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斌,196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81年毕业于
四川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85年毕业于
四川美术学院。现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画系主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人物简介
冯斌,出生于四川成都。198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5年毕业于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重庆美术馆馆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 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1年受邀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客座教师,执教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1995年再度受邀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访问艺术家。2002年受邀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为研究生班授课一个月。曾在
俄亥俄州立大学、
加拿大光弗大学、韩国
诚信女子大学举办讲座。
参加组织和策划的主要学术活动有:1999年“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3年、2006年“重庆辣椒(美国巡回展、国内展)”、2001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第一、二、三、四、五届成都双年展”,并连续十年任策展人主持成都双年展五届“新人特展”,并出任“2007第三届
成都市双年展”、“2009第四届成都双年展”艺术总监;2008年“杂烩
四川美术学院:2008北京SHOW”,2008年“第七届
上海市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川美年轻态”,“2011第五届成都双年展”艺术总监、2011“
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策展人。
作品曾被
中国美术馆、
亚美尼亚国家美术馆、亚美尼亚文化基金会、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台湾山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
上海美术馆、
深圳画院收藏。
艺术作品
殷双喜(美术批评家、
中央美术学院):冯斌对于
中国画的认识和实践,具有世界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紧迫意识,这使他将自己的创作,自觉地作为对中国画传统的提问和再认识。冯斌认为:“
中原地区画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在承传中也必须以今日艺术的姿态存在和发展,区域文化的概念应该是一个与我们的生存环境、地理气候、人文内涵更相关联的概念。”在一九九三年创作的
西藏自治区建筑与喇嘛系列作品中,冯斌将人物的形象与建筑物都作为一种媒介,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与宗教历史的感受。另一方面,他通过
中国画材料、手法的多样性试验,进一步回溯中国画的早期传统,媒介本身的转换使用,也预示着冯斌对中国画现代转型的清醒认识和执着努力。在冯斌那里,对于明清以来高度成熟的水墨写意画的笔墨趣味和程式化的
范式技术的自觉超越,实际上是先行牺牲某种传统规范,进而在广泛的视野中重新探寻当代中国画的文化位置。(《影像的变异》(1997年6月)《江苏画刊》1997年第11期)
王林(美术批评家、
