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之战即吴破楚入郢之战,是
春秋后期,吴、楚争夺对江淮流域控制权的战争。
公元前506年,吴楚决战中,
孙武率领吴军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
楚昭王逃到
曾国。楚国向秦国求救,
申包胥哭秦庭,感动
秦哀公,于是秦国发兵救援楚国,帮助楚国收回
首都复国。
姬匄十六年四月(公元前504年),楚国不甘心柏举、破郢之败,决心向吴报仇,但楚国舟师、陆军均被吴军打败,于是楚国震动,君臣恐惧,乃
迁都到邑(在今湖北宣城县东南),以避吴军锋芒。楚国因此国力大为削弱,一时再也无力北上争霸。
背景
楚政混乱
前516年(
楚平王十二年、
吴王僚十一年)楚平王卒,子熊壬立,是为
楚昭王。昭王年幼,
军政大权掌握在
令尹子常手里。前515年(楚昭王元年、吴王僚十二年),吴王僚乘楚丧、楚昭王初立之机,遣其弟
掩余、
烛庸率军攻楚国六(今安徽六安东北)、潜(今安徽霍山北)等地。同时派
季札访问“上国”(中原诸国),先至晋,以观察晋等国动向。楚莠尹然、王尹麇率军救潜,
沈尹戌率军在穷(今安徽霍丘西南)阻遏吴军,令尹子常率舟师抵及沙(今安徽怀远东北)而还,左尹
郤宛、工
尹寿率军亦至潜,这样楚军先阻后截,吴军在穷、潜间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吴公子光(
阖闾)以为自己是“
王嗣”,早有谋王位之志。
伍子胥奔吴后,不久投靠公子光。知光欲谋王位,特求得勇士专诸引荐给阖闾。阖闾见吴军在外受困,国内空虚,正是夺取王位的好时机,于是与
专诸谋,在堀室(窟室)埋伏甲士,宴请
吴王僚。专诸置剑于炙鱼中以进刺死吴王僚,专诸则当场被吴王僚卫士所杀。公子光即位,即为吴王阖闾。
季札回来,“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阖闾又立专诸子为卿,政局很快稳定了下来。
在前线与楚军对峙的吴公子
掩余、
烛庸闻讯,分别逃往到徐与钟吾(今江苏宿迁北)。楚军闻吴乱,亦还。当
吴国政局稳定后,楚国又因
楚昭王新立年幼,
费无极乘机陷害
郤宛,唆使
令尹子常杀郤宛及其族、党,迫伯氏之族出逃,酿成新的冤案,危害初安的政局。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载,左尹郤宛,“直而和,国人悦之”,费无极与其狠狈为奸的右领将师视之为眼中钉,就在令尹子常面前诬陷郤宛要暗害子常,子常听信,即令攻郤氏,并以火烧之。郤宛得知,被迫自杀。子常、鄢将师又杀了与郤宛相好的阳令终(中厩尹)与其弟完、佗,以及晋陈(楚大夫)及其子弟,尽灭郤氏之族、党。此即“郤宛之难”。
晋陈之族不服,大呼道:“鄢氏、费氏自以为王,专祸楚国,弱寡王室,蒙王与
令尹以自利也,令尹尽信之矣,国将如何?”国人对此不满,议论纷纷。
沈尹戌向子常尖锐指出:“三族,国之良也,而不位。吴新有君,疆场日骇。楚国若有大事,知其危哉!知者除谗以自安也,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子常只得于这年(
公元前515年)九月,杀了
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悦于国”。在费无极诬陷
郤宛及
囊瓦灭郤氏之族、党时,与郤氏亲善的伯氏之族被迫逃亡到
吴国,后来
伯嚭为吴太宰以谋楚” ,楚国又增添了新的敌视力量。
令尹子常是一位“贿而信谗”的人。他信谗言,灭郤氏等三族,迫伯氏逃亡,摧毁了楚国的忠良。又贪利索贿,公然欺凌压榨来访之国。据《左传·定公三年》载,公元前507年(
楚昭王九年),
蔡昭侯朝楚,带来两佩(佩玉)两裘,一佩一裘献给楚昭王,留一佩一裘自用。子常想要,蔡昭侯未献给他,子常竟粗暴地扣留他三年。
唐成公朝楚,带两匹肃爽马,子常想要,唐成公不肯,也被扣留三年。后唐人献马给子常,子常才让唐成公回国。蔡人仿效唐人,献佩给子常,蔡昭侯得释。蔡昭侯归及汉时,投玉于水,发誓说:“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立即赴晋,以其子元与蔡大夫之子为质,请求伐楚。第二年(公元前506年),晋应蔡请,即会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顿、胡、滕、杞、小邾等国国君及周、齐之大夫于召陵,谋伐楚。晋荀寅向
