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县衙博物馆,位于
河南省叶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文物库房及展厅于2001年12月建成。现有藏品超过21000件。
简介
叶县县衙,位于河南省叶县境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始建至1997年,一直作为叶县政府所在地而得以保存至今。1997年12月开始对县衙进行修复,并以此为依托成立叶县县衙博物馆,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对外开放。
交通信息
公交车
华宝商场站乘坐30路,经过4站,到达师专站步行约30米,到达
平顶山学院自驾
1、从
平顶山站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建设路行驶610米,左转进入光明路
2、沿光明路行驶3.0公里,稍向左后转弯进入S241
3、沿S241行驶2.2公里,右前方转弯
4、行驶410米,直行进入农科路
5、沿农科路行驶2.6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南洛高速公路
6、沿南洛高速公路行驶8.4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S103
7、沿S103行驶44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G311
8、沿G311行驶2.9公里,直行进入昆阳大道
9、沿昆阳大道行驶360米,右转进入九龙路
10、沿九龙路行驶180米,到达终点
县衙建筑
叶县县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位于
叶县昆阳镇中心街,占地面积16848平方米,整座建筑由中轴和东、西两侧副线上的41个单元、153间房屋组成。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向北照壁、大门、仪门、卷棚、大堂、宅门、二堂、三堂及附属的科、班厢房等;东侧副线依次为狱房、厨院、知县宅等;西侧副线依次为西群房、虚受堂、
潘世恩等;三堂后为大仙祠和后花完;大门东侧有编钟演奏室和文物展室,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我了古代宫廷音乐,还可以浏览我了仅存在的珍贵文物70多件。
叶县位于中原腹地,自古就是南通
云贵高原、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汉代
叶县又是由叶县、昆阳、红阳、
舞阳县及绸阳的部分合并而成,加之当时人口及上缴
税赋较多,均属上县,所以,明清时期叶县行政长官多可享受同知衔(正五品)待遇。
叶县县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据省文物局1997年10月组织专家谁,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我了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研究我了古代县级政权机构的重要实物依据。
展览设置
县衙内设有文物库房及展厅。文物库房及展厅建于2001年12月,建筑面积473平方米,属砖混结构、仿古建筑。分文物库房、精品文物陈展大厅、监控室、值班室等部分,从1000多件库存文物中,选出300多件精品文物进行展览,其中有70多伯文物为全仅存的稀世珍宝。2002年,旧县4号墓出士的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现展于此,其复制品被放在编钟演奏厅专门用于演奏。县衙博物馆及文物库房现有藏品2100多件(套)、其,一级文物62件,二级文物51件,三级文物409件,一般文物680件,其它文物1000多件。
藏品陈列
藏品以征集的明、清时期木制家具为主。在搞好陈列工作的同时,叶县县衙博物馆以自身文化特色为基础,把现存省保单位
黄庭坚《幽兰赋》碑及《戒石铭》复制并制作成拓片、印刷本,以县衙藏品为内容开发制作成金箔画等工艺品,还组织编写了《叶县沈诸梁》、《叶氏溯源》、《叶县县署》资料等。
文物藏品
2019年度叶县县衙博物馆藏品数量为(30件套)、珍贵文物(1件套)。
重要价值
叶县县衙,是目前我国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
叶县明代县衙不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还是一座五品县衙。根据我国古代的官制,知县一般为七品官衔,而
叶县知县却为五品县令。按照明代体制,全国的属县分为上中下三等。叶县地域宽广,由汉代的叶县、
叶县、红阳、
舞阳县4县和
犨县的部分组成,每年上缴
税赋10万石以上;加之根据、望、紧、赤 的条件,叶县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处于紧(交通要道)位置,故县令多由同知衔的五品官担任。因此,县衙的规格也比一般的要高。据省文物局专家论证,
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叶县县衙修复工程于1997年12月8日正式开工,至1999年10月1日主体部分对外开放。2001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县衙东、西副线上的建筑进行全面修复。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目前修复工程已经结束。为完成县衙修复工程,县委、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共拆除县衙周围112家住户的房间310间;拆除单位楼房建筑5幢;总拆迁面积近7000平方米;投入资金640万元。整个修复工作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较好地保留了明清风格。修复后的县衙由大堂、二堂、三堂及所属的东西班房、六科房和东西厢房以及监狱、厨院、知县宅、西群房、虚受堂、
