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庄村
江苏兴化市魏庄村
魏庄村,俗名魏家庄。在市境的中部,乡境的东北端。距县城22.5公里。南接白涂河,与生铁、刘陆村毗连,西接粮种场,北与海南镇接壤,东与昌荣镇草冯庄相邻。现有二千多户,万余人口,粮田万余亩,荒田3000多亩,为兴化市的第一大庄。
简介
东林庵,位于魏庄东北角观音泊边,其“身世”鲜为人知,传为明天启年间逃落到此的苏州市声援东林党人的后代和厢里“江北南社”的参与者发起所建。
庄名(乡名)曾得缘于东林庵。历史上庄名(乡名)演变的过程大致为:魏家庄、村、都(1368——1560);魏家里、村(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为全县62里之一);魏家图(1560——1851);东林图(1851——1861清咸丰年间行政区调整为全县农村28图之一);魏庄乡(1912年市乡制为全县12乡之一,后一度为东林图,为民国初年全县66图之一。);魏庄乡、东林乡(1924年重新划分为全县自治10区之一);镇林乡、东林镇(1929年保甲制属4区的31个小乡镇之一。因东林庵、镇沟庙而得名镇林乡。);东林镇(1943年新乡市制属草冯区);林湖乡(1957年撤区变乡。因东林庵、得胜湖而得名林湖乡。);林湖人民公社(1958年);林湖乡(1979年)。
历史沿革
相传,在600多年前,魏家庄一带还是一片茫茫的荒草滩。明洪武初年(1368),兴化市知县徐士诚为扩大粮田,招集流亡人士,动员苏州市昆山市一带的移民到这里来筑建家园,插草为标,垦荒种粮。最早来这里的是魏、王、瞿、杨四姓。因魏姓是第一个到的,故庄名取为“魏家庄”。以后,魏姓因受明末铲除“魏逆余党”旋风的影响,加上魏姓好几代单传,导致人气不旺。目前,庄上魏姓只剩九户。
而瞿、王、杨三大姓,占了村庄的一大半。明嘉靖至万历年间,魏庄人受尽了洪魔的折磨。明隆庆三年(1569),黄淮水溢,高堰决口。魏家庄一带一片汪洋。田序尽殁,房屋倒塌。洪水过后,侥幸逃过一命的幸存者陷入了更可怕的瘟疫灾难中。这一年魏家庄死掉一大半的人,外出逃生者不计其数。从此,大难不死的魏庄人把希冀寄托到菩萨身上,兴起了建庙之风。至明天启年间(1621——1627),魏家庄东南角建有青龙庵,西南角建有祖师庙,毕家纠子东南角建有华佗纪念馆,庄西南劫港(杀人港)边建有东岳庙,王家塘东、王家纠子西南各建有一座土地庙。明天启五年(1625),在野东林党人遭奸阉魏忠贤钩陷,京城发生了“乙丑诏狱”事件。第二年(1626年),在天启帝的恩准下,江南盛行为魏忠贤活建生祠之风,各地官吏纷纷效尤。此风亦刮到兴化第一大庄——魏家庄。庄上的魏姓为攀沾同姓的荣耀,抑制不住对红得发紫的魏逆的狂热。
在图董、里正们的鼓动下,他们派人到杭州市观瞻西湖边的魏生祠,请回沉香木雕就的五官四肢宛如活人的魏忠贤坐像一座。魏像身着四爪莽服,眉心有一白毫,脸上无胡须。雕像的腹腔皆用玉珠香草妆成,头上发髻处留有一空隙,以供四时八节簪香花之用。这一“活宝”请回来后,魏姓族人牵头劝募建祠款,得银元数百。他们在庄东北角观音泊边建了一座屋宇高大,气势恢弘,面积达三百多平方米的魏生祠。祠额曰“普惠”。堂正中有一匾额,上刻“尧天舜德、孔子至神”八个大字。聂氏宗祠正屋为砖石结构,青石为基,青砖砌墙,磨砖对逢,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一派古朴雄伟。四面祠角,铁马叮当。祠堂前有庑廊两厢,中有院落,盆景花草,点缀有致。前来朝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驻足相望,无不叹为观止。
明天启7年(1627年),苏州市市民为替遭魏“阉党”逮捕的反魏义士周顺昌声张正义,举行了万人暴动。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五义士在斗争中殉难。其他不少义士亦遭逮捕。杨的后裔及徐、乔等义士纷纷逃往苏北避难,其中的一支逃到兴化市,后辗转来到偏僻的魏家庄。
崇祯初年(1628年),末代明王朱由检即位后,扳倒了魏逆的左右臂膀“五虎”,接着,又将超级巨阉魏忠贤发往凤阳县看守明皇陵。行至河北阜城,精神崩溃的魏逆在“随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马声嘶”的悲歌声中畏罪悬梁自尽。后来,崇祯帝下诏全国,剪除魏逆党羽,毁废魏氏生祠,为东林党人平反昭雪。魏家庄受蒙蔽的穷苦百姓和压抑已久的杨念如的后代等人,联合庄上的杨、瞿、王三个大姓,捣毁了魏生祠。曾经风光一时的魏氏雕像敛尽了他的余辉,谈笑间消弭于无形。
后来,反魏义士的后代及庄上几个“江北南社”的骨干倡议在魏祠废址上新建东林庵,得到魏庄群众的随缘乐助。他们在魏祠废址上建了与青龙庵(后称前庵堂)遥遥相对的东林庵(后称后庵堂)。它前后三进,每进三间一厢,东西三幢计二十多间。东林庵前中院植有几株翠竹,象征着东林党人的高风亮节。
