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霉形体肺炎
猪霉形体肺炎
猪霉形体肺炎,又称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是一种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严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本病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屠宰场,常发现高达40%~80%的猪肺有病变。尽管治疗方法多样,但难以根除病原,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
形态特征
猪霉形体肺炎的病原菌寄居于猪的呼吸道,具有多形性,常见的形态包括球状、球杆状和杆状。菌落小,通常凸起,表面为颗粒状,较老的菌落会产生稍为凹陷的中心,呈现油煎蛋状。本菌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非常严格,用于分离此类病原体的液体培养基通常包含富含水解乳蛋白的组织培养平衡盐溶液、酵母浸液和猪血清。对高温、阳光和腐败物质的抵抗力不强,排出体外后存活时间较短,但在低温或冻干条件下保存时间较长。30%草木灰及20%石灰乳等消毒剂能快速消灭病原菌
流行病学
猪霉形体肺炎的自然病例仅限于猪。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哺乳仔猪最为易感,其次是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而成年猪则大多呈隐性感染。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率较高,在屠宰场常发现40%~80%的猪肺有病变。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寒冷、多雨、潮湿或气候骤变时更为常见。新疫区多呈暴发性流行,病势剧烈,传染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且多为急性经过;而老疫区多为慢性经过。如有繁殖呼吸综合征、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继发感染,将造成严重的损失。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饲料质量、猪舍拥挤、阴暗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和环境突变等都会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
猪霉形体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种类型。急性型相对少见,当病原菌首次传入易感猪群时,可能会严重暴发急性型。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可达100%,伴有特征性发热或不发热的急性呼吸困难。持续时间约为3个月,随后转为较常见的慢性型。慢性型很常见,小猪多在3~10周龄时出现第一批病症,接触后的潜伏期为10~16天。反复明显干咳和频咳是本型的特征,在早晨喂食和剧烈运动后咳嗽特别严重。一般病猪只咳嗽1~3周,或无限期地咳嗽。除极严重病例外,呼吸动作仍正常。病猪一般食欲正常,但生长发育不良。在外表康复之后,当猪达到16周龄时可能复发或“第二次暴发”。一些患慢性型疾病的猪以后由于巴氏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继发侵入可能发生急性肺炎。隐性型病猪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发生轻咳,全身状况良好,生长发育几乎正常,但X射线检查或剖检时可见到气喘病病灶。
病理变化
猪霉形体肺炎的常见眼观病变位于肺脏前叶和心叶,有界线清楚的灰色肺炎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有明显的分界,在肺叶的腹侧边缘有分散的与淋巴样组织相似的梅红色或浅灰色的实变区。具有特征性增大的水肿性支气管淋巴结,在急性病例可见肺严重水肿和充血以及支气管内有带泡沫的渗出物。当继发感染时,则常见胸膜炎心包炎。可能有严重的胰样变和充血,以及有坏死性支气管肺炎
诊断
猪霉形体肺炎的特点是慢性干咳,生长受阻,发育迟缓,死亡率低,发生和扩散缓慢,反复发作。确诊必须从病料中分离到致病性支原体。在鉴别诊断上,应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猪肺疫相区别。猪流行性感冒的特点是突然暴发,传播迅速,体温升高,病程较短(约1周),流行期短。而猪气喘病的特点是体温不升高,病程较长,传播较缓慢,流行期很长。猪肺疫的特点是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纤维素胸膜炎症状,全身症状较重,症程较短,剖检时见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慢性病例体温不定,咳嗽重而气喘轻,高度消瘦,剖检时在肝变区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化脓灶或坏死灶。而气喘病的体温和食欲无大变化,肺有肉样或肺样变区,无败血症和胸膜炎的变化。
防治
治疗
猪霉形体肺炎的治疗方法众多,但多数仅有临床治愈效果,不易根除病原。各种方法的疗效与病情轻重、猪的抵抗力、饲养管理条件、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土霉素泰乐菌素硫酸卡那霉素、洁霉素、土霉素碱油剂和金霉素等,大剂量连续用药5~7天,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
中国已经研制出两种弱毒菌苗:一种是猪气喘病冻干兔化弱毒菌苗;另一种是猪气喘病168株弱毒菌苗,这两种菌苗仅适用于疫区使用,必须注入肺内才能产生免疫效果,但免疫力产生的速度缓慢,约在60天后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荷兰英特威、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已在国内外使用,可通过肌肉注射,使用方便,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
猪霉形体肺炎的诊治.参考网.2024-08-16
猪霉形体肺炎的防治.科普中国网.2024-08-1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病理变化
诊断
防治
治疗
预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