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果
蔷薇目胡颓子科植物
羊奶果学名密花胡颓子(Elaeagnus conferta Roxb),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分布于印度越南马来西亚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
羊奶果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汽水、罐头、蜜饯等食品。羊奶果性微甘、平,具有健胃、消食、收涩止泻、解毒化痰的功效。
羊奶果适应性广、结果早,产量稳定、丰盛,病虫害较少,可在地表温度较高的荒地荒坡种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保持水土、恢复植被的先锋植物。
物种信息
羊奶果学名密花胡颓子(Elaeagnus conferta Roxb),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别名牛奶咪、牛虱子果、长匍茎胡颓子羊奶头等。
分布范围
羊奶果原产于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印度越南马来西亚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
生长环境
羊奶果生长于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林区山沟和溪边,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羊奶果有的会生长在三角槭麻栎等树上,形成树上生树的奇特景象。农民将羊奶果种植于房前屋后,果实供鲜食。羊奶果喜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不耐寒。
生长周期
羊奶果适应性强、生长迅速,10-12月开花,果实次年2-4月成熟。
形态特征
须根发达,主根短。其根系有固氮能力,栽培羊奶果可以改良土壤。
茎皮淡浅褐色‚柔软。由主枝不断分生多级侧枝,侧枝一般长50-100cm,枝上有节,节间距一般10-15cm。
单叶互生,叶柄锈色,长10-16mm;叶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长8-16cm,宽2.2-6cm,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阔楔形、钝形或圆形,全缘,正面为绿色,背面银白色又称银磷;侧脉7-9对,干燥后网状叶脉在上面略明显。
花褐色,外被褐色鳞片,常1-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3-6mm;花被筒圆筒形,长8-9mm,上部4裂,裂片宽三角形,内面密生星状短柔毛;雄蕊4个,花丝极短,花药椭圆形,长1.5-1.8mm;花柱无毛,几乎与花被裂片平齐。
果实长椭圆形,初生果绿色,成熟果为橙黄色和鲜红色,长24-26mm,直径10-13mm,具锈色鳞片,果核具明显的八肋;坐果率高,一般每节上有1-4个果。
种植培育
羊奶果对土壤要求不严,从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都能适应。耐瘠,但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佳,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可盆栽。
繁殖技术
羊奶果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待果实成熟时,采收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完全成熟的果实,去掉果肉,洗净种子,阴干2-3天即可播种。4月份果熟后随采随播,苗床要求70%的荫蔽度,苗高50厘米便可出圃。
无性繁殖:选用健壮半木栓化或刚木栓化的枝条,按15度剪成扦插材料,扦插深度为插条的1/3。插后遮荫、淋水,60天后发根率可达70%,90天后插条根系老熟,即可移栽到营养袋,待插条抽出新枝长高40-50厘米移植到果园。
病害防治
羊奶果在盛花期和果实发育中后期遇到烈日高温天气,不利于授粉受精卵,容易造成落花、落果,发生日烧病。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羊奶果每100g鲜果含蛋白质2.45g、水分90.6g、脂肪2.3g、糖类5.1g、总酸量1.45mg、钙20.6mg、磷57.2mg、胡萝卜素3.15mg、维生素B20.7mg、维生素c30mg。羊奶果营养丰富,果实多汁无毒,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汽水、罐头、蜜饯等食品。
在云南普洱,当地人会将羊奶果配上盐巴、辣椒等调味料拌着吃,或在米线中加入羊奶果,用羊奶果烹调鱼和鸡。
药用价值
羊奶果中具有活性的功效成分为单宁(鞣质、多酚类物质),含量极为丰富,以叶、树皮和树根中单宁含量最高,干叶中为8.11%,干树皮中为4.16%。单宁是羊奶果入药的物质基础,医学研究证实,单宁具有杀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等医书均有记载,羊奶果根、果、叶均可入药。其味酸、平,具止咳平喘、收敛止泻功效。主治哮喘、虚咳、慢性支气管炎肠炎腹泻、跌打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黄疸等症。还可治吐血、咳血、咽喉肿痛、感冒、小儿惊厥、疮藓等症。
经济价值
羊奶果因酸度太高、涩味大、糖度低,虽然产量高、营养丰富,但鲜果的经济价值不高。
生态价值
羊奶果适应性广,结果早、丰产稳产、病虫害较少,可在地表温度较高的荒地荒坡种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保持水土、恢复植被的先锋植物。
参考资料
密花胡颓子详细信息.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8-03
目录
概述
物种信息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生长周期
形态特征
种植培育
繁殖技术
病害防治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