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区
陕西省商洛市辖区
华阳区(1950年~1996年)是陕西省洋县曾经的一个县辖区。1950年初置华茅区,同年7月改第五区,1955年7月改称华阳区,1959年1月改为华阳人民公社,1961年5月复置华阳区,1996年撤销,后不复置。2001年至2016年,原华阳区辖域分属华阳镇、茅坪镇、八里关乡(镇)和关帝乡(镇)北境。
华阳区地处洋县县城北部,东邻中国熊猫第一县,南接原城关区,西连原谢村区和城固县,西北界留坝县,北靠太白县,属秦岭南坡中山地带,总面积1180平方公里。区公所驻华阳街,距县城72公里。
截至1989年,华阳区辖1个镇、4个乡,共41个行政村,235个村民小组,236个自然村,总人口234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47人,以汉族为主。
历史沿革
1950年初,洋县将全县划为11个区,设置华茅区,辖华阳古镇、石塔寺、吊坝河、小华阳、坪堵、铁河、黑峡、长坝、石冠、洪溪、茅坪街、八里关,共12个乡。华阳区公署驻华阳街。是年5月,合区并乡,撤销华阳区,改置南区,辖华阳、茅坪、古墓、八里关、铁河、洪溪、黑峡、石冠、坪堵,共9个乡。区公署驻华阳街。7月,将以方位排列的区名改为依数序称谓,南区改称第五区。10月,华阳区公署改为华阳区公所。
1953年2月,第五区辖华阳、坪堵、铁河、黑峡、茅坪、古墓、八里关7个乡。至1958年8月未变动。
1955年7月,第五区改称华阳区;各乡人民政府改为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撤销华阳区公所,设立华阳区工作站。10月,改设为华阳人民公社。
1959年1月,撤销华阳区工作站,建立华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辖华阳、茅坪、八里关、铁河、坪堵、黑峡、黄柏、二郎坝,共8个管理区。公社管委会驻华阳街。
1959年5月,华阳人民公社的黄柏塬、二郎坝管理区划归太白县
1961年5月,撤销华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设立华阳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华阳区工委,管理区调整缩并并改为人民公社,华阳区辖华阳、茅坪、八里关、铁河、坪堵,共5个公社。
1966年6月,开始“文化大革命”运动,此后,区、公社行政机构因不断受到冲击而瘫痪。1968年9月,洋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区、公社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1979年2月,华阳区革命委员会为华阳区公所。1981年1月,改公社革命委员会为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恢复乡、镇建置,改公社管理委员会为乡人民政府。
1984年,华阳乡改为华阳镇
1996年,撤销华阳区,后不复置。其所辖的华阳镇、坪堵乡、铁河乡、八里关乡等维持不变,茅坪乡改建茅坪镇
2001年,坪堵乡并入华阳镇,铁河乡并入关帝乡。至此,原华阳区辖域分属华阳镇、茅坪镇、八里关乡和关帝乡北境。
2011年,八里关乡、关帝乡分别改设八里关镇、关帝镇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
华阳区地处华山南麓,南洛河源头,周设华阳池,秦置华阳郡。东与河南卢氏、灵宝市毗连。西与华州区蓝田县接壤。南与丹凤县商州区交界。北与华阴市、潼关为邻。
上海—西安高速公路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洛南县对外交通条件,距西安市108公里,距商洛市中心城区26公里,洛南融入了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和商洛市半小时通勤圈
气候
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东段,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平均海拔800至1200米,年平均气温11.1℃,夏季平均气温21.8℃,年均降水量760毫米,森林覆盖率68.9%以上,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凉、爽、润使洛南成为天然的避暑胜地。先后荣获“中国梦·2013避暑之都”、“2014中国宜居生态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自然资源
总面积423.8万亩,其中耕地67.6万亩,发展空间得天独厚,有“陕西小关中地区”之称。有色金属储量丰富,矿产资源居全省、全国前列,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金、银、铁、煤、正长石硅石白云石花岗石大理石陶土等38种。钾长石储量过亿吨,居亚洲第一。钼储量30万吨以上,居全省第二。黄金产量全省第三。是“中国核桃王”古树之家,“中国核桃之乡”,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核桃产量全国第一。豆制品负有盛名。野生中药材种类丰富,连翘丹参桔梗、秦皮、金钱蒲等中药材产量居全国之首。
行政区划
1984年12月,华阳区辖1个镇、4个乡。分别是华阳镇、坪堵乡、铁河乡、茅坪乡、八里关乡。
截至1989年,华阳区辖华阳镇、八里关乡、茅坪乡、铁河乡、坪堵乡5个乡镇,41个村民委员会,235个村民小组,236个自然村。华阳镇辖县坝、瓦子沟、小华阳、板桥、红石窑、中坝、吊坝河、高峰、旱坝、华阳街、石塔河11个村民委员会,64个村民小组,50个自然村。八里关乡辖八里关、银杏坝、王河、亢柳、田坝、大店、黑峡、龙溪8个村民委员会,46个村民小组,51个自然村。茅坪乡辖茅坪街、石峡、黄庄、东村坝、西村、红溪、长坝、新华、全胜、三联、九池11个村民委员会,80个村民小组,82个自然村。铁河乡辖铁河街、大西沟、小西沟、上东沟、下东沟、代家店、李家店7个村民委员会,36个村民小组,34个自然村。坪堵乡辖坪堵、岩丰、天星、清溪4个村民委员会,9个村民小组,19个自然村。2011年后,原华阳区分属华阳、茅坪、八里关三镇全境和关帝镇北境
