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式75毫米榴弹炮在国际上通称为“pocket-rocket”,按字面意思应翻译成“盒子炮”,抗战时中国军队引进后把它翻译成了“小钢炮”,之后我军就沿用了“小钢炮”和“75炮”的说法。
作为美国陆军常用火力支援武器,M-1式75
榴弹炮虽然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浩繁如星的武器中显得不太“出名”,但是在战士的眼中它的确是一件靠得住的武器。依靠紧凑的外型和可靠的性能,无论在丛林还是沙漠,它都能有效地给予敌人炮火杀伤。
横槊立威太平洋
1945年2月
硫磺岛战役,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们正小心翼翼地跟在LVT履带式
两栖装甲车后潜行,白色的沙滩映衬着远处的火山格外美丽,但是老道的陆战队员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平静外表下隐藏着无数黑洞洞的枪口。其实自从
塞班岛战役后,日军已经从决战滩头阵地的战斗模式改为放弃滩头进行岛内杀伤盟军,
美国军队火力之强大和兵力之强壮已经让日薄西山的日军吃不消了。在经历过
瓜达尔卡纳尔岛、
塞班岛等惨败后,日军发现与其在滩头被美军炮火轰掉,还不如利用火山形成的山洞与敌人周旋更有效。
此时,第二两栖火力支援营的本森中士十分着急,周围的兄弟连队早就冲上滩头深入岛内作战了,而他的LVT两栖车却陷在火山灰里。该车是
lvt(A)4型两栖火力支援型,
炮塔装备一门75毫米
榴弹炮,主要在海军
舰炮进行弹幕射击后对陆战队进行火力掩护使用。在
太平洋的岛屿争夺战中,由于日军通常在近岸设置大量障碍物如
地雷、暗堡等,所以需要使用大口径海军舰炮对日军工事进行火力清除,而登岸后的火力支援则需要LVT(A)4型两栖火力支援战车等武器来进行火力掩护,作为第一冲击波的本森
中士正是担任此任务的一员。可这时本森中士目睹了许多战友倒在了敌人暗堡的火力下,他立即和车组成员把
两栖装甲车上的M-1式75毫米榴弹炮卸下并架设在前沿阵地对可疑目标进行炮击。由于火炮十分轻巧再加上战士们训练有素,他们立即消灭了许多敌人的火力点,但是敌人的火力仍旧像长了眼睛一样杀伤了很多陆战队员。这时炮长观察到距离海岸线不远处有一个日军的观察哨,这个观察哨正在利用无线电指挥日军的火力点进攻,不过日军躲在一块巨大岩石后面。这需要用
迫击炮攻击,时间刻不容缓,本森管不了那么多了,立即指挥将火炮转向,开火!天啊,竟然连巨大的火山岩都击成了粉末!
