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成父(公元前717年-?),又称姬成父,
姬林(姬林)第二子,原为东周都城洛邑王城的城父(古文通假称为成父),故尊称为“王子成父”,避“子克之乱”奔齐,成为
齐桓公手下第一大将,他为琅王氏开族始祖。
王子成父,周桓王次子,生于桓王三年甲子(前717年),原为东周都城洛邑王城的城父(古文通假称为成父,相当于现代的首都市长
警备区司令员),故尊称为“王子成父”,避“子克之乱”奔齐,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管仲(前724—前665)的辅助下使齐成为强国,管仲曾推荐成父为
齐国大夫,后迁
大司马,成为齐桓公手下第一大将,遂定居齐国
首都辛店。
西汉刘向《说苑-君道 》里记载一代贤相
晏婴对他评价很高。他为琅琊王氏开族始祖。
王子克是
东周第二代天子
姬林林的次子,自小聪明过人,桓王对其宠爱有加,曾在不同场合暗示日后将王位让给克。但是,当时历代挑选王位继承人还是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即由正妻所生长子继承王位。王子克因此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桓王对此忧心忡忡。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在其临死前,专门把大臣
周桓公叫到床前,特别嘱托道:“立子以嫡,礼也,然而次子克,朕所钟爱,异日兄终弟及,赖卿大力成全。”尽管桓王一心想让次子克继承王位,但他还是不想打破“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希望在其长子死后,让其次子克继位。
姬林临终前的安排,为嫡之争埋下了祸根,正像《左传·闵公二年 》所说的那样,“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桓王林死后,众臣依照惯例拥立长子佗继承周天子的王位,这就是
姬佗。但是,
王子克和大臣
周桓公等人争夺王权心切,暗中积蓄力量,勾结有势力的诸侯国伺机行动,夺取王位。
庄王四年,周公黑肩认为发动
政变的时机已经成熟,想一举杀掉庄王,另立王子克为王。但是,周公黑肩与王子克的阴谋诡计被周大夫辛伯识破,辛伯曾劝谏周公黑肩:“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黑肩一意孤行,不听劝阻。辛伯无奈,只好向周庄王报告周公黑肩和王子克图谋不轨的行为。周庄王采取紧急行动,先发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
周桓公及其死党,镇压了这次以庶篡嫡的政变。
王子克得知周公黑肩被杀的消息,自知阴谋败露,立即只身逃离王城,渡过
黄河,寻求
燕国的
庇护。这场庶孽之乱最终由策划者王子克的失败而告结束。
姬森,第三世城父,即王森、王成父。约生于前658年(一说是
周襄王九年戊寅即生于公元前643年生),承父爵仕齐莱为城父。
齐昭公十七年(前616)秋,北狄瞒国(胞族兄弟四人:
侨如、简如、
荣如、焚如)率众侵宋,被宋败于长丘;入鲁,十月
叔孙得臣败狄于咸,杀之狄首的另个弟弟侨如,侵齐,城父败之于周首(属今山东
平阴县西南),临阵斩狄首荣如,埋其首级于北门外;并驱狄人至经卫,复被卫人败杀(简如),并驱迫迁
河南省、
山西省一带(入晋,焚如),鄋瞒由是遂亡(注:至
卫宣公十五年(前594)晋灭潞氏,获侨如之弟焚如)。因有功拜齐莱为大夫,定居
齐国首都辛店。《春秋》载:宣公三年(前606年)“赤狄侵齐””和宣公四年“赤狄侵齐”, 成父驱灭之;《左传》宣公六年(前603年),赤狄犯境,周王告急,求救于齐,齐派成父驱赤狄出境,并被
周定王(前606年—前586年在位)赐姓王氏,始别姬为“王”,姬森便称为王森,为琅琊王氏氏称的始祖(但开族始祖是其祖父),
王姓(后来姓与氏皆称为姓)自三世成父姬森(王森)始;是为“王成父”(不是王子),即:“王成父”是“王子成父”的孙子。事载
曹魏《王基碑》 及唐
韩愈《王仲舒神道碑》,并见《春秋》、《左传·文公十一年》。葬齐都
辛店,娶齐姬
齐姜。其后人由
山东省迁居
洛阳市后分
临沂市、
太原市。
西汉刘向《
说苑·君道》:
齐景公问于
晏婴曰:“寡人欲从夫子而善
齐国之政。”对曰:“婴闻之,国具官而后政可善。”
晋景公作色曰:“齐国虽小,则何为不具官乎?”对曰:“此非臣之所复也。昔先君
齐桓公,身体堕懈,辞会不给,则
隰朋侍;左右多过,刑罚不中,则弦章侍;居处肆纵,左右慑畏,则
东郭牙侍;田野不修,人民不安,则
宁戚侍;军吏怠,戎士偷,则王子成父侍;德义不中,信行衰微,则子侍;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顿;是故诸侯朝其德而天子致其。今君之失多矣,未有一士以闻者也,故曰未具。”
晋景公曰:“善。吾闻高缭与夫子游,寡人请见之。”
晏婴曰:“臣闻为地战者不能
姬诵,为禄仕者不能成政;若高缭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进仕之臣也,何足以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