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政村隶属腊县
勐伴镇,地处勐伴镇东南边,距勐伴镇政府所在地5.5公里,到镇道路为公路,交通方便,距县43.5公里。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为未完全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5公里,距离集贸市场5.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5辆,拖拉机399辆,摩托车55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61亩,有效灌溉率为3.8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28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2亩。到2009年底,全村装有
太阳能农户181户。全村有1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
自然村已通电;有1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无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7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28居住于杆栏结构住房,有1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村情概况
地处
勐伴镇东南边,距勐伴镇政府所在地5.5公里,到镇道路为公路,交通方便,距县43.5公里。东与
老挝接壤,南邻
勐腊镇,西面和北面与勐伴村委会相邻。辖龙嘎、上回落、下回落、盘山、茅草山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28户,有乡村人口2497人,其中农业人口2497人,劳动力137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10人。
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16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橡胶、
甘蔗、
砂仁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66630亩,人均耕地26.68亩,林地49568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61.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6630亩(其中:水田2561亩,旱地64069亩),人均耕地26.68亩,主要种植粮食、橡胶、甘蔗、砂仁等作物;拥有林地4956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98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6亩,主要种植橡胶、
甘蔗、
砂仁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98.5亩,其中养殖面积20.5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528户通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100%)。有528户通电,有39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0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4.05%和94.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22户(分别占总数的84.47%和79.92%)。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61.73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722.41万元,占总收入的75.12%;畜牧业收入119.82万元,占总收入的12.46%(其中,年内出栏
肉猪640头,
肉牛48头);
渔业收入6.78万元,占总收入的0.70%;林业收入91.04万元,占总收入的9.47%;第二、三产业收入7.0万元,占总收入的0.73%;工资性收入21.26万元,占总收入的2.21%。农民人均纯收入2287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1.2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9人(占劳动力的2.83%),在省内务工31人,到省外务工8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28户,共有乡村人口2497人,其中男性1283人,女性1214人。其中农业人口2497人,劳动力1376人。该村以
瑶族、
哈尼族为主,是
汉族、
傣族、瑶族、哈尼族、克木人混居地,其中汉族105人、瑶族880人,哈尼族825人,傣族353人,克木人334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487人,参合率99.60%;享受低保65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镇卫生院,该村距离镇卫生院5.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7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距离
勐伴镇中学5.5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1人,其中小学生275人,中学生136人。
全村有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3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6人,少数民族党员101人,其中男党员98人、女党员8个。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龙嘎、回怀、落水洞、纳秀、桃子箐、盘山等12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1个,团支部9个,共有团员136人。
人文地理
回落村委会是一个以
瑶族、
哈尼族为主的山区村委会,其中有瑶族91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6.07%;哈尼族有85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3.07%。其他76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0.23%。以下着重介绍哈尼族的。
一、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
祖先崇拜,祭祀由巫师"贝玛"主持。
传统的节日主要有十月节和六月节。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节,就是过新年,节期5~6天,多至半月。此外,哈尼族群众同
汉族一样,也过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二、建筑特色
哈尼族一般选择在半山向阳、开阔的山梁上建寨立业,最大的村寨不过100多户,小的则数十户。以大村小村相互交错,相隔一两里或三五里路程为其村落分布特点,并以崎岖山路和林中小径相通连,呈现星罗棋布的村落格局。村寨后面多为郁郁葱葱的灌木或
乔木丛林,寨址的选择,要请"贝玛"用鸡卦
占卜来确定,一般把鸡爪、米粒等食品,埋在看中的地方,数日后,如食物完好,即可以定为寨址。哈尼族地区的房屋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瓦房、干栏、及茅草房三种形态,也有少量受其他交叉文化影响的建筑类型。因多雨潮湿,为便于收晒食物和防止野兽袭击,大多建盖成楼房。
哈尼族房屋建筑的共同特点是下层饲养牲禽,上层住人以及就地取材盖顶。。
三、饮食习惯
哈尼族的日常饮食,均以大米为主食,其次是包谷和瓜豆,并采集
食用野菜烹制各色菜肴。如
甜菜、
树头菜、
羊奶菜、灰条菜、蕨莱、
水芹、苦麻细,揉拌以花椒粉、盐、八角粉、
炒米面、姜丝及醇酒,然后盛入扑水罐中,约经半年腌制,便成酸
炸肉。
四、婚丧习俗
在哈尼族的人生礼仪中,葬礼是最为隆重的,哈尼族认为:"人生在世一辈子,死在阴间得永生"。因此,死仅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门槛,人的灵魂永不灭,因而要举行盛大的葬礼,全寨都停止生产到丧家帮忙。墓地多在寨旁龙树林里,挖穴埋人后即填平,不看风水,不建坟堆。
哈尼族葬礼中一般都有吃临终饭、续气、鸣枪宣告、易床、停尸、净身穿寿服、钉棺等一系列仪式。其中哭唱挽歌是最重要的部份,它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对挽歌唱词掌握得多寡深浅,无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聪颖能干的尺度之一。姑娘少妇一遇丧事,便群起聚集丧家,实地摹仿学习。因而整个场面,真假哭声混杂而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然而一曲丧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让每个听者潸然泪下。
哈尼族迎亲方式是领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领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却被女伴藏起来了。领婚者绞尽脑汁地商讨对策,不停地与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新娘。想尽种种办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领婚者终于找到了新娘,又经过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领走新娘。领到新娘返回男方家的路上,领婚者都要高声欢唱,以庆贺领到了新娘。
五、文化艺术
哈尼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姿,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寓言、童谣、谚语、谜语等,是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乐器主要有
三弦琴、
四胡、把乌、笛子、
彝族口弦、
葫芦笙等,"把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极有名,
孟宗竹制成,状如笛子。吹嘴有
簧片、音色宽广浑厚,意韵悠远缠绵。舞蹈有"三弦舞"、"拍手舞"、"扇子舞"、"木雀舞"、"乐作舞"、"葫芦笙舞,,等。在勐伴地区流行的"冬波嵯舞",舞姿健美,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六、服饰特点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
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做装饰,以黑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
小银泡的圆帽。
七、风俗习惯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哈尼族仍然保留着古羌戎父子连名制的传统,即父亲名字后头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世世代代连续下来。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有些村组的村内卫生道路需硬化;2、有些村组需建有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公厕;3、修建或维修水沟、水坝灌溉农田。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大力发展橡胶和
甘蔗产业;2、发展科学养猪、科学养鸡;3、改善村容村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