称“岩前”,因位于齐云山白岳峰前方而得名为岩前。
旅游资源
齐云山镇境内有着古山、古水、
古桥、古村落等众多的人文古迹,自古就以“环境 清幽、风景优美”而自居,更是以境内有齐云山山上山下协调发展,依托齐云山等丰富优美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大旅游投入,在抓好齐云山上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的同时,搞好齐云山同山下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准确定位和完善集镇的旅游休闲功能,不断提升经济强镇的服务层次和水平。一方面立足于增强中心镇的综合功能和带动能力,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形成布 局合理的小城镇体系;另一方面在高起点规划建设小城镇的同时,重点加强城镇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服务功能,尤其是吃、住、购、娱方面的设施功能建设,从而不断提高齐云山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档次。
基础建设
2000年以来,该镇投入了420万元修建了
齐云山客运索道,改善了景区旅游交通问题;投入了3000余万元修复了登山古道、景区亭台楼阁和
庙宇等,同时开发了
月华街、楼上楼、横江田园风光三 大游览区近200多个旅游景点,2006年又向上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兴建了齐云山旅游登山公路,极力解决景区旅游交通颈瓶问题等;投入2000余万元对横江沿街一线的街道进行了拆迁和改造,使得整个街道达到了“显山、现桥、露水、透绿”的理想效果;投入了800余万元建设了玄天大道、景区北大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镇又理出以“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的路子,带领全镇人民建设农村新型家园。如岩脚村成立了生态旅游农民合作社,开发了水上游乐中心、生态果木
观光园等项目,成立了白岳吉庆狮龙表演队,对地方风俗民情进行深度挖掘。通过2000年2008年大力对旅游业的开发与建设,齐云山景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260余人,另外还吸引当地农民从事旅游相关行业为1050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5年全镇GDP1.05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占GDP的30%以上,旅游接待量达20.4万人次,其中进入
齐云山的达12.4万人。
新村规划
根据齐云山镇总体规划要求,在镇区西部建一条集吃、住、购、娱为一体的商业街,既改变该镇脏、乱、差现象,提高齐云山镇的总体形象,与齐云山名胜区高品位风景资源相辉映,又能为游客提供一个购物的好去处,还能使齐云山周边地区丰富的农副特产品通过这个窗口打出去,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 势,促进周边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为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建设内容为登封步行街北至慈张线公路,南通登封桥,全长310米。道路设计宽15米,该路段北面为农田,南面主要为民房,考虑到小城镇开发的有序渐进性,在该步行街北面开发建成农民新村,主干道按15米控制,两侧建设用地14米作为街面楼布置,建筑层数为二、三层,农户住宅为二层,新村内建筑采用
徽派建筑风格,力求与风景区景貌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在后续阶段再在农民新村的基础上打通至登封桥的通道,建成一条南北向的商业步行街。
建设规模:农民新村规划总占地面积32043.55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7230.00平方米,其中
①农户住宅63户(每户建筑面积179.21平方米,占地面积151.47平方米,总占地面积9542.6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290.23平方米)。
②街面楼采用连体分段设计,运用
徽派建筑建筑的坡屋面及马头墙和仿古花窗、挂落等细部处理,同时做好步行街的入口和出口及小区内交叉路口的设计,力求体现徽派古民居特色(占地面积6240平方米,单户面积约为56平方米,约合110户)。
③整个新村容积率0.85,建筑密度34.1%,绿化率20.1%。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下辖村组
岩前、岩脚、张村、东亭、坞口、珊坑、兰渡、江村、典口、环居、西馆、半源、龙源、北山、青春、白云
历史人物
历来的文人名流,仰慕
齐云山的自然风景和人文之胜而纷至沓来,留下许 多传世的诗文名篇和
摩崖石刻。后者多达千余件,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七百余件,堪称书法艺术的珍品,齐云山遂成为
梵文摩崖石刻文字众多的名山之一。
齐云山古称
齐云山,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石岩岩皆景。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林木道观点缀其间,碑铭石刻星罗棋布。古往今来,齐云山以它的美姿妙态、奇观佳景吸引着众多的名流逸士、文人墨客,他们慕名而来,接踵而至;沥瀚墨于烟霞之上,寄豪情于翠峦之间,或赋诗题词,或写书作画,或来此勒石树碑,竞相赞颂这座名山。
李白、
朱熹、
海瑞、
唐寅、
戚继光、
徐霞客、
袁枚、郁达夫等历代名人都曾登临此山,留下了丰 富的
文化遗产。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巡游江南时,称赞此山为“天下无双胜 境,江南第一名山”。
明代大诗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和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两次游
齐云山,著《游白岳日记》。清代乾隆皇帝双弘历巡游江南时称此山“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现代文学家郁达夫游此山后发出感叹,称齐云山“奇特伟大”、“庙貌雄丽”,“看了齐云山,游了
齐云山,就是
黄山不去,也可以向人说说的了。”(郁达夫《游白岳齐云之记》)此外,
李白、
朱熹、
海瑞、程必、
唐寅、
王守仁、
李时珍、
戚继光等历代名人的足迹都曾在齐云山停留,以致名篇佳作迭起,诗词歌赋纷呈,为齐云山留下了珍贵的
文化遗产,使具有神话色彩、传奇色彩的白岳又蒙上浓厚的文化气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齐云山天设神就,钟灵秀。三步一景,五步一画,人动画移,宛若仙境。游人漫步其间,如同置身于一幅构思巧妙、布局协调的山水画卷之中。说
齐云山是皖南风景旅游区的一颗“明珠”,的确名不虚传。不过,“纵有千般风情,妙处难与君言”。
第一的由来
山以集圣而灵,名更应时而显。纵观绵绣河山,无不因受宠而获恩,远驰名而招客。宾朋纷至则名扬天下。齐云山从古至今一千二百余年,有着许多“第一”的故事,现采其中之一二,以读者游客。
一、“第一”题名“第一名山”——清乾隆皇帝游江南后御题
齐云山:“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奇为第一”——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徐霞客于公元1616年冬游齐云山时,触景生情,发出“珠帘飞洒,奇为第一”之慨叹。
“了解
地球,始于
高齐云”——2002年,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程艺教授考察齐云山地质地貌及恐龙化石遗迹后题书:“了解地球,始于齐云”。
二、第一著作明代《
齐云山志》——明万历(1575年)
休宁县知县鲁点编撰,为齐云山历史上第一部珍贵志书巨著。
现代《齐云山志》——1990年齐云山管理处编、国画大师
刘海粟封面题签,
黄山书社出版,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部齐云山志书。
《天开神秀齐云山》——1984年由张启立编著、徽州师专(现
黄山学院)书画家
黄澍题签封面,是齐云山开发旅游事业第一本宣传图书。