四川美术学院):冯斌作品的文化意味更浓一些。他画西藏喇嘛,一方面把寺庙作为宗教在世俗世界的实存之物来加以描绘,强烈、繁复、庄严,而空间的深度表现与色彩的平面处理使寺庙的实在性有一种浮华的虚妄。另一方面,对喇嘛的绘制则采用化虚为实的方式,让人在现实界中的存在,不论是在寺庙的深宅大院还是在荒野的空旷冷寂中,都如飘风如幻影如魂魄,但色形虚化的身影又有具体实在、斑驳如遗痕的肌理,似乎意味着画家对抛弃今生的宗教亦终存疑虑。(《在虚幻中保持距离》(1997年7月)台湾《艺术家》1997年第11期)
潘森(Bruce Parsons、
加拿大艺术家、
加拿大约克大学):冯斌在丝织品上的作品因其激跃的色彩而具魅力。在他那里,
藏区的天光充满异域风光,藏区的建筑物宽厚地拥围着我们,这是一个欢迎人们前来之地,然而尘行其间的世人却似漂魂,与地面、与天光甚或与投影擦边而过。他的作品体认着
藏族和尚的精神追求,却并未指明追求精神所必需的信仰的力量。强烈的色彩呼唤着灵魂和肉体的安身之处,作品为生命而激动,然而精神体悟之门却是关闭的。
艺术家提出了物质与精神追求的问题。作品的表面有种精神满足的内在可能性,沿此线索便是人类个体生命的实质,而路却在此终止了。也许精神因素需要有
社会因素,比之家具抑或自己的房间更需要有共同的信仰。他的探索在继续:它定然在某处,内在于或外在于我们居家之所或神圣之处。他知道,在想象中,在艺术实践中,精神自有其地位,从本质上讲,它不存在于刻板的血亲关系或
意识形态理论中。(The Role of Social Change in Chinese (1997年7月)《美术界》1997年第6期)
顾丞峰(美术批评家、《江苏画刊》):在冯斌九三年前后的作品“红色喇嘛系列”中,
庙宇的沉重的硬边和具有鲜明对比的色彩勾勒出了一个经验形而上意味的场景,那是一种威严的静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体现了“色”与“空”。画面上唯一模糊的是身披袈裟匆匆而过的僧人,也正是这个僧人形象使得冯斌作品有了新的可能:在九四年以后的作品中原先硬边的轮廓开始模糊,僧人与背景有了更多的溶入感──但沉稳的造型和浓重的色调仍然保持着某种对古典崇高的追求;真正使冯斌作品产生质的变化应以此次展出的“女儿的风景”为标志──这正是我想谈到的──从古典趣味中出走。
这组作品一改
藏区题材而代之以现代生活。一个人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中,阵风之中,城市的楼宇、烟囱匆匆闪过,明艳的色彩(近乎原色的粉红、青绿以及
黑色)和着颤动、抽搐的画面,画家勾勒出了一幅场景的心理图画,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中国人玫瑰色的现代化之梦”。一种感叹由衷而生:“这世界变化快”!在这种“快”之中,人们失去许多难以言表和内在的东西。在“女儿的风景”展览时,冯斌特意在墙上作品旁摆放了几台电视,里面是三个按时间差播放的画面──人走在喧闹的街景中,三个画面分别为正常、粉红色调的以及粉红色调的负象。可以看出冯斌意在强化在粉红感觉中热的迷失与惶惑。
这组题为《女儿的风景》的系列作品完整看下去有从具体形象到逐步抽象的过程,特别是该系列之六、之七,人的形体已完全化为一团旋转的原色,光与形几乎不复存在,一种强烈升腾感由然而生,也许归于虚空的寂寞是作品想要透露的情绪。在这里,画家对色与色旋的偏爱已流露出来。
冯斌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古典趣味与当代生活、当代艺术的距离,从这种趣味中出走以后,他的归依又在何处呢?(《从古典趣味中出走》(1997年6月)《画廊》1997年第4期)
艺术观点
1、《中国画新主张》
布上画
国画——棉布、
丙烯、矿物颜料,胶矾、
立德粉做底子、肌理,贴金箔、粘宣纸,平涂、积染,调动凡是可以调动的手段,却少了传统国画的笔情墨趣——这正是我自己实践的“新工笔重彩”的新中国画所诉求的。我希望籍由自己个性化的艺术实践,寻求
中国画的更新之道和当代可能性,以深蕴的中国精神内涵,和迥异于千年一面的传统中国画的方式,首先在绘画的材料和手法上,使中国画作为艺术形式不再画地为牢而有更大的表现空间。我希望从材料到观念,建设性地构架新的中国画,使之成为别开生面的,有当代意义的本土艺术。
我是从写意山水画开始我的
国画历程的。在游学欧洲、感受体会到不同的文化后,对国画景况更有一种切肤之感。中国画在今天扮演的角色是难堪的,本土性与保守性相消长,传统性和当代性相对立。更难堪是,油画的、“前卫”的和批评的难得把“国画”当作艺术来谈;“国画的”也把自己分而化之,不去搅和。别人和自己都要把“国画”看成异类,从而使“国画”不能在一个横向的层面被“公正”地对待。
先说油画的、“前卫”的和批评的,除了把“国画”当作土特产、老古董偶尔充当充当背景,看不上“国画”也是其来有自:那舞的几条线、弄的几笔墨、再加上可以浸润的宣纸的效果,怎就可以说得好博大精深呢?更不说那些总是大同小异的山、水、花、鸟了。就此,也想来平起平坐?
