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布罗·润麒(1912年7月8日-2007年6月6日),出生于中国北京,达斡尔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
吉林将军郭布罗·长顺的曾孙,清朝末代皇后
郭布罗·婉容的弟弟,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22年,随着郭布罗·婉容与
爱新觉罗·溥仪结婚,10岁的郭布罗·润麒成为“国舅”,受封二品护军
参领。1929年,赴
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日本
学习院大学和日本
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1932年,与溥仪的三妹妹
爱新觉罗·韫颖结婚,成为“
额驸”。1937年,再赴日本骑兵学校进修。1938年,任伪满洲国吉林第二军管区
少校参谋。1941年,出任伪满洲国驻日本使馆武官。1944年,任伪满洲国高等军事学校
中校教官。1945年,随溥仪潜往日本,途中被
苏联士兵俘虏,后押解到苏联囚禁。1950年,转到
抚顺市战犯管理所,作为“伪满战犯”接受思想改造。1957年,被免予起诉,释放回家。后进入北京编译社从事翻译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京西百花山下的黄塔公社放牛。1978年,调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后当选为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获得中国国务院颁发的“杰出社会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开办私人
中医诊所。2007年6月6日,因病去世,享年95岁;6月12日,其
追悼会在北京
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郭布罗·润麒的一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他从一位皇朝的国舅、驸马沦为俘虏、阶下囚,在历史的涤荡之下,又重归平常百姓中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他经历了
中原地区在一个世纪里的风云变化,见证了末代
RNG电子竞技俱乐部的过去和新生。
人物生平
家族起源
1912年7月8日,郭布罗·润麒出生于中国北京地安门外帽儿胡同的荣府。其父是
郭布罗·荣源,其母则是清朝军机大臣、贝勒
爱新觉罗·毓朗的二女儿
爱新觉罗·恒馨。
润麒的家族郭布罗氏是
达斡尔族,原籍
黑龙江省讷河县龙河乡满乃屯,属
正白旗。郭布罗氏家族的兴起,是从润麒的高祖父郭布罗·阿拉吉善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建立功勋官至副都统开始的。而润麒的
曾祖父郭布罗·长顺历经
咸丰、
同治、光绪三朝,屡建战功,官至一品,镇压过
捻军起义,也平定过异族分裂的叛乱,当时人称“小长将军”,逝后封太子少保、
世袭一等轻车
都尉,
谥号“忠靖”。
润麒的祖父郭布罗·锡林布则性情平和,酷爱诗书,一生远离官场,因祖、父辈的功勋,世袭一品荫生大门侍卫的
封号。润麒的祖母则是皇族
爱新觉罗氏家族的一位
格格。从锡林布起,郭布罗氏家族与
满族最高统治者爱新觉罗氏家族开始建立世代姻亲的关系。润麒的父亲
郭布罗·荣源也一生未踏入仕途,在女儿
郭布罗·婉容嫁给
爱新觉罗·溥仪后,被封为“承恩公”,任
内务府大臣。伪满时期,在
长春市任宫内府顾问,皆为挂名的差使,有职无权。
早年经历
润麒2岁时,随父亲举家迁居至
天津市。不久,因乳母耽于照料,造成他严重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遂被外祖母毓朗贝勒的福晋带在身边抚养、教导。他童年的时光是在毓朗贝勒的别墅度过的,外祖母允许他自由跑跳,爬树上墙,给他养成吃苦、勇敢,不恋家的性格。在外祖母的教育和影响下,他将长大后当一名工程师作为最早的人生理想。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清王室倾覆、皇族势微的社会形势下,他感受到外国小孩子对他的轻视和欺辱,又产生到军校上学,学成后当军官为国效力的想法。
1919年,润麒7岁时,他的外祖父
爱新觉罗·毓朗在北京故去,润麒全家随外祖母回北京奔丧,他与同父异母的姐姐
