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蛰龙(1912年6月12日—1997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杰出的昆虫学家、中国害虫
生物防治奠基人。1935年,蒲蛰龙从
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1952年,蒲蛰龙回中山大学生物系任教授;1979年,他被任命为
中山大学副校长。
人物简介
蒲蛰龙,1912年6月19日生于
云南省,1925年,蒲蛰龙考入私立执信学校读初中;1928年秋,蒲蛰龙考入中山大学读
高中、预科,三年后预科毕业。193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同年考进
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师从著名昆虫学家
胡经甫教授。1937年回中山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46年获
美国国务院奖学金,赴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兼做科学研究工作,1949年10月获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新中国的成立坚定了蒲蛰龙教授报效祖国的决心,他放弃美国优越、舒适的条件,同年10月携同夫人
利翠英教授回国工作,将自己的才华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建设事业。他先后在广州
中山大学农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生物系、昆虫学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
广东省农业实验场场长,华南农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教授、副校长、顾问,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际有害动物、植物、生物防治组织东南亚分部理事,
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荣誉理事,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第四届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6月28日,
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一所(今为华泰宾馆)召开,并选举广东省科协主席蒲蛰龙院士为第一届理事长。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12月31日零时45分在
广州市逝世,享年86岁。
昆虫学研究
蒲蛰龙教授学识渊博,硕果累累。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昆虫学的各个方面,他在害虫
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早在50年代末,他便开始研究和利用
赤眼蜂防治
甘蔗螟虫,取得巨大的成功,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为中国生物防治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和他领导的学术队伍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紧跟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在害虫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的理论和实践中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总结以往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利弊的基础上,着手开展以虫治虫的研究,并将以虫治虫推广到生产实际中去。他首先从事
甘蔗防治甘蔗螟虫的研究,首次发现麻
蚕卵作为繁殖赤眼锋的优良寄主,使利用该蜂防治甘蔗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
中原地区独创”。1956年,广东顺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
赤眼蜂站,接着,全国10多个省份陆续大规模应用赤眼蜂防治多种害虫。这项研究与试验的成功,使蒲蛰龙成为中国将以虫治虫从实验室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去的第一人。
随后,蒲蛰龙教授的
生物防治研究组先后完成利用
澳洲飘虫和孟氏隐唇瓢虫防治
甲虫的科学实验工作。接着又解决了湘西
黔阳专区柞蚕放养问题,成功地完成了利用
台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病害的科研项目。特别是1973年春在广东四会开始防治水稻病害虫的研究和试验工作的成功,为中国的粮食生产作了突出的贡献。他还加强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研究,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带领年轻教师进行对苏云金杆菌、
巴氏蚕白僵菌、
昆虫病毒、
昆虫纲立克次体及
昆虫疾病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弄清昆虫病毒的超微结构,他长时间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研究,并用昆虫病毒进行田间试验,这一研究,为昆虫病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1979年以来,开展利用苏云金杆菌
以色列变种防治
美国白灯蛾的研究试验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肯定了利用这种杆菌来防治蚊子幼虫高效、经济、安全、不污染环境,完全可以代替化学杀虫剂。
广东省一些地区采用这一方法防治蚊虫,取得明显成绩。
社会职务
参考资料
荣誉
蒲蛰龙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专著6部,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并于1980年获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最高荣誉奖优秀成就奖。1980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授予蒲蛰龙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1989年,蒲蛰龙入选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1991年,美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杂志称蒲蛰龙院士为“
南方地区生物防治之父”,这是对他学术造诣的高度评价,说明他一生从事的学术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认可,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2年6月20日蒲蛰龙当选“
广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
广东省教育厅“南粤杰出教师”
社会评价