确实不可能平起平坐(当然也不仅仅是
国画)。放眼世界,除了作为土特产的民俗价值和作为传统文化的文物价值而外,国画作为艺术而存在的价值没有被认同。任何了解世界现当代艺术状况的人对此都自会有很理智的判断。
是的,我们有千古而至今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为什么要“俯首称臣”地被认同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历史演进的事实。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飞机、
火炮、蒸汽机的发明,西方文明就处于强势地位。今天人类从工业文明渐渐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文明的发展与文明的
范式的话语权力都并非以我人的意愿为意愿。今天的世界确实是被不同于我们传统文明的文明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在今天的世界,其实已经不是称王与称臣这样简单两分法的概念,坦然面对我们此时此在的问题,才是健康而智慧的思维方式。
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在于,今天的世界是又一个新的文明已经或正在替换先前文明的世界。所谓新文明,从电脑中可略见一斑。电脑和它所表征的各种“新生事物”,已然成为新纪元的路标,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及其行为方式,并使我们真实地置身在不同于先前的知识谱系和生存经验之中。这不仅仅是文化的演绎,更是一次由量到质的文明“进化”。它需要我们能从不同的视点、以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感知、接受、认识和表述。
再说“
国画”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使国画中人难以体认和了解相异于自己的方式,更不说去参与、去与之对话了。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热闹,也“抱一成天下式”,以不变应万变,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地独守一隅。但在今天,真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已不可能,于是好多人又心怀着卧薪尝胆十年磨剑以决江湖的武侠大志,而在现实中却已无人接招,因为擂台上“游戏规则”已今非昔比。凡此种种,使国画越来越游离于今天的世界之外。
另一方面,国画中人真的有点不管“天上有飞机、地下有火车”的现实风景,好象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也因此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依然自我陶然于花前月下,风花雪月、山水烟岚、田园牧歌般的诗情画意中。其实,这种古典主义的情怀和诉求是历史阶段性的,托物寄情的方式是人类稚幼期的表达方式,在如古典诗歌中最容易找到,以这种古典的方式为追求,既是“假古典主义”的虚伪和强权,又使
国画在今天显得苍白羸弱、单调乏味,失去了与生生不息的现实可能和可以发生的关联,也无从在现实中得到回应,因而在新的话语环境中无所适从。
正因为无所适从,国画就更强调自身的独特性,画地为牢以自守。表现之一是强调“笔墨中心”,好象离开了笔墨就离开了传统,离开了国画。这其实是一个误会。
中原地区文化几千年博大精深,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以笔墨为国画之圭显然有失偏颇。同时,我也想在这里强调一个事实:自“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已被割裂得四分五裂,传统文化真正的承袭如今难再。“
国画”千百年一以贯之到现在确实难再回光返照,若还要以偏概全地抱残守缺着“传统”只能是自欺欺人。另一方面,在现在口口声声强调“笔墨中心”,其实只是企图抗拒文化大一统标准及话语权力的消解,这或许是更本质的问题所在。
表现之二是以民族主义的偏执来强调国画的意义。所谓“越民族的越世界、越世界的越民族”,在某种意义上也许不错。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对文化的独立性和特色性的继承不能以保守封闭为代价,或以“土货”、“文物”为依托,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都只有在开放、对话、互动中。(作者:冯 斌)
2、《中国画新主张材料表现艺术:从材料到观念》
说中国画,难道从来就以水墨、写意主而流之?又不得不说到传统。水墨因生宣纸作为材料的广泛应用而昌明,也不过400余年的传统,那在这之前的
四大石窟、寺庙壁画,绢帛上的工笔画呢?更不说上下5000年纵横东西南北中的其他林林总总。
说中国画,源远流长、体系庞杂,因而图一时之快而简单地革命之,并不具建设性意义。何妨从最基本的材料开始进行一些改变,从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切实开始中国画的更新。
说中国画,在今天,更须要在一个全球的、当代的文化平台上来重新考量和较劲儿,而这恰恰又是中国画最不悄也是最不得解处。但事实终归是无可回避的事实,中国画如不经历这种洗礼,说得现多也是白说。
说中国画,说到底还需要个体的解答方式来实现其当代可能性,毕竟,再宏大、深远的想法和说法都得由每一个个体去实现。而且,当画画成为一种
个人行为时,其实就只有此时此刻的个人,中国画也就不必那么沉重和艰难于历史、传统、民族、本土之类大而空泛的命题,这或许才真正是中国画之举。
大事年表
1996年 组织“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四川省美术馆,
