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篇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
范畴篇》(希腊语:Κατηγορίαι,拉丁语:Categoriae,英语:Categories)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也是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的开篇之作,该作主要讨论了本体论和逻辑学相关问题。
《范畴篇》全书共十五章,其中第一至三章主要通过分析名实关系、主词与谓词的关系以及相应谓词对象与主词对象的关系,确立了范畴分类的标准。第四至九章主要以“实体”为中心,进而剖析“是”的主要规定要素,论述了关于“是”的十个范畴,即“实体”主范畴和九个属性方面的次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十个基本范畴囊括了事物自身所有存在的意义和存在方式。除此之外,在第十至第十五章,亚里士多德还论述了同事物变化相关的“对立”、“在先”、“同时”、“运动”、“所有”等五个范畴,因它们是在十范畴后添加论述的,学界一般称它们为“后范畴”。
《范畴篇》所论述的范畴,既是对表述“是”的词项作的高度概括分类与意义分析,也澄清了思维必须掌握的普遍性语词的含义。范畴理论的建立表明亚里士多德已从他早年接受的柏拉图主义中解脱出来,迈出了构建他自己哲学体系的重要一步,这也是希腊哲学思维的一大飞跃。同时,《范畴篇》建立了一种分析理性,对西方哲学中科学理性传统的发展、对亚里士多德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产生了巨大影响,康德颠覆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发展了先验逻辑,并把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发展为三组十二对“范畴表”,确立了认知逻辑研究的新范式,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重视认知范畴体系研究的传统。
书名释义
范畴的思想并非亚里士多德首创,“范畴”这个词在希腊文中兼有指谓、表述和分类的意思。中文根据《尚书》中“洪范九畴“译为“范畴”(“洪范九畴”是姬发时期的一种治理天下的理论,分为九个方面),表达了“分类”的含义。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指的是人们指称和论述对象时所运用的概念,是一种抽象的类概念。在《范畴篇》中,通过分析名实关系,主词与谓词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谓词对象与主词对象(主体)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确立了范畴分类的标准,凝炼地论述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关于“是”的哲学范畴表。
作者介绍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出生在爱琴海北岸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一生主要在北马其顿雅典度过,公元前322年病逝,享年63岁。
亚里士多德出身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他的父亲尼各马可是一个医生,是马其顿王阿敏塔斯的朋友和御医,他的母亲菲斯蒂的家族很富有。17岁时他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学习和工作了近二十年,深受柏拉图思想的熏陶。当时正逢马其顿兴起且开始吞并希腊各城邦的时代,公元前343年他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之邀做了亚历山大王子的教师,亚历山大所到之处传播希腊文明,开创了“希腊化时代”,与他本人所受的教养肯定有关。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回到雅典,在一个名为“吕克昂”的体育场建立了学校,开始从理论上对其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由于亚里士多德常常与学生们一边散步一边教学,他的学派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回师巴比伦时染病身亡,亚里士多德遭到了雅典反马其顿王国党的攻击,不得不流亡他乡,次年即病逝了。
亚里士多德聪慧勤奋,博学多才,专心治学,著述宏丰。据说他的全部著作多达1000多卷,留传下来的只占全部著作的1/5,内容广泛,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公开发表的作品,这种作品只留下残篇,第二种著作是课堂讲稿,生前并未成书,直到公元前1世纪时,才由逍遥派代表人物安德罗尼科(Andronicus)编辑成书。其中,在各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著作是《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论诗》(亦译为《诗学》)等。