蔡昭侯求赂,未得,就以“国家方危,诸侯方二”、“弃盟取怨,无损于楚”为由,劝
士鞅(晋主卿)不要攻楚。
晋国君臣权衡得失,就辞蔡昭侯而未轻易兴兵。
召陵之会,虽未伐楚,但与会国之众,说明楚国失礼于蔡、唐,不得人心,各国不满。
吴国崛起
当楚国
令尹子常为政,“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对外又欺凌小国,陷于孤立被动之际,
阖闾则立志图强立霸,即位后任
伍子胥为行人、
伯嚭为大夫,共谋国事。伍子胥向阖闾建议说,要兴霸
姬诵,“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库”又推荐避乱于吴的齐人
孙武,阖闾任以为将。孙武主张改革图强,与阖闾议论晋六卿强弱,认为赵氏田制,大其亩而轻其税,可以成功。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伯等辅助下,国力迅速强大了起来。
吴王阖闾经短期休整后,即于公元前512年(
楚昭王四年,吴王阖闾三年),要徐、钟吾执拘公子掩余与公子
烛庸,以清除原
吴王僚的势力。两公子逃奔到楚国,楚国将他们安置在养(今河南沈丘东南),“将以害吴”。
阖闾怒,执钟吾之君,接着攻徐,引山水灌城,遂灭徐。徐君奔楚,
沈尹戌领军救徐,就灭夷(城父,今安徽县东南),把徐君安置在此。经此次战役后,吴王阖闾为了进一步打击楚国,就向
伍子胥询问攻楚的战略战术。伍子胥回答说:“楚执政众而乖(多而不和),莫适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突然袭击而又速退)焉,一师至(至楚境内),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此即“子胥之谋”,
阖闾完全赞同。次年(公元前511年),吴王阖闾即按伍子胥谋略行事,以一军攻夷、潜、六,楚
沈尹戌率军救潜,吴军还。吴又用另一军攻围弦(今河南息县南),楚左司马戌、右司马稽率军救弦,进抵豫章,吴军又退。
过程
誓师伐楚
吴楚之战爆发后,
鸡父之战(
公元前519年)
吴国大胜以后,楚国在战略上居于守势。
楚平王于
姬匄四年(公元前516年)去世,子昭王嗣立。
楚昭王年幼,楚
令尹囊瓦执政。
囊瓦贪残庸暴,也宠信
费无极,残杀大夫
郤宛、阳令终、晋陈等,楚国内政愈发紊乱,诸侯离心。吴公子光于周敬王五年(
公元前515年)杀
吴王僚自立,即
阖闾。阖庐延揽人才,重用伍员(
伍子胥)、
孙武等贤臣,励精图治,国家日益富强。
吴为大举讨伐楚国,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灭巢、灭钟离,控制了淮河中游地区。以后,加速西进,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先后灭掉归附楚国的小国徐国和钟吾国。然后采纳伍员(伍子胥)分全国军队为三部,轮番侵敌,“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之计,疲劳楚军。同时,于
姬匄十年(前510年)讨伐
越国,以扫除伐楚的后顾之忧。楚国则一面筑城防守,一面联越制吴,但收效不大。
前508年(
楚昭王八年)夏,桐(古国,世属于楚,今安徽桐城北)叛楚。
阖闾使舒鸠氏(桐之北,今安徽舒城)引诱楚军出击,秋,楚
令尹子常果然领军伐桐、吴,进抵豫章。吴潜师于巢,在
豫章打败楚军。接着,克巢,俘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左传·定公四年》载:“楚自
姬瑕即位,无岁不有吴师。”可见除上述两起重大军事行动外,吴军几乎连年出动骚扰,楚国应接不暇,疲于奔命。
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吴王阖闾以为大举攻楚入郢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征求
