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物理系
东南大学下属院系
东南大学物理系起源于三江师范学堂于1904年设立的格致科,先后更名为理化科、理化数学部、数学理化部等。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数学理化部与国文史地部合并为文理科,下设物理系等8个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东南大学设立物理教研组,物理系从此中断,直到1983年重建物理化学系,1988年成立物理系,2017年1月更名为物理学院。在物理学院发展的百余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吴健雄李国鼎、严济慈等著名学者。
师资力量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教授29人, 副教授23人,讲师10人),实验技术人员16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级10人,助理工程师3人),机关管理人员8人。专任教师队伍的博士学位比例达到92%,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42人。本院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东南大学特聘教授1人,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江苏省青蓝工程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  
科学研究
物理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本院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为“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科研方向主要包括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凝聚态理论与计算、磁学与自旋电子学、纳米材料与光电器件、超导与强关联物理、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激光物理与非线性光学,并设有科研基地“低维材料物理实验室”。每年承担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每年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吕振羽兄弟院校合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我校物理学科已进入ESI国际排名的前1%.  
人才培养
物理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设有“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专业,每年按“物理类”招收本科生60余人。本科专业采用宽口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着重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接近100%,有超过50%的毕业生考取了中科院及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等名牌高校的研究生。此外,物理学院还承担了全校本科生的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并设有本科教学基地“物理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双语物理导论),物理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本院在基础物理教学方面成果丰硕,曾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历史沿革
东南大学物理系独立设系于1988年12月,但她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初叶。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开始创办,1904年成立“格致科”,即为今日的理科,两江师范期间改为理化科,后不久又更名为理化数学部,直至1911年因辛亥革命的战事,学校停办。
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物理系于该楼西首,一度改名为江南院,现名:健雄院。
1915年在原址重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开始招生。
1919年将物理化学部改名为数学理化部。1920年数学理化部与国文史地部合并为文理科,下设8个系,至此有了物理系。
1920年到1952年院系调整以前,校名多次变更,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原)南京大学,除抗战期间一度西迁重庆市外,物理系始终立足于四牌楼校区的科学馆(今健雄院),一直是学校的主干系。
1952年夏院系调整,物理系大部分师资和设备转入原金陵大学校址,以他们为主干,成立今天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只留下沙玉彦为首的少数教师,加上外校调入的部分物理教师,组成东南大学物理教研组,东大物理系从此中断。直至1977年恢复物理专业招生,1983年重建物理系(当时称理化系)。1985年正式招收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从此东大物理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006年8月,因事业发展的需要,物理系整体搬迁至江宁区九龙湖校区。  
2017年1月,东南大学物理系更名为东南大学物理学院   。
知名校友
吴健雄(1912-1997)
李国鼎(1910-2001)
严济慈(1900-1996)
倪尚达(1898-1988)——1919年毕业于南高师,1924年哈佛大学硕士,我国早期无线电学家,东大物理系教授;
郑衍芬(1893-1979)——1919年毕业于南高师,193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物理教育家,四川大学教授;
吴有训(1897-1977)——1920年毕业于南高师,1926年芝加哥大学博士,核物理学家,中科院副院长,数理化学部主任;
朱正元(1900-1985)——1923年毕业于南高师,1938年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教授;
赵忠尧(1902-1998)——1925年毕业于东大,1930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核物理学家,数理化学部委员,中科院高能所副所长;
沙玉彦(1903-1961)——1925年毕业于东大,1938年德国哈雷大学博士,物理教育家,南工教授、中大教授;
施汝为(1901-1983)——1925年毕业于东大,1934年耶鲁大学博士,磁学家,中科院应用物理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常委;
何增禄(1898-1979)——1927年肄业于东大,1932年加州理工学院硕士,真空技术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陆学善(1905-1981)——1928年毕业于中大,1936年曼彻斯特大学博士,X射线晶体学家,中科院应用物理所代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
霍秉权(1903-1988)——1929年毕业于中大,1930-1935年英国剑桥大学研修,核物理教育家,郑州大学教授,副校长;
余瑞璜(1906-1998)——1929年毕业于中大,1937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X射线晶体学家,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数理化学部委员;
潘孝硕(1910-1988)——1933年毕业于中大,1943年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磁学家,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磁学室主任;
杨澄中(1913-1987)——1937年毕业于中大,1950年利物浦大学博士,核物理学家,中科院兰州分院副院长,数理学部委员;
苟清泉(1917-)——1942年毕业于中大,原子分子物理学家,四川大学教授;
汤定元(1920-)——1942年毕业于中大,1951年芝加哥大学硕士,凝聚态物理学家,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
冯端(1923-)——1942年毕业于中大,凝聚态物理学家,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
王业宁 ——1949年毕业于中大,凝聚态物理学家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
戴元本(1928-)——1952年毕业于原南大,1958-1962年中科院研究生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章综 ——1952年毕业于原南大,1959-1962年在苏联科学院进修,凝聚态物理学家,中科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经福谦 ——1952年毕业于原南大,力学家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目录
概述
师资力量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历史沿革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