潘世恩、南北书屋、后花园、大仙祠等,共41个单元、153间房屋,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署。
叶县县衙自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0万余人,省、部级以上领导30多位。
叶县明代县衙已经成为叶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增加县衙文化的内涵,提高观赏价值,叶县又把文物库房搬迁到新落成的文物展厅内,从1000多件库存文物中选出300多件精品进行展览,其中有70多件文物为全国仅存的稀世珍宝。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两万多座各级衙门,现在仅残存7座,其中县衙仅余4座,即江西浮梁县衙、
平遥县县衙和我省的
内乡县衙与
叶县县衙,而叶县县衙是唯一一座明代县衙。据《
河南通志》载: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叶县县衙建筑群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大堂
叶县古为
河南省地,周为应侯国,
春秋时属楚,曾做过
许国首都,称“叶邑”。
叶县县衙位于叶县县城东大街北侧,整座建筑由中轴线和东西副线上的41个单元、153间房组成,占地面积16848平方米。县衙大门两侧是向外伸出的八字墙。据《
抱朴子内篇》载:“世云尧眉八采,不然也,直两眉头甚竖,似八字耳”。就是说传说中尧的眉毛长成了倒八字,看起来非常严酷,而在县衙大门两侧建八字墙,就是取其象征意义,用来衬托县衙建筑的庄严、神圣。
“
叶县县衙和其他县衙不一样,从县衙的建筑上就能看出在职官员的官衔,外行是看不出这点的。”2月3日,陪同笔者的县衙导游郑晓培说。县衙大门为面阔三间的硬山结构建筑,颜色朱红,并有挺拔的青漆门柱映衬,使人望而生畏,显示出古代县级政权机构的威严。古时候人们习惯把县级长官称作七品芝麻官,但
叶县早在
商周时就先后做过应国、
许国的
首都,历史地位较高,加之汉代叶县又是由昆阳、红阳、
舞阳县、古叶邑等合并而成,人口众多,每年为国家缴纳粮租均在十万石以上,所以明清时期来此任职的行政长官多为同知衔、正五品官衔,按照《明史》规制,
叶县县衙就可享受三间大门及青碧色门柱的待遇。
县衙大门上方有一黑漆大匾,上书“叶县县署”四字。匾额下方有楹联“天听民听,天视民视,人溺己溺,人饥己饥”,是清同治六年
叶县知县欧阳霖到任之初所撰。楹联通俗易懂,唯下联中的“溺”字作陷入困境理解,表达出一方父母官愿意接受群众监督,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坦荡胸怀。这在“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的封建时代,对于树立政权机构形象,加强与百姓的沟通和交流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由大门进入,两侧是古代“皂、壮、快”三班衙役值班及更夫居住的场所———班房。若有百姓击鼓鸣冤,在此值班的衙役就要问明情况回禀知县酌情办理。紧接大门有仪门一座,面阔三间,中门平时关闭,每当新皇登基、国家庆典、新官到任方可打开。仪门的设置取“有仪可象”之意,不仅提醒知县要为民作表率,也为县衙增添几分严谨。在仪门东西两侧,还各设一座小便门,分别称为“生门”和“死门”。
传唤囚犯出入通常由生门通过,而西侧的死门却只在处决死囚的当天打开,由衙役将死囚推出问斩,所以又称“鬼门关”。
在生门和死门的两侧,各有一座小型建筑。紧接生门东侧为“
萧曹庙”,里面供奉着
西汉名相
萧何、
曹参,因其治政有方,故
朱元璋在称帝后便要求全国各级衙署立萧曹庙,使官吏定期进庙拜祭,学习萧曹二相的为政之道,为民造福;在死门西侧为土地祠,因朱元璋出生在
盱眙县(原属安徽,今属
江苏省)一个土地祠内,所以对土地祠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故在称帝后下令全国各衙署都要建土地祠一座,供奉土地神,一为知恩图报,二来因朱元璋重视整顿吏治,规定惩治贪官污吏的“剥皮揎草”、“抽肠”等刑罚通常在土地祠前执行,所以土地祠又成了肃纪的代名词。
通过仪门是大堂。除有重大活动在这里举行仪式外,大堂平时主要是县官审案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法院审判大厅,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大堂门前的一块
石英岩跪石,这是古代告状的人单腿下跪用的,是真正的明代文物。经过600多年的摩擦和风雨侵蚀,跪石上呈现出明显的凹痕,成为
叶县县衙悠久历史的证明。
郑晓培告诉笔者,1997年重修县衙时,并没有发现这块跪石。当时
地基高出跪石一米多,在清理地基时跪石才露出来。跪石前还有一块明代保留下来的砖铺地,虽然大片的砖块早已风化,但凹陷的地面还仿佛让人看到了数百年前告状人下跪前的动作:按照当时的规定,上大堂告状的人下跪前必须先跺一下脚,并整理一下衣服然后才能跪下诉说冤屈。
大堂内还有一排半红半黑的木杖,升堂时衙役手执木杖站在县令两旁,过去一直以为这根木杖是用来打犯人的,这次才知道,此杖并非刑具,而是一种象征着正义、象征着黑白分明的仪杖。按照“左文右武”的规制,大堂东西两侧分别设有“吏、户、礼”科房及“兵、刑、工”科房,是当时全县所有职能机构的汇聚地。根据吏部的规定,享受五品待遇的县衙六科房工作人员一共不得超出20名,所以在当时的