东林庵中堂上脊中有一颗巨大的宝珠,普放光明,观世音泊中的水景和岸边的房屋、树木,院中的竹影等全部摄入珠中,随着光线的变化,或隐或现,宛是蓬莱仙境。中进佛堂里三尊大佛,形体伟岸,仪表安详,慈眉慧目,肃穆庄严;两侧的十八罗汉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庄严、有的文静、有的快活、有的忧愁、有的聪明伶俐、有的大智若愚、有的横眉怒目、有的气势威猛、有的健壮结实、有的修长窈窕。后进为和尚起居室。内设的佛经堂为四方云集的僧人、学者著疏述经,广演秘典,研修理学的场所。正门西设一学堂,名曰:“东林小学”,解放后更名为东林小学。
魏庄中学初建时为传承东林庵的人文精神,亦将校名定为东林中学,文革中改名东风中学。东林庵建成后,方圆数十里的朝香之客,文人学者络绎不绝,很快成为兴化市农村地区的佛教圣境和学者们切磋诗艺的社坛之一。她为兴化东境的文人、学者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公共空间”。上百条船停观音泊,几百文人一齐诵诗作文,其盛大的场面感染了每一个魏庄人。“社事以文章气谊为重”,“海内知名士游泊至宴集靡不纳费”,东林庵很快就名传大江南北。“明末遗逸,守志不屈,身虽隐而心不死,至事不可为,发愤著书,欲托空文以见志。”(《清史稿》)时不少退隐归里的文人雅士把对时局失望的惆怅转化为潜心学问的动力,致力于研修理学、著书述志之中。清代,江南复社一成员遁迹东林庵,削发为僧,取僧名鹤道,隐居不出,专心著述,卒后葬于庄东“凤凰垛子”。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许多文人学者不敢著书撰文,致力于对藏书的考。”(《江苏省志。文化艺术卷》)东林庵佛经堂藏书“充栋宇而溢边厢”“经史子集、官小说、释典道教,奇书秘本,无所不有。其中多抄本”这里成了一些失意文人雅士的好去处。与东林庵隔河相望的陈卞庄上的王贵一,城郊新城的王文简等人常驾舟到此“翻精钞秘本披阅达旦”。乾隆四十三年(1778)轰动全国的“一柱楼诗案”累及邑人王仲儒、李磷,爱新觉罗·弘历下旨对其“棺尸”。
嗣后,东林庵自查“违碍语”禁书数千本,一批弥足珍贵的抄本、善本、普本等随烟火灭绝。值得幸运的是,由当年的一些学者在这里挖掘整理出来的50年代传响全国的林湖民歌栽秧号子《啊里隔上栽》,因民间口头传唱,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东林庵遗响中留存后世的奇葩之一。东林庵所在的东北里,在庵落成后,改为东林里,现为东林村。以后,庄名一度改为东林庄、图、镇等。东林庵东边有一250米方圆的大水泊,清澈见底,荷花飘香。原名“瞿家塘”。一大旱之年,庵中和尚在泊边诵念《龙华经》,祈甘霖降世。未几,神蛇腾泊而出,大雨倾盆而下。故得现名“观音泊”。
光绪十四年(1888)春天,一场大火烧掉了魏庄大半个庄子的一千多户的房屋,东林庵亦化为灰烬,佛经堂中卷浩繁的经典名著荡然无存。庵中的佛像命大,被僧人舍身“救”出。灾后,县官倪道培到魏庄“抚灾”,船至观音泊,主持和尚兴香跪东林庵码头迎倪老爷,欲陈述灾情。倪老爷本来就对东林庵的和尚参与“匡政时弊”、“捉笔讼词”等心存不满,现又看到这抱道时的和尚“挡驾”,随口骂了一句:“秃驴,尔倒霉!”官船撤头就回。后来,魏庄一带流传这样的俗语:“兴香遇到倪老爷——你倒霉”。
光绪六年(1891),魏庄人捐资重建东林庵。新的东林庵面积比原来大得多,东西三幢计三十多间。东称东林庵,中为佛堂,西称西竺庵。增塑弥勒佛大日如来、都天菩萨、观音菩萨等像数座。都天菩萨供于东林庵中进,它恬静和悦,面含微笑,似在展现物我俱忘的的美妙境界,有一种超凡傲俗而又神秘莫测的气质。弥勒佛供于中幢后堂,它面相妩媚,体态丰盈,肌肤圆润,活脱是宫廷脂粉,人间娇娃。观音菩萨供于庵门东观音泊边独间。她站立头,手持净水瓶柳枝,似把甘露洒向人间。其它佛像居中幢中间的佛堂。西边的西竺庵为和尚的起居室、佛经堂、法器间和东林小学
东林庵毁于上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火,二十多名僧人流徙他处,庵中之物除部分佛像留存外大多散失。解放初,东林庵遗址尚存,后被居民用为民居地。现在独居一隅的80年代新建的东林庵已不复往日雄伟壮观的风韵。
乡村文化
人称“虾笼里”的魏庄,交通闭塞,位置偏僻,苇滩衍沃。其淳朴的庄风、民风,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容纳了众多像苏州市反魏义士那样的流民,繁衍了兴化第一大庄。
当年建造东林庵的魏庄人,无论是出于对东林党人“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真挚崇拜,祈福消灾的现实愿望,还是出于保庄安民的功利需要和与时俱进的政治策略,都为魏庄的人文历史增添了靓丽而饱满的一笔,为魏庄后代人留下了一份宝贵而营养丰富的精神快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沿革
乡村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