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澯
明代国子监祭酒
张(1462年-1519年),字仲,号泾川,广西平南县平南镇人,生于书香门第和官宦家庭,为明朝南京市户部尚书张廷纶的次子。自幼天资颖异,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多才多艺下笔万言。10岁即可作文,被誉为明代广西壮族自治区3名“神童”之一。16岁即登成化丁酉科第九名举人,17岁中戊戌科进士,并选庶吉士。明成化十六年授翰林院编修,明弘治二年升侍讲、后历任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左、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参与机务,屡有建树。并曾连任礼部、户部、吏部和兵部四部尚书,时人誉为“四部尚书”。正德十年托病请辞,朱厚照准其所请,并加太子少傅衔,敕赐谕书及马匹,令当地官府给俸禄及差役。后改荫其长子张概为中书舍人,次子张樾为国子监生。寓居全州县,正德十四年八月初二,卒,终年五十八岁,赐祭葬谥文懿公,并举行隆重的葬礼。时任明太子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蒋冕亲自为其勒碑撰文:“明朝故太子少傅兵部尚书张公铭志墓”16个篆字及生平事迹颂。著有《应制集》《全湘忆录》《泾川文集》。
少年才子
张澯自幼天资颖异,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多才多艺下笔万言。他10岁即可作文,被誉为明代广西壮族自治区3名“神童”之一,为时人所乐道。
科举世家
张澯的先祖为开封人,在广东省做官,宋亡后,便在新会区安家,其高祖元朝张秀实中考时迁至广西龚州并从元朝其的高祖张秀实中举开始,直到明嘉靖末年,科第连绵,加上其父亲张廷纶也是当朝进士出身和户部尚书,所以又有“父子进士”、“父子尚书”和“一门两尚书,八代中科甲”之誉,这在广西及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宦海经历
成化十三年(1477)16岁即登成化丁酉科第九名举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17岁中戊戌科进士,并选庶吉士。明成化十六年授翰林院编修,明弘治二年(1489)升侍讲、后历任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四年(1509年),张澯升为南京市礼部尚书,后又改任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参与机务,屡有建树。因其连任礼部、户部、吏部和兵部四部尚书,时人誉为“四部尚书”。
国子监生涯
张澯在任国子监祭酒(明朝最高学府的负责人)时,毅然以师道自任,课诸生不辍,认为“为学当求诸心,心之理得则本立,而文章事业举而措之”。他曾两次主持会试,担任过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以及廷试考官,嘉靖权臣严嵩曾是他赏识的考生。
主政兵部
任兵部时参与机务,即陈时政八事,多被朝廷采纳。有一守备厅审事官甚贪横,张澯上疏请革除,众人称快;委任营伍不徇请托,惟才是用。
正德初年,武宗喜佛,四方游僧聚集梵刹,名曰“安禅”,主持者多富贵之人。李炎又将边防兵与京师之兵互相调换。张澯借乾清宫火灾为由,上疏道“边兵防塞不可久留京邑,以启戍心;西僧异教不可久溷(音“混”,混乱之意)禁居,以妨圣政”。他认为那些僧侣不仅惑众,且财,下令驱逐。
主政户部
在户部时,役夫维修他的住所挖得万金,有人提议归私囊,他说:“民间得窖尚令入官,况公所乎?”固执不可。
落幕
因其刚正不阿,招致权贵忌恨。于是厌烦官场污浊之地,故而托病请辞,先后上疏15次乞骸骨,正德十年(公元1515)再次乞骸骨,朱厚照准其所请,并特加太子少傅衔,赐玺书给驿以归,传旨每月给米四石,年给四人供役,后改荫其长子张概为中书舍人,次子张为国子监生。
争议之处
导致张澯退休的直接原因是有人诬告他贿赂太监刘瑾,但也有人为他辩白。
