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镇,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下辖镇,地处乳山市东部,东邻
文登区小观镇,南濒黄海,西靠
大孤山镇和
徐家镇,北与
冯家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89.33平方千米。
南黄镇原为
牟平区第十区;1950年,属乳山县第四区;1984年3月,设南黄镇。截至2018年末,南黄镇户籍人口有24544人。截至2020年6月,南黄镇下辖33个行政村。
2018年,南黄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41亿元,农业总产值3.37亿元。实现税收89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4.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95元。2018年,南黄镇有工业企业35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7个。
历史沿革
1951年设南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撤社设镇。1995年,面积88.9平方千米,人口31960人,辖南黄、河崖、冷家庄、凤西庄、母鸡屯、南黄北塂、南黄庄、冯斜山、高家屯、西洋水、东洋水、院后、靠山、东姜家庄、朱家屯、陈家屯、孙家埠、上庄、西珠塂、东珠塂、
李家疃镇、岭上、柯家庄、西浪暖、汤南山、湾头、南台子、庄子园、仙人脚、宫家、归仁、崮山寺、南斜山33个行政村。
南黄明洪武七年,
辛姓由
襄阳市县迁海阳县大辛家,又迁此建村十里大辛家。
宣德五年,
李姓由大崮头李家迁入。
万历八年,
林姓由
栖霞县京子埠迁入,因位于黄垒
河南省,更名南黄。清康熙三十九年,鲁、乔姓分别由海疃、文登县狗皮桥迁入。
乾隆十五年,
宋姓由南泓迁入。现850户。
河崖明嘉靖七年,
姜姓由峒岭迁黄垒河南崖定居立村,故名。现150户。
冷家庄明正德十六年,冷学孟、冷学宦由
平度市迁此立村冷家。明
天启年间,
钱姓由
荣成市迁入。清
康熙,
冯姓由万家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330户。
湾头明洪武年间,
高姓由
海阳县徽村迁
黄垒河拐弯处定居立村,故名。清乾隆年间,
矫姓由
牟平区垂柳迁入。清嘉庆年间,贾、
孙姓由贾家庄、汤上迁入。现645户。
凤西庄清
乾隆,姜、蔡、陈姓由河崖迁此立村,因位于凤凰口西,故名。现118户。
母鸡屯清康熙年间,
张姓由
巫山来居,
王姓由山前庄迁入。因附近山林多
红原鸡,故称野母鸡屯,后更今名。乾隆年间,姜、陈、刘、高姓由邻村河崖、小陈家、归仁、湾头迁入,
李姓由文登县泽头迁入。现215户。
汤南山清乾隆四十五年,孙姓从汤后疃迁汤上南山定居,故名。
咸丰年间,王姓由
荣成市赤山迁入。后又有张姓迁入。现210户。
南台子清
光绪年间,
孙姓由汤东疃迁南台子定居,故名。现62户。
庄子园清乾隆五年,孙姓由汤东疃迁居,因此处为归仁的种地庄子,故名。现60户。
仙人脚清乾隆四年,
高姓从湾头迁此立村。相传因村北河中巨石有一仙人留下的脚印,故名。现60户。
宫家疃明崇祯十六年,
宫姓由文登县柳林庄迁此立村宫家庄。清末,
王姓由南黄北塂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135户。
归仁
金朝前有村庄龟阴(因村南有岩石形似龟,故名),金末战乱被剿。明末,孙、
刘姓由汤上和文登县鸭儿湾迁此立村,以原村名谐音取名。
清代,先后有张、高、
于姓从南黄、湾头、王家口迁入。现900户。
南黄北塂元末,
丁姓居此,明初迁北高格庄。清顺治元年,王姓从店子头迁南黄村北山塂处立村,故名。现335户。
南黄庄清
乾隆,李光先、李先培由南黄迁此定居。因此地是南黄村种地
庄子,故名。现230户。
北斜山明洪武末年,
高姓由西浪暖迁斜山之北立村,故名。
万历年间,
宋姓由史家疃迁入。清末,陈姓由母鸡屯迁入。现510户。
南斜山明
嘉靖,
黄姓由黄疃来此立村(后迁走),因位居斜山之南,故名。
清代,王、刘、
姜姓先后由南黄北塂、黄格庄、峒岭迁入。现152户。
高家屯明万历年间,
康姓居此建村
康平县,后迁走。清
康熙,高姓从湾头迁此以姓立村,后汪、曲姓由
牟平区迁入,李、
肖姓由大崮头、肖家迁入。现340户。
崮山寺清康熙三十一年,李柏从文登县吴家庄迁此立村,以附近古庙崮山寺为村名。
乾隆,孙、姜姓先后由东珠塂、西珠塂迁入。现105户。
靠山明万历年间,
孙姓由汤上迁此靠山而居,故名。清咸丰年间,
于姓由辛庄、院前迁入。后有姜、王、
谭姓迁入。现210户。
东
姜庄村明万历年间,
姜姓由峒岭迁此建姜家庄村。清
顺治,孙姓由东珠塂迁入。
康熙,
王姓由牟平迁入。清末,于姓由王家口、陈姓由
