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乡地处
靖西市西北部,距市区60公里,南坡乡地处靖西市西北部,距市区内60公里,东界
吞盘乡,北接
安德镇与三合乡,西与
那坡县为邻,乡级通柏油路,各村屯的交通也较方便。全乡现有12个行政村(街),105今自然屯,165个村屯,总人口17518人(2020年),全乡总面积l84平主公里。
地理环境
南坡乡地处石山地区,全乡的耕地面积中大部分为石旮地,耕作自然条件较差。南坡乡根据大面积的石旮地因其耐寒、耐旱的特点改种具有市场资源优势的
生姜、西番莲、珍珠玉米、优质南瓜及
木薯等特产,在2003年就有一个自然屯的生姜收入超过百万元。2010年后,南坡乡大力推广
柑橘种植,2012年大力推广养蚕业,为农民打开了致富的路子。如今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网络,再也不是那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辖:南坡、逢鸡、老桑、马峒、明学、达腊、书力、定金、底定、果仙、汤洞、荷郎12个行政村。
自然资源
在2003年就有一个自然屯的生姜收入超过百万元;南坡乡是人民游击活动基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高密集的原始“
活化石”沙树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在乡境内;
社会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特别是乡政府所在地投入100万元资金建成的人饮工程的投入使用及各村屯大范围家庭水柜、地头水柜、沼气池等各项扶贫项目顺利实施后,南坡乡原先的“滴水贵如油”的现象已被新的面貌所代替。南坡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活动不断进步。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4326万元,财政收入以大约每年16%的递增。全乡现有l所普通初中和1所中心小学11所村完小,在校生3294人,在职教职工185人。
经济
农业发展
大石山区的南坡乡,耕地面积仅1395公顷,大部分耕地面积是石旮地,且无地表河流,旱季水源奇缺。由于石旮旯地具有耐寒、耐旱等特点,适宜种桑养蚕。特色农产品:
生姜,西番莲,珍珠,玉米,南瓜,
木薯。南坡乡因地制宜,把
桑蚕生产作为南坡乡发展经济的优势产业来抓,以科技为支撑点,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桑蚕生产。该乡还专门设立小蚕供中心,由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负责供养,为农民供应健康的小蚕,提高养蚕成功率。现桑园面积2800亩,2008年以来共养蚕2274张,其中,小蚕共育1730张,全乡养蚕收入126万元。小蚕供育中心养小蚕1730张,占全乡养小蚕的83%。大家拿去养的小蚕都很成功。自2006年至2008年8月份,由于蚕茧市场价格高,使南坡乡种桑养蚕农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
为了培育高山优质水果产业,南坡乡党委、政府根据“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针对荷郎村群众对种植水果积极性高和高山气候宜种水果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渠道引进优质品种,在荷郎村全力打造高山优质水果基地。2006年引进400亩
甜橙。2007年引进200亩早熟梨,2009年更是引进了市场上稀有的优质水果品种——福建红肉蜜柚200亩。至今,该基地已有
芦柑、
红江橙、
脐橙、
蜜柚、水蜜桃、
番石榴、
油桃、阿尔及利亚夏橙、早熟梨、
红肉蜜柚苗等十几个优质水果品种,面积达1140亩。2008年该基地水果产量已达40万公斤,销售收入超百万元。
靖西市南坡乡喜事盈门,一喜:荷郎、汤峒、老桑3条宽6.5米,长17公里的乡村沙石公路建成通车,同时还修通、拓宽了果腰、西乐、陇栋、个便、个奴、果巴、弄角等7条村屯公路;二喜: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通讯汤峒、果仙、明学3个行政村基站顺利开通;三喜:全乡种桑养蚕产值跃居全县种桑乡(镇)第二位。
旅游
南坡乡是人民游击活动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最高密集的原始“
活化石”沙椤树橛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在乡境内,加之这里的民风民俗淳朴,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独具乡村特色旅游开发的潜力。
木偶戏历史悠久
靖西
壮族木偶戏是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戏种,历史悠久,因其唱腔都带有“呀啊嗨”,故也称“呀嗨戏”。木偶戏展示着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壮族传统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关于剧种的起源,