《齐云山导游图》——1985年由省美术家宋子龙绘图设计,张启立撰文摄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系齐云山第一张导游图。
三、第一名贤龚栖霞——
天宝乾元人,公元758——760年间来
齐云山隐岩修真,奠基宗教大业,为开山鼻祖第一人。
李清泉——1980年,安徽省副省长李清泉上齐云山视察调研旅游资源,是策划开发齐云山第一位省级领导人。
孙起孟——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登上
齐云山,成为建国后视察齐云山第一位国家领导人。
观光外宾——1986年,齐云山第一次迎接来自美国、
英国、
德国和法国的15位外宾。
四、第一次“触电”电视剧《齐云乡思》——1985年,汪维编剧,齐云山管理处投资,省电视台摄制的单集电视剧,为齐云山第一次“触电”之作。
电影《神丐》——1986年,
广西电影制片厂在齐云山外景地拍摄的武打故事片,开景区拍摄影视剧之先河。
五、第一设施石门佛寺——
唐元和四年(809)歙州
刺史韦绶梦古貌高僧,遂建石门寺于岐山石桥岩,为
齐云山第一座佛教寺庙。
齐云索道——1993年,从园林站至望仙台的客运索道正式投入运营,此乃齐云山亘古以来第一条现代交通工具。
横江漂流——1987年,齐云山管理处增设南坑至登封桥下栏河坝竹筏、游船漂流项目,齐云山北大门第一次有了水上游览活动。
旅游公路——耗资3000多万元正在兴建中的旅游登山公路,全长12公里,是齐云山盘古至今第一条旅游(防火)公路。
有线电话——1985年,
休宁县邮电部门架通了管理处至
月华街有线电话,
齐云山从此有了第一只“顺风耳”。
齐云山渊源
位于
黄山市西33公里处的休宁县境内,城西15公里,距
屯溪区33公里。齐云山古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
齐云山方圆110.4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150平方公里。属低山山岳风景区,最高海拔为585米。境内峰峦四起,峭壁耸立,飞云、流泉、云海、佛光;四时变幻,绮丽多姿。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大游览区。山中36奇峰,72怪岩,岩岩皆景,洞、涧、池、泉遍布其间,全山地质构成为层积
砂岩,赤如
朱砂,灿若红霞,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白岳岭、齐云岩、独耸岩、紫霄岩等为著名胜景。山奇、岩怪、水秀、洞幽,
李白、
朱熹、
唐寅、
海瑞、
戚继光、
徐霞客、
袁枚、郁达夫等历代名人学士都留有佳句墨宝。山中的石门寺始建于唐元和四年,寺庙建筑宏伟壮观,寺内历代雕刻佛像、道家绘画、各种碑记数以千计,著名的有明代唐伯虎撰文的石碑。
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
道教圣地。齐云山为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道教历史悠久,道教活动始于唐
乾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教香火播及华东及东南亚各国。今全山有宫、殿、院、坛、阁等108处,道观27处,道房12家。齐云山的道教绘画、
梵文摩崖石刻和
碑刻数以千计,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刻铭,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赞誉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交通便捷,北距
黄山风景区64公里,东南距
屯溪区33公里,处在黄山、黟县古民居屯溪、
歙县游览线上,历史上黄山、白岳并称,有“新安多佳山,而齐云岩与黄山为最黄山白岳相对,细看从来无厌时”的佳句。
齐云山景点集中,物产丰盛,气候温和适合四季游览。齐云山是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齐云山七景
玉虚宫
位于长生楼西不远处,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
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
道教有关神仙的传说。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小壶天
位于月华街长生楼下,它是明代一个石坊构成,石坊上有“小壶天”三字,石坊门洞呈葫芦形,进门后,便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为万丈深渊,站在窟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当游人想后退一步,便见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线泉”、“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
香炉峰
此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
朱元璋所赐,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
大炼钢铁时被毁,铁亭是1983年重建的。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太素宫
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
爱新觉罗·弘历曾称
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月华街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
徽派建筑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
真仙洞府
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
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
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
八仙洞供奉的是
道教的八仙;而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
三亚南山海上观音;罗汉洞供奉着
真武大帝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
十八罗汉。应当说这都是道士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
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竟被道教“收编”上了道教神坛。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
梵文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洞天福地
游客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
望仙亭,出亭后走过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
齐云山最早道士、
唐朝的
栖霞市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
关羽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
清代慈禧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获得荣誉
2016年12月,齐云山镇入选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
2017年7月,齐云山镇入选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8年3月,齐云山镇入选安徽省首批旅游小镇。
2019年2月,齐云山镇被授予“安徽省首批健康小镇”称号。
2020年6月,齐云山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2021年5月8日,被安徽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命名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