蒲蛰龙教授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教育阵地上,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是中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后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如今,许多弟子已成为教育、科技战线上的著名专家、教授。他负责的昆虫学科是中国首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内访问学者接受点,1987年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党和国家给予蒲蛰龙教授很高的荣誉和评价。1956年他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1992年
广东省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广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和南粤杰出教师称号。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担任了多种校内外行政和社会职务。他严谨治学、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他的崇高风范堪称教育和科学工作者的楷模。蒲蛰龙教授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和
物质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人物成就
蒲教授在大沙的日子
已故蒲蛰龙院士一直重视基础研究和生产实际结合,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
赤眼蜂防治
甘蔗螟虫,60年代推广应用
台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的大害虫荔枝象,为农业生产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70年代又去四会大沙开展水稻害虫
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研究,亲自下田调查,访问农户,并为农业干部、农民技术员讲课。经过29多年的研究,“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5),生产的大米,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1998)。最近,
四会市副市长、原大沙公社革委会副主任麦宝祥同志,从70年代的日记中,整理出蒲教授去四会大沙的一些情况,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从中可看出蒲蛰龙院士朴实、扎实的学风,看到他那一颗忠诚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
日记记录
麦宝祥同志70年代的部分日记
二十四年,弹指一挥间,多少往事已从人们记忆中淡忘。然而每当我去大沙和人们攀谈时,他们总会问及蒲蛰龙教授近况,说起“蒲教授”三个字,令人肃然起敬。在家中,翻开过去的日记,回忆与蒲教授相处的难忘日子,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当时
四会市仅1972年5-7月,就召开了全县除虫会议7次,除虫电话会议5次,农业生产围绕灭虫而团团转,一切
农事服从于除虫灭病,但当年稻谷还是大减产。就在害虫频繁大发生的情况下,蒲教授带领
中山大学生物系的教师来帮助治虫了。从1973年开始一直坚持至1997年,一搞就是二十四个
春秋。蒲教授的足迹遍布全大沙的山山水水,仅开始的1973-1975头三年,蒲教授就来了三十四次大沙,其中全公社6万亩稻田开始推广综合防治的1975年就来了十四次。
下面,就是我七十年代所记下的部分日记。
时间:一九七三年四月四日
地点:大沙公社安二大队马村生产队
二十四亩试验田
吃过早餐,蒲教授、古(德祥)老师和我一起骑单车从公社到安二大队马村生产队去,安二大队大队长马风章、科技组长黄海秋、技术员马启能、赵顺生以及生产队长马炳坤一早就在“大河汪”(土名)前几天定下的二十四亩试验田等候,一大群社员见到戴着
中山大学竹帽的蒲教授就大声呼叫“蒲教授”,以笑脸表示欢迎。副队长陆少梅专程从家拿来泡好的一杯浓茶递给蒲教授,喜得蒲教授连声说“多谢、多谢”。生产队长马炳坤向蒲教授讲述着:“试验田三月一日已经抽水犁耙沤田,至今日已一个月,都按计划‘
惊蛰’前灌水沤田,品种是抗病虫的汕优36,三月五日播种……”随后蒲教授等检查秧苗,边看边说:“这些秧苗又嫩又粗壮,讲明你们下了功夫。”几个社员七嘴八舌告诉蒲教授,她们是怎样施肥、灌水……女青年马容向着蒲教授说:“你要在我们队搞试验嘛,大家讲,大学教授来搞试验,一定要正正规规,不得马虎。”惹得大伙都笑了。插秧啦,蒲教授也脱下塑料鞋,卷起裤脚,和大家一起插秧,女青年马二女说:“
早禾泥上飘,晚禾插到腰。早造不要深插呀。”马炳坤队长立即指着她说:“你还想当老教授的教授吗?”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时间:一九七三年八月十四日
地点:大沙公社大会议室
蒲教授在公社讲课
上午八时半,公社会议室坐满公社干部,各大队农业大队长和科技组长共七十多人,聚精会神地倾听蒲教授讲课。他是从生物界规律讲到治虫,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化学农药不是万能:早在十九世纪,欧洲已发明
化学农药来杀害虫,一些昆虫学家以为从此害虫要绝迹,一些人赶快制昆虫标本以留世上。但百年过了,农药越出越新,越出
越剧毒,如你们现在使用“一○五九”、“一六○五”够毒了,一滴可致人死亡,结果呢,害虫不仅留存下来,一些地方还成了灾。二是讲了有目的控制害虫
种群。他说:我们讲防治,不是要把该害虫灭绝,从此消失,而是用办法控制该害虫不致造成大危害,这就达到防治虫害目的了,消灭一个虫种不易,也没这个必要(因为潜在性和迁移性害虫多)。三是讲综合防治。他说:各种防治手段都有它们的优缺点、局限性,没有一种措施十全十美,只有综合而又相互协调,才能较好控制虫害,我们不排除化学农药治虫,但要用得恰当。蒲教授昨天下午才到,而今天一讲就两个钟头还是那么精神,且越讲声音越大,生怕坐在后面的同志听不到。在场听讲的还有古老师、县里管农业的梁继成副书记和公社党委张志刚书记。
时间: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日
地点:大沙安二外洲
发现外洲多益虫
蒲教授和古(德祥)老师从
广州市来公社,下午一时,我们骑单车到安二大队“大军田”(土名)、“高路围”(土名),最后还到外洲(土名)那里调查大田害虫与益虫发生情况,发现远离村庄的“外洲”(土名)益虫多过害虫,尤其是益虫蜘蛛,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还有
隐翅虫、稻红飘虫,
寄生性益虫也有。蒲教授很高兴,说蜘蛛多原因有两个:一是这里草多,田基草无人铲除,
禾本科杂草保护了其生长、繁殖。二是可能人们少施化学农药,蜘蛛爬走快,若施农药多,蜘蛛碰上残留药也就机会多。天将快黑,在回程路上又遇上大风雨,我和蒲教授都穿上雨衣,一到陈家村,离远站在大队门口等候的桂寒(大队炊事员),一见我们推着单车返回来就上前帮蒲教授推车。雨水、汗水把蒲教授的衣服湿透了。他脱去外衣到饭堂吃饭。超汝强(大队支部书记)听说蒲教授在大队吃饭,特意弄来一条大海鲤,一条大
乌鳢,还有塘虱煲乌豆。这餐,蒲教授吃了超过一斤鱼,边吃边夸厨师做得好。我看,蒲先生真是开心极了,因为今天的调查收获很大。
时间:一九七四年一月九日
地点:大沙安二大队马村
生产队拜年
不到一个月就
春节来临了,明年怎么搞?蒲教授带着这个问题同古老师一起来到大沙,正在县参加贫下中农代表大会的我知道后,立即赶回大沙。晚上,我和蒲教授、古老师走访了安二大队长兼科技组长黄海秋,随后又到马村队长马炳坤家。本来我准备明天才找他们的,蒲教授说不好,白天怕误了人家工作,还是晚上去他们家拜访为好,你不是在县开农民代表会吗?我们到农民家去不是更好?晚上九点多才到马炳坤家,队长和村里一些人得知蒲教授要来,早就站在村巷里等着,一见蒲教授,队长便上前扶他入屋,小屋内一时挤满了人。饮过茶,蒲教授说:“我是来向大家问好,也算是拜年吧,表示多谢马村群众两年来对我的支持。这次来还要听取大家意见,明年还搞吗?怎么搞?”话音未落,贫下中农组长陆少梅便插嘴说:“搞,还要搞得比今年好。”初冬时节,天气带寒,可小屋内热气腾腾,欢声笑语不断。因为明天还要开两个座谈会,古老师和我都劝蒲教授早点回公社休息,蒲教授高兴地说:“毛主席讲过,最聪明、最有发言权的,是你们那些天天在田头实践着的农民兄弟啊!”
