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渠乡
驻马店市西平县下辖乡
重渠乡,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地处西平县东南部,东邻上蔡县无量寺乡,南接焦庄乡,西依京广铁路,北与盆尧乡隔洪澎河相望,距西平县城9千米,区域总面积51.01平方千米。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渠乡境域分属重渠、李渔二保;1983年,由重渠公社改为重渠乡。截至2018年末,重渠乡户籍人口为42285人。截至2020年6月,重渠乡下辖1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重渠东街。
截至2018年末,重渠乡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7个。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分属重渠、仙侣二保。
1949年,分属盆尧、金刚二区。
1956年,设重渠中心乡。
1958年,成立东方红站公社。
1961年,东方红公社改为重渠公社。
1983年,由重渠公社改为重渠乡。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重渠乡低处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西高东底,西部海拔57.6米,东部澍河坡海拔52.3米,为西平县最底点。
气候
重渠乡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7度,年平均日照21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无霜期222天左右。
水文
重渠乡有柳堰河、洪河穿境而过,交汇入北汝河
土壤
重渠乡土壤为黄棕土,沙浆土两种类型。
自然资源
2011年,重渠乡有耕地5.3万亩,平均1.3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下辖重渠、南徐、王湾、澍河坡、张庄镇、前寨、敬庄、丁寨、汪庄、武海、贾桥、李庄12个行政村;下设175个村民小组,有61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重渠乡下辖1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重渠东街。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重渠乡总人口4325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075人,城镇化率9%,另有流动人口1060人。总人口中,男性22700人,占52.2%;女性20559人,占47.8%;14岁以下7268人,占16.8%;15—64岁29935人,占69.1%;65岁以上6056人,占14.1%;总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8.7%,回族570人,占1.3%。2011年,重渠乡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40人。
截至2017年末,重渠乡常住人口为31092人。
截至2018年末,重渠乡户籍人口为4228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重渠乡财政总收入468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0万元,比2010年增长13%,人均财政收入1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
截至2018年末,重渠乡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7个。
农业
重渠乡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2011年,重渠乡农业总产值3246万元,比2010年增长7%,农业增加值占国内总产值的9%。2011年,重渠乡生产粮食4.7万吨,人均1200千克,其中小麦500千克,玉米700千克。重渠乡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等。2011年,重渠乡花生种植面积7200亩,农业特色种植有金针菇黑木耳的栽培。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有各类菇棚600多座,专业园区2个,专业大户500户,反季节恒温冷库1座;金针菇种植4000万袋,产值突破1亿元。养殖专业村4个。重渠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重渠乡生猪饲养量7.8万头,年末存栏1.3万头,羊饲养量1.1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家禽饲养量68万羽,上市家禽49.9万羽。2011年,重渠乡畜牧业总产值3100万元。
工业
重渠乡初步形成以皮革、针织蚊帐、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重渠乡工业总产值为63460万元,比2010年增长6%;实现工业增加值1200万元。
商贸
2011年,重渠乡有商业网点291个,职工620人。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420万元,比2010年增长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20万元,比2010年增长4%。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1.9亿元,比2010年增长8%。
邮政业
2011年,重渠乡邮政业务总量520万元,其中纯收入240万元。
文化
地名由来
重渠乡原名许有店,因元代在境内柳堰河上小木桥旁新建大石桥,称之为重渠桥,乡因桥而得名。
文物古迹
重渠乡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一处,属省级文保单位,遗址面积7500平方米,文化层在两米以上
交通
重渠乡西靠京广铁路,乡政府距西平站7公里,距北京—香港公路9公里,京珠北高速,省级西上公路穿境而过,全乡公路如织,村村通柏油路,公路长度70多公里。邮电设施齐全,移动、联通、电信手机覆盖无盲区。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40人,专任教师78人;小学12所,在校生5206人,专任教师182人;初中2所,在校生1290人,专任教师10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重渠乡教育经费151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50万元。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2个,有各级文化专业户50户,有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20余万册。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有学校体育场12个,1个行政村安装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20%。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900户;综合覆盖率92%。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有卫生院1个,门诊部15个,病床130张;固定资产总值78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7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重渠乡医疗门诊(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占92%。
社会保障
2011年,重渠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61户,人数84人,支出172380元;民政门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10人次,支出6.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20户,人数1771人,支出15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7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2万元,建立敬老院1所,床位3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5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万人,参保率93%。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铁业、皮革、蚊帐、面粉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批发市场,产品畅销十多个省市。以金鑫面粉厂为龙头的三个面粉厂,日产汽车公司精粉、标准粉100吨,远销新疆、青海省等地。
