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文学编年史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是一本由曹道衡刘跃进编写,于200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包括文学作品、文学家和文学思潮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信息
作 者:曹道衡,刘跃进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 次:1
页 数:673
装 帧:平装
内容简介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分为前编、正编和后编三个部分。前编,南北分裂时期的十六国文学编年(公元279年——419年),正编:南北朝时期文学编年(公元420年——589年),后编:南北融合时期的隋朝文学编年(公元590年——618年)。正编为全书骨干,由五卷组成:第一卷题为“晋宋文学的转变”。始于刘宋高祖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刘义隆元嘉十六年(公元440年),考察晋宋之际重要作家的活动情况;第二卷题为“从‘元嘉体’到‘永明体’”,从永明重要作家沈约出生的元嘉十八年(公元441年)开始系年,至萧齐明帝建武元年,也就是北魏迁都洛阳市的公元493年为止。这一时期,文学的重心无疑是在南方,经历了两次文学高潮,特别是永明文学的出现,更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值得注意的重要现象。第三卷题为“南朝文学的分化·北朝文学的复苏”。萧梁建国前后,永明文学潮流逐渐分化,以萧统为中心的文学复古思潮得其“清”,而以萧纲萧绎兄弟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得其“丽”。但是这一时期,在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萧统一派。其重要成果就是编了一部影响极为久远的《昭明文选注析》。而在北方,北魏拓跋姓政权入主中原地区,加速汉化进程,文学方面出现了复苏的迹象。第四卷题为“南北文学的分庭抗礼”,在南方,以萧纲、萧绎为代表的“宫体”诗成为文坛的主流,诗的内容无足称道,而在艺术形式方面颇有进展。随着南北文化交流的扩大,北方文学逐渐迎头赶上,与南朝文学已经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第五卷题为“南衰北盛格局的形成”,主要考察陈及北齐北周时期的文学发展情况。
编辑推荐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简介:目前,关于南北朝文学编年的研究,还没有有份量的、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曹道衡刘跃进的《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的完成,具有巨大的首创意义。《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在1991年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并于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在充分掌握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对南北朝文学编年的各种或大或小的问题,作了细密、精当的考订,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书中表述清楚,叙事准确,编排醒目,主次分明。因此,对于全面研究与掌握南北朝文学的发展情况,《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
作者简介
曹道衡:著名文学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1928生,著有古代文学专著多种,发表《试论毛诗序》等论文多篇。代表性专著有《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集》等,与人合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南北朝文学史》、《萧统评传》等,主编《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等多种。
刘跃进:男,1958年出生,1977年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到清华大学执教。1984年考入杭州大学古籍所,师从姜亮夫先生、郭在贻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师从曹道衡先生,获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文学所、少数民族文学所联合党委委员,文学所所长助理,兼任《文学遗产》编辑、编委。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目录