时间: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
地点:大沙公社微生物厂
我第一次见他生气
蒲教授和古(德祥)老师、陈(晓雯)老师、庞(义)老师以及肇庆地区科技局郭局长、夏荣生等同志已连续几天蹲在厂里为解决土法生产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污染问题,以及培训工人一直从早到晚忙碌了三天。我从县里开完会吃过晚饭后直奔厂里去,只见里面沉静,个个聚精会神非常严肃认真地静听蒲教授讲话。后来才得知老师们经过两天检查发现,我们厂
科技人员及工人,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土法生产工艺流程,致使灭菌室污染严重,接种消毒不严格,镜检不认真等,蒲教授很生气,召集大家讨论,指出经过检查产品不符合要求的原因,批评工作上不严谨而带来的危害。平时这位平易近人、谦逊可亲的老人,今天生气是为了追求科技真理,使我们学到真正本领而严格工作,这样做才会“严师出高徒”。晚上十一时多了,我劝蒲教授返回公社休息,他说他这两天都要住在厂里,说完便径直走进职工林中茂让出来的又小又矮的小房休息。(本段图片说明:蒲教授与
肇庆市、
四会市的干部、植保人员、工人一起研究Bt生产问题。这里Bt是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生物学上的简写)
时间:一九七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地点:大沙隆伏白坭塘
要从各方面帮助农民
昨天下午蒲教授、古(德祥)老师到公社,今早准备去大布参加全社“批儒评法”大会。九时正,大布小学广场已人头涌涌,肇庆地区工作队队长杨其正在讲述全国“批儒评法”形势。我们在旁站了一会,蒲教授提议要去隆伏围(土名)查虫,说他们讲人际斗争关系,我们去与自然灾害斗。我们踏上单车,一路上说说笑笑,直到隆伏围中心才停下,只见很多插下不久的禾苗遭到内涝积水淹没。蒲教授记起张(志刚)书记讲过的,大沙靠“二条线”,一是毛主席革命路线,二是电线,一缺电,水就浸禾,蒲教授叹了一口气说:“大沙灾害够多,当农民难。”我说:“安二大队每年要上交国家二百四十万斤粮食,是全县人平均上调最多的,完成任务了,干部才敢笑一笑。”蒲教授接着说:“政府应当从各方面帮助农民。”今晚我一直想:拿农民这么多,我们又给农民什么?怎样去帮助农民才是?
时间: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一日
地点:大沙大南山水库
上大南山水库
早上,公社大货车把蒲教授送到离公社二十多里的前锋大队。支部书记林朝森领着我们走遍全大队禾田,还看了鱼塘、鸭群、牛群。蒲教授对这里有山有水、土地平坦肥沃很感兴趣,他说这里应该是个富饶之地。林朝森说:解放前这里是个
脑血吸虫病重灾区,不少人染上血吸虫大肚而死去,我自己也染上了,但命大才活下来,共产党派来医疗队,还在村中设立“血吸虫防治站”。边听支书讲,我边背诵主席“送瘟神”诗词,联想今昔。
吃过午饭,我们经前进大队直上大南山水库,只见大片郁郁葱葱的林木,碧绿如镜的库水,蒲教授很高兴。我介绍了当年我们全社干部群众日夜连战五天的情况,用推土机、水枪、人挑,硬是把它合拢起来。水库建成后,前锋、前进、光辉、沙头、黄岗五个大队近八千亩农田得以灌溉。蒲教授夸奖我们做得好,为群众办了好事。蒲教授走到库坝尽头,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空气,说这里山清水秀,绿林婆娑,环境幽静,是写字看书的好地方,也是收集各种农林昆虫的好去处,我还要找时间来。
时间: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日
地点:大沙公社革委会
六万亩综防基地建立
蒲教授开完全国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经验交流座谈会后,同古(德祥)老师一起来公社讨论推广安二大队综防问题。古老师首先简单地传达全国会议精神,会议多次提到大沙经验并作了肯定。蒲教授把开过几次座谈会所听取的意见都讲了,参加今天讨论会的有张志刚书记、关国玲、吴健强、许国和我,大家初步定了明年要全社6万亩稻田都推广,并就禁止捕捉青蛙,大养除虫鸭,建立微生物厂、
寄生蜂站和宣传教育农民,建立、培训技术队伍以及每个农业生产如何配合好等问题,足足谈了一天。最后蒲教授还说,他的想法已向省里有关领导汇报了,会争取得他们支持。我们都为蒲教授不辞劳苦、满腔热情帮助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感到非常高兴。张书记表示一定要克服困难,把这件事办好。
时间:一九七五年一月六日
地点:仁马大队
千辛万苦寻找第一手资料
蒲教授听说马仁大队象安二大队一样有大片堤围外耕地,冬季严寒还呈现一片绿洲。为了解大沙越冬虫源和天敌资源,我和蒲先生骑单车直奔仁马大队去,仁马大队支部书记欧洪坤,大队长兼科技组长黄树发早在大队部门口等候。喝过茶,我们四人继续骑单车出发,行至欧屋小桥时,蒲教授的单车碰上大泥头,连人带车跌下大圳里,吓得我们连忙停车,幸好大圳干涸
碘化钠,没有弄伤手脚,只是蒲教授衣服粘满烂泥,眼镜也丢出老远了。我们把他扶起,他戴回眼镜带笑说:“不要紧,没事,在学校不易碰到呢!”
那天我们在草地、薯苗、
甘蔗和蔬菜地中捉到了不少昆虫,把它们装入了玻璃瓶,带回让蒲教授逐个分辨。
时间:一九七五年三月八日
地点:富溪大队
眼光独到护益虫
吃过早餐,蒲先生、张(志刚)书记和我乘着县梁(继成)副书记的“美吉”前去富溪参加公社在此召开的水稻直播现场会议,第一站到上步村梁继成那块十八亩高产试验田参观。梁书记在这片田里已搞了多年试验,但因过不了病虫这一关而未能如愿,这次特邀蒲教授前来指教。蒲教授见到早已犁耙沤好的试验田,称赞梁书记是个有丰富经验的行家,表示要向梁书记学习。梁说:“今天是我向你请教。”他指着我说:“我听他讲,田基草保护了大量益虫,这回我没搞‘四边光’了。”大伙随着梁书记的手示环看四周,田基草真的没有铲除。蒲教授对着现场的同志讲述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益虫的道理。他说,据我们调查,大沙稻田有捕食性天敌五十多种,仅蜘蛛就有三十五种,寄生性天敌也近五十种,其中
稻纵卷叶螟的寄生性天敌有十九种。他还说:每年晚稻收割后,大量
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如蜘蛛、
步行虫、红飘虫等转移到冬作物、河边
禾本科杂草及荒草地活动、过冬。春耕插秧后,它又大量转入稻田繁殖和捕食害虫。在安二调查,插秧后每亩天敌有一万一千七百只,最多的田块达二万四千只。蒲教授的独到眼光、远见卓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
时间:一九七五年四月十日
矢志不渝走四方
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沙面胜利宾馆召开,这天正好听王首道书记讲话,我和蒲教授只好在宾馆等待省科委李明柯主任。正午十二时,我们终于等到李主任。蒲教授向李主任汇报了工作。谈到大沙是我省一个大粮产区,每年对国家贡献很大。但大沙稻区害虫发生频繁、危害大,搞综防试验示范已经两年。我呈上早已写好的《报告》,内容包括大沙概况及争取作综防重点科研项目的请示。李主任听后称赞蒲教授带着问题,走出校门,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应用于生产的路子走对了,初步同意大沙六万亩综防基地列入项目,还答复给十万元支持建立微生物厂,我们高兴极了。蒲先生为建立大沙六万亩基地这个事业矢志不渝,奔波四方,克服许多困难挫折,令我今夜久睡难眠,难以忘怀。
