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高原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气候和受外力
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
位置特征
高原概况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海省Tibet
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南起
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
昆仑山脉、
阿尔金山脉和
祁连山脉北缘,西部为
帕米尔高原和
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
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为
羌塘高原、
藏南谷地、
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
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6个部分,包括中国西藏、青海的大部分与新疆、四川、云南、甘肃的一部分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
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的若干部分。
青藏高原的自然历史发育极其年轻,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高、最年轻而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高原腹地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片地区最暖月平均温度也不足10℃。[7-9]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高原上湖泊众多,有
纳木错、
青海湖等。
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铜、铅、锌、水晶等等。高原上
冻土广布,
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也是
华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
伏羲、
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
大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
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Inner Mongolian
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狭义上的内蒙古高原南至
阴山山脉,东至
大兴安岭,西至
贺兰山,北至国界。介于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长城以北的
鄂尔多斯高原及贺兰山以西的
阿拉善高原。
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
内蒙古高原”之称。
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国多风地区之一,年均风速4~6米/秒;是中国湖泊较多的地区之一,常年有水的湖泊湖水浅,面积小,或为雨季湖。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属欧亚温带草原区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
内蒙古高原平均每平方千米仅3人。为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汉族等各族人民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地区。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Yunnan-Kweichow
高原 )位于
中原地区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致位于东经100°~111°,北纬22°~30°之间,西起横断-
哀牢山,东至武陵-
雪峰山,东南至
越城岭,北至
长江南岸的
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400~800千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
云贵高原包括
云南省、
贵州省的大部分与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湖北、
湖南省的一部分,是中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以
乌蒙山为界分为
云南高原和
贵州高原两部分,海拔在400~3500米之间。
云贵高原上属
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
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
暗河、岩洞、峡谷、天生桥、坡立谷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受
金沙江、元江、
南盘江、
北盘江、乌江、沅江及
柳江等河流切割,地形较破碎,多
断层湖泊。
云贵高原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各民族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森林
植被类型最为丰富的区域,动植物资源丰富,富林、矿资源;是古
人类起源与扩散的重要地区,历史上存在着
夜郎古国、
南诏、
大理国等地方民族政权,创造了灿烂的西南夷文化。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Loess
高原)位于中国中北部,是
华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包括
山西省的大部分与
陕西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部分。主要由
山西高原、
陕北高原、陇中高原、
渭河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
青海省日月山以东,
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
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
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
鄂尔多斯市地台为南北二大界线。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水土流失最严重和
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大,山地、
丘陵、平原与宽阔
谷地并存,四周为
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
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
陕北民歌、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