郭布罗·婉容同住
帽儿胡同旧宅。1920年,润麒的家族卷入
爱新觉罗·溥仪选后的风波,婉容成为皇后候选人之一。1922年12月1日,随着姐姐婉容的陪嫁队伍,润麒作为溥仪的妻弟,被母亲带着第一次去皇宫里见到溥仪。此后,十余岁的润麒,受到溥仪的宠爱和器重,时常应邀进宫小住,陪溥仪玩乐,溥仪对他也从来不加任何管束,任他在宫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甚至允许他在紫禁城内骑马而行,润麒还与溥仪的三妹妹
爱新觉罗·韫颖成为青梅竹马的小伙伴。1924年4月,
印度文学家、诗人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访华时,去故宫拜访溥仪,润麒随溥仪参加会面,并拍照留念。
留学日本
1924年11月,润麒在
天津市获知溥仪被
冯玉祥部下
鹿钟麟赶出故宫的消息。不久,溥仪移居天津张园,开始与愿意支持他恢复祖业的日本军界往来,而润麟也对溥仪盟誓效忠,他和溥仪的胞弟
爱新觉罗·溥杰最受溥仪信任并被寄予厚望。润麒与溥杰在紫禁城时已结成莫逆之交,二人志同道合,都想要投笔从戎,学习军事,协助溥仪恢复祖业,又因不满家庭的束缚,二人决计出国留学。为此,二人相约,每日清早一起跑步锻练身体,磨炼意志。
1929年3月,润麒与溥杰一道去日本留学。初到
日本时,因语言不通,无法按原计划进入士官学校学习,润麒便先补习
日语和数学。暑假时,润麒回
天津市探亲,经溥仪、
郭布罗·婉容指婚,与溥仪的妹妹、三格格
爱新觉罗·韫颖订婚。之后,他加入日本一家民间体育组织“寒稽古柔道社”,经过一个冬天的锻炼,他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提高,为进入军校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本补习一年后,润麒进入日本专供贵族子弟读书的
学习院大学。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思想活跃,既学到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也受到追求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1932年,润麒回到
长春市,迎娶了溥仪的妹妹爱新觉罗·韫颖,婚后携妻赴
日本继续学业。同年,润麒从学习院大学毕业,并以“满洲国”留学生的身份进入日本
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开始四年紧张而严酷的军校生活。
供职伪满
1936年,润麒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国,溥仪任命他为
卫戍军中尉,寄希望于他和
爱新觉罗·溥杰能建立一支效忠皇室的军队。润麒被安排在
沈阳市(今沈阳)“中央训练处”见习两个月,熟悉“满洲国”军队编制的情况。他一心报效溥仪,工作勤奋。但不久,他察觉溥仪利用日本人复辟不成,反被日本人利用,他开始为自己、为溥仪的命运忧虑起来。1937年,溥仪又派润麒赴日本骑兵学校进修。1938年,润麒再回到
新京(今长春),被溥仪派至禁卫军骑兵连任
上尉连长,不久又派他任吉林第二军管区
少校参谋。与
关东军共事期间,出于民族自尊,凡遇到日本人欺压自己的同胞,他往往挺身而出,申张正义。日本关东军吃亏后并不甘心,但忌惮润麒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也因他在日本政界、军界有不少朋友,就在暗地里策划除掉他。1941年春,溥仪获知
日本人计划除掉润麒的情报后,委派他出任“满洲国”驻日本使馆武官,去日本暂避风头。
1944年底,因战争原因,润麒就读的
日本陆军大学校停课关门,他携妻带子返回
新京,被日本关东军安排在“满洲国”高等军事学校,担任
中校教官。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派出部队进入“满州国”境内,直逼新京。8月10日,
关东军决定放弃新京撤退,润麒奉召以侍从武官的身份,携家眷跟随溥仪退往通化
临江县大栗子沟的安身之处。8月15日,
日本昭和天皇宣布
无条件投降,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后,被日本人安排潜往日本,润麒是随行的8个成员之一。
阶下之囚
1945年8月17日,润麒随溥仪乘坐飞机抵达沈阳机场,在机场休息室等候换机时,被苏联士兵俘虏。随后,被