叶县县衙里每一科房的工作人员就只有3名,看来“精兵简政”确实由来已久。
大堂正中是“海水
涨潮日出”图,它象征着知县清正廉明的政治形象。大堂的顶部正中嵌上,还留有清
同治八年同知衔知县欧阳霖整修大堂的题记:
清代同治八年岁次己巳夏四月同知衔调署叶县事
中牟县知县澎泽欧阳霖重建运同衔户部主事邑人杜鹤慈监修。这一题记见证了县衙前后数百年的沧桑历史,在“官不修衙”的说法广为流传的封建时代,能伴随着古县衙一直保存至今更显得弥足珍贵。
大堂后紧接着是宅门,它是大堂通往二堂、三堂的屏障,取严谨之意,但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住宅之门。宅门通常是关闭的,只有迎送重要客人和举行重大庆典时方才打开。衙署人员均由侧门出入。又因古时二堂、三堂为官员汇聚办公场所,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所以,宅门两侧又各设门房一间,由门禁卒(俗称“门子”)看管,负责对来人的盘查及通报,所以就难免有些门子利欲熏心、借职务之便勒索来人以谋取私利,这便是古时“走门子”的由来。《
红楼梦》中给
贾雨村提供“护身符”的门子干的就是这个工作,不给门子上供,很难从这里过去。
二堂面阔五间,正中檐柱上有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意为弘扬人间正义、学习古今德操完备之人。二堂正中有四扇屏门,屏门上方有一金字大匾“清、慎、勤”,取意于三国时期魏国
司马昭训长吏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康熙帝御笔亲书此匾,敕令悬挂于全国各府、州、县。
进入第三进院落便是三堂,两侧有一副醒目而特殊的楹联:“今古今古今今古,古今古今古古今”,导游郑晓培说,它没有固定的解释,是以有限的两个字的变化来开启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很是耐人寻味。
三堂又名知县,是知县办公及与知县近身的幕僚、师爷们的办公场所。古时官员任职实行回避制度,通常到离家几百里外的异乡任职。地方长官到任时因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了解,所以需聘请一些极具文采、谙熟宦海、足智多谋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招聘来的幕僚、师爷不属在职职官,但知县往往“尊幕为师”,他们的酬劳便是知县定期奉送的束修,即红包,一般是非常丰厚的。
清代时
绍兴人机智过人,操幕业者较多,许多地方官员都喜聘请他们,故又有“无绍不成衙”之说。
如今的
叶县县衙还陈列着部分到叶任职职官的简表,第一任县尹(春秋时期令称尹)是
沈诸梁。从这些职官简表上可以看出,现存记录中,从
北宋开始到民国之前的200多名到任官员全是外省的。县官的官称也从县尹、县令、知县一直到
知事、县长。
郑晓培说,县衙大堂、二堂、三堂的主体结构全是明代保存下来的建筑,因此叶县县衙是全国唯一一座明代县衙。
明代水井
叶县县衙是由中轴线及东、西副线三部分建筑群组成的,除了以上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外,在其东侧副线上由南向北依次还有狱房、厨院和知县宅等建筑。狱房自始建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现有出土石碑为证。监狱里形形色色的刑罚刑具让人深深感受到那个时代官府的残暴。厨院为衙署内工作人员日常膳食的场所,院内一眼幽深的明代古井一直保存至今。从外观看,古井深十多米,水清如镜。如今的古井已成文物被保护了起来,站在古井旁仿佛还能看到古时厨子们在这里打水洗菜的场景。
历史地位
古代县衙建筑基本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然而在
叶县县衙的大堂前,却可以看到一座狭长的棚式建筑与其相连,这是卷棚。卷棚是源于宫殿、
庙宇中拜殿的建筑形式,而用于官署衙门就成了居官者身份地位的象征。由于明清时
叶县知县多享受同知衔(正五品)待遇,所以这里的卷棚便是他们高级别官衔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叶县县衙还是我国现存县衙中唯一有卷棚的县衙,特别是卷棚与大堂前檐连接处所采用的“天沟罗锅勾连”搭接法,在我国古代的木作技术中更是罕见。
卷棚的柱子上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以及“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的楹联,深刻地表达出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对为官者的期望。
修复前一直是办公场所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初,
叶县县衙一直是县政府的办公场所。70年代初县政府搬迁后,县衙又成了县教育局、图书馆、剧团及
中国工商银行的办公地点和部分职工的居住地,直到开始修复,这几家单位才搬了出去。1997年,
叶县投资640万元,开始对县衙进行抢救性修复,整个修复工作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较好地保留了明清建筑的风格。为增加县衙的文化内涵,提高观赏性,还建成了建筑面积473平方米的县衙博物馆文物展室,陈列叶县自建国以来征集、出土的文物300余件(套),其中有50多件为全国所仅有。刚刚发掘出土的青铜编钟尤为珍贵,这套编钟在2500年后的今天,仍能演奏各种中外乐曲,令人称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