时间: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三日
地点:黄岗圩
过 河
蒲教授上午从中大到公社,吃过午饭,我和他即骑着单车跑到远离公社二十多里的黄岗圩河边,准备乘船过河往三界市龙马大队去。这天整日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只好戴着竹帽,穿上
尼龙塑料雨衣在河边候船。眼看船到了,也不知从哪里跑来了一大群人争先恐后抢下船,幸好遇上龙马大队技术员小周叫我“麦书记”,我随即叫他赶快帮蒲教授托车下船,众人听我一叫“蒲教授”三字,突然都把眼光集中到这个行走不便、穿着蓝色塑料雨衣、戴着有“
中山大学”四个字竹帽的老人身上,大家七手八脚帮托单车,扶他上船。船上不知谁说:“蒲教授三个字听惯了,但真人却未见过。”众人对这位白发苍苍、慈祥和蔼,从城市大学跑来这穷乡僻壤的老教授投来无限敬仰的眼光。
时间:一九七五年五月六日
地点:大沙公社兽医站
三万除虫鸭牵人心
今年是全公社六万亩稻田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的第一年,按计划要饲养三万头除虫鸭。因为在害虫天敌凋落的今天,养鸭除虫是十分有效的。经两年实践,一只八两重鸭仔在稻田平均1小时吃掉虫仔一百零六条,吞吃害虫在十四种以上,起到大量灭虫、降低虫密度的目的。经过紧张的两个月工作,三万只鸭苗已下田除虫了,但不少生产队鸭群病的病、死的死,这件事使我们食睡不安,公社兽医站和县里来过多次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这件事也把蒲先生急坏了。今日,他特邀省农林学院牧医系禽学教师
邝荣禄、丘振芳、微生物学教师欧守抒、家禽饲养教师钟家齐等一同来研究,实地观察,解剖病鸭,最后他们认为是饲养管理问题较多,建议分小鸭群放养和加足物料,并切实做好预防、隔离和严格按规程管理等。这天,蒲教授一直陪着他们到傍晚才离开。
时间: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
地点:大沙公社革委会
和许书记共进午餐
蒲教授昨晚已到公社,今日准备到微生物厂检查生产杀螟杆菌情况。九时,地区许书记(许士杰)到了公社,听说蒲教授来了便要见他,一见面,两人象是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拥抱起来。蒲教授先向许书记祝贺党的生日,许书记感谢他为这里的老百姓做了大量好事,接着两人研究如何把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向全区,并说要地区农业局、科技局派人来向蒲教授请教。
许书记还说:我驻富溪,富溪综防比不上安二,请蒲教授多看看。十二时,许书记、蒲教授、张书记、我以及司机霞仔在饭堂共进午餐,每人一小碟
蒸鱼,还有一碗
鸭蛋滚白菜心的汤。午餐后许书记要到蕉园去,我和蒲教授即去微生物厂。一路上我们很高兴,因为得到了上级党委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时间:一九七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地点:大沙公社革委会
美国代表团来大沙
忙过几天,一大早,公社只留下我和早已到来的县外事办袁主任。十时,三辆轿车和一辆大巴车直到公社,蒲教授先下车并逐个介绍来宾。团长戈登·盖耶递过一张代表团成员名单给我,先到会议室参观图表展览,然后听我介绍,翻译多次对病虫名词和化学农药名称译得不准,蒲教授即予以纠正,后来只得请蒲教授翻译,代表团听后很满意。在公社饭堂午餐后,我们一起驱车前往安二大队马村生产队参观试验示范田。一下车,代表即散开跑进田间,有的取昆虫标本,有的用录音机收录小鸭在田间的声音,有的用
照相机拍小鸭除虫和田间试验牌。临走前,团长戈登·盖耶在田头满脸笑容地对蒲教授说:“你们在治虫上做了大量工作,给我们很大启蒙。”还指着一群除虫鸭说:“这些好家伙。”最后拉住我和蒲教授一起在田头拍照留念。
时间:七六年三月十七至十九日
地点:四会镇龙江酒店
从培训班到教学点成立
蒲教授率领中大昆虫所同志来大沙建立“大沙六万亩综防基地”,并为一支78人综防队伍开展培训工作。消息传到中山大学,李嘉人校长率领学校党委领导十三人来到大沙听取意见和实地考察两天,领导们对蒲教授及昆虫所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研究决定在大沙建立一个教学点。当晚在四会城龙江酒店吃饭时,李校长拉我一起并对我说:来四会找到了三件事,一是找到一个和我们一道工作的老乡(指我是
台山市人);二是找到一条学校教学联系社会实际,开门办学的好路子;三是找到一个同大学结为友好伙伴的农村基层单位。
我为中大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到非常高兴。
时间:一九七六年六月七日
地点:大沙微生物厂
人治虫新思路
蒲教授在上月十六日同“人民中国”记者去大军田(土名)拍照时,见到刚孵化的第二代
三化螟蛾时曾问及这一代三化螟发育发展为害趋势等。当他得知
美国白灯蛾将会在六月初大量孵化,并需要及时防治时,就在今天也赶来了。我们详细汇报第二代三化螟发育进度:5月16日始见成虫,5月23日始盛,5月26、27是高峰;幼虫5月31日始盛,6月3日幼虫达到孵化高峰。计划6月1日至19日施杀螟杆菌……蒲教授把这些认真记下来。当我们谈到过半三化螟卵块被天敌
捕食时,蒲教授说:“要很好地调查这里的害虫天敌,无论是捕食性的还是寄生性的。古(德祥)老师他们对捕食性天敌长颈步甲和一些
直翅目的昆虫以及稻螟
赤眼蜂等
寄生性天敌已计划作调查。害虫取食水稻,天敌捕食或寄生于害虫,这是控制害虫大发生的一支生力军。”如何创造条件保护天敌去控制害虫,应当是我们综防技术队伍的过硬本领。过去那种不了解田间害虫、天敌生存情况,一见虫就施药,越毒越好那种人为干预,是造成害虫大发生的原因之一,教训要好好记取。
时间: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一日
地点:大沙安二大队蜂站
放 蜂
蒲教授已来公社两天了,今天吃过早餐,我和蒲先生骑单车来到安二大队
寄生蜂站。早在蜂站等候的县科技局长李少萍和邓海栋,向蒲教授讲述了蜂数量和计划往“大军田”(土名)放,面积三百亩。蒲教授逐一查看了
寄生蜂的生长活力,最后决定趁中午无雾水粘禾的好时机放,待放
蜂王才回来吃午饭。那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我们,还有蜂站马月英、微生物厂陈云辉、高兴元、大队黄海秋、马启能、赵顺生等,由于人多,不到一小时即完成任务回来吃饭。
时间: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
地点:大沙公社微生物厂
英国人来看生防
以瑞希波斯为团长的英国生物防治代表团一行七人于上午十时来到公社微生物厂,像接待美国代表团那样,先由我作介绍,午饭后即驱车前往安二大队马村生产队看三百亩试验示范区。这些
英国科学家不怕日晒,除去鞋袜赤脚下田,搜集标本,检查病虫,拍照现场,数禾苗,计算数字,非常认真。一个叫卫一的博士走到蒲先生面前说:“今天的内容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华前已久仰大名,这次能亲自来到这里感到荣幸。西方国家讲综合防治讲得很多,但做得很少,而你们则做了很多工作,是我们的榜样。”看完试验区后,我们即返公社微生物厂参观,他们详细参观了生产杀螟杆菌整个流程。团长瑞希波斯说:“参观你们的
生物防治,是吸取你们生防工作经验的好机会,你们的研究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听讲又在省举行的告别宴会上,生防专家卫一博士说:“我是搞应用昆虫的,到过二十多个国家,我认为你们的研究与应用是最好的。”
