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帖》是《十七帖》系列中的第20通尺牍,由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写。这是一份草书信件,共有3行,29个字。信中王羲之向周抚询问了谯周的孙子谯秀的情况,表达了对其高尚情操的赞赏。书法风格纵横交错,融合了方与圆的特点,展现出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
信中提到谯周有一个孙子,他品行高尚且不愿出仕,目前居住在周抚所在的地区。
王羲之对此人的行为感到钦佩,并希望
周抚能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由于原始文本中有一字缺损,现以符号□代替。
王羲之在信中提及
谯周的孙子
谯秀,他选择隐居而不愿踏入仕途,目前生活在周抚的地方。王羲之想知道这位人物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般拥有高尚的情操,并期望得到周抚的详细说明。
《谯周帖》中提到的“高尚不出”之后缺少了一个字,根据上下文推测,这个字应该是“今”,指的是谯秀。谯秀,字元彦,是谯周的孙子。他自幼沉默寡言,不与外界交往。尽管多次被推举为官,但他始终拒绝出仕。
桓温曾在347年(
晋穆帝永和三年)推荐谯秀,但最终他也未接受这一机会。
《谯周帖》在不同的版本中分行有所不同。馆本《谯周帖》的第一行从“云谯周”开始,而《
淳化阁帖》的版本则是从“云谯周”至“不出今”作为第一行。通过对馆本《谯周帖》的分析,可以发现其首行字势从小到大,第二行则相反,呈现出上大下小的趋势,中部较小,最后一行与第二行形成对比,上下小而中间大。这样的排版使得各行之间的避让和穿插关系更加明显,整幅作品的纵向和横向布局相互呼应。
王羲之在其著作《记白云先生书诀》中提出“紧则劲,险则峻”的观点。在《谯周帖》中,“出、今、所、在”四个字的笔画处理非常清晰明了,点画坚实有力。尤其是“出今”二字,用笔开张挺拔,结体险峻。这两个字紧密相连,几乎难以分辨,这种“字群结构”不仅展现了
草书的结构之美,也突出了连绵笔势的魅力。王羲之对草书艺术的这一创新,标志着
东晋时期草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谯周帖》以其精细的笔触和方圆结合的点画,以及平稳中蕴含奇妙的变化,展现了
王羲之独特的书法风格。作品中消除了
章草中的波磔痕迹,透露出一种朴素而又灵动的气息。草书的创作仿佛是在书写楷书一般从容不迫,动静相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偶有的牵丝带笔,看似断裂却又连续不断,整个作品的体势流畅自然。在章法上,每个字都有其前后联系,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有衔接的作用。字形大小各异,点画粗细分明,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作品古雅遒劲的风格。
谯周,字允南,是三国时期的学者,擅长书札和天文研究。他曾担任劝学从事等职务,并在后主
刘禅时期担任过家令。谯周建议后主投降
曹魏,从而避免了蜀地遭受战乱。
谯秀,即谯周的孙子,是一位隐士,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尽管多次被推荐为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愿意出仕。直到
桓温平定蜀地时,他还曾被推荐,但依然没有接受。
王羲之在信中提到的“云谯周有孙,高尚不出”,就是指的谯秀。王羲之希望通过
周抚了解谯秀的真实情况,并确认他是否有传言中那样的高尚情操。
王羲之(约303-361年),字逸少,
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是琅琊临沂人,曾任
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
会稽郡内史等职,后因与
王述不和而辞官,定居
绍兴市。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卓著,尤其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他的代表作包括《
兰亭序》、《初月帖》、《
十七帖》、《黄庭经》、《乐毅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