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脉络来看,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对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之中的希腊经验性的自然哲学与理性思辨的逻各斯学说这者的综合。但从学派外部的情况看,他的学说遭遇则较为曲折。在整个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影响哲学发展的主要是柏拉图。直到12世纪,欧洲才重新发现他的著作的希腊语原本。13世纪时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为重建基督教神哲学体系,致力于用亚里士多德哲学取代柏拉图哲学作理论依据并逐渐获得了成功。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亚里士多德哲学才由异端邪说一变而成为中世纪哲学的最高权威,从而有了至今不衰的研究和寻根热潮
成书背景
在古希腊时期,论辩术和修辞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语义学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从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再到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早期的逻辑思想雏形。但是以往的希腊哲学家探索世界的本原,将它或是归结为某种或某些物质性元素,或是归结为某种抽象的原理,如数、“是”即“一”和分离的“相”,这些学说皆难以真实解释现实世界。
亚里士多德尊重经验事实,他认为哲学的任务是要说明和解释现实的世界,所以应该从现实的具体事物出发,不能从抽象的原理出发,因此他明确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才是第一本体,抽象的“种”和“属”只能是第二本体,这样就将哲学的基本立足点改变过来了。他从经验事实中概括出表述“是”的核心即本体和它的诸方面属性的范畴系列,逐一作出严密的意义解释,体现了浓重的科学理性与逻辑分析精神,有很强的指导科学认知的功能。这就大大超越了前辈哲学家,成为他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坚实起跳板。
内容概要
《范畴篇》篇幅不长,分为15章,凝炼地论述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关于“是”的哲学范畴表。
第一至三章,通过分析名实关系,主词与谓词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谓词对象与主词对象的关系,确立范畴分类的标准。第一章主要探讨名称与事物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包括同名异义的东西、同名同义的东西以及由引申得名的东西。第二章对简单用语和复合用语进行区分,并且说明了述说主体与存在于主体之中的东西的不同。第三章主要探讨隶属关系及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
第四至九章,以实体为中心,进而剖析“是”的主要规定方面,论述了关于“是”的十个范畴,即实体主范畴和九个属性方面的次范畴。第四章列举了思想对象的十个范畴并进行举例说明。第五章论述了实体范畴,包括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六章论述了数量范畴的特点与性质。第七章论述了关系范畴的性质,包括相对者与相关者。第八章论述了性质范畴的定义与种类。第九章略述活动、遭受和其他的范畴。
第十至十五章,主要从对立与运动方面研讨了关于“是”的五个“后范畴”,也颇有重要意义。第十章主要讨论四类“对立”,包括“实有者”与“缺乏者”,相反者,相关者,肯定与否定。第十一章继续讨论相反者。第十二章讨论“在先”范畴的多种用法。第十三章讨论“同时”范畴。第十四章讨论了生成、毁灭、增加、减少、变化和位移六种运动范畴。第十五章讨论“所有”范畴的各种意义。
具体范畴
通过分析名实关系,主词与谓词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谓词对象与主词对象(主体)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确立了范畴分类的标准,凝炼地论述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关于“是”的哲学范畴表。
亚里士多德看来,这十个基本范畴囊括了事物由于自身的所有存在的意义或存在方式。在这十个范畴中,实体是最基本的“主范畴”,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实体外的其它九个范畴论述主体的属性,属于“次范畴”。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论述了对立和运动等五个“后范畴”。《范畴篇》中对“次范畴”和“后范畴”的论述占有较多篇章,内容相当重要。实质上它们是在确立实体为中心的基点上,进而探讨本体的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的普遍性范畴,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前期本体论思想的重要内容。
主范畴:实体
实体(亦译为“本体”)是基质,规定了一个事物“是什么”,它是维系、拥有属性的载体,是属性变化的根据。
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通过制定判断实体的五条标准,区分出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从而提出了他最初的实体学说。这五条标准是:(1)“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一个主体的东西”。“不述说主体”,是从逻辑上讲的,指不充当宾词,而是主词;“不依存主体”,是从哲学上讲的,指不是主体的属性,而是主体自身。(2)“所有的实体,似乎都在表示某一‘这个’”。“这个”指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亦即个体。实体的这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是单一的个体。(3)“实体自身没有对立物”。意思是说,性质、关系等范畴有对立面,如好与坏、上与下等,但没有什么能和实体对立。(4)“实体似乎无更多或更少等程度上的差别”。这不是说不同类别的实体之间无程度差别,而是说同一类实体的各个个体间无程度差别。(5)“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都可以有对立面”。这是实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其他范畴则不具有。如某个人,他可以有时白有时黑,有时善有时恶,但却始终是同一个人。