靖西市木偶艺人有两种看法:一说宋代末年,靖西几个秀才外出考试,看了外地人演的戏,觉得很好,回来后就讨论成立戏团,刻木作人,以代替演员,创造唱腔、服装等而成木偶戏(又叫木头戏、傀儡戏)。有的艺人说,木偶戏的祖师是靖西旧州一个姓梁的
壮族人,他装扮成
汉族到
桂林市去考试,不幸被主考查出,以壮人不能参加考试为由治了罪。回来后,他愤而把自己的遭遇编成词,用末伦调演唱,很受群众欢迎。之后,他联想到在桂林时演员用官话唱的戏很吸引人。于是萌生演戏给家乡人看的念头。他用木头来代替人,效仿
京剧做成各种人物形象,给它们穿上服饰,仍用本地人听得懂的末伦调来演唱,
木偶戏就此产生了;一说
南宋末年,
文天祥的部将
张天宗率师到
靖西市(时称归顺州),军中常演木偶戏,后来逐渐传播到民间。壮学宗师
黄现璠便持这种看法,他认为:“靖西县木偶戏据说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江西人张天宗带到靖西来的,经
壮族艺人改造成了壮族的木偶戏,流传在靖西,
德保县一带。演唱时,多用‘呀哈嗨’为衬腔,故又称‘呀嗨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封建社会传统的历史小说,如《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穆桂英》等。随编随唱,缺乏固定的剧本。其
瑞安鼓词语言,均用壮族民歌的诗韵格律,多用腰脚韵的形式,使得结构严谨,独具一格。”当地木偶艺人说,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关于驻军的事,史书有记载。
形音俱佳
靖西市木偶戏的脸谱用银木或
柚木精心雕塑而成,后用褐石作脸的肉色,根据人物的特征和要求,用墨汁描绘五官。人物有“文武”、“小生”、“青衣”、“花旦”、“闰门旦”、“刀马旦”、“须生”、“红脸”、“花脸”、“丑生”等,脸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征。音乐曲调有平板调、彩花调、喜调、哭调、平高调、叹调、诗调等,有时可穿插巫伦调、下甲山歌等;伴奏乐器主要靠俄依(
马骨胡或清胡),俄五(土胡哐厚胡),
小三弦、
秦琴、
唢呐及木叶等,
打击乐器有锣、钗、鼓等。其
瑞安鼓词语言用
壮族民间诗韵格律,属板腔板体和联曲体结合形式,演唱时多用帮腔来烘托气氛。语言为
壮语,兼有汉语。道白有口语白和韵白之分。在服装方面,文生多穿白穿花,但没有龙凤彩画图案。武将戴盔披甲。一般角色则着与本民族相似的一般服装。正面人物穿较华丽的衣服,反面人物则穿旧的衣服,并且戴皮帽。
由盛到衰
靖西木偶戏从诞生至今,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曾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曾是缺少电影时代农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但如今,靖西木偶戏日渐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据相关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
靖西市县城、城郊及化峒、地州、新圩、
德州市、大道等10多个乡(镇)村(街)都组建有业余壮剧团,1990年,全县有30余个业余戏班。现已是今不如昔。靖西现仅存4个木偶剧团:泗梨木偶戏组、靖西县博物馆民俗演唱队、新圩木偶剧队和亮表福巷木偶剧队。南坡乡汤峒村的群众说,1987年,靖西县泗梨木偶戏组到汤峒村演出,不仅全村村民倾巢而出观看演出,而且引来周边村屯的群众前来观看。2009
春节前来观看
木偶戏的人多为老年人且寥寥无几,其他人都去观看其他文娱节目了。观众少,木偶师傅的演出热情也大大降低了,演出天数从原来的7天减为3天,晚上演出也因观众稀少而取消了。不少村民预言,在不久的将来,该村不再有木偶戏演出。
文化
特产
西番莲,俗称“鸡蛋果”、“巴西果”,又称“
鸡蛋果”、“紫果西番莲”、“百香果”,拉丁文叫做“PassifloraedulisSims”,原产地巴西。因其果汁营养丰富,气味特别芳香,“果汁之王”之美称。西番莲全身都是宝。果汁营养特别丰富。由于果汁香味浓郁,具有
番石榴、芒果、香蕉、菠萝、草莓等多种水果的复合香味,是目前色、香、味俱全的国际天然最佳饮料。这种天然饮料,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和化痰止咳、治
肾虚、滋补强身的功能。西番莲实属当今水果
低热量天然果汁饮料之上品,故有“果汁之王”的美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果肉营养丰富,可制成果脯、
果酱、
冰淇淋、
果冻、饼馅和高级糕点等。
人口民族
2021年7月7日,
靖西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截至2020年,南坡乡人口数为175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