流水十年间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出版弁言
凡例
前编 南北分裂时期的十六国文学编年
(公元279年至419年)
正编 南北朝时期文学编年
(公元420年至589年)
卷一 晋宋文学的转变
(公元420年至440年)
卷二 从“元嘉体”到“永明体”
(公元441年至493年)
卷三 南朝文学的分化·北朝文学的复苏
(公元494年至531年)
卷四 南北文学的分庭抗礼
公元532年至556年)
卷五 南衰北盛格局的形成
(公元557年至589年)
后编 南北融合时期的隋朝文学编年
(公元590年至618年)
专家推荐意见书
参考书目
文摘
前燕以牧牛给贫家,田于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而无地者,亦田苑中,公收其七,三分入私。记室参军封裕上书谏。见《晋书·慕容皝载记》、《资治通鉴》卷九十七。封裕上书可见当时文风。
卢谌六二十岁,张骏三十九岁。释道安三二十岁,王猛二十一岁。
魏崔浩五十九岁,集诸历家,考校汉元以来日月薄食、五星行度,并讥前史之失,别为(魏历),,以示高允
(通鉴)卷一百二十三:“允曰:‘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东井,此 乃历术之浅事;今讥汉史而不觉此谬,恐后人之讥今犹今之讥古也。’浩曰:‘所谬云何?’允曰;‘按《星传》:“太白辰星,常附日而行。”十月日在尾、箕,昏没于申南,而东井方出于寅北,二星何得背日而行?是史官欲神其事,不复推之于理也。’浩曰:‘天文欲为变者,何所不可邪?’允曰:‘此不可以空言争,宜更审之。’坐者咸怪允之言,唯东宫少傅游雅曰:‘高君精于历数,当不虚也。’后岁馀,浩谓允曰:‘先所论者,本不经心,及更考究,果如君言。五星乃以前三月聚东井,非十月也。’众乃叹服。允虽明历,初不推步及为人论说,唯游雅知之。雅数以灾异问允,允曰:‘阴阳灾异,知之甚难;既已知之,复恐漏泄,不如不知也。天下妙理至多,何以问此!’雅乃止。魏主问允:‘为政何先?’时魏多封禁良田,允曰:‘臣少贱,唯知农事;若国家广田积毂,公私有备,则饥不足忧矣。’帝乃命悉除田禁以赋百姓。”按:此文多取诸(魏书·高允传)。
宗炳六十一岁。颜延之五十六岁。高允五十岁。袁淑三十二岁。程骏二十六岁。王微二十五岁。蔡兴宗二十四岁。游明根二十一岁。谢庄十九岁。王僧绰十七岁。王僧达十七岁。陆澄
十五岁。王僧虔十四岁。
张融四十七岁,迁司徒长史。《门律自序》约作于本年前后。《南齐书》本传:“八年,朝臣贺众瑞公事,融扶入拜起,复为寸有司所奏,见原。迁司徒右长史。”《门律自序》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收在《南齐书》本传。另有《以门律致书周颙等诸游生》等,周颙卒于本年后,详周颙条。
范云四十岁,作《巫山高》、《赠沈左卫》、《数名诗》等。
陶弘景三十五岁,启假东行浙越,处处寻求灵异,至会稽大洪山居士娄慧明。又到馀姚太平山,谒居士杜京产。又到始丰天台山谒诸僧标及诸处宿旧道士,并得真人遗迹十馀卷。游历名山二百馀日,乃还。爰及东阳长山,吴兴天目山,於潜、临海、安固诸名山,无不毕践,身本轻捷,登陟无艰。赡恤寒凄,拯救危急,救疗疾恙,朝夕无倦。
见(本起录)。
刘绘三十三岁,辅佐何胤撰治礼义。八月,作《为豫章王嶷乞危葬萧子响表》。
见(南齐书》本传。按徐勉《上修五礼表》,何永明七年接替张绪领国子祭酒,至建武四年退还东山,经涉九载。其间,有学士二十人辅佐修撰。刘绘即其中之一。《为豫章王嶷乞收葬萧子响表》,见(南齐书·萧子响传》。按:萧子响刘彻第四子。萧嶷无后,武佰过继之为嗣。后萧嶷有子,仍表留为嫡。
本年八月,萧子响与典签发生矛盾,盛怒之下杀典签。武帝以为子响谋反,遂派萧顺之讨伐。子响伏诛。《南齐书·刘绘传》载:“鱼复侯子响诛后,豫章王嶷欲求葬之,召绘言其事,使为表。绘求纸笔,须臾便成。”刘绘为永明重要作家,是年前后,颇为活跃。《南齐书》本传:“永明末,京邑人士盛为文章谈议,皆凑竟陵王西邸。绘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张融周颙并有言工,融音旨缓韵,颙辞致绮捷,绘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刘绘贴宅,别开一门。’言在二家之中也。”其《和池上梨花诗》等,约作于本年。
八月,北齐高洋“诏郡国修主序,广延髦俊,敦述儒风。其国子学生亦仰依旧补,服师说,研习《礼经》。往者文襄皇帝所运洛阳市蔡邕石经五十二枚,即移置学馆,依次修立。”
见《北齐书·文宣帝纪》。
北齐诏群臣议定《麟趾格》。
《北齐书,文宣纪》载诏云:“魏世议定《麟趾格》,遂为通制,官司施用,犹未尽善。可令群官更加论究。”按《北史·李浑传》曰:“齐天保初,除太子少保。时太常邢邵为少师,吏部尚书杨愔为少傅,论者荣之。……孔子以魏《麟趾格》未精,诏浑与邢、崔、魏收、王昕、李伯伦等修撰。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北齐书》及《北史》记邢邵事甚略,此可补其缺,且《麟趾格》之修订,文人参与者不少。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