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乡位于
武山县南部,地处西
秦岭北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各村公路互通互连,交通较为便利。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共辖13个村,54个村民小组,人口3135户13882人(2008年末)。
主要作物有小麦、
阳芋、胡麻、
油菜籽、蚕豆、蔬菜等。年降水量在45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7.8℃,无霜期140—160天,海拔在1860米—2160米之间,小气候特征明显,形成了南部林区悬冰未解,
老君山旁
杨柳科含笑的自然景观。
2015年10月9日,根据《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等22个乡撤乡改镇的批复》(甘民复〔2015〕113号),
武山县温泉乡、
桦林乡、龙台乡、榆盘乡改为温泉镇、桦林镇、龙台镇、
榆盘镇。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体制,其行政区域不变,政府驻地不变。
乡镇介绍
乡政府驻山羊坪村,距县城20千米。总耕地面积22663亩,人均1.7亩,粮食总产量3444吨,人均产粮244.8公斤,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78元。主要作物有小麦、
阳芋、胡麻、
油菜籽、蚕豆、蔬菜等。全乡区域面积为104.28平方公里,全乡地势西高东低,属西秦岭山脉,龙台山横亘全境,形成南北两个不同区域,南部为高寒阴湿山林区,北部为二阴山区,海拔在1860米至3110米之间,年降雨量在800左右,平均气温7.8℃,无霜期140—160天。全乡小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全乡现有正式干部职工39名,内设“一办两所三中心”。
经济概况
自2000年来,龙台乡党委、政府坚持“发展抓项目、产业抓养殖、增收抓劳务、开发抓旅游”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平安龙台创建工作,努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劳务输出是全乡的支柱产业,全乡常年务工人员达3000人,劳务总收入达3800万元,同时培养锻炼出了一批创业典型人物,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乡坚持“稳定市场,提高素质、注重效益”的原则,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组织与群众自找门路相结合,计划输出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劳务产业带动全乡经济发展的致富路子,2009年被评为市级发展劳务经济示范乡镇。
养殖产业
我乡上河峪沿河地域宽广,水资源丰富,适宜养殖
虹鳟、
金鳟、
美洲红点鲑等
冷水鱼,该鱼种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口感颇佳,在当地市场非常畅销,每公斤售价可达60-100元,经济效益可观。自2007年以来,我乡依托上河峪优质水资源和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有利条件,先后投资新建了金水湾冷水鱼养殖小区、董庄冷水鱼养殖小区和腰庄冷水鱼养殖小区,截止目前在董庄上河峪流域建成冷水鱼养殖小区5处,占地30亩,年收入达50多万元。我乡发展的冷水鱼养殖业,已被当地群众形象的称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张绿色“银行卡”。
字自2010年以来,
武山县龙台乡党委、政府抢抓“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机遇,充分利用该乡上河峪沿河地域宽广、水资源丰富,适宜养殖
虹鳟、
金鳟、
美洲红点鲑等
冷水鱼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方向,以助农增收为核心,着力发展
农家乐、冷水鱼企业、生态旅游、传统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已有6户农民从突出乡村的地域风情、传统文化优势着手,改进建设了农家乐。乡政府及时帮助贷款再建农家乐,争取到了妇女小额贷款用于扩大养鱼规模,改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冷水鱼养殖能够扩大再生产。自此以后,农家乐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窗口”,成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桥梁。各地游客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接轨。
冷水鱼养殖和农家乐既是发展的潜力,也是今后帮扶的重点。为了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龙台乡制定长期帮扶计划:将进一步树立品牌,引导冷水鱼企业打名优牌、生态牌、无公害牌,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向上争资、对内融资等工作。在建设用地、用电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全乡产业集群发展;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监管好每一个农家乐的细枝末节,强化对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服务素质和水平,提升服务品牌和形象。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给龙台乡的特色产业
冷水鱼养殖增添了新的活力。在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扶下,冷水鱼场搞活了,农家乐搞火了,百姓的钱袋子鼓了,干群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乡内景观
龙台乡北部有老君山森林公园,苍松翠柏,奇石飞瀑,堪称
华山之险,
峨眉山市之秀,是
武山县主要风景区之一。北部有老君山森林公园,苍松翠柏,奇石飞瀑,堪称华山之险,峨眉之秀,是我县主要风景区之一。南部境内是小陇山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区,坐落着佛教圣地慈云寺,主持僧人通过化缘集资300多万元兴建了仿古佛教建筑群,其中藏经阁收藏经书30万册,为
