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集
长水集
《长水集(套装全3册)》由《长水集》上、下两册以及续编合成。上册收有作者1949年前写的文章36篇,内容主要是对古籍中地理沿革的考证,对几种地理史籍的校补、评校,对古代若干少数民族的论述和考证,对近代几种关于历史地理的史籍和工具书的评述,以及作者与师长、友人的通信等。下册收有1949年后写的论文31篇,探讨了东汉黄河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西汉以前黄河下游的河道、渤海湾西岸的海侵上海市地区成陆年代以及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等问题,并对古代制图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续编则是作者的学术心得,虽非刻意系统,却篇篇有独到识解。《长水集(套装全3册)》使用的是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本。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长水集(套装全3册)》:中国文库·历史学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1992),嘉善县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创者。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所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目录
《长水(上)》目录:
自序
秦郡新考
秦郡界址考
讨论两汉州制致顾颉刚先生书
附:一、顾颉刚先生附说
二、两汉州制问题讨论书后
《两汉州制考》跋
新朝职方考
西汉地理杂考
《宋州郡志校勘记》校补
《补陈疆域志》校补
讨论宋代分路与张家驹
附:张家驹来信
《辽史地理志》补正
福建行省建置沿革考
释明代都司卫所制度
《清史稿地理志》校正(一、直隶)
《清史稿地理志》校正(二、沈阳市)
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记五胡北魏时之丁零
翟魏始末
辽代“东蒙”、“南满”境内之民族杂处
——满蒙民族史之一页
粤东初民考
播州区杨保考
《播州杨保考》后记
湖南人由来考
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
缪钺论《招魂》庐江县地望书
贵州省释名
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
——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
杭州市都市发展之经过
丁文江所谓徐霞客地理上之重要发现
渤海国志长编》评校
中原地区历代地名辞典四种
评《中国疆域沿革略》
辽史》订补三种
辽史札记
《长水(下)》目录:
何以黄河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
(附:读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后
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
附考一:《汉书·艺文志》蔻水下游故道
附考二:《水经》易水巨马河下游故道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侵
云梦与云梦泽
太湖以东及东太湖地区历史地理调查考察简报
关于上海市地区的成陆年代
再论关于上海地区的成陆年代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后记
上海得名和建镇的年代问题
鄂君启节铭文释地
再论鄂君启节地理答黄盛璋同志
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
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唐北陲二都护府建置沿革与治所迁移
辽后期迁都中京考实
金朝路制考
附一 宣抚司
附二 曷苏馆路考
元代的水达达路和开元路
山西省在国史上的地位
历史上的金门县马祖
北河
陈胜乡里阳城考
郭着《李白与杜甫》地理正误
李德裕所之崖州
汉书地理志》选释
论曹操
蔡文姬的生平及其作品
读郭着《蔡文姬》后
《长水(续编)》目录: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和中国历代疆域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
中国历代政区概述
我国行政区划改革设想
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讫纪年匡谬
秦郡
两汉州部
关于秦闽中郡、汉冶都、冶县问题
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
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
答吕名中论汉初南越国领有海南岛否
安西四镇答郭平梁书
唐朝羁州述论’
赵昰到过的“七洲洋”考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徐霞客差相同时的杰出的地理学家——王士性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
对今后历史研究工作的四点意见
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
编写古地名条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方史志不可偏废 旧志资料不可轻信
地方志与总志
海盐县的建置沿革、县治迁移和辖境变迁
上海市地方史志记述建置沿革中的几个通病
再谈上海史志沿革部分的通病
对编第一部上海市志的几点期望
评新编《金山县志
《〈水经注〉旧本集校》出版说明
《水经注通检今译》书后
论《方舆胜览》的流传和评价问题
黄河史论丛》前言
一部高质量的读史工具书——《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
河山集》第四集序
关于《北京历史地图集》的一封信
山海经》简介
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
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
资治通鉴》胡注纠谬一则
渭河平原北边长城
秦泗水郡治
北宋南康军隶江南东路
唐称长安唐长安城不始于天宝
辨《十七史商榷》魏武有三都说之妄
值得怀念的三年图书馆生活
怀念吴晗同志
编后记
序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加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原地区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后记
季龙先师的《长水集》上下册所收论文止于1981年,此后他发表的论著,多数都将原稿命我校读,出版后也都将他亲自改定的副本交我保存。积累渐多,我就请示他是否考虑编为续编,但他总是忙于各项科研任务,往往以“慢慢来”、“不必急”作答。我深知这是他的一贯想法:“文章已经发表了,编论文集的事以后你们可以做;如果有时间,我还不如再多写一点,该写的题目多得很。”
先师另一批未刊的论著就是他从50年代开始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期间所写的各类释文和考证。这些资料大多未加整理,只是在编绘工作基本结束后,由复旦大学中原地区历史地理研究所汇编装订。他所写的与其他人所写的考释一起,由汇编者分省按字头编排,除供所内同人因工作之需查阅,也准备进一步整理后正式出版,与《中国历史地图集》一并流布。早在50、60年代,先师在编绘过程中,曾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若干篇考释文章,刊印出来供同人讨论参考,也供刚参加编绘的青年同志学习。
文摘
黔中郡《秦本纪》、《楚世家》,秦昭襄王三十年,拔楚巫、黔中郡以为黔中郡。《汉书·艺文志》缺,《续汉书·郡国志》补出,裴解列为三十六郡之一,清儒除钱氏大昕、钱氏坫、王氏鸣盛外皆因之。
广阳《水注》,县,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汉志》缺,清儒顾氏炎武主《班志》以驳郦注,全氏祖望、梁氏玉绳主郦注以补《汉志》。全氏日:燕之五郡皆燕所旧置,以防边也,渔阳四郡在东,上谷郡在西,而其首都不与焉。自蓟至涿三十余城,始皇无不置郡之理,亦无反并内地于边郡之理。且始皇之并六王也,其国如赵之邯郸县,魏之,楚之江陵、陈、九江,齐之辛店,无不置郡者,何以燕独无之?郦道元之言,当必有据。王氏国维采全说而谓郡之果名广阳与否不可知,又列之三十六郡之外,了无理据。惟郦注二十三年系二十一年之误。
陈郡《陈涉世家》,攻陈,陈守、令皆不在。按《始皇本纪》,二十三年,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陈郡当置于是年。秦于六国故都多置郡,且自陈以至平舆,实得《汉志》淮阳、汝南郡二郡之地,果优足以置一大郡。《汉书·艺文志》缺,姚氏始补出,而不详其年。王氏国维谓郡名始见于《陈涉世家》,其置年当在秦之末叶;以意揣度耳,盖未尝取证于《始皇本纪》。又《楚世家》,王楚王负刍五年,秦灭楚之战,名为楚郡云。全氏陶浚宣据此谓秦有楚郡,治陈,《陈涉世家》中陈守即指此。按秦以秦庄襄王讳子楚,故称楚为荆,《世家》云云,当从《集解》引孙检说,名字连上读,盖谓灭去楚名,以楚地为秦郡也,而楚郡之楚,则为衍文。是治于陈之郡,仍当从《陈涉世家》作陈郡为是。
闽中《东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驺摇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年2月25—1992年8月28)字季龙、笔名禾子,嘉善县人。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建立了中原地区历史地理研究室,后升级为研究所,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所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八届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研究和中国历史地图的绘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
后记
文摘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