这是一段真实的M-1型7 5 毫米
榴弹炮战斗实录。虽然该炮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却鲜为人知,之所以被人遗忘主要是因为有正在印度蓝珈姆受训的
中国远征军战士试射M-1型75毫米榴弹炮M1-105和155毫米榴弹炮这样高大威风的大哥存在,紧凑小巧的75毫米榴弹炮就显得单薄多了。不过正是因为这些特点,M-1型75毫米榴弹炮在战场上更为实用一些。首先其使用灵活性最为士兵们称道,无论是山地还是丛林,只要是需要火力支援的战场环境,该炮都可以发挥作用,比如像
意大利卡西诺的山区作战和
太平洋的岛屿攻坚战,需要近距离火力支援的地方都会有75毫米炮的身影。一个成功武器的标准就是能否通用,比如既适合常规的地面火力支援也适合空降特种作战,在这一点上M-1型75毫米
榴弹炮做到了。由于其轻巧灵便可以按照需要分解成零部件,很适合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这也使得M-1型75毫米榴弹炮成为了当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阵营中的常青树武器。以美国为例子,无论陆军还是
海军陆战队都装备了此武器,并且还成功利用《租借法案》大量援助
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这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M-1型75毫米榴弹炮由于其构造简单,所以生产上也是占尽先机的。
小个子战神的诞生
M-1型75毫米榴弹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当时一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各国有感于战争的巨大毁伤力从而注重军事装备的研究,其中对
榴弹炮性能的提高引起了各大国军队的关注。
美国军队召集韦斯特维尔特公司的研究团队为下一代近距离支援榴弹炮进行开发,但是军方的要求极其苛刻,其要求下一代榴弹炮的射程要达到4600米左右、75毫米口径,最苛刻的是要求火炮在分解状态下能让四名士兵搬运或者驮载!最终,研发团队不负众望于1927年完成了初期样炮,很快美国陆军将其列装并命名为M-1型榴弹炮。
M-1型75毫米榴弹炮总重650公斤,可分解为9大件以人力扛运,或者6匹军马驮载,最大射程可达到9489米。它采用75毫米口径火炮,炮管重110公斤,最大仰角45°,俯角4°,长3.9米,宽1.2米,而高度在同类产品中最低:仅有0.9米!该炮采用M48型
高爆弹(重约7公斤),可搭配瞬发、延期(0.5秒)空炸
引信,全装药射程可达8800米左右。实际操作射击时三人就可以完成。发射时虽然有炮锄支撑,但发射时的后坐力依旧会使炮跳离地面,所以通常火炮的大架后端会放几包沙包,减少火炮往上跳的距离和跳动的次数,以便加速退弹和装填下一发弹。该炮很快就下发到
美国军队各个作战师中,当时美军作战师的编制为一个师含三个师属
炮兵团,炮兵团
中将会有一个营装备M-1型75毫米榴弹炮,而其他的两个营装备155毫米榴弹炮。虽然新装备的列装速度很快,但是军方仍旧感到时间紧迫,毕竟此时全面的世界大战已经在
波兰打响,不久
苏联红军和
德军的铁拳就在东线碰撞上了。鉴于战争的迫近和新火炮性能优秀,美国国会很快就通过了相关议案,同意M-1型75毫米榴弹炮的大规模列装计划,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的那个悲惨的早上,许多美国军人还在使用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M1897式75毫米榴弹炮。
战事一旦开启,巨大消耗让曾经绥靖的美国政府意识到必须大力增强军备,于是包括
海军陆战队在内的许多炮兵单位都换装了新的M-1型75毫米
榴弹炮,在换装过程中
美国军队又对其作出了一些改进。由于75炮身材小巧很适合搭载在美军各种装甲车上,而且在战争初期美军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与
德军相比都不占优势,这样改装很快就缓解了当时美军缺乏坦克近距离支援火力的困境。其中,加装75炮的M2半
M113装甲运兵车装甲车被最终定型为M2S型,并广泛装备盟军部队,直到
朝鲜战争后才被换装。M2S在战场上运用成功,但是毕竟该车的装甲还是相当薄弱甚至抵挡不住重机枪的直射,所以M8装甲车成了75炮下一个改造对象。由于采用了开放式