时间: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地点:大沙公社革委会
老区远客来
按蒲先生意见,我们搞了图表展览并到各大队、村庄巡回向社员宣传综防成果、好处、措施,这展览还算可以,蒲教授看了很满意。听讲
江西省瑞金同志来参观综防,蒲教授他老人家特意留在公社亲自向他们对着图表讲解,蒲教授说:“他们来自老区革命圣地,千里慕名而来是要有点东西带回去的。”瑞金同志说:“早已听到蒲教授的大名,今天还亲自讲课,真荣幸。”表示回去好好干,不辜负期望。
时间: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七日
地点:大沙公社
理论联系实际的一课
今天,全县公社干部、农业技术员、县有关涉农单位领导都来大沙公社听蒲教授上课,我坐县里一辆“美吉”车去
广州市接蒲教授来。下午二点,我们和蒲教授才到达公社。县农办罗主任见到我说:“大教授怎么搭我们的‘烂头蟀车’啊!他没有
专车么?”我说:“没有专车,有时我们只好派农机厂大货车去接送”。罗听后很不耐烦,认为“名气大专家”可能是梁书记吹牛,求见见他是怎么样。我听了毫不客气地说:“你这个科盲,怎么一部车就能看出一个人。”这时讲道理也只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啊!我悻悻走向饭堂陪蒲教授吃饭去。下午蒲教授为三百多人讲了五年来大沙综合防治害虫的成果、防治措施和经验,最后讲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植物保护方针。蒲教授一张小纸就讲了二个多钟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令到会同志赞叹不已。
时间:一九七八年六月七日
地点:大沙公社
蒲教授为公社微生物厂正常生产,前天已同古(德祥)老师、陈(晓雯)老师、庞(义)老师等来大沙蹲在厂里研究生产事宜,今天恰逢地区关书记(关立)和县梁(继成)书记来,检查村美大队农业生产。关书记听说蒲教授来了两天仍在微生物厂,即叫开车前去接蒲教授返(回)公社吃饭。一入饭堂,香气四溢,今餐吃的是“三杯鸡”,关立同志说是梁继成亲手泡制的“拿手菜”。梁书记自我介绍烹调方法:先选择
草鸡项(未生蛋的本地母鸡),把它切成一块块,然后放几片姜、几个大葱头、一杯
花生油、一杯生抽(
酱油)、一杯
洪洞醪糟,一起放进瓦煲煮二十五分钟。关书记笑着说:梁继成继承了很多土法:生产上有“
五爪金龙,泥浮草净”,吃的有“
三杯鸡”、“三杯鹅”,还有泡制
狗肉煲,就是不会泡制老鼠宴,比不上“傻二”(大沙老鼠王),说得大家哈哈大笑。晚上九时,我们即乘车往富溪大队梁书记试验田,检查昨天施撒杀螟杆菌毒杀稻纵卷叶情况,检查防治效果是百分之七十三。
时间:一九七八年六月九日
地点:四会清塘公社
综防区与化防区对比
为了解综防区与化防区害虫情况,我和蒲教授到邻近清塘公社去,并同清塘公社党委副书记欧海棠、技术站长雷树坤等走到高狮大垌(土名)和清塘大队坭塘仔(土名)田垌,结果是大沙和清塘两地害虫天敌相差很远。雷站长说:“清塘虫害主要是稻纵卷叶虫、
三化螟虫和
稻飞虱,近年飞虱为害大,稍不注意就造成大害。”大家都谈到稻飞虱害虫近年为害大,该虫又属迁飞性害虫,在四会一年发生八个世代,第三代和第七代是早、晚造大发生代,因主要虫源来自
马来群岛,个子小,繁殖力特强,栖息在禾头脚吸水稻汁液,若迁飞来虫源大,又遇上合适天气,很易成大害,使禾枯黄(农民叫穿顶)时才治效果甚微。蒲教授提议:防止这些迁飞性害虫一定要搞好预测预报工作,发报要及时,他还强调要从稻田生态系统着眼,不要滥施农药,尤其是
甲胺磷一类农药,滥施了,把天敌杀死了,迁飞性害虫一来就没有天敌控制而暴发成大害。要制订出使用化学农药时各个虫害指标数,(我插话:大沙是螟害率在百分之一以上,
飞虱密度百棵禾两百只以下,
卷叶螟率在百分之二以下,就不施化学农药)。蒲教授接着说: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也要选用高效低毒的,实行挑治,减少用药次数。欧书记表示回去好好研究,积极推广大沙综防经验。
时间:一九七九年七月十六日
地点:白坭塘电站
充分利用自然因素
得知白坭塘(土名)禾苗大部分尚未收割,为了取得收获时节农田生态第一手材料,我和蒲教授骑单车从公社前往白坭塘。刚离开公社不久,天气突然起了变化,乌云铺天盖地而来,接着电闪雷鸣,吓得我大叫“踏快点!去抽水站避雷雨!”因为白坭塘地处隆伏围心脏地带,方园几公里不近人村,前三天一次大
雷电在这里还击死安一大队一个看牛人,想到这我心里有点后悔不该来,万一出事怎么办?这个抽水站刚建成不久,门窗尚未安装,不时还有雨点吹进来,我们只好躲在抽水机电板一角藏着,切断电源,静听外面风、雨、
雷声。蒲教授对我讲,搞农业受自然因素制约,苗黄了变“三类禾”要减产,黑了又惹病虫,我们搞防治虫害,一定要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选用抗病虫品种,搞好保健栽培,恶化病虫生活条件,迫不得已才用人工、化学农药去挑治,因为生物在自然界总有个规律,往往人为打破一方却引起许多方的变化而连锁反应……蒲教授不在乎大
雷电雨,却滔滔不绝地讲述用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点,生物界互相协调发展的观点来整体考虑农业生产,给我这个干了几十年的农业佬一个极好教育。他知识渊博,造诣深湛,作风严谨,令我十分敬佩。
结束语
二十四个春秋过去了,
大沙镇乃至整个
四会市在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害虫的发生数量明显下降,不致危害农业收成。天敌
种群保持优势地位,一直发挥着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化学农药量下降50%—72%,残留量极少,稻谷达到无公害标准(已经国家鉴定),仅从1973—1984年,大沙就多收稻谷4千多万公斤。
蒲教授和
中山大学生物系的老师们为四会防治病虫害立了大功,众口皆碑,大沙农民又怎会忘记蒲教授为他们建的功造的福呢?蒲教授亲手建立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基地,通过了省和国家鉴定,得到了世界同行好评。联合国粮农组织1979年编写的《水稻综合防治指导》称,“大沙的水稻综合防治做得最好”,是一个“模范的综合治虫计划”。1991年美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杂志》称蒲教授为“
南方地区生物防治之父”。稻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在1997年10月23日还专程到大沙参观,受到国际上的重视。1992年6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颁奖会,授予蒲蛰龙教授“
广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省教育厅等评他为“南粤杰出教师”。蒲蛰龙教授将永远受到人民的爱戴。
他人评价
高山仰止德业长存
——缅怀杰出的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发表于《
科学中国人》杂志2001年第2期,作者:
苏世炘)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杰出的昆虫学家、我国害虫
生物防治奠基人蒲蛰龙教授不幸与世长辞了。在他辞世前约十天,我突然接到蒲教授的保姆琼姨打来的电话,说蒲教授病在中山医二院留医,曾谈到想见我。琼姨一句话,令我心急如焚。适值夜晚,我不便走动。第二天我才到医院看他,那时他精神还较清醒。他既简略地谈了几句病情,又问及我的情况。我怕影响他的精神,只安慰他几句,以为他的病一定会医好的。想不到这一次见面,他便离开我们而远走了。我接到噩耗,确实悲痛彻心!其夫人