曾任两朝大学士内阁大学士的杨廷和,与他是同榜进士,在张澯的神道碑文里写道:张“自入翰林,人多以公辅期之。然疾恶太甚,往往见于辞色,以是于人寡合,有争进者忌之,造不根之言,谓曾以奇玩赂逆瑾,公不与辩,惟恳恳乞退。”杨廷和说他根据张澯行品,以为不会有此事,但传闻既久,又有人从而和之,谓奇玩没入内库,点视时外臣多见之,后来他看到张澯的辞呈时,曾问过中贵之当事人,当事人称:“刘瑾没入之财,皆别贮之,未尝籍入内库,外臣安得点视?”于是杨廷和“与诸公始释然”。他认为张澯是“以直躬自信,横罹多口”,并非贿刘瑾,不然致仕时皇上也不会待他优厚。
赏识严嵩
严嵩年轻时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弘治张澯赠诗一首:
回首玉堂天上游,惊看玉树市过南州。
登科岂必传三唱,受卷曾知让一筹。
馆阁栽培他日地,文章经济古人流。
湘山夜雨黄华驿,倾倒能令老病。
严嵩则酬诗曰:
曾随玉署瞻先达,愧龙门已后时。
往事殷勤劳晤语,非才流落负心知。
湘山夜雨留觞久,漓浦春波放棹迟。
别后双鱼定难觅,但吟佳句一相思。
严嵩为了拜访当年的主考官,宁可推迟开船,师生相互推崇,情谊非浅。这一年严嵩全州县除夕,与张澯及致仕在家的原南京市户部尚书互相唱和,赋诗相赠。后来,严嵩为大学士大学士,植党营私,培植爪牙,权倾一时。此可谓天变人亦变,则不可苛求张澯失之于“知人”也。
轶事典故
张澯成化丁酉(1477年)乡试中举。御史谢显拉着他的手说:“此远大器也。”第二年成进士,入翰林院。一次与同事限险韵联句,张抽得一“单”字,他脱口而出“冲雨斜飞燕子单”。当时兵部侍郎马文升(明代著名的将领)称张澯为“燕子单”学士。
正德初年,张任吏部尚书时,因武宗尚无太子,储位久虚,张澯联络同官请皇上早立太子。当时有人因畏惧不敢签名,张澯说:“此事关社稷大计,应当言,有谴责我来承担。”
严嵩年轻时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弘治乙丑(1505年),张澯为受卷官,见严嵩“制策惊人,击节称赏”;又为严嵩未能进入一甲之选扼腕叹息。后来严嵩以编修出使两广,路过全州县,特意看望退休家居的张澯。
张澯居全州,虽不在其位,却不忘国忧,“每见邸报或时政有关及四方水旱,辄忧形于色”。闻江西宸之变(明宗室朱宸濠曾谋反),“犹扼腕太息,以不能委身报国为恨”
退休生活
辞官后举家定居全州赋闲,著书立说。并常与知州顾璘登山眺览,以畅饮吟咏为乐,写下了"山为徒柳水为驺,自信闲行得胜游。径畔野花频换岁,岩前老桧独禁秋。壶觞书古伊人远,弦诵升堂见道高。一岁浮石成底事,劳劳宦海任藏舟。“一诗,以及《清湘书院记》等,他既描绘了柳山潋滟的水色风光,又抒了隐于自己内心的情感。另外,还因张澯长卧在柳山石壁凹处吟诗作对,史书上把此处称为”司马岩“。赋闲在家的张澯,过着淡薄的生活,但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和家乡人民的疾苦。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南京市所立的”太子少傅南京四部沿书张公神道碑“的撰文中,用了1443个字高度赞扬了张澯的功绩和杰出的贡献。其中有一段写到他如何关心家乡人民疾苦的事:”张尚书每见邸报或时政有关四方水旱,就忧形于色,常念先垄平南。冒暑往省报告,还至柳州疾提督公署……”。另有记载:张极重孝道,尊敬长辈。经济上取给有分寸,除月俸之外,无其他收入,所以家无剩余,只靠原有薄田数十亩,以维持一家生计;居住方面,只求避风雨,不求华丽;吃食只裘肚饱,不慕鲜味,颇为清贫。明代文人李文凤称张澯、蒋冕以及吴廷举、邢正为有“清俭之德”的四乡贤。说邢公初出守廉州,兼理珠池,及去不持一珠以归,官至方伯(泛称地方长官)未曾治第,去世日惟衣衾束带分给子孙。吴廷举自先世戍籍,受屯田40亩,历仕数十年,不增尺寸,弄得在祖墓前辟地作书屋。蒋冕位至宰相,其宅亦窄小简陋。而张澯位至留都司马(兵部尚书别称),亦未曾治第,庳屋敝,连一般百姓都不如。杨廷和也说他“自俸入外,家无赢馀,既退始买薄田数十亩,所住仅蔽风雨,食无兼味,人亦以是廉之”
文学成就
张澯同时还是诗文名家,在翰林院与同寅分韵得“单”字,因诗有“冲雨斜飞燕子单”之句,故被称为“燕子单学士”,更为世人所称道。生前博学善著述,著有《应制集》、《全湘忆录》、《泾川文集》等书。
现存其诗一首:
《柳山次韵》
山为徒御水为驺,自信闲行得胜游。
径畔野花频换岁,岩前老桧独禁秋。
壶觞吊古伊人远,弦诵升堂见道否?