苏联红军送往苏联远东贝加尔地区的赤塔郊外的莫洛科夫卡疗养院,在此,润麒与父亲荣源重逢,父子同囚。十个月后,又随溥仪等人被押解到苏联
哈巴罗夫斯克第四十五战俘收容所,苏方要求他们学习《
国家与革命》《联共(布)党史》等理论著作,润麒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也开始产生动摇。1948年,润麒被调到普通的士兵收容所,开始了平生最艰苦的劳动生涯。他伐木、运煤、装卸圆木,每天劳动十五六个小时。在劳动中,他被圆木撞断腿,砸伤脚导致感染坏死,一度面临截肢的风险。同时,还面临着吃不饱饭的困境。
1950年7月,中苏双方在中国边境的
绥芬河车站交接战俘,润麒又被送到
抚顺市的战犯管理所,作为“伪满战犯”,和被俘虏的
中国国民党战犯一道接受思想改造。在所方组织下,他通过学习《什么是封建主义》《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材料,发现外部的社会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思想也随之产生变化。他很快成为改造队伍中的积极分子,美术、绘画、
话剧,自编自演,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十分紧凑,冬天滑冰,夏天打球,上午学习,下午运动。1957年
春节后,由于罪行较轻,认罪态度较好,他被免予起诉,释放回家。
回归社会
1957年,润麒回到北京,重新回归社会。最初他没有工作,暂时在北京
东城区政协帮忙,生活全靠妻子的工资和出租房屋的租金。1959年,他被安排到一家汽车修配厂,成为一名钳工。但由于政治上的污点,他始终是名学徒工。后来在周恩来的关照下,他进入北京编译社从事
德语和
日语的翻译工作。他从小学习德语和英语,东渡
日本多年,又在
苏联自学
俄语,语言正是他的一项专长。可是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爆发,编译社解散,他被下放到京西百花山下的黄塔公社放牛。1978年,润麒被调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开始学者生涯。他在任职的《法学译丛》编辑部,从事日本法包括
日本环境法的资料编译,介绍日本环境法的体制制度和机制,向中国打开了日本环境法的大门。1983年,润麒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再次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下基层、入户访问,拿到第一手材料后,才会动笔书写报告。他与其他委员曾联名提出保护自然资源的立法议案,帮助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全和台村村民改善生活条件,获得全国最佳提案奖。1993年,他的任期结束后,国务院授予他“杰出社会贡献奖”,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晚年生活
1994年,润麒拿到行医执照,在家里开办起
中医诊所,,免费义诊。他将中医的针灸、拔火罐与西医的植物神经学相结合,独创“郭式治疗法”,对治疗
高血压、牛皮癣和妇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早在
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学习针灸学,阅读中西医书籍。下放黄塔公社期间,他继续运用自己的医术,为农民治病。他的诊所吸引了很多疑难病症的患者登门求助,在替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他的晚年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因病去世
2007年6月6日,郭布罗·润麒因患肺炎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朝阳医院,享年95岁;6月12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追悼会。
家族关系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文学形象
人物轶事
幼年病缠身
润麒2岁时,因乳母隐瞒没奶的事实,仅给他吃些
朱云峰,导致他严重
营养不良。外祖母发现后,请来
德国医生为他诊治,开出的西餐食谱并不对他的胃口,他将这些饭当成药来吃,最终治愈。
6、7岁时,润麒出现严重
