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企羡
刘义庆所著文章
《企羡》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第十六门,共有6则。主要记述了魏晋时代名士之间对对方的衣着、打扮、气度、作品羡慕的言语和行为,表现了那个时代的风气和时尚。
题解
企羡,举踵仰慕,同于企慕,指敬仰思慕。仰慕什么?人、事、物都可以,诸如出众的、善于清谈的,博学多才的、超尘脱俗的人物,太平盛世,吟咏盛事,这都在企羡之列。
原文+译注
(1)王丞相司空,桓廷尉作两髻、葛裙、策杖,路边窥之①。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②!”不觉至台门。
【注释】
①两髻:把头发分向两边梳成两个发髻。葛裙:葛布做的裙。
②阿龙:指王导,王导小名赤龙。超:卓越;出众。
【译文】
丞相王导受任为司空,就任的时候,廷尉桓彝梳起两个发髻,穿着葛裙,拄着拐杖,在路边观察他。赞叹说:“人们说阿龙出众,阿龙确实出众!”不觉跟随到官府大门口。
(2)王丞相过江,自说昔在洛水边,数与裴成公、阮千里诸贤共谈道①。羊曼曰:“人久以此许卿②,何须复尔!”王曰:“亦不言我须此,但欲尔时不可得耳!③”
【注释】
①数:屡次。裴成公:裴,谥号为成。阮千里:阮瞻,字千里。道:道家所说的道,指产生物质世界的总根源。这里指老庄学说。参看(言语)第23 则。
②许:赞许。
③欲:原注:一作“叹”。
【译文】
丞相王导到江南后,自己说起以前在洛水岸边,经常和裴、阮千里诸卢贤拔一起谈道。羊曼说:“人们早就因为这件事称赞你,哪里还需要再说呢!”王导说:“也不是说我需要这个,只是想到那样的时刻不会再有啊!”
(3)王羲之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①。
【注释】
①兰亭集序:晋穆帝水和九年(公元353 年)王羲之和谢安等四十一人聚会兰亭,饮酒赋诗。后来王羲之把这些诗汇编成集,并写了一篇序,就是《兰亭集序》。这和石崇的《金谷诗序》的写作过程是相仿的,且当时人们认为两篇序文的文辞也有可比拟之处。关于《金谷诗序》可参看《品藻》第57 则注①。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得知人们把《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序》并列,又认为自己和石崇相当,神色非常欣喜。
(4)王司州先为庾公记室参军,后取殷浩长史①。始到,庾公欲遣王使下都,王自启求住,曰:“下官希见盛德,渊源始至,犹贪与少日周旋。”
【注释】
①殷浩:字渊源,起初在庾亮手下任记室参军,后升为长史。
【译文】
司州刺史王胡之先任庾亮的记室参军,后来庾亮又调殷浩来任长史。殷浩刚到,庾亮想派王胡之带使命到京都,王胡之表白心愿,请求留下,说:“下官很少见到德高望重的人,渊源刚来,我还贪恋着和他叙谈几天呢。”
(5)郗嘉宾得人以己比苻坚,大喜①。
【注释】
①苻坚:东晋时人,夺取前秦政权,自称大秦天王。屡建战功,并整饬内政,是个博学多才的人。
【译文】郗嘉宾得知人们把自己比做苻坚,非常高兴。
(6)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裘①。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
【注释】
王恭:曾任青、二州刺史,镇守京口。被:通“披”。鹤氅裘:用鸟羽绒絮成的裘,是外套。
【译文】
孟昶还没有显贵时,家住京口。有一次看见王恭坐着高车,穿着鹤氅裘。当时下着零星小雪,孟昶在竹篱后偷着看他,赞叹说:“这真是神仙中人!”
后世评论
“风流披鹤氅”
鹤氅,在现代人看来,就是道士的长袍。可是,在古代却是指羽毛做的裘,这种裘是贵族的奢侈品。
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中说:“孟昶(chǎng)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晋书·王恭传》中亦载此事。权德舆在一首酬和诗中亦说:“风流披鹤氅,操割佩龙泉。”王恭为晋人,权德舆为唐朝人。可见在晋、南北朝、隋唐之际,鹤氅是风流名士的时装,后来才成为道服的专称。《新五代史·卢程传》说:卢程身穿鹤氅,头戴道冠——华阳毛巾,这似应视为对道士从帽到衣的特殊打扮的最早记录。道士着鹤氅、云履(履即鞋),可以如丹顶鹤一般,云游四海,悠哉游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题解
原文+译注
后世评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