依据上述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两类实体。个别的具体事物(如苏格拉底)是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因为它最符合这五条标准。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如“人”)和种(如“动物”)是第二实体,因为一方面,它们基本上符合上述标准,可视为实体,但另一方面,其实体性却不如个别事物。除了第一实体外的其他事物都依赖于第一实体而存在,离开第一实体其他事物便不能独立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的分析是以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为起点或基本单元的,愈个别的东西实体性愈大,愈普遍的东西实体性愈小,他并未深人事物内部去探明其构成要素,即质料和形式。一旦他跨出这一步,其观点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形而上学》之中。《形而上学》第七、八、九卷对实体学说展开了系统的探讨,这也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深人发展。
次范畴
所有范畴和事物都由于实体而存在。《范畴篇》第六至九章论述了依存于实体、并可表述实体的九个范畴,相对实体而言,一般称它们次范畴。在其中,亚里士多德着重论述了数量、关系和性质这三个范畴。
数量
数量依存于实体,是实体的一种属性规定,即实体在空间与时间中存在方式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的数量范畴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数量自身没有相反者,如线、面、二尺长等自身都是确定的量、不内含同自身相反的东西;其次,数量自身无大小、程度的不等,某一物的两尺不会比另一物的两尺更长,对数量之同的比较,只能用“相等”和“不相等“来述说。
同时,亚里士多德从两个方面区别了数量的意义。首先,数量的连续间断。有些数量是连续的,如线、面、体,它们之中存在着连接其各部分的共同边界。有些数量是间断的,如数目即自然数1、2、3、5,以及语言的各音节。第二,数量皆由部分构成,各部分或有、或无相对的位置。表现空间的数量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位置,如构成面的线、构成体的面;表现时间的连续数量是流变的,间断的数量如数目的各部分,均无确定位置,或如语言不能持久存在,它们的部分皆无相对位置,只有先后的相对顺序。
关系
关系是事物在相互联系中所表现的相关属性,它在相互关联中表现实体的属性。
亚里士多德指出关系范畴有两种情况。第一,表述一事物同别的事物相关,如某物的数量是其他某物数量的两倍,“两倍“或“一半”是关系。第二,指一事物必须通过别的某事物来表述和说明它自身,习性(如品德)、状况、感觉、知识、姿势等,都事关他物,必须通过他物来加以说明。品德总是某人的品德,状况总是某事物况。
亚里士多德指出,关系范畴有时有相反者,但并非所有的关系都有相反者。如美德与邪恶是相反习性,知识与无知也互为相反者。但如“三倍”就没有同它们相反的关系。
性质
性质是以某种方式形容、描述事物的样子。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四类性质。第一,状况和习性,前者是稳定、持久的品质,如人的知识与德性;后者是易于动变的性质,如热与冷、疾病与健康。第二,自然的能力与无能,如某人善于奔跑,某物之软或硬。第三,感受的性质,如因害羞而脸红。第四,事物的形状与外表形式,如直、曲、三角,事物各部分排列的顺序、稠密或疏松等。
性质范畴有三个特点。第一,性质具有相反者,如白与黑,公正与不公正。第二,大多数性质可有更多或更少的程度的不同,如两个事物相比较,一个事物可更白,或更公正。但是有些性质不能有程度的不同,如三角形和圆形,都符合有关的确定的定义,不能有程度差异。第三,在所有的属性范畴中,只有性质范畴,可用“相同”或“不相同”的词进行比较。
其他
至于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和遭受六个次范畴,《范畴篇》认为它们都是意义明显的,只略举数例带过,未深作理论分析。这表明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些次范畴时,还只是对本体的属性作一般的分类,他的范畴思想有逐步深化过程。
后范畴
在论述了十个主要的范畴后,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的第十至十五章还讨论了同事物变化相关的对立、在先、同时、运动、所有等五个后范畴,着重论述对立和运动。后范畴就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中所展示的相互关联,对一些普遍联系及相应的逻辑关系作了哲学的概括和分类。
对立
亚里士多德既批判主张“是”即不动的“一”的绝对主义观点,也反对相对主义。他主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相反的东西中的一者变成另一者,并在这一基础上区别了四种意义的对立,分别是有相互关系的两个东西的对立、两个相反者的对立、缺失和具有的对立及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的对立。