利翠英教授又重病在身,使我难过不堪!
人物概述
蒲蛰龙教授,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县(原属广东)人。他既是我敬爱的中大学长,又是我们钦廉有名望的老乡。平时我与蒲教授过从较密,深知其为人,对其道德文章和学术业绩,粗知梗概。他是中国将以虫治虫从实验室推广应用到生产实际的第一人,是一位热爱祖国、在科学界卓有成就的生物学家,德高望重、桃李满园的教育家。他曾给我写了一帧摘白郭沫若诗句的条幅:“春桃一片花如海,千树万树迎风开,人从花底双双来。”可见他对祖国的繁荣兴旺充满了信心,非常乐观、豪爽、豁达。无怪乎他于解放前1949年9月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因爱国情切,稍事休憩短短的一个月就毅然携同夫人
利翠英从美国返回
广州市,两人均被安排在
中山大学当教授,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求学及任教
蒲教授出生于1912年6月,童年生活极不安定。那时其父母为了生计,漂泊四方,直到蒲蛰龙13岁那年,一家才在广州定居下来。
1925年蒲蛰龙考入
广州市执信中学读初中。当时的执信中学座落在
越秀山南麓,校园景致优美,风光绮丽,使蒲蛰龙孜孜读书而不知倦。1928年秋,蒲蛰龙考入中山大学读
高中、预科。这段时间的学习异常艰苦,同学中半途而废者不乏其人。勤奋、坚毅以及良好基础使蒲蛰龙在1931年秋升入
中山大学农学院。他选择农业科学的原因是自幼有了酷爱大自然的兴趣以及通过接触社会,对中国农村的贫穷、农业的落后有了初步认识,萌发了一种献身于中国农业的改造和发展的志向。
广东各地松林很多,
松毛虫属造成大片松林枯死的现象,使蒲蛰龙决心寻找防治松毛虫的办法。他经常到林区采集标本,仔细研究松毛虫的型体结构、生活规律和生命过程。他的毕业论文《松毛虫形态、解剖、组织及生活史的研究》,为防治松毛虫提供了较全面的理论依据。蒲蛰龙毕业时,获大学颁发的毕业论文奖和优秀成绩奖。一个毕业生同时获得这两项全校性的奖励,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1935年夏蒲蛰龙毕业于中大后,即时又考人了
燕京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学部。在著名昆虫学家
胡经甫的指导下,蒲蛰龙除了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外,还修习了不少生物学基础理论,为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蒲蛰龙回到中山大学任教。为了使自己具备全面、完整的昆虫学教学和科研能力,蒲蛰龙决计到国外深造。1946年他取得
美国国务院奖学金,到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昆虫及应用动物系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在三年留学期间,对昆虫学方面,他除了博士论文的科研工作外,还攻读了不少基础课和近代生物学新的研究课程。1949年9月,蒲蛰龙取得了该校的博士学位,并被选为斐多斐荣誉学会会员。蒲蛰龙的夫人
利翠英也于同年获得该校硕士学位。三十年后,1980年当蒲蛰龙夫妇应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的邀请,由
中山大学到美国五间大学讲学,因而回到了他们的母校明尼苏达大学。这所大学为了表彰蒲蛰龙在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将该校1980年的最高荣誉奖—优秀成就奖授予他。这是中国籍学者第一个在该校获得的最高荣誉。
1949年9月取得博士学位后,蒲蛰龙牢记自己当年立下要改造落后振兴中国农业的志向,放弃美国优越、舒适的条件,告辞了苦苦挽留他的美国同行和朋友,携同其夫人
利翠英于1949年10月回到广州。
蒲蛰龙回国后,首先在
中山大学当教授,后来又兼任广东省农业试验场(
广东省省农科院前身)场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到
华南农业大学任教三年多后仍回中山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后来中大经国家高教部批准成立中大昆虫学研究所时,蒲蛰龙兼任所长。
对于蒲蛰龙的成就,国家和人民给予这位科学家以很高的荣誉。1956年,他被选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64年起连续五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被任命为中山大学副校长,1980年兼任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昆虫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1992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他“
广东省省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长期担任《
昆虫学报》、《
动物分类学报》编委和《
中国动物志》编委以及主编《
昆虫天敌》杂志。近年还参加《
中国大百科全书》和《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有关昆虫方面的撰稿,还担任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委任主编的《发展中国家的害虫生物防治方针》一书及撰写,专供发展中国家参考及研究,开展此项工作之用。与此同时,整理主编30余万字的《昆虫病理学》专著。1989年他又被选为国际有害动植物防治组织东南亚分部理事等等。他的职务曾经一度有三十多个,行政工作和会议多,社会活动频繁。但他虽然年逾古稀仍一如既往坚持教学和科研,培养中青年教师及指导研究生的工作。
以虫治虫实验
蒲教授是中国将以虫治虫从实验室推广应用到生产实际的第一人。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虫害,虫害严重而影响产量的情况令蒲蛰龙忧心如焚。他想到,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害虫,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亦有其局限与弊病。况且,当时世界中许多生产化学农药的国家因为政治的因素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包括经营农药。经过再三考虑,蒲蛰龙决心开展
生物防治的研究与试验,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生产中存在着的严重虫害问题,为民除害,造福社会。
昆虫学告诉人们,在自然界,每种虫害都有自己的天敌,天敌可以抑制害虫的发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物治一物”。利用自然界这种制约的关系,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叫做生物防治。
