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文化(
日语:こくふうぶんか)是
日本的历史文化之一,主要指10世纪初至11世纪的
摄关政治期文化,对12世纪的院政期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国风文化一词最早的文献记录可追溯到
江户时代,但现代含义是由
小岛宪之在《国风暗时代的文学》中提出的。国风文化在整个
日本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体现在女贵族们的生活方式上。
国风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政治独立的需要密切相关。在
奈良时代极度崇尚
中原地区唐朝文化的背景下,唐朝衰弱后,日本人开始寻找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方面,从而孕育出纯日本的国风文化。宽平6年(894年),
日本停止派遣
遣唐使,这一决策加速了国风文化的形成。然而,
日本文化的独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变,通过系统性的整理、收集、删减中国文化,最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
在文学方面,假名文字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国文学的发展。奈良时代的
万叶假名到了
平安时代演变为平假名和
片假名,这些文字的使用使得日本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样。藤原氏通过
摄关政治和外戚政治,选拔有才能的女性进入皇宫,这些女性被称为“女房”,她们的文学修养和创作才能促成了女性文学家的辈出,如《
枕草子》的
清少纳言和《
源氏物语》的
紫式部。
在宗教方面,佛教净土宗的流行对国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圆仁和尚将“念佛三昧法”传入
比叡山,并进行了
日本化改造。
源信的《
往生要集》将
法华宗和净土宗的教义融合,成为
日本佛教的集大成之作。空也和尚开创了对庶民传教的模式,被称为市圣。
国风文化在艺术方面也有显著的成就。在绘画上,
大和绘的发展和物语绘的制作,以及佛教绘画的繁荣,
大日如来迎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书法方面,
小野道风、
藤原佐理、
藤原行成被称为三迹,假名书道达到了高峰。工艺上,刀剑和莳绘技法的发展,也是国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领域,贵族住宅的
寝殿造和佛教建筑的阿弥陀堂是国风文化的重要体现。
平等院凤凰堂等建筑不仅展现了
日本式的
寺院建筑风格,也反映了
净土教的影响。雕刻方面,定朝的作品,如平等院凤凰堂阿弥陀如来像,展现了国风文化时期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