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巴草
双子叶植物鬼针草属的植物
狼巴草,是一种野生植物,常生长在山坡、山谷、溪边、草丛及稻田边,是常见的禾本科杂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我国民间常用草药,但对农业生产有严重的危害,需要严格防治。
其为一年生草本,颈高20-100(200)厘米,又名狼杷草、鬼针、鬼刺;属菊科鬼针草属植物。茎直立,近四棱形,无毛或上部疏被硬毛。基生叶及茎下部叶花期枯萎;茎中部叶对生,常3-5深裂,裂片长卵形、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裂片基部楔形,先端长渐尖,侧裂片基部下延成柄,半抱茎,边缘具齿;茎上部叶互生,不裂,无毛或疏被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或枝端,宽与高略相等;具长梗;总苞盘状或近钟形,外层叶状,长圆状披针形、匙形或倒披针形,具缘毛,先端钝,内层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干膜质、暗褐色,边缘淡黄色,先端钝或短渐尖,花果期8~10月份。
形态特征
叶:对生,无毛,叶柄有狭翅,中部叶通常羽状,3~5裂,顶端裂片较大,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上部叶3深裂或不裂。茎顶部的叶小,有时不分裂,茎中、下部的叶片羽状分裂或深裂;裂片3~5,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稀近卵形,基部楔形,稀近圆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疏生不整齐大锯齿,顶端裂片通常比下方者大;叶柄有翼。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部分枝,无毛。花和子实: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10毫米,花序梗长2~10厘米,柱头2裂,舌状花黄色,1~3朵,不育;管状花黄色,能育。总苞片2列,内列披针形,干膜质,与头状花序等长或稍短,外列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比头状花序长,叶状。瘦果,线形,略扁,有短毛,顶端冠毛芒状并具倒刺毛,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楔形,长4.5~9毫米,直径约1.5~2.2毫米,边缘有倒生小刺,两面中央 各只一条纵肋,两侧上端各有一向上的刺,刺上有细小的逆刺。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狼巴草又名婆婆针等,是一种野生植物,常生长在山坡、山谷、溪边、草丛及稻田边,是常见的禾本科杂草,其为一年生草本,颈高20-100(200)厘米,属菊科鬼针草属植物。该植物适应性强,山坡、山谷、溪边、草丛及路旁均有野生,喜温暖潮湿环境。生于水边湿地、沟渠及浅水滩,亦生于路边荒野,常发生在稻田边,是常见杂草。
分布范围
生于湿草地、沟旁、稻田边等地,常见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河北省陕西省、新疆、四川省云南省、华东、华中地区、华南、西南等省区。
产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主要价值
狼巴草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可以主治由肝主管的解毒功能障碍疾病,如黄疸疔疮肿毒等疾病;由肺主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由大肠主管的排泄功能障碍疾病,如腹泻痢疾等;它还可以治疗毒蛇咬伤、铁打损伤等。特别要注意,此药孕妇忌用。
全草入药,气味苦、甘、平。能清热解毒,养阴敛汗。主治感冒、扁桃体炎慢性咽炎肠炎、痢疾、肝炎尿路感染肺结核盗汗、闭经;外用治肿、湿疹、皮癣。
品种分类
狼巴草广布于全球热带温带地区,尤以美洲种类最为丰富。中原地区有9种,2变种,遍布全国各地,多为荒野禾本科杂草
狼巴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与原变种的区别主要在于头状花序边缘具舌状花5-7枚,舌片椭圆状倒卵形,白色,长5-8毫米,宽3.5-5毫米,先端钝或有缺刻。腊叶标本,特别是果期所采的标本,舌状花干萎脱落,与原变种不易区分。但在野外,此变种常与原变种混生一处,而具舌状花这一特征是稳定的,极易区别。
矮狼杷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这一变种不同在于:瘦果楔状条形,长5-8毫米,顶部宽约2毫米,边缘光滑或仅具纤细的疏刺毛,顶端芒刺2-3枚,有倒刺毛。茎高通常10-20厘米。叶为披针形不分裂的单叶或3-5裂,两侧裂片披针形,顶生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均具不规整的粗齿。
狼巴草原变种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钝四棱形,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径可达6毫米。茎下部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具长1.5-5厘米无翅的柄,小叶3枚,两侧小叶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有时偏斜,不对称,具短柄,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大,卵状长圆形,长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长1-2厘米的柄,边缘有锯齿。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也可以用其茎段或分枝插繁殖,在春夏之季为宜。种子主要靠动物进行传播。通过其冠毛,种子能牢牢地粘附在经过动物的皮毛上或人的衣物上,随着动物和人的活动而散布到其它地方,这种散布能避免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相互之间形成强烈竞争,又能扩大其种群的生长范围,从而有利于该物种的繁衍生息。
采收
狼巴草是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采收最好时节在夏、秋开花盛期,收割其地上部分、去除禾本科杂草,鲜用或干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份:狼杷草的干草中含芳香油0.11%,含单宁2.01%,叶中含纤维素C160g/kg,果实含油率达23.78%,还含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等黄酮成分,故全草叮入药,能养阴润肺、清热解毒。
药理学作用】全草浸剂予动物注射,有镇静、降压及轻度增大心跳振幅的作用;内服可利尿、发汗。
常见名称
【别名】
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鬼针草、眺虱草(《福建中医杂志》、豆渣菜、异鳔鳅𬶍、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刘寄奴、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鬼针草属大花咸丰草、脱力草、乌阶、乌杷、郎耶草、狼反映草、细叶刺针草、豆渣草、针包草、引钱包、引线包、狼耻草、切才曼巴、叉子草、老蟹叉、田边菊、鬼叉
异名:
BidenstripartitaL. var.repens(D.Don.) Sherff
BidensshimadaiHayata
BidensrepensD. Don
BidenstripartitaL. f.limosaKomarov
BidenstripartitaL. var.cernuifoliaSherff
BidenstripartitaL. var.shimadaiYamam.
BidensshimadaeHayata
BidenstripartitaL. var.quinquelobaC. H. An
BidenstripartitaL. var.shimadae(Hayata) YAMAMOTO
参考资料
矮狼杷草.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15-09-30
狼杷草(原变种).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15-09-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品种分类
狼巴草
矮狼杷草
狼巴草原变种
繁殖方式
采收
现代研究
常见名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