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江镇
云南保山市下辖镇
潞江镇位于怒山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末端,东连隆阳区蒲缥镇杨柳白族彝族乡,西邻腾冲市五合乡芒棒镇曲石镇,南接龙陵县镇安镇腊勐镇,北交隆阳区芒宽镇,东西宽30多公里,南北长70多公里,国土总面积734.61平方千米;全年日照适中、降雨充沛,年平均气温21.3℃,绝对最高气温40.4℃,绝对最低气温0.2℃。
潞江镇古属傣族土邦“MongHe/赫”、今属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居住着汉、傣、僳、德昂、彝、回等多种民族,总人口80599人(2018年);辖27个行政村、驻3个国营农场;是云南省著名的旅游小镇,也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美丽宜居小镇”之一。
历史沿革
潞江镇,即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傣语称“勐赫”。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古属“勐赫”傣族土目领地(今潞江坝、龙陵县)。
公元前425年,“勐掌”(保山盆地)傣族土目号召傣族各部组建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勐赫”加盟“勐达光”(哀牢国)。
公元69年,“勐掌”傣族土目携“勐达光”77个傣族土目归附汉朝、“勐赫”傣族土目为其中之一,汉朝于“勐达光”地设永昌郡,“勐赫”属永昌郡。
公元77年,“勐掌”傣族土目与汉朝反目,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西地区重组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掸国”),“勐赫”加盟“勐达光”(掸国)。
公元586年,“勐达光”(掸国)被骠人所灭,“瑞丽市”(瑞丽江河谷盆地)傣族土目联合怒江、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傣族组建联盟国家“勐卯”(即“卯国”),“勐赫”加盟“勐卯”(卯国)。
公元762年,洱海盆地崛起的“勐舍龙”(汉译“南诏”)占领澜沧江以西地区、于“勐掌”设立永昌节度,“勐赫”归附“勐舍龙”(南诏国)、属永昌节度。
公元954年,“勐蓬”(缅甸兴威盆地)傣族土目号召傣族各部组建联盟国家“勐蓬”(即“蓬国”),“勐赫”加盟“勐蓬”(蓬国)。
公元1261年,蒙古帝国在澜沧江以西设金齿等处安抚司,“勐赫”傣族土目归附大蒙古国、属金齿等处安抚司。
公元1278年,元朝(前大蒙古国)裁金齿等处安抚司、设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和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勐赫”为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柔远路。
公元1316年,“勐赫”傣族土目归附以“瑞丽市”(瑞丽江河谷盆地)为中心的傣族联盟国家“勐卯龙”(汉译“麓川国”),“勐赫”属“勐卯龙”(麓川国)。
公元1384年,“勐卯龙”归附明朝,其控制区域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勐赫”属麓川平缅宣慰司。
公元1403年,明朝析麓川平缅宣慰司“勐赫”地设潞江长官司、授“勐赫”傣族土目为长官,并在“勐赫”境内设守御千户所派兵驻守。
公元1411年,明朝升潞江长官司为潞江安抚司、授“勐赫”傣族土目为安抚使。
公元1428年,“勐卯龙”(麓川国)再次崛起,“勐赫”傣族土目又附“勐卯龙”(麓川国)。
公元1441年、1442年、1448年,明朝倾半国之力、数十万军民“三征麓川”;第一次征麓川时,潞江安抚司复置;明征麓川之役结束后,大量汉族军民留在“勐赫”的高地屯守,“勐赫”傣族土目的领地缩小。
公元1659年,清代占领“勐赫”地,仍设潞江安抚司、授“勐赫”傣族土目为安抚使。
公元1770年,清朝在“勐赫”傣族土目领地设龙陵厅,节制“勐赫”、“勐焕”、“遮放”、“勐板乡”等傣族土目,“勐赫”傣族土目领地南部被龙陵厅直辖。
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将龙陵厅改为龙陵县;公元1932年,龙陵县节制的“勐焕”、“遮放”、“勐板”等傣族土目领地划出置设治局,龙陵县保留“勐赫”傣族土目领地及直辖地区。
公元1950年,龙陵县成立人民政府,“勐赫”傣族土目领地被龙陵县直辖,全县划分为四个区,“勐赫”傣族土目东升担任第四区(潞江坝)区长。
公元1958年,龙陵县第四区(潞江坝)划入保山县改设坝湾公社。
公元1983年,保山县改为县级保山市,坝湾公社属县级保山市。
公元1988年,坝湾公社改为坝湾傣族乡。
公元1995年,坝湾傣族乡改为潞江傣族乡。
公元2000年,保山地区改为地级保山市,县级保山市改为县级隆阳区,潞江傣族乡属县级隆阳区。
公元2005年,潞江傣族乡改为潞江镇,原道街乡的道街、江东、澡塘、登高、石头寨、三达地6个村委会划入潞江镇,潞江镇政府由坝湾村迁至小平田集镇。
公元2014年,芒宽彝族傣族乡云南百花岭、芒合2个村民委员会划入潞江镇,潞江镇叠设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与潞江镇人民政府合署办公、为两个机构一套班子的县级行政单位、直属地级保山市