伍子胥与
孙武的意见。伍子胥、孙武说:“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前已指出,蔡、唐由于受到楚
令尹子常的侮辱,耿耿于怀,决心报复。这年春
召陵之会,晋等国虽未兴兵伐楚,但同年夏,因沈(楚之属国)君不会召陵,晋支持蔡攻灭了
沈国。秋,楚国出兵包围了
蔡国,以惩罚蔡灭沈之举。伍子胥助蔡“谋楚”,
蔡昭侯于是又“以其子乾与大夫之子为质于吴”。不久,
阖闾、蔡昭侯与
唐成公达成协议,共同攻楚。
这年冬,三国联军(唐小力弱,主要是吴、蔡军队),在吴王阖闾、蔡昭侯、唐成公以及
伍子胥、
孙武、
伯嚭等率领下,对楚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吴军乘舟溯淮而上,在淮弃舟,改行陆路,会合蔡军,西进至豫章与楚军夹汉水对峙。在决战时,左司马戌对
令尹子常说:“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阝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按此部署,子常与吴军在汉水周旋,左司马戌率方城外军队毁吴舟,还塞三关(今豫鄂三关:九里、武胜、平靖,古称大隧、直辕、冥阝厄,为汉东险隘);然后子常领军渡汉水出击,左司马戌自后夹击,使吴军腹背受敌,一举而歼之于汉东。子常无异议,就按这一谋略分头行事。
柏举之战
囊瓦(子常)虽高居令尹之职,在用兵上却是一个无能之辈。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吴在举兵伐楚时,“子胥阴令宣言于楚曰:‘楚用
锺子期(
公子结)为将,吾则侍而杀之;子常用兵,吾即去之。’”可见
伍子胥所畏惧的是
公子结,子常则并非对手。楚武城大夫黑以楚革车不如吴木车耐久,建议速战。大夫史皇则挑拨说:“楚人恶子而好
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三隘道之统称)而入,是独克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同上。)子常争功,不顾先与左司马戌商定的策略,就率军先济汉而阵,自小别至大别(二山皆在汉北、淮南),三战皆北。子常自知不能胜吴,想临阵脱逃,史皇告其如致死以克吴,尚可以免贪贿致寇之罪,子常才未逃跑。
十一月庚午日,楚、吴两军对阵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
阖闾弟
夫概对阖闾说,子常不仁,其臣无死志,如率先出击,楚军必逃,继而大军进攻,吴必胜。阖闾没有同意。夫概于是率其部五千人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逃,楚军乱,吴军进击,大败楚军。子常逃到
郑国,史皇战死,此即
柏举之战。
直取郢都
柏举战后,吴军追击楚军至清发(今汉水支流
涢水)。夫概认为困兽犹斗,建议待楚军半济而后攻击,阖闾按此计,又大败楚军,此即清发之战。吴军穷追不舍,待楚军做好饭正要吃时,吴军又追来了,楚军只得弃食而逃。吴军吃饱饭(楚军做好的饭),又继续追击,在雍氵(今
京山市西南),再一次打败楚军。楚左司马戌闻讯,自息(今河南息县西南)而还,在雍[氵筮]打败吴军,但楚军主力已失,左司马戌孤军作战,几经战斗,遍体鳞伤,自知将死,又耻为俘虏,自杀身亡。吴军五战五胜,直奔郢都。
吴军兵临城下,
楚昭王携其妹季我仓皇逃亡。渡
睢水(沮水)后,命[钅咸]尹固把点燃的火燧系于象尾,冲散吴军。接着渡过
长江,进入
云梦泽。楚昭王在此受到起义群众的袭击,又逃奔到。郧公斗辛(蔓成然子)弟怀为报楚平王杀父之仇,要杀楚昭王,郧公不允,与另一弟巢护送楚昭王至随。吴军跟踪而来,以“汉阳之田,君实有之”。为条件,要随人交出楚昭王。楚昭王兄子期(公子结)长相与楚昭王相似,穿着楚昭王衣服,要随交给吴人。随人
占卜,不吉,就郑重地对吴人说: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执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鸠(安辑)出境,敢不听命?吴人词穷理亏,就引兵而退。