全乡投资环境优越。乡村道路全部硬化,交通四通八达,中心集镇位置优越,设施齐全,规划标准。在发展乡镇企业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工商、税务、电管、公安、环保等执法部门协调统一,优质服务,鼓励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全面发展。
特色产业
西平县重渠乡从1990年开始引进金针菇生产种植技术,从二十几户庭院经济到百座菇棚连成片,成为豫南最大的金针菇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
该乡主要采取三条措施:一是政府支持。二是抓大户,促带动。三是给政策,多帮扶。西平县重渠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大力发展金针菇种植。积极引进先进的立体种植模式和种植设备、技术。解决了菇棚菌袋单层摆放、占地偏多的问题,使单棚种植数量比以往翻了一倍多,经济效益更是有了大幅增长。
在重渠乡贾桥村,该村村民左玉中新建的恒温菇棚,实现了反季节栽培,多元化生产,这种菇棚最大的好处是一年四季都能产菇,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而且是利用闲置的空房改造的,特别适合农村栽培,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重渠乡已经发展标准金针菇棚200多座,种植大户400多户,种植规模达到800万袋,年产鲜菇可达500万斤,产值可突破1200万元。因金针菇产业带动,全乡人均收入可增加3百元。成为豫南最大的金针菇生产基地。
畜牧管理
针对春节各类动物疫病的发病情况,西平县重渠乡坚持“四个到位”,大力构建畜牧生产的“安全网”,为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了该乡清净无疫。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该乡成立了乡长任组长,分管副职和畜牧站站长为副组长,
各村支部书记和村防疫员为成员的畜禽防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畜牧站,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建立了齐抓共管的防疫工作管理体制,从2008年3月份开始组织和督查村支部书记和防疫员采用开广播会和入户走访的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春季畜禽疫病防治措施,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自觉接受动物防疫工作。
二是措施保障到位。本着乡级保密度,村级保质量的原则,以村为单位,由村支部书记带队,逐户逐畜进行预防注射,坚持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对个别顽固户经耐心宣传后仍不接受的实行强制免疫。同时严格做到防疫经费有保障,技术质量跟得上,应急预案完善好,畜禽防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是具体操作到位。严格按照规定储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建立收发台帐,防疫过程严格做到了注射部位准、剂量足、消毒严,认真填写了防疫台帐,做到了一村一档,一畜一号,注明防疫病种、注射药物名称和生产厂商。同时严格防疫收费,禁止随意升降收费标准和搭车收费。
四是督查督办到位。该乡从农口抽调8名人员组成了四个动物防疫工作督查组,到各村督查动物防疫开展情况,及时推广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对个别村、个别人认识、组织、措施、操作不到位的,就地督办,及时改进,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离位,并将防疫工作纳入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确保畜牧防疫工作高标准完成。
全乡55000多头生猪,75万只家禽已按照上级规定标准防疫完毕,占全乡畜禽总数的95%以上。
社会治安
西平县重渠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是深入排查,彻底澄清底子。以乡综治办为中心,充分发挥综治、司法、信访“三位一体”的联动功能,形成乡村两级、信访、公安、司法、土管等多部门联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络,
定期深入各村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重复上访、非正常上访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同时实行包片包干责任制,包片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切实负起责任,协助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排查工作范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二是强化责任,及时化解矛盾。该乡实行了矛盾纠纷领导包案调处制度,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彻底解决问题。同时采取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抓好教育、疏导、控制、防范等各环节,筑牢第一道防线,确保矛盾纠纷早控制、早化解、不激化、不升级。该乡已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50多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全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了90%以上。
三是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该乡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从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入手,化解矛盾纠纷,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科技知识,传递致富信息,引导群众发展致富项目,
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最大限度的减少信访源。已举办政策宣讲会、致富座谈会20多场次,印发《农村实用技术读本》2000多册,传递致富信息120多条,组织劳务输出2000多人,帮助群众新上食用菌生产等各类项目70多个。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重渠乡有邮政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4万份(册);有电信、移动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0.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
旅游
重渠乡历史悠久,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一处,属省级文保单位,遗址面积7500平方米文化层在两米以上文物埋葬丰富。游览胜地有“仙女池”,传说是玉皇大帝七女儿洗浴之地;京珠北高速两侧发展的近千亩莲藕种植并实行莲鱼共养,与西重公路两侧的经济林相接,形成一条绿色长廊,是城市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柳堰河、洪河穿境而过。交汇入北汝河,交汇之处风光优美。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贸
金融业
邮政业
文化
地名由来
文物古迹
交通
社会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乡镇企业
特色产业
畜牧管理
社会治安
邮政电信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