甘蔗是广东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蔗螟的蛀食严重影响了甘蔗的产量。蔗螟的天敌之一是
赤眼蜂。蒲蛰龙1950年开始组织科技工作者共同进行利用赤眼蜂防治
甘蔗螟虫(又叫
二化螟)的研究与实验。
建国以前,我国曾做过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的试验,但未能应用于生产实践。1951年,蒲蛰龙带领中山大学、
广东省农业试验场的教师、科技工作者,对赤眼蜂的寄生、人工大量繁殖、田间释放和试验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经过反复的实践,他们首次发现利用
蓖麻蚕卵作为寄生卵,完成了甩大寄主卵繁殖的试验。这种大量繁殖赤眼蜂的方法,易为广大农康所拿握,终于满足了蔗区害虫防治工作的需要。经过这种防治,
甘蔗的枯心苗由过去的20%减少到5%以下。1956年,广东省
顺德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赤眼蜂站。嗣后,广东的中山、
阳江市、
遂溪县等县也陆续办起二十多个
赤眼蜂站;广西、
福建省、
湖南省、
四川省等地亦相继推广这种方法,利用赤眼蜂来防治蔗螟。另外,全国有十多个省份,也先后根据蒲蛰龙的经验,陆续在各省大规模应用赤眼蜂防治多种害虫。当时,国际上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正处于低潮,而中国已能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实践,这与蒲蛰龙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是分不开的。直到今天,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仍为我国防治农业、森林害虫的一种重要方法。这项研究成果在1979年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
这项科学实验的成功,不仅使蒲蛰龙成为我国第一个有系统地研究
赤眼蜂并将它应用于生产实际的科学家,而且坚定了他理论联系实际的信心。他同
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昆虫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师、科学工作者合作,先后完成了利用
澳洲飘虫和孟氏隐唇瓢虫防治
介壳虫的科学实验工作。随后又解决了湘西
黔阳专区柞蚕放养问题。特别是他组织中山大学、
广东省省昆虫研究所的教师、科学工作者以及东莞县有关技术人员和农民,成功地完成了利用
台湾平腹小蜂防治
荔枝蝽的科研项目,使一些荔枝产区减少了蝽象的威胁。这一科研成果,更是被人们传为佳话。
荔枝,是南国佳果。
北宋诗人
苏轼曾写道:“日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荔枝有一种名叫荔枝蝽象的害虫,蛀芽叶、吮果汁,又凶又狠,广东省东莞县茶山区增步乡是荔枝蝽象的“重灾区”,许多荔枝树,只见开花,不见挂果,产量不断下降。1969年秋,蒲蛰龙与中山大学生物系的几位年轻教师、学生来到这里,帮助农民开展利用
台湾平腹小蜂防治
荔枝蝽的试验。这种蚂蚁般小的
小蜂,当荔枝花开时,雌蜂便产卵于蝽象卵内,灭害虫于卵期。可是,自然界的平腹小蜂数量不够,需要采取人工方法大量繁殖。蒲教授与大家一起搭起繁蜂房。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半夜里,大地沉寂,人们都已进入梦乡。蒲教授心里老惦挂着楼外那繁蜂的小茅屋,每晚不止一次打着电筒来到蜂房,细心观察小蜂繁殖的情况。发现温度降低时,便及时添火加温。他没有教授架子,做了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使当地农民和师生们深受感动。经过半年努力,人工繁殖
台湾平腹小蜂成功了。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已在东莞县以及广东的各个荔枝产区普遍推广。治虫效果好,又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促使荔枝大面积增产,连年丰收。
蒲蛰龙结合教学实践,急农业林业生产之所急,开展害虫
生物防治的研究,坚持的时间长,涉及的领域广,取得的成果是十分卓著的。
为了解决广东水稻病虫害问题创建了试验的基地。
蒲蛰龙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因而他一次又一次的受到了赞扬,但他没有因此而停步不前。他把每一次的成果都看成是一个新的起点,向着新的高度不断登攀。1972年,在完成利用
台湾平腹小蜂防治
荔枝蝽科学实验的时候,为了解决广东省围田区水稻害虫问题,保证水稻丰产,他就到广东省
四会市开展水稻害虫防治的研究、试验工作。
四会县是广东的重要粮产区,大沙公社又是四会县的一个“粮仓”。这个公社有属于围田类型的六万多亩水稻田,过去由于控制不了害虫的为害,常常减产失收。仅1972年早造,全社施用了75,000多斤化学农药,开支高达67,000多元,但效果仍然不大,影响了收成。蒲蛰龙应当地群众的要求,去到该公社了解情况,他目睹这个产粮区的严重虫情,耳闻广大农民的强烈呼声,进一步加深了对水稻害虫防治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当然,要完成这个课题,决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危害水稻的害虫种类繁多,少说有四、五十种,要抑制它们的发生、为害,决非一种
天敌昆虫所能奏效,而且也不是以虫治虫一种防治措施所能做到。蒲蛰龙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以综合防治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可是,用这种方法来防治大面积的水稻病虫害,当时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还没有获得多少可靠的验证。有些人虽然佩服蒲蛰龙的胆识,却也担心他万一搞不出什么名堂,会动摇他一生的“英名”。然而,蒲蛰龙置名利得失于不顾,下定决心要攻下这个项目。
1973年春,在
中山大学、
四会市大沙公社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协助下,蒲蛰龙带领中山大学生物系的部分师生,在
广东省科委、四会县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大沙公社开始了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研究和试验工作。这一年的早造,他们选取了安二大队二十四亩虫害严重的稻田,开始“以菌治虫”、“以虫(