牟平区陈家疃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204户。
李家疃镇明万历年间,
李姓由李家迁此建村(后迁走)。崇祯年间,于姓由乳山寨迁此。清末,孙姓由东珠塂、
张姓由文登县张家埠迁入。现135户。
上庄元
至正年间,姜姓由万户迁珠塂村边小河上游立村,故名。明成化年间,
高姓由湾头迁入。清时,有吴、刘、孙、
万姓先后迁入。现420户。
西珠塂元大德年间,姜子茂由万户迁此立村,因村西北两小河中间有一圆形土塂,人称“二龙戏珠”,以此取名珠塂。明
万历年间更今名。民国末年,
姚姓从唐家洼迁入。现260户。
东珠塂明万历二十七年,
孙姓由汤后疃迁珠塂村东立村,故名。现390户。
朱家屯金元时期,
朱姓在此以姓建村,元末战乱迁走。明永乐年间,王、
周姓先后从
龙口市迁此定居,后迁走。清
康熙,孙、李、于、邵
四姓先后由刁家、青山、小浩口、邵家迁入,沿用旧名。现204户。
西洋水明
永乐年间,
于姓由
平度市古岘迁小河东岸立村,取名小河东。
隆庆元年,因洪水淹村,更此名。明末,李、
王姓由泽头、朱家屯迁入。
清代,
鞠姓由海阳所迁入。现173户。
东洋水明
嘉靖,王姓由朱家屯迁此,取名王家屋后。隆庆元年更此名。
万历年间,
孙姓由孙家埠迁此。清
顺治,
迟姓由莱阳县迟家庄迁入。
乾隆,于姓由狮子于家迁入。后
刁姓由刁家迁入。现280户。
院后明
泰昌元年,
肖姓由
河南省昌阳县章村迁此立村,因位于古寺院后,故名。清初,
臧姓由海阳县臧家迁入。现185户。
孙家埠明洪武年间,孙姓由
云南省迁黄垒河下游西岸立村。清
康熙,陈姓由卧龙迁入。乾隆年间,
邹姓由文登县店子迁入。现445户。
陈家屯明成化五年,陈姓兄弟四人由
牟平区纸坊迁此立村。清乾隆年间,
林姓由西浪暖迁入。现119户。
柯家庄清雍正八年,
柯姓从
荣成市柯家屯迁此以姓立村。清末,
孙姓由文登县南桥迁入。现30户。
岭上元末,姜、
曹姓由西浪暖迁高岭之上立村,故名。明永乐十八年,孙姓由孙家埠迁入。明末,
高姓由西浪暖迁入,
蔡姓由
榆树市底迁入。
清代,林姓由西浪暖、
王姓由杨家屯迁入。现602户。
西浪暖
元初,姜、曹姓居此,元末迁走,
郭姓由荣成县上郭家迁此立村。因位于
黄垒河入海口西,河水海水交汇,水浪一片,取名西浪浪。后更此名。明洪武年间,高姓由海阳县徽村迁入。明末,蔡姓由东浪暖迁入。清初,邹、王、林等姓由文登县店子、杨家屯、南黄迁入。现1200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南黄镇境内大部分为丘陵和缓坡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偏北为低山丘陵区,东南部为濒河
冲积平原,境内最高点位于西北部驴山主峰,海拔约310米;最低点为西浪暖村,海拔3.5米。
气候
南黄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6℃,年平均日照时数266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763.7毫米。
水文
南黄镇境内属
黄垒河水系。黄垒河发源于牟平昆嵛山,流经镇内汤
南山村在西浪暖村流入
黄海,境内河道长度为18公里。
自然灾害
南黄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灾、涝灾、风灾、低温、
霜冻、雷击等。最严重的一次涝灾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夏季黄垒河决口,西浪暖村3000余亩地颗粒未收,冲塌房屋50余间。
自然资源
南黄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
花岗石,地质储量1亿立方米,可采储量0.3亿立方米,分布于三佛山和驴山一带;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35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南黄镇下辖33个行政村:汤南山、南台子、庄子园、仙人脚、归仁、宫家庄、湾头、河崖、冷家、凤西庄、母鸡屯、北堪、南黄、南黄庄、南斜山、北斜山、靠山、崮山寺、上庄、西珠堪、东珠堪、姜家庄、
李家疃镇、高家屯、朱家屯、西洋水、东洋水、院后、孙家埠、柯家庄、
陈家屯、岭上、西浪暖。
截至2020年6月,南黄镇下辖3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南黄村腾飞路176号。
经济
200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5亿元,农业总产值1.1亿元;财政收入798.9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比上年增加1元。中学2所,小学6所,在校生共3727人。镇办工业主要有
