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胜之乱
白公胜之乱
白公胜胜之乱是特指发生在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十年)楚惠王在位期间,由王室内部成员熊胜(史称白公)发动的一场政治动乱,白公一度称王,但在沈诸梁(子高)的努力下,很快平息了这场动乱,白公胜自杀身亡。
相关人物
1,白公胜(?─前479年) 春秋末期楚国大夫,楚平王的嫡孙,楚太子公子建之子。因为楚王族内部事变,熊胜(白胜)曾随父子建携全家出逃至郑。不久,其父为郑人所杀,胜由郑入吴,侨居30余年。直到楚惠王二年时返回楚国。封于白地(位于今安徽巢县境内),故号曰白公胜。熊胜欲伐郑报仇而未能,遂痛恨楚之君臣。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十年),在填邑击败来犯的吴军,缴获大批军械重。同年7月,以献战利品为名,带兵进入郢都,杀子西(斗宜申)、公子结(子),劫走了楚惠王,史称“白公胜之乱”。随后,被沈诸梁(子高,楚大臣左司马沈尹戎之子)率军打败,自缢而死。
叶公(子高)对白公胜是这样评价的,记载在《国语—楚语》中:
“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周而不淑。复言而不谋身,展也;爱而不谋长,不仁也;以谋盖人,诈也;强忍犯义,毅也;直而不顾,不衷也;周言弃德,不淑也。是六德者,皆有其华而不实者也,将焉用之。”又说“彼其父为戮于楚,其心又而不洁。若其狷也,不忘旧怨,而不以洁悛德,思报怨而已。则其爱也足以得人,其展也足以复之,其诈也足以谋之,其直也足以帅之,其周也足以盖之,其不洁也足以行之,而加之以不仁,奉之以不义,蔑不克矣。”
“夫造胜之怨者,皆不在矣。若来而无宠,速其怒也。若其宠之,毅贪无厌,既能得入,而耀之以大利,不仁以长之,思旧怨以修其心,苟国有衅,必不居矣。秦非子职之,其谁乎?彼将思旧怨而欲大宠,动而得人,怨而有术,若果用之,害可待也。余爱子与司马,故不敢不言。”
接下来子西(斗宜申)与沈诸梁(子高)还有一段对话:
子西曰:“德其忘怨乎!余善之,夫乃其宁。”
子高曰:“不然。吾闻之,唯仁者可好也,可恶也,可高也,可下也。好之不逼,恶之不怨,高之不骄,下之不惧。不仁者则不然。人好之则逼,恶之则怨,高之则骄,下之则惧。骄有欲焉,惧有恶焉,欲恶怨逼,所以生诈谋也。子将若何?若召而下之,将戚而惧;为之上者,将怒而怨。诈谋之心,无所靖矣。有一不义,犹败国家,今壹五六,而必欲用之,不亦难乎?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其子之谓乎?”
“夫谁无疾!能者早除之。旧怨灭宗,国之疾眚也,为之关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人有言曰:‘狼子野心,怨贼之人也。’其又何善乎?若子不我信,盍求若敖氏与子干、子之族而近之?安用胜也,其能几何?”
2,沈诸梁,原为芈姓熊氏,后为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约生于前529年。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沈诸梁因其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河南省叶县叶邑镇)为尹,故史称“叶公”、“叶公子高”。叶公好龙的故事现在成为了成语。今襄阳市有诸梁洲,有唐诗咏此。
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父沈尹戌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助楚抗吴,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叶公到了叶地之后,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并制定出了修建东西二陂的工程计划,发动叶邑百姓开工兴建。西陂主要用于拦洪,东陂主要用于蓄水。东西二陂的修建,可以说开创了我国古代小流域治理的先河。至今东西陂遗迹尚存。
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楚国发生了白公胜叛乱,楚国一时战云密布。消息传到叶邑,叶公决心从叶地起兵平息叛乱。原来被白公召去参与叛乱的将领,见沈诸梁的军队人强马壮,军纪严明,纷纷阵前倒戈,随军一起杀入城中。叶公的队伍救出了楚惠王,恢复王位,收拾残局,重整朝纲,因此,叶公被楚惠王封为令尹司马,身兼军政大权于一身,这在楚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公元前475年,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分界的年份。此时的叶公,感到年轻一代朝气蓬勃,如果把权力交给他们,会更有利于楚国兴旺。于是他毅然把令尹一职让给了子国,把司马一职让给了公孙宽,此即楚国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让贤”。然后,沈诸梁回到叶地,安度晚年。
叶公终老叶地后,其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一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海内外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节前后,河之滨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事件缘由
昭王二十七年春,吴攻陈,楚出兵救援保护国陈国,十月楚平王之子楚昭王熊珍病在军中,遂召集所有的公子大夫,交待后事,先欲让位于大兄弟公子申,不受;又欲让位于二弟公子结,不受;于是让位于三弟公子闾,闾五次推辞,才佯装答应。不久,庚寅日昭王卒,公子启于是和子西子綦共同商议,外松内紧,一面埋伏军队切断道路,防止吴军进攻;一面派人去迎接越女所生的儿子楚惠王,立他为楚君,这就是楚惠王。然后退兵回国安葬姬瑕