便血的症状,身体虚弱得连脖子都支撑不住脑袋。他的母亲信奉西医,找来各国大夫诊断,结果吃了半年多的西药也不起作用。后来,母亲回家照看生病的外祖父,家里人就给他请了一位中医,只服一剂药病就好了。从此,润麒就树立了行医的理想。
小小建筑师
润麒从小跟随外祖母长大,外祖母希望他长大成为一名工程师,掌握一技之能,自食其力。在他六岁生日时,外祖母送给他一千块红砖当作生日礼物。那之后,他既当建筑师,也当泥瓦匠,整天泡在花园里搭了拆、拆了搭,磕碰受伤也不在乎。一次,他搭成一段“万里长城”,不但蜿蜒曲折,还有敌楼、烽火台,城墙上可以任意来去,敌楼里有了望孔,可以让人隐蔽容身,被外祖母看到,高兴之余,请客人们一同观赏,客人们也对他的创造力赞叹不已,夸他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溥仪的友情
溥仪与
郭布罗·婉容大婚后,年仅十岁的“国舅”润麒便时常“蒙召”进宫,天真烂漫、不具“臣气”的润麒成为溥仪最好的玩伴,两人之间产生一种非君臣式的、纯真的友情。每次润麒进宫,都会被溥仪留在宫里玩一两个月。但润麒的母亲怕耽误他的学业,常常婉拒溥仪的邀约。而溥仪为了见他,就想出赏赐四匹马给他的主意,趁他进宫谢恩之机,又留他在宫中住一个多月。
年少的润麒十分淘气,他拿着溥仪“
永保天命”的印章,在皇宫的柱子上乱盖,溥仪丝毫不以为意,后来溥仪的父亲
爱新觉罗·载沣进宫看到柱子上印倒的“永保天命”,就猜到是润麒干的。当溥仪的妹妹三格格要嫁给润麒时,母亲、
郭布罗·婉容和溥仪都赞同这桩婚事,惟独载沣不同意,就因为润麒小时候太淘气,怕女儿嫁给他受气。
润麒学会骑自行车后,就将自行车带到宫里,引起大家的好奇,不光溥仪、婉容和太监们想要学骑车,就连
端康皇贵妃也要跟着学。为了骑车方便,溥仪还听从润麒的建议,下令将
养心殿到
御花园一路的门槛都锯掉,这一举动吓坏了老太妃们,担心破坏了皇宫的风水,纷纷出来阻拦。
婉容的教诲
在润麒的心目中,姐姐婉容是一个温柔端庄、尊重下人的旧式女子。小时候,有一次在宫里吃
西餐,润麒发现太监给每个人上菜的时候都是放在左边,惟独把他的放在右边。他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就命令太监在左边上,太监马上就换个位置。见此情景,
郭布罗·婉容提点他,让他凑合着点。她觉得弟弟太挑剔,这点小事不应该为难太监。
清宫里最忌讳说“打”字,因宫里有规矩,只要说一声“打”,马上就会有人拿来板子和家什准备打太监和宫女。有一次,润麒到婉容宫里玩,指着躬身立在旁边的太监,跟婉容开玩笑地说:“你说打他。”婉容立刻冲他瞪眼睛:“不是跟你说过吗?不许说这个字,这是忌讳!”婉容经常通过这些小事来教育润麒,对待下人要有礼貌,要尊重他们。
青梅竹马情
润麒常去紫禁城玩,自然地也就认识了溥仪的三妹、醇亲王
爱新觉罗·载沣的三女儿
爱新觉罗·韫颖。因为年纪都还小,润麒也只是觉得三格格长的比其他格格漂亮。有一次,玩闹间,润麒去追捉韫颖,韫颖平日最怕润麒,慌不择路,逃到东配殿里,被润麒堵住,她又羞又怕、不由得跪地求饶,用一方手帕挡住脸,口中喃喃:“husband,husband(丈夫)”天真未凿的他们尚不解这刚学来的新词的意味。后来,溥仪旨婚,二人青梅竹马的感情终于缔结美满姻缘。
三额驸传说
1939年初春,润麒成为民间传说“三额驸怒砍日军军官”的主角,说他用军刀砍了一名
日本军官的头。事实上,润麒从日本归国后,对
关东军在“满洲国”凌驾于溥仪之上的种种行径早有不满,凡是遇到日本人欺压自己同胞的事,他都要出面打抱不平。一次,他见到日本军人乘车不付钱,就叫住对方付钱,并被记者拍下,次日在报纸上登出题为“邦人赤面图"的照片,引起社会反响。过了不久,他
属下士兵被日军雇佣的中国特务打伤,无人敢管,他听说后就去对那个特务拳打脚踢,狠狠教训一顿。还有一次,日军卡车撞伤中国人,车上军官无动于衷,命令司机继续开车,恰被润麒撞见,他上去就给日军司机两记耳光,大骂不止,车上
日本军人都被吓住,无人敢动。因他的这些“壮举”替“满州国”的百姓们出了口恶气,民心受到振奋和鼓舞,也就被视作英雄行为广为流传,特别是他“国舅兼驸马爷”的身份,相关事件在流传的过程中就被夸大,甚至带上传奇的色彩,于是就演变成“三
额驸怒砍日军军官”的传说。
切蝇头泄愤
在苏联战俘收容所期间,溥仪仍然坚持吃长素不杀生,对润麒等人也如此要求。某天,润麒当着溥仪面打死一只
苍蝇,招致溥仪不满,润麒当即心生反感,当着溥仪的面,故意接连拍死几只苍蝇,犹嫌不足,还将几只蝇尸捡到纸上排成一列,又逐个将蝇头切下,如同小孩子玩把戏一样挨个给苍蝇换头。换完头,润麒挑战似地抬头看向溥仪,发现溥仪的目光已不复君王对臣子的威严,而有些悲哀、胆怯、惶惑。润麒于心不忍,遂裹蝇尸离去。溥仪在他心目中偶像的光环散去,从此他与溥仪割断了君臣关系的纽带,人格上完全独立起来。
