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力学,
德国物理学家
海森伯格(W.K.Heisenberg)于1925年提出的能量
表象的
量子力学,其力学量的
算符随时间变化,
量子态不随时间变化,是量子力学的三种有效形式中的一种。
1923年,海森堡在
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到
哥廷根大学做
马克斯·玻恩的助教,之后他又到丹麦
哥本哈根玻尔的研究所里工作了三年。这样,他从
阿诺德·索末菲那里学到了物理,从玻恩那里学到了数学,从
尼尔斯·玻尔那里学到了哲学,为日后创立矩阵力学奠定了基础。1925年5月初,海森堡在着手计算氢光谱中谱线强度时提出了矩阵力学。1925年9月的《
物理学报》上,
海森伯格发表了题为“关于
运动学关系式和
动力学关系式的量子论的再诠释”的论文,奠定了一种寻求已久的
量子力学形式——矩阵力学的基础。
矩阵力学是研究
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力学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矩阵力学是量子力学其中一种的表述形式,它是由海森堡、
马克斯·玻恩和约尔丹(P. Jordan)于1925年完成的。矩阵力学的思想出发点是针对玻尔模型中许多观点,诸如
电子的轨道、频率等,都不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反之,在实验中经常接触到的是光谱线的频率、强度、偏
极化,以及 能阶。海森堡计划创造一个理论,只是用光谱线的频率、强度、偏极化等观念。他的做法是受到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
相对论中对时间、空间作“操作定义”分析的影响。
二十年代初期,量子论经过
马克斯·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人多年的研究,虽尚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但不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研究的思想方法方面,都己打下了相当的基础。其中
尼尔斯·玻尔的
对应原理,便是矩阵力学建立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
对应原理是从玻尔的氢原子理论中概括出来的。玻尔认为,在极大
量子数的态度间的跃迁,经典描述也应该是有效的。把
原子作为周期系统来分析,其运动状态就可以用傅立叶级数描述为一系列
谐振子的运动的迭加,极大量子数的态之间跃迁的频率,与经典频率之间存在着大致的
倍数关系。因此在大量子数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经典的振幅来计算
自发辐射的强度。
奥格·玻尔把其意义推广,认为以前的经典规律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前一类定律是后一类定律的极限或个别情况,这便是
对应原理的实质。
对海森堡矩阵力学体系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另一个
方法论基础,是所谓“可观察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理论上应该抛弃那些原则上不可观测的量,而直接采用可以观测量来建立理论。对于
原子结构这个
微观系统。
海森伯格认为“
电子在
原子中的轨道是观察不到的,但是从原子发出来的光,如它在放电过程中发出来的,则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其频率及振幅一知道了振动数和振幅的全体,那就等于是在迄今的物理学中知道了电子的轨道。由于这个理论里只应接受可以观察的量,所以在我看来,很自然只有引进这个整体来作为电子轨道的代表。海森堡对
奥格·玻尔的旧量子论提出了怀疑,他指出:“······电子的
周期性轨道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直接观测到的,不过是分立的
定态能量和
谱线强度,也许还有相应的振幅与
相位,但绝不是
电子的轨道。唯一:的出路是建立新型的力学,其中分立的定态概念是基本的,而电子轨道概念看来是应当抛弃的。”
1925年当时的
海森伯格基于以上两个重要原则,在深入研究氢原子谱线强度公式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思想:“应该抛弃观察那些迄今不可观察的量(如电子的位置、周期等)的希望,承认旧量子规则能和实验部分地符合不过是偶然的。而反过来更合理的是建立一个类似于
经典力学的量子论(其中仅出现可量子差量的关系)。“并于1925年7月完成了被称之为“从黑暗通向新物理学之光道路上的转折点”的著名论文《关于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的量子论解释》。
②坐标矩阵X和动量矩阵Px满足下列对易关系。(E为
单位矩阵)。
矩阵力学由
海森伯格在1925 年6 月首先提出,又经过
马克斯·玻恩、约当、
保罗·狄拉克等的工作方才最后完成。这个被海森堡称为“新力学”的量子理论,最先解释了原子领域的一系列新问题,其中包括氢光谱的
实验式、光谱在
电场磁场中的分裂,光的散射等等,对世纪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起于巨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提出的是,比矩阵力学稍晚,由
奥地利物理学家
埃尔温·薛定谔在19年建立了另一种
微观系统理论,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现代量子力学教程中所讲授的“
波动力学” 。虽然经历了不同的途径,但终于在1926 年3 月,由薛定愕和
沃尔夫冈·泡利各自成功地证明了两者在数学上的等价性。这样,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合二而一,形成了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体系。只是由于波动力学所用的数学是连续的而不是分立的,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而当时物理学家们对矩阵运算尚比较陌生,所以大家乐于用波动力学方法处理问题。
海森伯格推崇
奥格·玻尔的
对应原理,而又抛弃了它的不可观察量代之以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可观察量原理。他对
物理哲学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哲学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体现在物理学中即“物理客体”和“物理实在”的关系。一个物理学家把研究对象看成是不随意志转移的“物理客体”是没有问题的,这是
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所谓“物理实在”是科学家通过物理理论和实验观测建立的客体的主观映象。从哲学角度如何理解“物理客体”和“物理实在”呢? “物理实在”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指向的“物理客体” 。一方面:“物理实在”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物理实在”不是与“物理客体”等同的概念。在经典物理中,“物理实在”是同现实原型———“物理客体”直接联系的,是基本统一的,主体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而在量物理学中,这种联系是间接的和复杂的。主体对“物理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的,主体对“物理实在”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此时的“物理实在”既表现在与“物理客体”概念的统一上;又表现在观察和实验中“物理客体”的现实显现上;还表现在物理知识体系中关于“物理客体”的理论表现上。也即, “物理实在”不仅取决于“物理客体” ,还与观察者有关,同时又取决于所用的仪器和人的
表象能力,这在量子物理的哲学认识论上发生了较大的混乱。而
海森伯格的矩阵力学和测不准关系的出现使认识论上的一些混乱得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