炮塔和较厚的装甲保护,M8装甲车立即被
装甲兵们认可,到战争结束一共制造了1778辆装备75炮的M8装甲战车。该车采用橡胶轮胎和新的减震系统更方便轻巧,而且分叉型的炮锄也使得火炮射击稳定性增强,这在没有炮兵
计算机的时代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设计。不久美国装甲骑兵师也拿出75炮的最终改进型——装备了75炮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该坦克在换下了孱弱的37毫米火炮后似乎脱胎换骨,包括
法国、中国等在内的许多
反法西斯同盟大量装备。
作为
美国军队的明星级军种——
海军陆战队更是对75炮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
太平洋上艰苦的蛙跳作战使得陆战队员们必须在地形复杂的火山岛屿上拼杀,因此
lvt两栖装甲车成了搭载75炮的理想平台。改造后的LVT战车被称为LVT(A)1型,LVT(A)1绝对是个混血怪物,它有着LVT的底盘和M-1型75毫米榴弹炮的炮身,以及“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
炮塔,但就这么个怪物无论在滩头火力破障还是内陆清剿敌人都屡建奇功。在换上了M8战的炮塔后它又成为LVT(A)4型重火力支援车,用来弥补
战列舰炮火过后火力支援的空挡,被陆战队员成称为“水上蛟龙”。
其实对75炮最为满意的恐怕还是
山地部队,复杂地形和陡峭的山岭限制大家伙的应用,155和105火炮是不可能为部队携带,因此
美国军队第10
山地师对75炮作出了许多改进以便适应山地战斗。由于无法在山地使用吉普车,他们就在
骡子身上打起了主意,比如简化75炮的零件将其由4匹军骡负荷,他们设计出了具有四个挂架的驮架,这样既可以担负火炮零件又可以背负弹药甚至伤员。第10
山地作战师在编制上也作出了调整,设立4个驮载
炮兵营,每营装备12门75
榴弹炮,通常6匹军骡负责担负火炮,而5匹担负其弹药的供应任务,另有一个
兽医学部门提供后勤服务。
随着战争的进行又有一些新的改进被提了出来。众所周知,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空降兵和
装甲兵的使用让战争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二维的空间作战被立体作战模式所取代,古老的炮兵也需要与时俱进,于是紧凑型的M-1型75毫米榴弹炮诞生了!与老式M-1型75毫米榴弹炮不同的是,前者重量大为减轻,各个部件也更为方便拆卸和运输,这对既需要火力支援又不能携带像155等
重炮的
空降师来讲绝对是天大的美事,拿到新炮的82和101空降师官兵惊奇地发现这个小个子战友竟然一样能搭载降落伞缓缓而下!而对于装甲兵来说也同样妙不可言,大量装备威利斯吉普的装甲兵既可以拖拽紧凑型M-1型75毫米榴弹炮,也可以把它拆卸成零件运往战场,然后再装上半履带车或者LVT两栖车又变成了M1型75毫米自行式榴弹炮,这简直是一件万能的武器!
征战四海不知愁
在空降作战中除了直接利用降落伞空降外,75炮还会搭载上滑翔机运送到前线作战,于是空降作战时都会看到一门门75炮从滑翔机的机腹中被拖拽出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75炮的威力
空降兵通常都会反复练习快速拆装,由于空降作战最危险的时刻就是落地后的几分钟,所以即使一名士兵都可以快速设置75炮,82和101空降师的官兵仍然觉得不够,于是新型派拉格式空投器被研制出来辅助75炮的空投。使用9个派拉格式空投器就可以辅助650公斤的75炮安全落地,当战场形势危急时甚至可以将75炮悬挂在
C-47运输机的机身之下直接空投。75炮一旦落地,训练有素的空降兵会立即将其组装并检查射击诸元,炮组只要7分钟就可以完成射击准备。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直接空投75炮有很大的风险,比如容易造成火炮上精密零件在落地时被损坏,再有就是丢失零件,这些情况一旦发生火炮将无法射击。
在部队的编组上,美国空降师一般将师属野战炮兵分为三个火力支援群,每个炮兵群装备4门
榴弹炮,而英军
空降部队通常在师内编成一个“空降轻型炮兵团”,该团由3个炮兵群组成,担负着全师的火力支援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整个英军就用美制的M-1型75毫米榴弹炮换装94毫米口径榴弹炮。和