乡镇概况
华阳镇位于洋县县城北部,因境内华阳山而得名。镇境东接茅坪乡佛坪县,南连八里关乡,西邻坪堵、铁河乡,北界太白县。属中山地带,总面积31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县坝村,距县城70.5公里。
本镇历史悠久。唐朝华阳县治、贞符县治均设于此。清代始称镇。嘉庆七年(1802)设华阳分县。民国元年(1912)复为镇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北上抗日途中驻地。1935年春,红二十五军和中共洋县县委在此建立7个苏维埃政权和华阳革命委员会,为鄂豫陕边区苏维埃根据地之一。解放初改为华阳乡,1984年4月恢复镇制。今华阳镇一隅
八里关乡位于洋县县城北部,因唐时于此置八里关,后沿用其名。乡境东接茅坪乡,南连四郎、白石、长溪乡,西邻铁河乡,北靠华阳镇。属中山地带,总面积15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八里关街,距县城30公里。
茅坪乡位于洋县县城东北部,由旧时茅草坪演化而称其名。乡境东接阳河乡和佛坪县栗子坝乡,南连罗曲、长溪乡,西邻华阳镇和八里关乡,北靠华阳镇及佛坪县。属中山地带,总面积30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茅坪街,距县城45公里。境内茅坪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共领导的茅坪游击队所在地。明代建筑朝阳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河乡位于洋县县城西北部(古称北泽关,清代废),以境内铁冶河而得名,后演化为铁河。乡境东接八里关乡,南临花园、关帝、四郎乡,西连窑坪乡,北靠坪堵乡。属中山地带,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铁河街,距县城56公里。境内铁河街,系北宋翰林学士燕介故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城(固)洋(县)佛(坪)边区游击队队部所在地。
坪堵乡位于洋县县城西北部,因境内坪堵河而得名。乡境东连华阳镇,南接铁河乡和城固县,西邻留坝县,北靠太白县。属中山地带,总面积25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松嘴子,距县城98公里。(注:乡镇概况截至1989年)
人口民族
1989年,华阳区有5222户,总人口234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47人,以汉族为主,有回族蒙古族藏族4人。华阳镇有1654户,7727人(含非农业人口1081人),均为汉族。八里关乡有1016户,4246人(含非农业人口50人),以汉族为主,有蒙、藏族4人。茅坪乡有1767户,8134人(含非农业人口561人),均为汉族。铁河乡有615户,2648人(含非农业人口34人),均为汉族。坪堵乡有170户,704人(含非农业人口21人),均为汉族。
经济
“十二五”期间,洛南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地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23.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2%,累计完成382.3亿元。特别是近年来,洛南按照“依托大西安、建设大商洛市、打造大品牌”方针,坚持“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形成了以巡检旅游名镇为核心的北部片区全域旅游,以核桃、烤烟、中药材和豆制品种植与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业,以北洛河新型工业园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为重要载体的加工制造业,确保了洛南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114亿元,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同比增长16%;财政总收入5.6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洛南,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供给侧结构改革、脱贫攻坚等难得机遇,立足建设商洛城市副中心、陕南循环经济示范县、中国秦岭健康城三大定位,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互联互通的区位优势、深厚独特的文化优势和生态良好的环境优势,以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理念,倾力实施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产业升级、城镇提质、环境创优“五大工程”,全力做强产业、做大项目、做优品牌,创新驱动,优化结构,转型发展,不断谱写全县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新篇章。
文化
洛南县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花石浪遗址、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仓颉传说、静板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汉字故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
气候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乡镇概况
人口民族
经济
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