地理环境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最高海拔为3570米,最低海拔为640米,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全年日照适中、降雨充沛,年平均气温21.3℃、绝对最高气温40.4℃、绝对最低气温0.2℃,年降雨量700-1000mm;全年无霜期达350天以上,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高黎贡山山脉与横断山山脉由北向南横贯全潞江镇全境,其分支体系群峰交错,雄伟壮观,形成了一道天然绿色屏障。高黎贡山岭谷分明,垂直气候分布明显,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观。
自然资源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的高黎贡山中有兽类117种,鸟类347种,两栖纲29种,爬行纲48种,鱼类17种,昆虫纲844种,有与恐龙同一时代的珍稀植物—萝等,被誉为是“植物王国,月亮山”。
行政区划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辖
辖29个村民委员会,有301个村民小组;兼辖潞江农场、新城农场、知青农场等3个农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党政办公室、农村工作局、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局、社会事务管理局、综合执法局、公安分局、财政分局、工商行政管理分局等机构。
另外,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还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道街水文站、保山市农业局甘蔗科学研究所、武警保山市公安边防支队芒颜边境检查站、武警保山市公安边防支队曼海边境检查站、武警保山市公安边防支队东风桥边境检查站等多家驻潞机构。
经济
发展概况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以建设“热带绿色经济大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了第二、三产业,使全镇(区)经济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全镇(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产业调整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确立了“稳粮蔗、固粮烟、建集镇、兴旅游、强工业、壮畜牧、促林果”的发展思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着力抓好粮、蔗、烟、果、畜的发展。经济作物产量、产值均有较大增长。
工业经济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实施工业强镇(区)战略,有效落实工业发展计划。工业产品产量和效益都有了较大增长。
旅游经济
近年来,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开发打造了一批重点景点景区,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一是加快以傣族特色为主的小平田集镇建设,使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0.4平方公里,初具规模;二是通过引进资金等方式加大景区投入,已建成赧亢自然珍稀植物园、热经所热带植物观光园等一批高质量的景区景点;三是不断提升以住宿、餐饮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全镇(区)共有30余家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四是积极打造以丙闷榕树奇林――赧浒白龙潭等八个景点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办好浇花节攀枝花市节等,以节庆活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集镇建设
小平田集镇属于保山市市城市开发格局“二主四次”(二主即保山城、腾冲城,四次即昌宁县施甸县龙陵县、小平田)之一,机遇与优势并存,是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乃至整个保山市最具开发潜力的集镇。2006年,潞江镇被确定为全省旅游小镇。
小平田集镇总体规划为2006—2020年,近期2006年—2010年,人口规划为8000人,远期2010年—2020年,人口规划为30000人。近期建设用地规模为3.13平方公里,人均110.7平方米,远景总控制在6—8平方公里。小平田集镇已建成集镇面积约0.4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2529万元。完成了黎山路、广姆路、荔园路的建设(含人行道、路灯、地下管线等);占地10.08亩的镇政府办公区已投入使用;保山苍楠三星级酒店,已建成投入使用。
下步将投资1000万元左右,完成占地60余亩的景观河(包括佛塔、奘房以及泼水广场)、占地16亩的农贸综合商场、客运站和其他中心站所(单位)的建设。
不久的将来,一座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功能分区合理,具有傣族特色的城镇将屹立于高黎贡山旁,奔腾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边,成为保山市集镇的一大靓点。