成都市;
1999年 组织“互动时代——
长江中上游
中国画邀请展”,
重庆市;
参与组织“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现代艺术馆;
“‘更新’中国─来自
四川美术学院的国画新感受”(
新加坡);
2001年 以策划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参与组织第一届成都双年展,负责高校艺术新秀作品展
2002年“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2004年“新经典.量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北京);
“改头换面─冯斌、白海、何剑三人作品展”(美国,2004)。
2005年10月“The Letter from China: 冯斌、白海作品展”韩国首尔,da vinci gallery
2006年 参加 群展“重庆辣椒——2006
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作品展”青岛美术馆;
参加“来自
重庆市的当代绘画”加拿大迈克当·斯图尔特艺术中心(Macdonald Stewart Art Centre);
2007年 参加“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
广东美术馆;
出任“第三届成都双年展”策展人和总召集人
2008年参加“第二届2008
台北市当代水墨双年展”,台北
孙中山纪念馆;
参加“水墨延伸——
四川美术学院水墨实验作品展”,
澳门艺术博物馆;
“杂烩川美:图变——冯斌和他的研究生的
中国画当代探索”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9年参加“水墨当下:2009
上海市新水墨艺术大展”朱瞻美术馆,上海;
2010年参加“roundabout”
惠灵顿城市美术馆,
新西兰;
参加“领跑——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
关山月美术馆,
深圳市;
举办“行走的时空:冯斌个展”山艺术·北京,北京
798艺术区;
参加“又热又辣—中国新绘画,
重庆市艺术家专场”纽约伊森·科恩画廊,美国
迈阿密;
参加“过去的记忆:当代中国
水墨画”莫兰美术馆,美国
肯塔基州特兰西瓦尼亚大学;
参加“回望中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综合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举办“冯斌个展:起舞弄红影”纽约Greenberg Van Doren画廊、第四届
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艺术展(香港会展中心),香港;
2012年 参加“中国水墨新艺术展”联合国万国宫,
日内瓦,
瑞士;
“何不水墨——
刘丹、
徐冰、
王天德、冯斌个案观察”,北京今日美术馆
2023年参加“相遇——冯斌作品展览”,
福建省美术馆。
重要展览
个展
“China in Finsterwole”(荷花,2001)。
国内联展“互动时代─1999
中国画邀请展览”(
重庆市,1999);
“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
成都市,2000);
“第三届
深圳市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2002);
“新经典.量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北京,2004)。
国外联展
“‘更新’中国─来自
四川美术学院的国画新感受”(
新加坡,1999);
“重庆辣椒”(
德国, 2001);“后政治”(
英国,2001);
“2003-2004重庆辣椒之美国巡回”(美国,2003-2004);
“改头换面─冯斌、白海、何剑三人作品展”(美国,2004)。
主要学术活动
1991年、1995年先后两次受邀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客座教师和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访问艺术家。1999年在新加坡受南洋美术学院、斯民画廊之邀举办“
中国画新主张”学术讲座。1999年策划、组织七省一市的“互动时代─1999中国画邀请展”。2000年参加策划、组织“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2001年在欧洲作学术访问、考察;应邀在荷兰作为期2个月的艺术创作活动。2001年“第一届
成都市双年展”策划人之一。2002年参加
加拿大贝尔金美术馆举办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革命”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专题讲演。
参加组织和策划的主要学术活动展览:1999年“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3年、2006年“重庆辣椒(美国巡回展、国内巡回展)”;2001、2005、2007“第一、二、三成都双年展”,并连续三届主持成都双年展“新人特展”;2008年“杂烩
四川美术学院:2008北京SHOW”;2008年第七届
上海市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川美年轻态”;2011年“链接:传统与未来—第二届
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