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又名阳春砂仁、春砂仁、长泰砂仁等,为
姜科(Zingiberaceae)
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砂仁原产中国(
福建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省)、
柬埔寨、
老挝、
泰国、
越南、缅甸。砂仁喜生于温暖、阴湿、静风、多雾的肥沃山谷、洼地或山坡林下;以年平均气温17~25℃,阴蔽度70%~80%,土壤含水量25%为宜,要求富含腐殖质的pH4.8~5.6的酸性土壤。
砂仁株高(1~)1.5~3米,茎散生。中部叶呈长
披针形,上部叶呈线形;叶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
穗状花序呈椭圆形,
花萼白色;裂片白色,呈倒卵状长圆形;唇瓣呈圆匙形,白色,顶端具二裂、反卷、黄色的小尖头,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
蒴果呈椭圆形,成熟时为紫红色,干后褐色。表面被柔刺;种子呈多角形。
砂仁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主要用于医治湿浊中阻、疮不饥、
中焦虚寒等。砂仁也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用于制作传统砂仁糖(
凉果)、砂仁蜜饯等,也作调味品。
研究历史
砂仁在中国古称“
缩砂蔤”,始载于唐·
甄权所著《药性论》,谓:“出波斯国,味苦、辛,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唐·李珣《
海药本草》曰“缩砂生西海及西戎诸国,味辛、平、咸……多从安东道来。”
中国宋代对砂仁的记载比较丰富、详实,刘翰等《
开宝本草》曰:“生南地,苗似廉姜,子形如
白豆蔻,其皮紧厚而皱,黄赤色,八月采之。”苏颂《
本草图经》曰:“今惟岭南山泽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已来。”并附新州缩砂蔤图一幅。唐慎微《
政类本草》曰:“新州缩砂蔤。生南地,苗似廉姜,形如白豆蔻,其皮紧厚而皱,黄赤色,八月采。”宋朝对砂仁的形态、果实特征,以及开花、结实、采收季节记载与当今砂仁的描述基本一致。至此,中国宋代才正式开始有国产砂仁的记载。
中国明代对砂仁的记载基本沿用唐、宋两代本草的记载,李时珍《
本草纲目》谓:“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
中国
清代汪昂辑著的《
本草备要》云:“砂仁即
缩砂蔤。”又清代严西亭等著《得配本草》记:“缩砂蔤俗呼砂仁。”因此,清代将缩砂蔤逐渐改称“砂仁”之名,并延用至今。
形态特征
茎
砂仁株高(1~)1.5~3米,茎散生;
根状茎匍匐地面,节上被褐色的膜质鳞片。
叶
中部叶呈长
披针形,长35厘米,宽7厘米,上部叶片呈线形,长25厘米,宽3厘米,顶端尾尖,基部近圆形,两面光滑无毛,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呈半圆形,长3~5毫米;叶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
花
砂仁的花序为
穗状花序,椭圆形,总
花梗长4~8厘米,被褐色的短绒毛;鳞片椭圆形,褐色或绿色,膜质;苞片膜质,呈披针形,长1.8毫米,宽5毫米;小苞片管状,长1厘米,膜质,一侧有一斜口;
花萼管长1.7厘米,先端具三浅齿,白色,基部疏被柔毛;花冠管长1.8厘米;裂片白色,呈倒卵状长圆形,长1.6~2厘米,宽0.5~0.7厘米;唇瓣白色,呈圆匙形,长宽约1.6~2厘米,先端有反卷、二裂、黄色的小尖头,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有2个紫色的痂状斑,有瓣柄;花丝长5~6毫米,花药长约6毫米;药隔附属体三裂,先端裂片呈半圆形,两侧耳状,宽约2毫米;
腺体呈圆柱形,有2枚;子房有白色的柔毛。
果实与种子
砂仁的果实为
蒴果,呈椭圆形,长1.5~2厘米,宽1.2~2厘米,成熟时为紫红色,干后褐色,表面被不分裂或分裂的柔刺;种子呈多角形,有浓郁的香气,味苦凉。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砂仁喜生于温暖、阴湿、静风、多雾的肥沃山谷、
洼地或山坡林下。气温以年平均在17~25℃为宜,最低不能低于0℃,忌
霜冻;强光对其植株生长不利,但若过于阴蔽,则植株生长旺盛而开花结果反而少,阴蔽度以70%~80%为宜;要求富含
腐殖质的pH4.8~5.6的酸性土壤。砂仁喜湿怕旱,植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以25%较为适宜,年降雨量2000~2500毫米。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砂仁的花期在5~6月,果期在8~9月。砂仁为异花授粉植物,但具有一定的自交亲和性。砂仁的花器构造很特殊,
穗状花序着生在地表匍匍茎上,花朵具匙形大唇瓣,半包住雌雄蕊,不易被一般昆虫授粉;
雌蕊柱头略高出药室,花粉很难落到柱头上;花粉表面有刺状突起,彼此易粘连。因此,除某些访花习性与之相适应的昆虫外,一般昆虫难以
传粉,导致自然结实率低。在传粉昆虫不多的情况下,自然结实率仅5%~8%。但砂仁传粉蜂中,黄绿彩带蜂的传粉结实率达92.0%。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无病虫害的砂仁植株,当其果实充分成熟时就采收。以颗粒大而饱满、果皮
红紫、壳内层表面附有白色薄膜、种子坚实表面油黑的果实作种。取出种子后洗净、晒干,播种时去除种子外层胶质进行播种。不能及时播种的,将种子置干燥、通风处贮存。
分株繁殖
选生长健壮的植株,截取带
根状茎的壮苗为种苗;修剪部分长根和叶片,置阴湿处;幼苗要防晒和防折断。以春季分株为好,选择阴天移栽。
组织培养繁殖
组织培养繁殖是一种大规模快速高效的繁殖方式。砂仁的芽块、根茎上长出的顶芽、茎、果实、叶片等多种器官都可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繁殖。
人工种植
选地与整地
宜选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质壤土种植砂仁,要求避风、排灌方便、空气湿度大,长有阴蔽林木的