造纸、石材、橡胶、织衫等,造纸、工厂化养鱼为支柱产业。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550万元,开发新产品3个;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利税575万元;引进项目17个,合同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1亿元,粮食总产量1.33万吨,果品总产量9000吨,蔬菜总产量6750吨,水产品总产量9000吨。
南黄镇现有
内资公司48家,外资企业12家,行业涉及乳山乳华纸业有限公司、中威金属、瑞京服装、三宝玩具、天勤食品、兴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形成了以加工、海水养殖划为主的格局。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1.4亿元,利用内资1.8亿元,利用外资333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0.5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00万元。
到2011年底,全镇招商引资完成招商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28%;工业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35%;农业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15.3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59万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收入9280元,同比增长9%。
——一、二、三次产业均取得新突破。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在发展传统种养业基础上,强化富民优先理念,全面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今年成功引进了3个特色现代农业项目。一是肉食鸡养殖项目,通过前期的积极运作,我镇共引进了7个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肉食鸡养殖小区,已投产3个;二是香菇种植项目,加强与裕荣食品公司的沟通对接,新引进了荣辉食用菌项目,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大棚20多个,年产香菇20万公斤,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三是茶叶种植深加工项目,以打造区域内的龙头茶叶基地为目标,引进了总投资1500万的威海福润生态农业项目,年可加工茶叶100吨,可消化约3000亩鲜茶叶原料。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全镇新发展茶叶360亩,总数达到1000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二、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一年来,我镇坚持工业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着眼于加快项目建设,建立了领导分工负责制度,落实责任,明确时限,强化项目服务力度,年内引导乳华纸业等企业实现技改投入两千万元。双辉铸造顺利投产,年产值达一千万元。三、新兴旅游产业实现零突破。针对我镇旅游业“短腿”现象,通过采取外出对接、邀请考察、以商招商、宣传推介等方式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年内引进了总投资近千万元的金台农业休闲园项目,现已进入试营业阶段,实现了我镇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项目上的新突破。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2011年南黄镇加大了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总投资1168万元,实施了1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硬化路面59000多平米,栽植各类苗木26000多株,浆砌水渠11000多米,修建花墙12600米,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处,改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处。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我镇出现了一批精品工程、实效工程、惠民工程:高家屯村将环境整治与加强社区设施配套相结合,与推进社区管理相结合,建成了多位一体的社区办公服务中心;