替婉容正名
状告报社
2004年5月18日,《甘肃青年报》刊登一篇题为《中国末代皇后——婉容》的文章,署名郭布罗。郭布罗·润麒认为该报道严重失实,损害婉容名誉权,且侵犯他的姓名权,将
甘肃省青年报告上法庭。8月9日,
朝阳区法院依法裁定,以被告甘肃青年报主体不适格为由驳回其对甘肃青年报以名誉权纠纷提起的诉讼。8月13日,郭布罗·润麒将被告主体改为甘肃青年报社后重新递交诉状。在诉讼过程中,郭布罗·润麒被置疑诉讼主体资格,他的身份经过法院调查核实得以确认,该案因此被拖延半年。2005年12月,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登载的文章属于社会已公开、公众已知晓的,照片也在社会和历史资料中公开过,且文章内容也没有诽谤
郭布罗·婉容名誉的内容,因此不构成侵权,判决一审驳回上诉,郭布罗·润麒考虑自身经济和精力两方面的原因,决定放弃二审上诉权利。
抨击剧组
2004年5月,郭布罗·润麒对电视剧《
末代皇妃》一些有损
郭布罗·婉容形象的情节表示愤慨,并指出“《末代皇妃》的行为实质上是在谋财害命”。他通过代理人对外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向《末代皇妃》讨一个说法,并向公众介绍婉容真实的性格、品行,力求为婉容正名。
身后的纠纷
2007年6月,在郭布罗·润麒去世后,他的女儿郭曼若、外孙女历群和他生前的助理郭立英,因房产问题发生争执。6月10日,郭曼若发现郭立英和外人住在润麒在金住台路的一套房子里,遂将他们请走,并更换新锁。6月11日中午,郭立英撬门又住进去,且又更换了新锁。当晚,历群发现郭立英和其他几名男子在屋里,认为郭立英是要占房子,随后报警。而郭立英则声称是来取自己的衣物,并遵润麒遗愿取其遗物共同火化,被郭曼若、历群拒绝。而润麒法律顾问赵雅君则声称,6月14日公开郭布罗·润麒遗嘱,身后的所有财产与女儿曼若和外孙女历群无关。
人物评价
郭布罗·润麒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胞弟,早年命运与末代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相系。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调入法学研究所后,他编译的大量宝贵文献资料为繁荣法学研究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努力地把自己变成人民中的一员,动荡的经历锤炼了他对祖国的爱和率直善良的性格,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使他成为一位受人尊重和爱戴的老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评)
郭布罗·润麒的一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他经历了一个国家在一个世纪里的风云变化。他从一位皇朝的国舅、驸马沦为俘虏、阶下囚,在历史的涤荡之下,又重归平常百姓中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曾经拥有的显赫身世、享受过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他的一生,见证了末代皇族的过去和新生。(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评)
郭布罗·润麒是一个极为正直、办事很认真的人,尤其是在做全国第六、七届政协委员的工作中,不仅认真负责,而且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直言披露,痛陈利害。在耄耋之年,仍思维敏捷、说话有力,而且诙谐、幽默,既有长者之风度,又和蔼可亲。他淡泊宁静,开办诊所,免费义诊,追求的是为人民多做点事。(原司法部副部长 金鉴、作家 张骥良评)
他是一位从历史的荒原深处走过来的耄耋老人,他曾经有过高贵的出身和显赫的地位,他曾经有过大起大落传奇般的经历,他身披着沧桑巨变的岁月风尘,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怀着东方文明传递给他的一身风骨绝技,走到了21世纪。他有着与生俱来的贵族血脉,更经历过岁月的沉淀、积累和修炼。(作家
王梓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