缓坡或平地。清除地内
禾本科杂草、灌木,砍去过密的树木。深翻土,平地栽种则应注意排涝,将面做成拱形。
田间管理
除草割苗
由于砂仁前期生长比较缓慢,而且较为稀疏,所以砂仁田间会有大量的杂草,要做好除草工作,一般每年要除2次草。在除草过程中,还要割去枯、弱、病的砂仁苗,并注意控制植株密度。
追肥培土
为促进砂仁分株增殖,生长健壮,植株定植当年,除施磷、钾肥外,应适量多施氮肥。进入开花结果期后,以施磷、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砂仁
根状茎在地面分布多,雨水冲刷易造成根状茎露出地面,影响植株生长,生产上常在秋季收获后进行培土,促进分株和根系生长。
水分管理
砂仁喜温怕旱,要注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新定植的砂仁应及时浇淋定根水,并经常进行灌溉或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进入开花结籽的砂仁,一般秋季施肥之后需较多的水分;冬春花芽分化期则要求的水分少些;开花期和幼果形成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对开花、授粉、结实和幼果发育有益。出现干旱及时灌溉或浇水,但雨水过多则易造成烂花烂果,要注意排水。
控制遮阴度
砂仁不同生长期对光的需求不一致,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一般苗期需要70%~80%的遮阴度,花芽分化期、开花结果期需较多的光照,宜控制在50%~60%。如果阴蔽度过大,应该砍掉部分阴蔽树或砂仁树枝;如果阴蔽度过小,则应适当补植遮阴。
人工辅助授粉
砂仁自然结实率非常低,在缺少
授粉昆虫的地方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能起到提高产量的作用。人工辅助授粉法有抹粉法和推拉法两种。抹粉法节省花粉,多在花粉少时使用;推拉法操作简单,效率高,在花粉多时用。
病虫害防治
砂仁苗疫病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嫩叶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病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呈半透明水渍状下垂而粘在
茎秆上。严重时,迅速蔓延至叶鞘和下层叶片,使全株叶片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育苗前用
石灰硫黄合剂喷洒畦面消毒;调整苗期阴蔽,搞好排水,增施草木灰等。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集中烧毁,然后喷洒
波尔多液、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
粉剂等。
砂仁叶斑病
危害症状:初时叶片出现水渍状、不规则的暗绿色病斑,后迅速扩大变成褐色,边缘棕褐色,中间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布满黑霉层,叶片上常有数个或数十个病斑,扩大后相互融合,使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选用优良品种,轮作;收获后结合清园,割除枯老、病株,集中烧毁;保持适宜的阴蔽度,增施草木灰、
生石灰、
过磷酸钙;冬旱期要适时喷水。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喷洒。
砂仁炭疽病
危害症状:砂仁幼叶和老叶均可发病,主要在叶片和叶鞘出现症状。发病初期,病斑初呈浅黄褐色或暗绿色水渍点;后期病斑略凹陷,边缘深褐色,中央枯黄色,病斑呈不规则形或同心轮纹状。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注意排水;及时摘除病叶带出田外烧毁;对发病的植株和邻近植株喷施
甲基硫菌灵保护,可以减轻该病的危害。
黄潜蝇
危害症状:黄潜蝇以
美国白灯蛾蛀食砂仁细笋的生长点,使生长点停止生长或腐烂,造成枯心。被害的幼笋先端干枯,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减少害虫危害;及时割除被害幼笋,集中烧毁;成虫产卵盛期可喷施
乐果乳剂等。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砂仁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主要用于医治湿浊中阻、脘疮不饥、
中焦虚寒、呕吐
腹泻、
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食用价值
砂仁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用于制作传统砂仁糖(
凉果)、砂仁蜜饯等。砂仁更是一种传统的
香辛料,为南方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可用于烹调各种菜式,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种仁含
芳香油,成分有乙酰龙脑酯、
樟脑、
d-柠檬烯、获烯等近50种。果实含有
香草酸、
硬脂酸、
软脂酸,多种微量元素:锌、铜、
铁、锰、钴、铬、钼、
镍、
钛、钒等。叶的挥发油与种子挥发油各成分含量虽有差别,但其组成基本相同。
砂仁提取物的功效
砂仁提取物,尤其是其挥发性组分气味芬芳,可以应用于食用调味品(如糖果制品)、烟酒茶用香精和健胃饮料中,发挥补肺醒脾、
养胃益肾、去膻除腥、增味增香等功效。
延伸文化
砂仁为“四大南药”之一
广义的“大南药”,是指生长在南亚、东南亚以及南美洲和非洲的药材。在中国,一般指分布或种植在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福建省南部、台湾、
云南省等地区的道地药材和进口于
热带、南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的药材。其中,槟榔、
益智、砂仁、
巴戟天称为“四大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