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突圆蚧
昆虫纲同翅目动物
松突圆(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属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我国对内、对外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此虫1982年5月首先在广东省珠海市邻近澳门的马尾松林内发现,传播蔓延速度很快,据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2000年调查,分布面积已近2000 万亩,其中受害枯死或频死已更新改造的达数十万亩。该蚧群栖松针基部叶鞘内,吸食松针汁液,致使受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从而使针叶枯黄、脱落。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连续几年受害,可造成松树枯死。
于2010年1月7日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寄主名称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 thunbergii、湿地松P. elliottii、火炬松P. taeda、本种加勒比松P. 加勒比骨顶 var. caribaea、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 caribaea var. hondurensis、巴哈马加勒比松P. caribaea var. bahamensis、南亚松P. latteri、琉球松P. luchuensis、光松P. glabra、北美短叶松P. echinata、卡西亚松P. kesiya、晚松P. rigida var. serotina、展叶松P. patula、裂果沙松P. clausa var. immuginata、卵果松P. oocarpa等松属植物。
分布地区
福建省
福州市(福清市、长乐区、闽候县、平潭县、浪岐区),莆田市涵江区秀屿区荔城区城厢区仙游县),泉州市洛江区鲤城区丰泽区泉港区惠安县安溪县、南安市、石狮市、晋江市),厦门市集美区海沧区翔安区、翔安区、湖里区思明区),漳州市(漳浦县、东山县长泰区)];
广东省
国外
危害症状
松突圆蚧主要危害松树的针叶、嫩梢和球果,在寄主的叶鞘内或针叶、嫩梢、球果上吸食汁液,使针叶和嫩梢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松树造脂器官的功能和针叶的光合作用,致使被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针叶枯黄,受害严重时针叶脱落,新抽的枝条变短、变黄,甚至导致全株枯死。传播途径:该介壳虫可以若虫爬行或借助风力作近距离扩散,但蚧虫的若虫、雌成虫主要是随寄主苗木、接穗、鲜球果及原木、枝梢、盆景等调运作远距离
传播。
检疫方法
检查苗木、盆景、特殊用苗等枝条上的针叶是否有蚧虫。
检查原木及运载工具是否在松针、鲜球果上携带有蚧虫。
除害处理
加强对该蚧寄主松林的监测
尤其是对与疫情发生区毗邻的松林,及时发现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营林措施。在该蚧虫危害的松林应适当进行修枝间伐,保持冠高比为2:5,侧枝保留6轮以上,以降低虫口密度,增强树势。修剪下的带蚧枝条要集中销毁。
生物防治措施
在疫情发生区,采用林间繁殖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种蜂,并在林间人工释放就地繁育的种蜂,并加强对当地天敌的保护和促进,实现可持续控制该蚧的目标。
化学防治措施
采用50%杀扑磷、25%喹硫磷药剂,5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对雌蚧的杀伤力也远优于其它农药。使用松脂柴油乳剂可在10–11月进行飞机喷洒或在4–5月地面喷洒。
检疫控制
要严禁疫区或疫情发生区内的苗木、盆景或特殊用苗及松属植物的枝条、针叶和鲜球果等调出,疫区或疫情发生区内砍伐的原木或枝一律就地作薪炭材、纸浆材使用,或就地销毁。原木调运要作剥皮处理。