运动
《范畴篇》中还只是概略地指出运动有六种:生成、毁灭、增加、减少、变化及位移。后来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将生成和毁灭合并为生灭,将增加和减少合并为增减,论述四种运动形式。这四种运动互为区别:生灭是本体存在与不存在的变动;增减是数量的变动;变化是性质的变动,以及关系和其他一些属性的变动;位移是在空间所处位置的变动。
运动与对立是紧密相关的。前面所述的四种对立,实质上都是在运动中所表现的普遍联系和特性,而运动变化皆是朝着对立方面进行的。静止即是运动的相反者,生与灭、增与减皆是互为相反者。变化则是向相反性质及关系等属性的变更,位移则有正向和逆向的相反者。
在先
“在先”是同运动变化的本原相关的一个范畴。《范畴篇》第12章列述“在先”的四种意义:第一,时间上更长久、古老;第二,次序的先后不能颠倒,如数目1先于2;第三,任何序列有在先、在后,如作为证明的科学的几何学中点、线、面等先于有关命题;第四,在相互蕴涵的东西中,作为原因的东西本性上先于另一作为结果的东西。例如命题对象的事实是此命题真与假的原因,某人存在这一事实在先,蕴涵着肯定他的命题是真的。
同时
“同时”是和“在先”对应的范畴,有三种意义:第一,发生在同一时间、互非原因的东西无在先、在后之分;第二,两个互为原因、相互依存的东西,如两倍和一半;第三,逻辑上处于同等的次序的东西,即同一个种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属,本质上也是同时的,如动物分类中水栖动物和飞行动物两个属,就逻辑上的次序而言是同时的,无在先、在后之分。
所有
“所有”指本体在运动变化中生成和获有的一切属性和关系,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体现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
相关著作
《工具论》(Organon)
《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在逻辑方面论述的汇编,共分为六篇: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该书是逻辑学的开山之作。
《工具论》有其建立的哲学根据,他没有将“是”和思维的规定性截然割裂、对立。逻辑哲学是《工具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把握哲学范畴也是理解他的逻辑理论的首要环节。《范畴篇》作为《工具论》的开篇之作,具有本体论和逻辑学的双重意义。它所论述的范畴,既是对表述“是”的词项作高度概括的分类与意义分析,也澄析了正确思维必须掌握的普遍性语词的含义。《范畴篇》在学理上同其他逻辑论著有机联系,表明《工具论》并非只是从形式化角度研讨正确思维的结构,而是贯穿着探求关于“是”的知识的深刻哲学意义。
《论题篇》(Topics)
《论题篇》的篇幅较大,共8卷,现代学者已一般认为它是写于较早时期的作品,同《范畴篇》相距不久。表面看来它像是一部指导从事论辩的指南,内容包括论辩中如何选择合适论题、进行有效论证,以及如何反驳对方的主张,等等。然而它并不是像智者那样教人论辩术,算计如何使用技巧在论战中取胜。实质上它是在研究论辩中,构建了一种独特的语义分析的逻辑理论。它不仅在论述哲学范畴(普遍词项)方面比《范畴篇》有进展,更切合建立逻辑学的需要,并且形成了“四谓词”说。十范畴加四谓词,成为他研究论辩推理、建立语义分析逻辑理论的纲它细致研讨了在探究意见与知识的论辩中,如何进行合理、正确的立论与驳论,历来被视为论辩的指南。
除此之外,《论题篇》大量运用了《范畴篇》所建构的十范畴和后范畴,主要从正确使用范畴与谓词的意义的角度,研讨论证和反驳论题的辩证推理。需要注意的是,《论题篇》中的范畴分类与《范畴篇》中的范畴分类有所不同。
《解释篇》(On Interpretation)
《解释篇》解释命题,共14 章,篇幅不长。在《范畴篇》所确立的范畴的基础上讨论命题的意义,从主项谓项的量化、肯定和否定的对立以及真假值角度,论述了命题的形式结构,以及不同形式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探讨了模态命题。
《范畴篇》认为单个的非组合的词如“人”、“白”、“跑”、“胜利”,并没有真假之分,只有由它们结合而成的肯定或否定的命题,才有真和假。《解释篇》肯定这些点,指出同上述相应一致,作为思想符号的语言,也必须“通过结合与分离,它才会产生正确与错误”,孤立的名词和动词,如“人”、“白”、“行走”等,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可言。《解释篇》表明亚里士多德对逻辑学进入形式化的研究。
影响
《范畴篇》不仅奠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对希腊化时期的斯多葛学派、中世纪的唯名论和近代德国的伊曼努尔·康德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前期在《范畴篇》中所体现的实体理论为其后期思想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的分析是以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为起点或基本单元的,愈个别的东西实体性愈大,愈普遍的东西实体性愈小,并未深人事物内部去探明其构成要素,即质料和形式。一旦他跨出这一步,其观点就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形而上学》之中,这也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深人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影响了斯多葛学派的逻辑学。