院后村利用环境整治契机,争取社会捐赠200余万元,修建
漫水桥一座,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河崖村、院后村、高家屯村整治工作都在全市前列,在
威海市第一批环境综合整治验收中,我镇10个村一次性通过验收,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垃圾中转站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农村垃圾乱扔的现象,真正实现了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全镇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投资40多万,新建了群众工作中心,集合民政、劳保、果树、渔技、残联等多个部门,实现一条龙服务、窗口化办公。着眼于村级工作建设,组织实施了全镇危房改造工作,改造房屋58户,争取补助资金108995元;为150多户农民办理家电和汽车下乡补贴,做好粮食补贴和小麦、玉米、花生等良种补贴的发放工作,完成各项社会救助发放工作。
畜牧发展
2006年南黄镇的畜牧养殖业取得很大成绩,蛋鸡存栏量超过34万只,比2005年增长30%,年产
鸡蛋750万公斤,比2005年增长25%;出栏肉鸡60万只,其中肉食鸡25万只,分别比2004年增长120%和-20%;
母猪存栏量达到2000头以上,出栏肥猪1.6万头,比2005年增长15%和10%;奶(肉)牛养殖渐成气候,达到
奶牛70头、
肉牛60头。特种养殖重新开始发展起来,貂存栏量达到5800只以上,较2005年增长160%。
南黄镇畜牧业的现状总的概括为:养鸡养猪已成规模,养牛方兴未艾,特种养殖长足发展,养兔养蚕原地踏步。全镇规模以上蛋鸡养殖户超过100多户,肉鸡养殖户大约10户;养猪如今在南黄镇可谓遍地开花,全镇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养猪,
母猪存栏量达到2500余头,年出栏肥猪1.8万头,但规模养殖户较少,主要有湾头、南台子和河崖等五家大的猪场;养牛产业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朱家屯、冷家、北、高家屯四个初具规模的养牛场,并有向四周辐射的趋势,
奶牛存栏70余头,
肉牛存栏60头;原来颇具规模的养兔和养蚕却在原地踏步,成为南黄镇养殖业发展的不和谐音符。
南黄镇2005年养殖的最大亮点是该镇的特种养殖蓬勃发展,截止2006年底,南黄镇的特种养殖存栏量达到4200只,其中貂存栏量4000只,狐狸存栏量20只,特种养殖户达到45户。2006年全镇共出栏貂超过1。2万只,狐狸超过1000只。
2005年南黄镇养殖业发展的特点:南黄镇养殖业的特点是发展较为集中,养鸡和养猪发展比较快,主要因为这几年
鸡蛋和猪肉的价格上涨,养鸡和养猪的效益提高而且其风险比较小所致。但养鸡主要是以规模养殖为主,蛋鸡养殖较2006年有较大发展,全镇养蛋鸡规模户有100余户,蛋鸡养殖规模突破34万只,肉食鸡主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大棚养鸡,以50天为一个周期,一年出三到五棚鸡,每棚2500只到3000只,全镇大棚养鸡20户2006年出鸡20万只。较2005年我镇的肉食鸡养殖有很大退步,主要是因为今年肉食鸡的市场非常不景气,同时肉食鸡病害太多,与之相左的是种鸡、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大幅上涨,风险大增,大批养殖户转而养殖蛋鸡或者投资特种养殖,但是原来的养殖大棚依旧完好保存,一旦市场前景好转,很多人还会进行肉食鸡的养殖。与养鸡相反,养猪主要是农户家庭散养为主,当然也有大规模户,例如湾头的孙文胜养猪场的规模在年出栏1000头以上。但从全镇的情况看主要是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平均每户存栏
母猪1-3头。
畜牧养殖业为南黄镇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朱家屯村,其养鸡的收入已经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河崖畜牧业收入所占比例也达到60%以上。一只蛋鸡一年产蛋30斤,每斤