一笑浮名成底事,劳劳宦海任藏舟。
他联想自己宦海沉浮,有过飞黄腾达,也有过蒙受不白,因此,他才发出“一笑浮名成底事”的感叹,感叹自己当年追求浮名又算得了什么。
逝世前后
张澯因先祖之墓在平南县,便冒暑前往省视。回来时在柳州得病,卧床不起,遂召长子张概来侍伺,曰:”吾官居二品,尝掌四部尚书,近耳顺,平生制行可质诸天(生平举止,为朝野人事所共知)人今省先人,至此沉不起,此定数也,何所悔恨哉!善事汝母,强为善,无坠家声为先人羞(汝等善待尔母,但使竭力为有益黎民之事,而勿为有损吾家先祖及族人声誉之事。)“言毕,卒于柳州市。去世的前两天,听到江西宸濠之变,在病床上“犹扼腕太息,以不能委身报国为恨”。遗诗有“一笑浮名成底事,劳劳宦海任藏游”句。时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八月初二,终年五十八岁,朱厚照闻报,命礼部谕祭,赐祭葬谥文懿公,工部治葬,恩礼备极。其墓在今全州飞鸾桥南端圣禅山麓。时任明太子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蒋冕亲自为其勒碑撰文:“明朝故太子少傅兵部尚书张公铭志墓”16个篆字及生平事迹颂。后来平南县地方官也奏请礼部批准,在县前街和大安镇罗明村分别为张澯树立一座四柱三间式石构“尚书四部坊”,以示怀念。可惜,这些牌坊早在解放前就被人为地毁掉了。
张澯卒后与其妻韦氏全葬于广西全州县城背后龙门水口圣禅山,墓葬坐北朝南,占地10亩。据说,墓前有牌坊圣匾,附近左右山上各建有一座石构九脊重檐六角纪念亭,中置龟铁石碑。墓墙及两旁翼墙均以石板叠砌,墓碑前下方石供桌,墓前半月形丹池,两旁用花岗石石雕成的华表、石狮、石马等已失,现只留下封土堆坟墓及大小各一块墓碑,高2。5米、宽1。5米的大石碑,碑文模糊难辨。虽墓碑被破坏,但墓体基本保存。
各方评价
《广西人名鉴》评价
评张澯:“参赞机务,多所改革,性刚正廉介,对内阁重臣未尝阿附,诗文力追古人。”
楹联评价
“聪明盖世千古儒林实罕见;仕途显赫二品清官英名传”
“从小聪明异常十岁能文十六中举十七进士晋冠翰林事业功名昭日月;壮年风华秀茂二品官位四部尚书多次疏上特加少傅忠谦史迹入春秋”。
这两副分别刻在平南县前街“尚书四部坊”和全州县县城背后圣禅山张澯墓前方形石望柱上的楹联。它既是对张澯传奇一生的高度概述,同时也是对其高风亮节、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的赞美。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少年才子
科举世家
宦海经历
国子监生涯
主政兵部
主政户部
落幕
争议之处
赏识严嵩
轶事典故
退休生活
文学成就
逝世前后
各方评价
《广西人名鉴》评价
楹联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