甘肃省最大的藏经寺院之一。该寺周围有奇石怪松,珍禽异兽,茂林修竹,是修身养性的天然养吧。由于乡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形成了南部林区悬冰未解,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旁
杨柳科含笑的自然景观。
行政区域
龙台乡现为
天水市武山县的一个乡,西向与武山县
滩歌镇毗邻,东向与武山县
四门镇相邻,南部与武山县
沿安乡接壤,北部接壤武山县
城关镇和
洛门镇,东南部接壤武山县
杨河镇。乡内有洛(门)马(力)公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龙台乡下辖的行政村有:董庄村 沟门村 青山村 杨庄村 东沟村 贾山村 马年村 王山村 龙山村 大庄村 杨咀村 阳村 山羊坪村,其中龙台乡政府驻山羊坪村。
名俗文化
龙台秧歌
龙台秧歌也叫“社火”,它是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其广泛流行于
天水市城乡。每年
春节期间,村村镇镇,城里城外,形成秧歌汇演的大阵势,非常热闹。
龙台秧歌中以打击乐伴奏或以民间小乐队伴奏的秧歌,主要有耍狮子、丑折子、耍马、龙船、小唱、快板、迎花灯等;龙台秧歌题材广泛,包括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也有些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传统戏剧故事。在天水市区流行的“夹板”、
秦安县的“腊花舞”、“十里亭”以及龙台秧歌“转娘家”、“过新年”,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龙台秧歌由来已久,通过龙台人的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在经过后人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形成了丰富而又颇具地方特色的秧歌文化。龙台秧歌在2010年之前一般每四年举办一次,在举办前夕,村民们就自发地聚在一起练唱,积极地为如何更好地办好这场贾山秧歌出谋划策。龙台秧歌是伴随着欢乐过新春为主题展开的,一般在经过新年前夕农历腊月下旬至农历正月上旬约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之后于正月初七晚到邻村演出。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人们会通过全体村民选出秧歌总负责人,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与分工,举全村之力办好秧歌。
龙台秧歌的内容有:秧歌头三位,负责协调秧歌在演出期间的全面事务;烧香人员,负责秧歌到邻村演出前的各项安排和开场接待仪式;探马,负责秧歌演出人员带队与夜间领路工作;旦娃子,负责秧歌演出中的小唱表演;编导,负责秧歌演出的节目安排与人员调动;背鼓,负责背秧歌演出时的用具与台鼓;道具,负责秧歌演出时所需用具的管理,包括衣服、刀枪用具等;看庄人员,负责全庄在夜晚的安全巡逻;账务会长,协助秧歌头处理各项突发事务,并负责秧歌演出时支出与收入账务工作。
龙台贾山旋鼓
贾山旋鼓俗称“羊皮鼓”,自2010年来贾山旋鼓又东山再起,于2011年、2012年
春节代表龙台乡到
武山县城体育中心参加演出,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旋鼓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羊皮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铁圈为,鼓面为精制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面大葵扇,扇面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仅1毫米。鼓面上绘有花纹图案,下置一柄,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镲,用藤条做的鼓鞭敲击鼓面时,震动铁环与小铜镲频频作响。旋鼓表演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边,边敲边舞,鼓点变化多端,舞蹈动作粗犷,技巧复杂,旋转自如,队形纵横穿插自如,形如风,声如雷,充分显示出
天水市儿女刚健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贾山旋鼓舞又称“羊皮鼓舞”或“扇鼓舞”,扇鼓又称鼓,其形似扇非扇,如
芭蕉面,周以铁圈铸成,单面蒙着去毛的羊皮,鼓面直径一般为30厘米,槌柄缀着9枚看似古币的铁环,俗称“九连环”,鼓槌由藤条或羊(牛)皮编织而成。鼓手头戴小麦秆编的草帽(当地人称十八旋),上身穿白衣黑夹,下身穿灯笼裤,脚蹬麻鞋(当地人称扁扁麻鞋),组成几十人到几百人的鼓队,围绕着幡边舞边打,鼓声铿锵、坠环“嚓嚓”。幡高约7米左右,直径约2米,顶有仙女骑鹤,下连一面三角旗,其下是一个12角形(平年12个,闰年13个)的大宝盖,宝盖中间是一条又宽又长的大蟒旗,大蟒人首蛇身。
武山县古称道,《
后汉书》载“豲,古代少数民族,其居区为道”。武山辖域在夏、商、周及春秋时代,为戎、羌部落所属。贾山旋鼓舞是
羌族人民在长期农牧生活和民间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蹈、祭祀活动为载体,含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舞蹈。贾山旋鼓是民间相沿成习的传统风俗活动,贾山旋鼓舞历史上没有得到官方和社会上层人士的重视和关注,所以鲜有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一直在民间传承发展,积淀了很深厚历史和地域信息的原生态文化。
每到春末夏初,花木烂漫,草长莺飞,蝶舞蛙咏的时候,不论是月明星稀,凉风习习的晚上;还是阳光灿烂,晴空瓦兰的午后,或在沟壑山,草地田埂,村头巷尾,槐阴柳下,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因为常常有人列队旋鼓,那气势犹如千军万马在战斗,威武雄壮;那阵容恰似滚滚春雷在轰动,山谷回应。纵横穿插,左右跨越,有板有眼,有章有法;忽圆忽方,忽短忽长,杂而不乱,疏而不散,层层围拢如百鸟朝凤,徐徐绽放似游龙摆尾;一会儿慢鼓轻跳似闲庭信步游园看花,一会儿紧锣密鼓如雷霆万钧似疾风闪电;缓缓地鼓随身转太子游四门;匆匆地跟步鼓水淹金山寺,左转三圈舞女穿梭巧对针;右转三圈野马跳涧飞鼓来;大开大合,时进时退,快如金鸡食米,慢似野鹤闲云,阵阵精采,式式传神,令人心往神驰,让人眼花缭乱,真是享不尽的眼福,看不够的旋鼓。