鸡蛋3元多,就是90多元,一个养3000只鸡的鸡场除去各种费用,一年的纯收入保守估计在五万元以上,一般一个养鸡周期是500天,在更换蛋鸡时,鸡母可以卖到每斤4元,每只蛋鸡平均4斤,收入仍在3万元以上,2008年鸡蛋和肉鸡的价格比较高,肉食鸡每斤达到3.4元,一般农户都是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与厂家签定了购销合同,最大限度地免除了养鸡户的后顾之忧。2008年养猪的效益也是比较好的,一般的情况下,每出栏一头肥猪,纯收入在250-300元之间,每个养猪的农户一年出栏20-30头肥猪,纯收入在5000元-9000元,如果是规模养殖,效益会更加可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招商引资
乳山市开展思想解放活动以来,南黄镇党委、政府,动员全体干部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反思,认真开展“改变机关作风、树立南黄形象”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干部们结合思想解放活动,结合各自驻村实际,提出利用荒山、荒坡,闲置房屋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大办小项目,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富裕的具体工作目标。
该镇北斜山村看到,原村小学院里,
威海市人于雪松开办的圣宇服装厂生产红红火火,50多名工人正紧张生产;村东山,村里与中鲁果汁有限公司合作的150亩高酸苹果,土地已平整完备,两个占地5亩多的配套
平塘县正在开挖;村里规划的120亩
干果基地,正在平整……开展思想解放活动,广大干部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明确了目标,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为抓在谈项目跟踪落实,8位机关干部在外出差;为抓在建项目和投产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进度,12名机关干部食宿在工地。
特色种养业
在稳固传统种养业项目的前提下,该镇大力培植新兴特色种养业,依托海水资源,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沿海
大菱鲆鱼、海参等海珍品养殖持续升温。依托山东荃馨生物有限公司建设了300亩芦荟种植基地,林业花卉育苗、日本萝卜种植等项目发展迅速。依托
天勤食品有限公司,全镇养牛业蓬勃发展,狐狸、
梅花鹿等养殖项目悄然兴起,特色种养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社会
南黄镇内的北斜山、南斜山及陈家屯有
新石器时代遗址和
西周早期墓群,其中南斜山
商周时期古墓葬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利发展
乳山市南黄镇省财政扶持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575.3万元,其中省扶持资金200万元。项目区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包括高家屯、东洋水、陈家屯、西洋水、岭上、西浪暖6个行政村,总面积1.59万亩。该项目于2003年5月开工,2004年5月完工,实际建设节水灌溉工程1.2万亩,其中良田半固定式喷灌1470亩,果树滴灌4150亩,大棚滴灌1090亩,粮田管灌5000亩。
该项目主要推广应用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灌溉新技术,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包括系列化的可编程控制气、智能化的控制程序、精确的控制
传感器、高质量的通讯系统和中心计算机控制软件。可完成大棚的自动灌溉、自动施肥、自动测报土壤情、空气湿度和温度。采用微机控制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完成整个棚的灌溉和施肥。该项目自动化程度居全省领先水平,工程建设标准高、质量优、节水工程科技含量高,扩大和改善了水浇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年可增加经济效益62万元,节水68万方,省工0.86万个,节能8万度,大大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缓解了当地水资源和电力的紧张状况,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提高了全市人民的节水意识,增强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同时对今后发展高标准节水灌溉具有指导意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