楚昭王免难,遂刺破
锺子期的胸部,取血与随人盟,以示感激与至诚。楚昭王在危难中化险为夷,是楚国对随国历来采取正确政策的结果。
吴军暴行
当楚昭王逃难在随时,子西伪为楚昭王车服,立国于脾氵曳(今地不详,《汇》以为在今江陵附近) ,以召集溃散之军民。后得知楚昭王所在地方,又与楚昭王会合在一起。吴人入郢,“以班处宫”。“以班处宫”,《左传·定公四年》记得很简略。《谷梁传》、《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等则记得很具体,其中不乏渲染之词,并不足信。)杜注:“以尊卑班次,处楚王宫室。”楚国宫后及豪门之家受到极大的侮辱。
吴军破楚入郢,不仅使楚国统治集团蒙受凌辱与损失,而且也给楚国人民带来灾难。楚申包胥赴秦乞师,对
秦哀公痛切陈辞:“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喻吴为蛇、豕,贪害楚国),虐始于楚。”次年,楚子期反击,将焚吴军居麇之地,
子西说:“父兄亲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足见吴攻楚,楚国军民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尽管楚国统治集团腐朽,特别是
令尹子常索贿聚敛,残害忠良,但在亡族灭国的关头,全国军民均以族国为重,起而反抗。原来楚国民众反抗楚王室的斗争,立即转变为反抗吴人入占与破坏的斗争。子西之所以能在败乱中集结溃散军民,军民又随从与保护
楚昭王,就是军民团结一致,不甘凌辱,起来反抗的例证。尤其是当楚昭王落难在随时,
申包胥不畏艰险,长途跋涉,赴秦乞师救楚。他依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七日勺水不进。
秦哀公感动,为之赋《无衣》(诗),申包胥“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申包胥不愧为楚国历史上突出的爱国者。
吴国撤兵
楚国军民的奋起抗吴,必然迅速改变楚国在战场上的不利形势。同时,吴人入郢,各国震动。除了秦答应出兵相救外,历来与楚亲善的
越国亦及时出兵攻吴,迫使“吴使别兵击越” ,有力地牵制着吴国。据《左传·定公五年》载,公元前505年(
楚昭王十一年)夏,就在越军攻入吴国时,秦亦派子蒲、
子虎率车五百乘,随
申包胥入楚。子蒲因不知“吴道”(战法),由楚军先与吴战,子蒲则率军在稷(今河南桐柏境)与楚军会合,在沂(今河南正阳境)大败
夫概。在
柏举之战中被吴俘虏的楚大夫射之子,主动收集楚散卒投奔
子西,在子西指挥下,又败吴军于军祥(今湖北随县西)。秋七月,楚子期、秦子蒲灭唐(今湖北枣阳东南)。
阖闾腹背受敌,前有楚、秦联军,后有越军,战场形势已向不利于
吴国方向转换。阖闾弟夫概乘机逃回吴国,自立为王(夫概王)。阖闾气急败坏,引兵攻击,夫概兵败奔楚,
楚昭王封他在棠(今
西平县西),是为棠氏。阖闾率吴军与楚、秦联军再战,先在雍打败楚军,随后又被
秦军打败。吴军驻于麇(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以为在雍附近),子期、
曾申以火攻,吴军败;接着又战于公[地[胥]之(今湖北
襄阳市东,参见扬伯峻《春秋左传注》),吴军又大败。这年九月,
阖闾只得引兵撤退,楚昭王返回郢都。
后续
吴王阖庐之弟
夫概在沂邑战败后率军回国,自立为王。吴王阖庐见国内有变,
越国又趁机来犯,统帅大军回国,攻击夫概,夫概兵败,逃亡到楚国,后成为楚的堂谿氏。
楚昭王回到郢都。楚国损失惨重,仅都城郢,城外白骨如麻,城中宫阙,半已残毁。楚昭王为了迅速恢复统治秩序,立即论功行赏。当时得到奖赏的有斗辛、王孙由于、王孙、钟建(逃亡途中负季芈)、斗巢、
申包胥、
王孙贾、宋木、斗怀等九人。其中斗怀(斗辛弟),初谋弑王,故
子西主张取消对他奖赏。楚昭王说:“大德灭小怨,道也。”仍与其兄一样给予奖赏。楚昭王奔随渡臼水时,蓝尹不与王舟,而渡其帑(妻)。至楚复国安定时,楚昭王要杀他,
子西说:“子常唯思旧怨以败,君何效焉?”
