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藏书家辞典
历代藏书家辞典
《历代藏书家辞典》是一本2010年出版的藏书家辞典。
序文
书契肇兴,系于文化之源,自漆书竹简而下,帛迭继,由是而有卷轴之藏,公私所存,见诸史籍者,多至数千卷,盖写制繁重,兵焚灾之余,所存无几,稽诸藏家,百不得一二焉。至晚唐,沿及五代十国,创为雕版之业,化身什百,民间始得庋藏。盖艺术演进,日新月富矣。时至两宋,雕版益,举凡巴蜀浙闽,无论官库家,以及坊肆,咸有刊版,以成祖国文化日趋发扬光大之境。浸及元明清三代,七八百年中,雕椠之业,遍及寰宇,盖不可胜计焉。
宋黎安朝序《郡斋读书志》有云“所得南阳市井氏藏书”,又云“宜春市赵希弁公族之秀,博学好古,藏书亦富。”而晁公武自序《读书志》云:“国朝宋宣献公得毕文简、杨文庄家书,故藏书之富,与秘阁等。”此宋代藏书家之可溯者,外此晁公武《读书志》及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中,亦时举某家藏本,惜不详其人故实,无由考证,可知宋代已多藏家矣。其他载籍所录藏书家,间有可寻摭者,询见宋代藏书名家,已专成一帜矣。
图书刊行日繁,形成学者之需要,插架琳琅,蔚为藏家所征求,借抄校,副其不足,辑藏目,以眩珍秘,循足以探索一书之绪,灼然如指掌矣。自明清以来,公私簿录,无虑千家,得书目而藏家故实,遂彰彰为后人所抉择,郁郁乎其文哉!
著录藏书家之故实,创自清季叶昌炽之《藏书纪事诗》,著录五代十国迄清,多1100余人。煌煌巨编,足佐目录家之摭拾。顾书出一手,遗珠缺失,自所难免,创业发轫,大醇小而已。继是有作,抉择未周,偏颇混淆,时有所失,可无论矣。
近十年来,著录藏书家故闻甚夥,壹皆偏及一隅,综理难,亦有纂辑为藏书家辞典者,各抒所得,顾此失彼,无当集成之业,殊为憾事。吾友郭君群一及其同好梁君战,从事流略之学,历有年数,发愤掇拾群籍,去芜存精,著录历代藏书家3400余人,举凡从事收藏目录版本学家、书画金石学家、研治校勘学家,以及从事图书馆学家,一一摭拾靡遗,成《历代藏书家辞典》,达60万言,诚当集成之业。余虽未睹全稿,知其用力之勤,取材之慎,式符鄙愿。承命作序,不辞荒,率赘鄙倍之辞,聊以报命。1990年5月吴县潘景郑承弼识于沪滨西康路寓楼,时年八十有四。
编者自序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典籍之多,举世第一。这里面自然有藏书家的一份功绩。
我国历代有不少藏书家,他们是百家中特殊的一家。《庄子》所谓“惠子多方,其书五车”,说明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私人藏书家。到了汉代,由于纸的发明,藏书的人多起来了。汉代的刘向就好藏书。唐朝李泌藏书达3万卷。宋、元以降,由于版刻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藏书家。
古代的士大夫大多有藏书的癖好。他们中的许多人既是学者,同时又是藏书家。他们嗜书若命,千方百计访书、抄书、刻书,进行版本校勘,对保存古籍,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贡献。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业绩,为他们立传。
古人藏书不易,如五代十国后蜀毋昭裔,博学有才名,初为布衣,性好藏书,尝从人借阅《文选》、《初学记》,多有难色,因叹曰:“恨余贫不能力致,他日稍达,愿刻板印之,庶及天下学者。”后昭裔显达于蜀,乃曰:“今可以酬宿愿矣。”因命工日夜雕板,其书遍于海内,嘉惠广大学者。又如宋代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把一生积蓄都用来购买书籍与金石。时逢乱世,赵姓夫妇丢弃大量财物,惟书籍与金石守而勿失; 明人毛晋,为了藏书与刻书,不惜倾家荡产; 清人朱彝尊,由于抄录图书,结果丢了官职。再如范钦建天一阁,马思赞建道古楼,陈鳣建向山阁,张元济建涵芬楼等,都耗尽了心血。由此可见藏书家之功绩。
多年以来,都梁先生与我志趣相投,两人利用工余之暇,广事采集资料,辑成《历代藏书家辞典》,收录历代藏书家3400人,起于先秦,迄于近现代。其中除藏书家外,还包括抄书刻书家、校书家、古籍版本学家、图书馆学家,以及出版发行家等。汇集起来,包含有我国古籍版本源流、目录、校勘、印刷、发行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以及藏书家的轶事趣闻等,对了解、研究我国历代藏书史与文化史,当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其疏漏与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凡例
一、本辞典收录中国历代藏书家,包括书画碑刻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刻书家 (出版家)、图书馆事业家,以及书坊贩书家等共3400人。
二、释文按人名、生卒年、时代、籍贯 (古地名注以今地名)、字号、科举、简历、封赠、藏书情况、主要撰著、藏书室名、藏印等次序排列,不求全备。
三、本辞典排列以藏书家姓氏笔画为序。
四、本辞典后附“参考引用书目”,供读者参阅。
参考资料
历代藏书家辞典.中国知网.2012-06-08
目录
概述
序文
编者自序
凡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