惠王二年,子西派人从吴国召回平王太子建的儿子白胜(熊胜),任命他为巢地的大夫,他是惠王的堂兄,楚昭王的侄子,总想要为父亲报仇,带兵去攻打郑国,因为其父亲逃亡郑国时,被郑国人所杀,他本人才又逃亡吴国。
惠王六年,子西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没有派兵。惠王八年,晋伐郑,郑向楚告急,楚派子西救郑。惠王十年,子西接受了郑国的大量贿赂后回国。白公胜闻讯大怒,于是和几位勇士一起到朝堂之上劫杀子西和子綦,趁机又劫持了楚惠王。惠王逃入昭王夫人宫中,白公自立为楚王。一个多月以后,沈诸梁组织军队来郢都勤王救援。打败白公,白公兵败无奈自杀身亡,事件平息。
史籍记载
《左传》(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楚大子建(即太子建,字子木)之遇谗也,自城父奔宋。又辟(躲避)华氏之乱(指宋国华定华亥等杀宋群公子,劫持宋公元之乱)于郑,郑人甚善之。又适晋,与晋人谋袭郑,乃求复焉。郑人复之如初。晋人使谍(间谍)于子木,请行而期焉(请示行动日期)。子木(太子建的字号)暴虐于其私邑(私人宅邸),邑人诉之。郑人省之(发觉),得晋谍焉。遂杀子木。其子曰胜(即熊胜,后封于白,又称白公胜),在吴。子西(斗宜申的字号)欲召之,沈诸梁(沈诸梁的封号)曰:“吾闻胜也诈而乱,无乃害乎?”子西曰:“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利,舍诸边境,使卫藩焉。”叶公曰:“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吾闻胜也好复言,而求死士,有私乎?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子必悔之。”弗従。召之使处吴竟(竟,同境),为白公(白地,位于今安徽巢县境内)。请伐郑,子西曰:“楚未节也(未走上正轨,内部未理顺)。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请,许之。未起师,晋人伐郑,楚救之,与之盟。胜怒,曰:“郑人在此,仇不远矣。”
胜自厉剑(磨剑),公子结(子綦的字号)之子平见之,曰:“王孙(指白胜,因其为楚平王之孙故)何自厉也?”曰:“胜以直闻,不告女(同:汝),庸(难道)为直乎?将以杀尔父。”平以告子西。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如果)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读作:qun意为觉悟觉醒)。胜谓石乞曰:“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白公胜网罗到的一位同伙)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従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同:悦)。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胜曰:“不为利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
吴人伐慎(楚邑,今颍上县西北),白公败之。请以战备(战争物资,战利品)献,许之。遂作乱。秋七月(指惠王十年,前479年秋),杀子西、公子结于朝,而劫惠王(楚惠王熊章)。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拔了一颗香樟木)以杀人而后死。石乞曰:“焚库弑王,不然不济。”白公曰:“不可。弑王,不祥,焚库,无聚,将何以守矣?”乞曰:“有楚国而治其民,以敬事神,可以得祥,且有聚矣,何患?”弗従。沈诸梁在蔡,方城之外皆曰:“可以入矣。”子高(叶公沈诸梁的字号)曰:“吾闻之,以险侥幸者,其求无餍(读作:yan),偏重必离。”闻其杀齐管修(楚之贤大夫,管仲的七世孙)也而后入。
白公胜欲以公子启楚平王之子,白公的叔父昌平君的字号)为王,子闾不可,遂劫以兵。子闾曰:“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従。若将专利(私利)以倾王室,不顾楚国,有死不能。”遂杀之,而以王如高府,石乞尹门(把守府门),公阳(同党人名)穴宫(把宫墙挖了个洞),负王以如昭夫人(楚昭王妃)之宫。沈诸梁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为何)不胄(不穿甲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岁收收成)焉,日日以几(同:冀)。若见君面,是得艾(心安)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宣传褒扬)君以徇(遍告广为告之)于国,而反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过分)乎?”乃免胄而进。遇箴尹固(人名,一位楚武官),帅其属将与白公胜沈诸梁(叶公字号)曰:“微(要不是)二子(子西子期)者,楚不国矣。弃德従贼,其可保乎?”乃従叶公。使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藏匿)之。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对曰:“余知其死所,而长者(此处指白公)使余勿言。”曰:“不言将烹。”乞曰:“此事克(胜利)则为卿,不克则烹,固其所也,何害?”乃烹石乞。王孙燕(平王之孙白公之弟熊燕)奔黄氏(頯,读作:kui頍,吴邑,位于今安徽宣城县境内)。诸梁兼二事,国宁,乃使宁(子西之子)为令尹,使宽(锺子期之子)为司马,而老于叶(老,终老。叶,叶公的封地,位于今河南叶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相关人物
事件缘由
史籍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