他们将亚里士多德的10类范畴缩减为4类,即实体、质、状态、关系,把亚氏的量、地点、时间、活动等范畴都归为状态范畴之中,因为斯多葛学派认为这些范畴对于实体这个主范畴来说都是非本质的、偶然的。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亚氏范畴表中范畴之间相互重叠的现象。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为中世纪的唯名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唯实论较多地接受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思想,认为一般(种、属)决定个别事物的存在,一般是真实的,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先,而个别事物则是不真实的。而唯名论则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最真实的,一般、种属只是事物的名称罢了。
伊曼努尔·康德在亚里士多德“十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范畴表”,进一步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随着18世纪启蒙运动在西欧各国的发展,旧的哲学形式逐渐被抛弃,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式来思考哲学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近代哲学家形成了新的系统的认识论和哲学理论,康德颠覆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发展了先验逻辑,把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发展为三组十二对“范畴表”,并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首次论述了这些范畴,系统地列出了认识的知性范畴表,确立了认知逻辑研究的新范式,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重视认知范畴体系研究的传统。
亚里士多德在 《范畴篇》中确立的实体观念影响了现代逻辑。亚里士多德认为,单一词项所指的第一实体,既不陈述任何一个主体也不在任何一个主体之中。单一词项不能作谓项,这不仅是亚里士多德词项逻辑的哲学基础,也为现代逻辑所坚持。
评价
当代哲学研究者基本认同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所论述的范畴是探究现实世界的“是”的范畴,是探求科学知识的有效思想工具,肯定《范畴篇》在逻辑学和哲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范畴篇》中的一些具体内容的观点则有所保留。
中国古希腊哲学研究者汪子嵩等指出,范畴的理论表明亚里士多德已从他早年接受的柏拉图主义思想中解脱出来,迈出构建他自己的哲学体系的重要一步,这也是希腊哲学思维的一大飞跃。亚里士多德明确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才是第一本体,抽象的“种”和“属”只能是第二本体,这就将哲学的基本立足点改变了过来。同时,《范畴篇》对中心范畴实体和每个次范畴及后范畴的意义分析甚为细致,脉络分明,这就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多重内涵的意义网络,揭示了“是”的丰富多样性,为探求关于实在的知识,提供了一张明晰有序的范畴意义网络,并可据以构建各种逻辑范畴,分析各类词项、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国古希腊哲学研究者陈康认为,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实体观是基于对逻辑的称谓的研究,虽然区分了具有特殊性的第一实体和具有普遍性的第二实体,但是基于逻辑的称谓,第一实体才是最为根本的实体,因此亚里士多德甚至企图以个别性作为标准,将属和种摒除于实体范畴之外。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反而是对实体的划分为以后实体观的转向留下了伏笔。
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指出,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直接目的完全是方法论的,他把逻辑当作预备学科,他的学派将这门学科当作一切科学的一般工具。但是这门预备学科本身却被亚里士多德创造成为一门科学。他主动提出对各方面思维活动的检验,对思维活动规律形式的全面检验,利用形式理辑完成了这个方法论上的任务。但是这样一来,关于正确思维形式的知识只有通过理解思想的任务才能获得;而这种任务又只有从有关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的一般关系的明确观念中才有可能显示出来。因此,亚里士多德逻辑同他的形而上学设想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形而上学设想也是处理其它学科的基础。亚里士多德逻辑在原则上是彻头彻尾地认识论的。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书名释义
作者介绍
成书背景
内容概要
具体范畴
主范畴:实体
次范畴
数量
关系
性质
其他
后范畴
对立
运动
在先
同时
所有
相关著作
《工具论》(Organon)
《论题篇》(Topics)
《解释篇》(On Interpretation)
影响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