美国军队不同的是,英军每个炮兵群装备6门75炮而非4门,并且配备2辆“
威利斯”侦察吉普和3辆火炮运输车,另外配备了2个反坦克炮兵群和1个防空群,以保护炮兵群的安全。
美军第82空降师的伞兵约翰·麦肯司(JohnMcKenzie)二战中曾经服役在第456野战炮兵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自己曾经是75炮组成员之一,在诺曼底登陆战中参加了空降到
德军后方的行动。着陆后他和战友们必须尽快携带75炮赶到指定位置阻挡德军增援部队,到达目标所在地后他们立即架设火炮并实施侦察,确定目标射击诸元矫正火炮,很快敌人就发现了他们并进行了炮击。由于炮击过于猛烈(电视剧《
兄弟连》中巴斯通一幕),他们只能转移,就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
诺曼底登陆33天的血战中他们携带75炮进行了25次阵地转移,并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之后,约翰·麦肯司随第456炮兵营参加了1945年2月阿登森林的血战。在
阿登战役中,他们和101师、第8集团军抵挡住
德军最后的疯狂,在德军溃退后他被编入505空降团的炮兵群担负追击任务,这时候德军已经从巴斯通一线撤退到后方一个叫埃尔莎的小镇处。他和别的75炮组成员立即侦察到了这一情况并决定占领镇的制高点进行阻击,当约翰·麦肯司爬到窗户处放眼望去,才发现他们竟然面对着 500多名装备着
半履带车和装甲车德国机械化部队!他立即向炮兵群报告了敌情,不多时M48型榴弹如暴雨倾盆而下,德军的装甲车和大量技术兵器当场就被砸瘫在镇子的十字路口处,可能是被打傻了,大量德军被堵在路上竟动弹不得,
美国军队则趁热打铁又消灭了几个M42
机关枪阵地。随后,约翰和战友挺着明晃晃的M4刺刀将剩余的
德国兵迅速地歼灭了。这个漂亮的
伏击战在30分钟内就结束了,500多名
法西斯主义士兵或死或伤全被约翰和他的战友干净地消灭了,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如果战术配合得当再加上有效地使用手中的武器,即使像75炮这种“不起眼”的武器也能创造奇迹!
7 5 炮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优秀表现让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盟军部队羡慕不已,活跃在印支那战区的“梅利尔抢劫者”突击队( Merrill'sMarauders)经常使用。“梅利尔抢劫者”突击队得名于
美国军队梅利尔
准将的手下一只善于
丛林战的
世界十大特种部队,本来他们还有个正式番号是美国陆军5307暂编团,但是士兵不喜欢这个名称,说是像“洛山矶街道上的杂货铺”,反而当地军民起的“抢劫者”的绰号更适合他们的性格。在攻缅甸的日军孟山据点后
约瑟夫·史迪威迅速要求进行“眼睛王蛇行动”,目的是夺取日军在缅北的最后一个据点——
密支那。于是“抢劫者”
特别行动队迅速开赴前线,在75炮发射M48
高爆弹的掩护下,包括中国50师在内的盟军在经过80天奋战后全歼日军。在攻克密支那的战役中75炮为盟军提供了有效的近距离火力支援,这是其他火炮所不能比拟的。其中在密支那市区的战斗中,由于日军利用城市建筑和地下工事阻挡了盟军前进的步伐,而
大口径火炮无法进入狭窄的街道,
迫击炮火力又显薄弱,在此情况下突击队借助75炮的火力将日军火力点一一拔除,为占领密支那奠定了胜利基础。此次战役也证明75炮不仅能对敌军步兵给予有效杀伤,也能摧毁堡等建筑物。在攻克
密支那机场的最后战斗中,日军龟缩于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工事中据守,
美国军队官兵一边作战一边大喊“快把小胖子(形容其粗壮的炮身)调来,轰这帮狗日的!”于是一个接着一个碉堡在在M1式榴弹炮的攻击下土崩瓦解,日军
水上源藏少将也此次战役中自尽身亡。
当第二次世界的硝烟渐渐远去,M-1型75毫米榴弹炮也成了博物馆中的展品,但是它轻便的身影和震耳欲聋的炮声仍能回响在天空中。今日,M-1型75毫米
榴弹炮化身为M-120礼炮,作为战争纪念仪式上的礼仪用炮。也许老战士们在那隆隆的炮声中能够回忆起当年征战的岁月和这位生死与共的袍泽,就像那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悄然地隐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