作为民间世代相传的风俗活动,旋鼓舞的起源没有明确记载,
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先生在《汾阴扇鼓戏的形成时代与文化蕴蓄》文中考证:扇鼓由
周代的大、汉魏鼙(或作鞞)鼓而来。《
乐府诗集》卷五十三《魏陈思王鼙鼓歌.序》引《
古今乐录》:“鞞舞,梁谓之鞞扇舞……鞞扇,器名。”“鞞扇”就是今天的扇鼓。三国时期著名诗人
曹植《鼙鼓歌》中有“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赞若惊”之言。2010年以来,关于旋鼓舞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
鬣羚人发明说:远古在
武山县一带生活着以牧羊为主的羌民族,有一牧童常年在野外牧羊,饱受恶狼叼羊之害,机智的小牧童点燃火堆,用火屈弯树枝成扇形,将羊皮蒙上后烤干,围着火堆用树枝敲打,此时火光照亮山川,咣咣之声响彻云霄,恶狼都被吓跑了。二为祭祀起源说,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舞的出现远可推至上古,近至夏代,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称天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所以在旋鼓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传说
伏羲氏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时鼓手的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娱神,取悦神意,祈求保佑。三是军事起源说,历史上
甘肃省、
青海省一带的羌民族在迁徙和走向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饱受无数次的战乱之苦,人们用鼓声来传递军情信号,以防外敌。贾山旋鼓的样式有:十字垫梅花、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学砖蔓地、烟雾缠山、缠
蜗牛、观音过桥、二龙戏珠等。
在北部川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先“撺神”,由“司公子”“跳大神”,然后鼓手们组队形围火堆而“旋”;南部山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在旷野山地“旋”,沿着崎岖山道,蛇行蜿蜒,鼓声回旋。每年春末夏初,由牧童稚子在各村寨敲鼓先行娱乐,致兴酿潮。端午时节为“旋鼓”高潮,五月初一,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赶到会场,等候各村旋鼓队的到来。旭日东升,装扮好的旋鼓队敲着羊皮鼓汇集在开阔滩地,摆开阵势展示各自的技艺。旋鼓队们表演的套路有很多种,各个套路的击鼓声点、节拍和步伐不同,有“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太子游四门”、“齐五乱点兵”等。夜晚来临,各村都进行“点高山”活动,就是把
端午节前全村人准备好的柴垒得很高,全村老少兴高采烈地围在“高山”周围,由一人反穿皮袄扮成羊的模样,领着同伴烧香许愿,祭奠
山神,祈求神灵保佑,来年
五谷丰登,辟邪驱魅。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高山”,鼓手们围着火堆“旋鼓”,往火堆中投“高山馍”,直到“高山”燃尽。
行政区划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董庄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0]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沟门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1]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青山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2]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杨庄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3]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东沟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4]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贾山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5]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马年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6]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王山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7]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龙山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8]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大庄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09]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杨咀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10]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阳屲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11]
• 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山羊坪村民委员会[620524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