赤眼蜂)治虫”和保护田间自然天敌的试验。经过努力,终于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早造试验结果表明,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等主要害虫的为害率在1%以下,未构成危害。当年晚造,当地农民要求扩大综合防治面积至三百亩,翌年早造又扩大为一千五百亩,防治措施也增加了“养鸭除虫”、“农业技术治虫”等手段,并适当地采用了“化学防治”,强调合理用药。1975年,大沙公社全社六万亩稻田,都采用了综合防治虫害的方法。1975年以来,尽管邻近的农田虫害较为严重,而大沙公社内的六万亩稻田的虫害却一直较为轻微。经过几年的研究、试验,蒲蛰龙他们终于总结了一套以发挥害虫天敌作用为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养鸭除虫、农业技术防虫、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在内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方法,为防治广东省围田类型稻田的水稻害虫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然而,蒲蛰龙并没到此为止,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沙公社水稻害虫的发生规律,提出害虫的最优防治法,蒲蛰龙在1982年组织了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数学学系及计算机科学系的一些教师,通力合作,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和分析大沙公社水稻害虫与耕作技术及其他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据以组建害虫动态预测及防治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为水稻高产提出害虫防治的理论与实施。这项研究1985年获全国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蒲蛰龙在农林业虫害的综合防治方面,在理论的实践上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他为中国的
生物防治研究和实践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峰。国外科学界对蒲蛰龙的生物防治的研究也相当重视,美国害虫防治考察团和
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害虫生物防治考察团曾先后到过大沙公社考察、参观,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学生教授情况
蒲教授是个德高望重桃李满园的教育家,虽然年逾八十高龄,但他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象一个辛勤的园丁,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真是“桃李满天下”。尤其是他指导的研究生,绝大部分成了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骨干,不少人已经晋升为教授或研究员甚至大学领导。在教学实践中,蒲蛰龙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经常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充实,在给研究生上试验课时,他不是采取自己包下来的做法,而是把各种实验手段各有所长的教师组织起来,让他们都来指导学生的实验课。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样样实验手段都精通,把大家的长处集中起来交给学生,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更全面。他十分注意将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将科研工作的新成果及时的反映到教材中去,从而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蒲蛰龙的昆虫学知识比较全面。他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广览群书。而且还浏览、阅读了昆虫学其他方面及与昆虫学有关的其他分支学科的著作。因此,蒲蛰龙能够游刃有余地指导昆虫分类、昆虫生态、昆虫病理、昆虫病毒、害虫
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这几个方面的研究生,也能够促使他自己对基础理论作出进一步的探求、学习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仅使蒲蛰龙在生物防治工作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且也给他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蒲蛰龙自己撰写及与人合写的学术论文,已发表的就有一百多篇。他总结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经验,主编了《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丰富了我国昆虫学科的理论。
蒲教授为人谦逊,平易近人,工作踏实,生活俭朴,深得人们的爱戴。在青年教师和学生面前,蒲教授永远是一位温厚的长者。平时,谁遇到难题请教他,他总是千方百计,有求必应;只要师生们需要,他总是把自己保存、积累的资料和亲手做的卡片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供大家使用。尽管他平日工作十分繁忙,但对于来自全国各地、要求他回答的各种问题的信件,他总是不厌其烦,认真给予答复。
蒲教授所以能在害虫
生物防治的理论研究和在实际工作取得如此突出成就,除了他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外,重要的是他一贯重视理论的总结和提高,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是一位基础厚实、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的昆虫学家和教育家。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蒲蛰龙“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精英奖。如今,蒲教授已与世长辞了。我国科学界、教育界痛失了一位著名的学者,我痛失了一位亲切的交心与共的我们钦廉的乡亲,感到万分悲痛!幸好他的科技成果和光辉业绩,将是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他的学术思想和高贵品德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的音容笑貌也将永远深烙在我的心中,他写给我的条幅,我将永远永远保存。今赋诗一首,以纪怀念:
坦荡浮沉九十秋,尖端科技精求。
忽传噩耗惊魂断,痛悼宗师暗泪流。
俯首毕生无所怨,育英遗绩实堪讴。
高风典范人皆仰,更恸弥留系国。
人物贡献
蒲蛰龙,利用
赤眼蜂防治
甘蔗螟虫的研究取得成功,并推广到桂、闽、湘、川等省区。与合作者开展利用澳洲瓢虫及孟氏隐唇瓢虫防治
介壳虫。60年代起应用
台湾平腹小蜂防治
荔枝蝽及湘西
黔阳专区柞蚕放养等科学试验,均在生产上取得显著成绩。70年代,开展水稻害虫综合防治试验,并对危害粮、棉、蔬菜的
斜纹夜蛾的核多角体病毒开展了系统的研究。80年代与合作者首次发现赤眼蜂的三类病源,为世界各国应用赤眼蜂治虫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