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绒鼠(学名:Eothenomys melanogaster),是
仓鼠科、
绒鼠属的动物。黑腹绒鼠体形小而肥壮,四肢、颈部较短,体形呈筒状,体背褐色,腹部毛基灰黑色。
黑腹绒鼠以夜间活动为主,不冬眠,以植物为食,也食少量昆虫,每年2胎,每胎2-6仔,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的森林及林缘等地,分布于中国、
印度、缅甸、
泰国、
越南。
黑腹绒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概述图来源: )
形态特征
黑腹绒鼠体形小而肥壮,外貌与
耗子相似。吻部钝而短,吻侧具长短不一的胡须,眼睛小,耳稍大被毛短,呈椭圆形,头部被毛短于背部,颈较短,体短呈筒状。四肢较短,爪尖锐。前后足均具五指(趾)。前足第1指极小,痕迹状。第2指比第4指稍小,第3指是前足最长的,第5指比第1指略长,但不如第2指长;后足第1、5趾较小,其中第5趾稍大于第1趾,第2、4趾相差不大,第3趾是后足最长的一个趾。被毛短,细密而柔软。尾长约为体长的1/3或1/2,尾毛稀疏。
黑腹绒鼠吻鼻部两侧具黑白两种胡须。耳毛极短,几乎裸露,黑褐色。体背由吻至尾基部棕褐色、黑褐色、暗锈褐色、暗褐茶色或淡茶黄色,背部中央散有一些黑色长毛,毛基为深灰黑色。腹部毛略短于背部,毛尖黑灰色,毛基灰黑色,下体毛色与上体体色近似。颏喉部毛较短,胸腹部及鼠部毛稍长,胸腹部中央毛尖染有淡黄色、白色、茶色及棕色。足背暗灰褐色或黑褐色。尾背黑褐色或暗褐色,尾腹灰白色,尾尖具以一小束黑褐色长毛。
黑腹绒鼠
颅骨小而扁平,骨缝清晰。额部略高,后头偏低。颅全长26.5-28.5mm。吻部短,约为颅全长的1/4。鼻骨长大于吻长,前宽约为后宽的2倍,与额部连接处为头骨的最高点。顶骨有一凹迹,幼体无此现象。颧弓粗壮而宽厚。矢状嵴不发达。眶间较宽,眶间距4mm以上。眼眶较大,无眶上突。腭部长,超过颅全长的1/2,末端止于M前排齿嵴,腭孔细长,其长度约为宽度的3倍。听泡大,其长度约等于上
臼齿列长,宽度略小于高度。下颌骨短,关节突稍粗实。
黑腹绒鼠上下颌各具2枚大而向内弯的橘黄色门齿。成体臼齿无齿根。上颌M最大,具3个外侧突和4个内侧突,第1内外侧突相汇通,形成一个最大的三角形。第2外侧突和2、3内侧突封闭,形成3个小三角形相互交错排列。第3外侧突和第4内侧突相互汇通,形成一个大的三角形。M左右对称,具3个内侧突和3个外侧突。M较前2枚小,与M相似,具3个内侧突和3个外侧突。M邻近的三角突彼此汇通,成对排列,具4个内侧突和4个外侧突,M具3个内侧突和3个外侧突。M较小,具3个内侧突和3个外侧突。
栖息环境
黑腹绒鼠多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的森林及林缘等地,尤其选择阴坡林下灌木丛生的林带或灌丛作为栖息位点。
生活习性
黑腹绒鼠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也时常外出。它身体小、挖掘能力弱,在
腐殖质下活动有利于逃避天敌;取食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没有贮粮习性,不冬眠;在冬天仍在进行摄食,腐殖层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保温作用。
黑腹绒鼠的洞道结构简单是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洞道功能区分不明显,其结构大致可区分为洞道、临时巢、繁殖窝和土洞四个部分。洞道多呈网状分布,有许多盲道,平均距地面深度为13.46±9.09cm,最深的地方可达80cm。最浅的3cm。洞道平均长度为776.33±487.08cm,最长的洞道为2000cm,最短的283cm。临时巢是洞道内膨大的部分,可能是其栖息、临时贮食的场所。极少数洞道内有一个较大总巢,比一般的临时巢大一倍以上。巢内连着许多外通洞道,估计也是用于其栖息的。平均每洞有临时巢5.71±3.70个,最多的达20个。繁殖窝是雌鼠在繁殖季节临时搭建的,以
莎草科和
禾本科筑成,呈圆形或椭圆形,以圆形为多。直径约为18cm,是雌鼠产仔、哺育的场所。繁殖窝一般只有一个,也有少数为两个的。土洞一般是沿着腐烂的树根深入(说明挖掘能力较弱),一般较浅,且为盲洞。
黑腹绒鼠以植物
根状茎、树皮、嫩叶、嫩枝、果实、种籽等为主要食物,兼食少量昆虫,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取食不同的食物。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黑腹绒鼠繁殖力强,每年可有2胎,每胎2-6仔。
黑腹绒鼠繁殖期也相当长,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别,一般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前期是4-5月,后期为9-11月。雄鼠的
睾丸下降期也呈现出两个峰期,前期2-6月,后期8-11月。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其
栖息地很常见,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中国2005年部分数据显示,5、8月对黑腹绒鼠的标志重捕表明,种群密度为39.96-51.82只/hm,月存留率为0.756-0.807,平均为0.777,即每月约有1/5-1/4的个体被更替。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