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竹叶青蛇(
学名:Trimeresurus tibetanus)为
蝰科竹叶青属的
爬行纲,是中国的特有蛇类物种。主要分布于
西藏自治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
聂拉木县。
竹叶青(Trimeresuresstejnegeri):俗称青竹蛇、刁竹青、
九龙颈槽蛇。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成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尾焦黄色,全长600mm左右。具管牙的毒蛇。通身绿色,体侧无红白色纵纹,体背有不规则的锈红色斑块,腹面淡绿,尾尖纯绿。头大,三角形,头背都是小鳞片,左右鼻间鳞相隔1枚小鳞。有颊窝,第一枚上唇鳞与鼻鳞完全分开。中段背鳞21行。中央15~17行微弱起棱;腹鳞155~161;肛鳞完整;尾下鳞44对。
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
忧遁草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边的
灌木丛或小乔木上。
竹叶青属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竹叶青蛇的消化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竹叶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竹叶青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竹叶青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
益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
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
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小白鼠5~6分钟即可吞食小白鼠,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
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
竹叶青属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竹叶青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竹叶青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观察到
游蛇科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竹叶青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
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
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发现于海拔3200m的山。广泛分布於安徽、
江苏省、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台湾省、
河南省、湖北、
湖南省、
广东省、
海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甘肃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于溪涧边灌木
禾本科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甘肃文县)。吉林长白山也曾发现。
西藏竹叶青蛇最初发现于我国与
尼泊尔相邻的
聂拉木县,共2号标本。80年代末,中美合作进行我国西部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与生态研究期间,又在该县采到1号标本。目前仅知此3号标本,建议列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予以保护。
我们知道了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
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
食物链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青草——
蚱蜢——蛙(鼠)——蛇——鹰,这就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捕猎野外的蛇,蛇就越来越少,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的
鼠害越来越猖,鼠害和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捕杀野生动物在全世界都是严重的问题,据西方报章报道:世界各地的蛇毒交易将导致毒蛇在地球上灭绝。巴西全国各地的人都涌到米纳斯州去捉蛇,也许不久的将来,蛇会成为只有在民间故事中才会提起的动物。
忧遁草产生的毒素是血循毒。血循毒的种类多,成份复杂。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为主,产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火热毒症状,故称“火毒”。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
便血,严重的有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