招商引资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以项目推进为核心,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作为振兴全镇(区)经济的战略性工作来抓,思想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机制上创新,发挥优势,强化措施,招商引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成功引进、建设苍楠三星级酒店,酒店占地4.25亩,投资600余万元,现已建成并投入营业。二是引进木材加工厂两个,总投资750万元,已投入生产,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三是引进飞龙矿业公司对我镇大岭子金矿进行开发,对新城、库老铁矿进行探矿。四是引进城康房地产公司对赧浒白龙潭景区进行开发。五是与德宏陇川王子咖啡公司达成投资协议建设腰果加工厂,总投资3100万元。
发展展望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将进一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奋力拼搏。以建设“热带绿色经济大镇,最具傣族特色集镇,重要交通枢纽中心,新型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农业,努力发展工业,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第二、三产业,使全镇经济全速全面发展。
文化
民俗风情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众多民族杂居的格局,造就了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服饰,听到不同的民族语言,吃到不同的风味的小吃,感受到不同的民风民俗。如傣族的“象脚鼓舞”、“嘎秧舞”、“浇花节”,傈僳族的“三弦舞”、“倒杯酒”、“同心酒”,德昂族的“水鼓舞”等。
区位优势
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地处保山市腾冲市龙陵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交通枢纽位置,国道320线,省道六东线穿境而过,保龙高速公路30多公里在镇(区)域内、并在小平田集镇3公里处设有出口及大型服务区,具有交通、区位、资源等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民族工艺
蔑编,是傣族传统竹编工艺。怒江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其中以箩、饭盒等竹器最具有代表性。笆箩在傣语中是一种挂在腰间的小竹篓,即是生产生活用具,又是一件精致的装饰品,亦是傣族青年表达爱情的传递物。
傣锦,是傣族一种古老的手工纺织工艺品。潞江傣族妇女大多擅长织布、织锦,织工技术精巧,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为题材,所织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佛塔、寺院、竹楼等活灵活现,体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旅游
一、高黎贡山自然公园
高黎贡山自然公园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赧亢管理站辖区的生物走廊带内,与赧亢村民委员会相邻,距镇政府(区管理委员会)所在地40公里,离保腾公路不到200米,走进迷人的高黎贡山,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寄生、附生植物千姿百态,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A级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生物圈”,它与“怒江大峡谷”一道以其独特的立体型多样性气候,被世人称颂。高黎贡山最高海拔为3570米,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已知的维管植物有4300多种,花卉观赏植物600多种,药用植物1077多种,动物1425多种,其中有台湾杉、桫、大树杜鹃王、云南红豆杉等60多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以及水鹿云豹、白眉长臂猿等8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是科普研究、探险旅游的最佳圣地。高黎贡山自然公园是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重点开发景区之一。
二、曼海千亩咖啡观光园
曼海千亩咖啡观光园位于320国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曼海大桥”边,距镇政府(区管理委员会)所在地14公里,站在园中可以俯看潞江坝,怒江风光尽收眼底。
曼海千亩咖啡观光园于1997年由云南大学120公司牵头打造,是云南省热带经济作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示范园集咖啡、芒果、胡椒、喷灌、滴灌、绿化于一体,形成4000亩农业生态景观。示范园内不仅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农业科研成果,还可以观赏“富饶美丽的潞江坝”!