楚昭王顿时省悟,“使复其所,吾以志前恶”。申包胥不肯受赏,说:“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遂逃赏”。此外,吴人入郢时,为楚国保存了“鸡欢之典”的蒙谷,以及随从和保护楚昭王有功的屠羊说,也拒绝受奖赏,前者“自弃于磨山之中” ,后者返其“屠羊之肆”,也是我国历史上一大佳话。楚昭王妹季芈主动要求嫁给钟建,以报答逃亡途中背负之恩。楚昭王答应,并任仲建为乐尹。楚国经郢破之难后,
楚昭王能以“德”为重,功则奖赏,过则不究,一时君臣团结,国家稳定。
姬匄十六年四月(公元前504年),楚国不甘心柏举、破郢之败,决心向吴报仇。派舟师顺流而下,讨伐
吴国,被吴太子终累打败。楚舟师统帅
潘子臣、小惟子及七位大夫被俘。同时,楚大夫子期所率伐吴的陆军也在
繁阳(今河南
新蔡县北)被吴军打败。于是,楚国震动,君臣恐惧,乃
迁都到鄀邑(在今湖北宣城县东南),以避吴军锋芒,而仍称之为郢;并改革政纪,安定楚国。这是吴破楚入郢之战的后续战况。
影响
阖闾攻楚破郢,是图谋已久的行动。公元前506年对楚五战五胜,最终进入郢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吴王阖闾本人,以及
伍子胥、
孙武、
伯嚭、
夫概等在领军作战中,也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伍子胥从政治上分析“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在军事上提出“为三师以肄”,“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等战略战术,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前,能从政治、军事作综合分析考虑,无疑是军事斗争中一大建树。但吴入楚后,很快由胜转败,也是值得总结的。究其原因,一是从
吴国总体力量看,是不可能独吞楚国的,楚国毕竟是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的大国强国;二是吴入楚后,面临楚、秦、越等国的反攻与打击,腹背受敌,当时外部条件也不允许吴再在楚国呆下去;三是吴国内部不和,如
夫概有异志,入郢后又与子山(吴王子)争处
令尹之宫,竟闹到火并程度。此事影响很大,斗辛指出:“吾闻之:‘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吴争于楚,必有乱;有乱,则必归,焉能定楚?”更主要的,吴攻楚入郢,毕竟是一场惊夺性战争,给楚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其非正义性质是很明显的,故尽管有杰出的军事家在指挥,也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这点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
楚国在吴军长驱直入、
首都沦陷、
楚昭王出逃情况下,全国军民奋起反击,完全是一场反掠夺与凌辱的正义自卫战。所以,楚国之所以很快地反败为胜,主要是得到人民的支持,形成军民团结、上下一致,共同抗击敌人的局面。《淮南子·泰族》说:“昭王奔随,百姓父兄携幼扶老而随之,乃相率而为致勇之寇,皆方命奋臂而为之斗。当此之时,无将卒以行列之,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
申包胥哭秦庭七日、
子西等集结溃散军民舍身再战,左司马戌宁死不屈,以及楚昭王逃亡途中,军民保护代死的场面,无一不闪烁着楚国军民恋乡爱国尊君爱族的思想光辉。
楚国是一个大国强国,竟败在后起
吴国之手,不能不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其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其中重要教训之一是
楚平王后期忠奸不分,致使
人才外流,国内动荡,对外又“不在诸侯”,放弃进取,终日益陷于被动挨打局面,故楚平王后期已埋下失败的祸根。楚平王死,
楚昭王年幼即位,
令尹子常主政,他不仅不认真检讨以往的过失,反而变本加厉,继续迫害忠良,还贪欲索贿,欺凌小国,把楚国进一步引向歧途。因此,楚国败在吴国脚下,楚平王、令尹子常的责任是无法推卸的。
伍子胥、
伯嚭虽受到陷害,被迫出走,在
吴国的政治、军事实践中,也表现出突出的才干,但他们助吴攻楚破郢,蹂躏故国,凌辱父老亲戚,这种狭隘的复仇思想与行为,不能不是一个污点,亦应受到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