运输
在调运检疫过程中发现带虫苗木、盆景或特殊用苗应就地销毁;对疫区或疫情发生区的各种松类苗木、盆景、圣诞树等特殊用苗,经检疫发现松突圆蚧,可用松脂柴油乳剂0号柴油:松脂:碳酸钠=22.2:38.9:5.6)3–4倍稀释液、40%氯吡硫磷400倍液均匀喷洒或销毁处理。
生物特征
松突圆蚧在广东省1年发生5代,每年的3–5月是该蚧发生的高峰期,9–11月为低峰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第一代若虫出现的高峰期,以后各代依次为:6月初至6月中旬,7月底至8月中旬,9月底至11月中旬。各世代完成所需的发育时间分别为52.9–62.5 d,47.5–50.2 d,46.3–46.7 d,49.4–51.0 d,114.0–118.3 d。在福建省福清市1 a发生4代,第一代与第二代具有明显高峰期,第三代与第四代世代重叠严重。4-7月是全年虫口密度最大、危害最严重时期。林间全年自然雌雄性比因季节不同略有差异,介于1.5:1–2.0:1之间。世代重叠,任何一个时间都可见到各虫态的不同发育阶段,无明显越冬现象,越冬种群中以2龄若虫为主。
该蚧少数卵胎生;多数卵生,但卵期很短,产卵和孵化几乎同时进行。初孵若虫一般先在母体介壳内停留一段时间,待环境适宜时从介壳边缘的裂缝爬出。刚出壳的若虫非常活跃,温度越高越活跃,在松针上来回爬动,但实际爬行距离不会超过30–60 cm。找到适合的寄生部位后,即将口针插入针叶内取食,固定不动。固定后5–19 h开始泌蜡,20–32 h可遮盖全身,再过1–2 d蜡质增厚变白,成为圆形介壳。寄生在叶鞘内的介壳虫多发育为雌虫,而雄虫多寄生于叶鞘外的针叶上和球果上。2龄若虫后期,一部分若虫蜡壳颜色加深,尾端伸长,虫体前端出现眼点,继续发育为前蛹,再蜕皮成为蛹;另一部分2龄若虫虫体和蜡壳继续增大,不显眼点,蜕皮成为雌成虫。雄蛹发育3-5 d后羽化为雄成虫。羽化后的雄成虫在介壳内蛰伏1–3 d,出壳后经数分钟,翅完全展开后,沿松针爬行,或做短距离飞翔,待找到合适雌蚧后,将腹部朝下弯曲,从雌介壳缝中插入生殖刺,与雌虫交尾。雄虫有多次交尾的习性,交尾后数小时死去。雌成虫一般交尾后10–15 d开始产卵,产卵期因季节而异,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以上;产卵量亦随季节、代别不同而不同,以越冬代和第一代最多,约64–78粒,8–9月的第三代最少,约39粒。
影响松突圆蚧种群数量消长的气候因子有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风等,其中气温是主导因子,当日平均气温大于23 ℃或低于18 ℃时,其死亡率增大;降雨不仅对初孵若虫有机械杀伤作用,而且影响其固定和取食,当月降水量大于100 mm时,其虫口密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性。林分郁闭度0.9的林内的虫口密度要比郁闭度0.5的大1倍以上。不同寄主对该蚧的抗性亦不同,晚松、卡锡松、卵果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油松黑松、展松和湿地松等8种松不论是抗性还是耐害性都显著优于马尾松火炬松南亚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本种加勒比松和裂果沙松等7种松树
鉴别特征
介壳
雌介壳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白色或浅灰黄色。介壳直径约2 mm左右,有蜕皮壳2个;大小为1.25 mm×0.71 mm。1、2龄若虫蜕皮壳为橙黄色,偏于介壳一端近边缘部分。略有环状带纹。雄介壳长椭圆形,前端稍宽,后端略狭,大小为0.9 mm×0.5 mm。头端微隆起,淡褐色,有蜕皮壳1个,白色,位于介壳前端中央。尾端扁平,蟹蓝色
雌成虫
体宽梨形,淡黄色,长0.7–1.1 mm。头胸部最宽,0.5-0.9 mm。体侧边第二至第四腹节稍突出,臀板较宽,稍硬化,虫体除臀板外,均为膜质。触角疣状,具刚毛1根。口器发达。胸气门2对。臀叶2对,中臀叶(L1)突出,长略大于宽,顶端圆,每边有2凹刻,外侧大内侧小,基部的硬化部分深入臀板中;第二臀叶(L2)斜向内,小而硬化,不二分;在中臀叶和第二臀叶间有1对顶端膨大的硬化棒。臀棘细而短,其长度不超过中臀叶,在中臀叶间有1对,在中臀叶和第二臀叶间有1对,第二臀叶前各3对。肛孔位于臀板基部。背管腺细长,中臀角间1个,中臀叶与第二臀叶间3个,在第七和第八腹节间;在第二臀叶前2纵列:一列4–8个,在第六和第七腹节间;另一列5–7个,在第五和第六腹节间。另外,在后胸到第五腹节的边缘均有管腺分布。第四腹节有亚缘腺。腹面的管腺细小,分布在头胸部和第一至第五腹节的边缘,在前后胸气门间呈横带,在口器附近及后胸气门下方也有分布。无围阴腺。口器前面近体边缘处的背面有一圆形突起。