三、芒旦傣族风情园
芒旦傣族风情园位于芒旦村民委员会,距镇政府(区管理委员会)7公里,由独树成林、弄么寺、佛塔寺、大白塔、怒江江滩等景点构成,是体验潞江傣族民俗、休闲观光的最佳景点之一。
“独树成林”是潞江坝傣族地方神之树,傣语称“顿社勐赫”,传说是“勐赫”(潞江坝)第一代“诏勐”(当地最高统治者)逝世之后的化身;当地傣族每年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祈求“社勐”(地方神)保佑,祭祀“社勐”是傣族祖先神灵信仰的体现,已经传袭了数千年。
弄么寺是北传大乘佛教寺院,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600年历史,是“勐赫”(潞江坝)最早的佛寺之一。弄么寺在文革期间曾被拆解,文革结束二十年后由弄么傣族寨民众集资重建,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祖及观世音菩萨等。傣族信仰北传大乘佛教始于公元八世纪(南诏初期),公元十三世纪以后,大多数傣族改信南传南传佛教,很多北传大乘佛寺逐渐荒废,弄么寺是少数仅存的傣族北传大乘佛寺。
佛塔寺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由“勐赫”(潞江坝)傣族信徒集资修建,为“勐赫”(潞江坝)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供奉着滇西最大的汉白玉佛。南传上座部佛教于公元十六世纪左右,由缅甸、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传入“勐赫”(潞江坝),在“诏法勐赫”(潞江坝之主)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速传播,逐渐取代北传大乘佛教及祖先神灵信仰,成为“勐赫”(潞江坝)最大的宗教。
大白塔是一座缅式佛塔,掩隐在木棉凤尾竹之中,与佛塔寺、赶摆场相映成辉。远远看去,静卧于绿阴中的大白塔,像一个超风脱俗的隐者,屏声气地聆听着周围被柔风拂动的竹树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江滩位于景区东部的怒江江中心,雨季会被怒江水淹没,旱季(冬季)是绝佳的度假圣地,在江滩上享受日光浴,观看白鹭嬉戏,欣赏怒江两岸茂密的凤尾竹、木棉花......,聆听傣家打鱼人在竹筏上发出的歌声......赤脚走在江滩细沙上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运气好还能发现江水退去之后价值不菲的奇石。
四、保龙高速公路潞江坝服务区
保龙高速公路潞江坝服务区位于芒旦村委会河江湾出口,高速公路怒江大桥西岸,距镇政府(区管理委员会)所在地小平田中心集镇6公里,总投资已超过2亿元,占地360亩,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潞江坝服务区内的云南公路博物馆是中原地区第一个公路博物馆,收藏展示着二战时期的载货卡车、坦克、历史文物等,还有抗战文化墙及缩小版的历史遗迹惠通大桥等,是集缅北滇西战役文化、云南公路文化、地域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公路文化历史博物馆。该服务区集餐饮服务、商品交易、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突显潞江民族风情,是潞江重点旅游景点之一。
五、潞江小平田中心集镇
小平田集镇处于潞江镇(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中心位置。省道六(库)东(风桥)公路从集镇中心穿过,距保山市城区60公里。保龙高速公路从集镇南约2500米处经通过,并设有出入口建设二级路连接小平田集镇,待建的大瑞铁路赛格水电站等国家大型工程也相隔不远,保腾高速公路也即将动工,集镇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小平田中心集镇属于保山城市开发格局“二主四次”之一,2006年被省政府列为首批60个旅游小集镇之一,新建中心集镇总体规划时限为2006年至2020年,近期2006年至2010年,人口近期规划为8000人,远期规划为30000人,远期建设用地规划为3.13平方公里,当前,小平田中心集镇已建成面积0.49平方公里,镇政府新办公区已投入使用,部分站所、商用楼、医院、学校等相继搬迁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计划于2009年全部结束,占地近百亩的移民新区也正在建设当中,不久的将来,一座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最具傣族特色的中等新型集镇将屹立于怒江这片热土之上。
六、全国农业观光示范园
全国农业观光示范园位于小平田集镇远期规划区域内,距镇政府约1公里,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热经所),该所创建于1951年4月,以咖啡及芒果、龙眼、荔枝等热带水果为研究重点,开展热带经济作物良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同时开展以咖啡初深加工及热带作物种苗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所以来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被保山市科技局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被保山市旅游局确定为热带农业观光景点,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观光示范园”。
全园占地面积1820亩,建有热带农业科技观光园、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热带作物种苗繁育基地以及专家楼、游泳池、垂钓区等配套齐全的科研设施,已成为我省“立足云南省,服务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热带作物科研、科技示范、科技培训、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该园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拥有2000多种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宝地,更是国内外宾客旅游、科考、度假、会议、商务活动的理想之所。
七、赧浒白龙潭风景区
赧浒白龙潭风景区位于镇(区)内的莫卡村民委员会,为傣族世居自然村落,距省道六(库)东(风桥)线1公里左右,距镇政府(区管理委员会)4公里,也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风景区内有一宽约丈余的溶洞,大股清澈甘甜的泉水从洞中不断喷出,翻涌,集成一泓能照出人影的水潭,潭边有两座傣家寺庙,供奉着一尊出自民间匠人之手的龙王塑像,每年傣历5月和11月当地一些群众都要到此“赶摆”,烧香拜佛,祈求全家平安,五谷丰登,潭后有一山丘、据说以前是大象出没地方,元代石制的象槽犹存,故名“象槽山”。
赧浒白龙潭风等区将按三A级风景区以上标准建设开发,现已引进保山城康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景区进行开发,投资5000多万元,现已完成500多亩土地的征用工作,效果图、平面图也已完成。《赧浒白龙潭景区旅游开发实施方案》已通过评审,并已于2008年4月11日开工建设,景区内将建有三星级宾馆一座,占地10亩水景区一处,200亩热带水果采摘品尝区,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土司别院等基础设施。
八、丙闷榕树奇林景区
丙闷榕树奇林,位于镇(区)内的丙闷村民委员会、省道六(库)东(风桥)公路旁,距镇政府(区管理委员会)所在地15公里。它由大叶榕树臭椿、千年芒果树、攀枝花市林、风尾竹园等组成,是镇(区)内保护得最完整的“坝中森林”。景区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古榕树群,特别是攀枝花花开时节,火红的攀枝花与翠绿的榕树交相辉映,相争斗艳、灿如云霞。
该风景区现已投资198万元开发建设,占地50亩,景区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景区内的舞台、祭祀台、水池、游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其它配套设施正加紧建设中。
九、摆老塘变色温泉
摆老塘变色温泉,位于芒柳村民委员会西侧、高黎贡山腹地,距镇政府(区管理委员会)所在地35公里。摆老塘变色温泉周边森林密布,气雾弥漫,风景优美,近似天堂,是旅游观光、洗浴的好地方。
摆老塘温泉,由两个大池和多个小塘组成泉群,其水温有高有低,最高水温达摄氏度92℃。温泉在一天中,会随着天气、时间的变化、而变幻出透明、乳白、粉红、天蓝、墨绿色等多种颜色,召逗着人们去观赏它精彩的“魔术”表演。
温泉附近有一陡峭的崖壁,巨大的瀑布从80米高处奔泻而下,极为壮观。温泉四周森林环抱,凉气袭人,使人产生很多神秘的联想。因而,当地人把摆老塘温泉视为“圣泉”,是潞江镇下一步打造徒步探险、山地越野运动、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
参考资料
..2024-01-3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经济
发展展望
文化
民俗风情
区位优势
民族工艺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