雄成虫
体橘黄色,细长,长0.80 mm,翅展1.10 mm。触角10节,长约0.20 mm,每节有数根毛,柄节粗短,鞭节各节大小形状相似。口器退化,只存遗迹,头紧连前胸不能活动,单眼为半球形的突起。前胸无气门。后胸基腹片上生有2对气门;侧板的上面着生平衡棒。足3对,发达,足跗节1节,爪1个,冠球毛无明显膨大的末端。翅1对,膜质,翅面光滑,翅脉2条。翅较短而阔,白色透明且有金属光泽。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平衡棒前侧有1个膜质纺形小片,端部有1条长刺毛。腹部由9个可见节构成。
椭圆形,无雕刻纹,长约0.35 mm,宽约0.14 mm。卵壳白色透明,其表面有细的颗粒。但在卵巢中为淡黄色,不透明。雌虫产卵于腹膜内,卵的表面被有细小的分泌物。
初孵若虫 体卵圆形扁平,淡黄色,长0.25–0.35 mm。头胸略宽。眼1对,发达,着生于触角下侧方。若虫触角4节,柄节较粗,基部3节较短,第四节长,其长度约为基部3节之和的3倍。口器发达。触角毛发达,末节上的毛特别长。胸气门2对,胸足3对,发达,转节上有1根长毛。跗冠毛、瓜冠毛各1对。腹面沿体缘有1列刚毛。背面从中胸到体末的边缘有管腺分布。臀叶2对,中臀叶较大而突出,外缘有齿刻;第二臀叶小,不二分。中臀叶间有长、短刚毛各1对。
2龄若虫:性分化前近圆形,淡黄色,长约0.35 mm,宽约0.34 mm,足完全消失,触角退化只留遗迹,腹部末端出现了臀板,其外形近似雌性成虫。性分化后,雄若虫比雌若虫身体稍窄,体长约0.55 mm,宽0.35 mm,2龄后期雄性若虫体型与2龄初期雄性若虫相似,体形进一步变狭。雌性近似雌成虫,体长约0.65 mm,宽约0.50 mm。雄性通常比雌的狭,臀板的附属物和雌性相同。
雄蛹:预蛹黄色,棒锤状,后端略小,长约0.72 mm,宽约0.40 mm,前端出现眼点。在前蛹期出现了一些成虫器官芽体如触角、复眼、翅、足和交配器。蛹淡黄色,棒锤状,长约0.75 mm,宽约0.41 mm。触角、足及交配器淡黄色而稍显透明。口器完全消失。
应施检疫产品:松属植物植株、松针、鲜球果、枝条、原木、盆景。
生活习性
广东省南部1年发生5代,无明显越冬期。世代重叠严重。每年3~5月是该蚧发生的高峰期,9~11月为低谷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6月初至6月中旬,7月底至8月中旬,9月底至11月中旬是初孵若虫出现的高峰期。多数卵生,少数卵胎生。初孵若虫一般先在母体介壳内停留一段时间,待环境条件适宜时爬出。刚出壳的若虫非常活跃,在松针上来回爬动,寻找合适的部位将口针插入固定取食。一般从出壳到固定需经1~2小时。固定后开始泌蜡,蜡被逐渐增厚变白,形成圆形介壳。2龄若虫后期,雌雄开始分化,一部分若虫蜡壳颜色加深,继续发育为预蛹,再脱皮成为蛹,进而羽化为雄成虫;另一部分虫体和蜡壳继续增大,不显眼点,脱皮后成为雌成虫。寄生在叶鞘内的介壳虫多发育为雌虫,寄生在针叶上和球果上的则多发育为雄虫。羽化后的雄成虫一般要在介壳内蛰伏1~3天,出壳后经数分钟,待翅完全展开后,沿松针爬行或做短距离飞翔,寻找合适雌虫交尾,数小时后即死去。雄虫有多次交尾的习性。雌成虫一般于交尾后10~15天后开始产卵,产卵期因季节而异,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以上;产卵量亦随季节、代别而不同,以第1代和第5代为最多,。气温是影响松突圆蚧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因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寄主名称
分布地区
福建省
广东省
国外
危害症状
检疫方法
除害处理
生物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
检疫控制
运输
生物特征
鉴别特征
介壳
雌成虫
雄成虫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