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级轻巡洋舰是
中华民国海军在全面抗日战争前向
日本订购的军舰,也是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制造的最大型军舰,本级舰包括
“宁海”号与
姊妹舰平海号轻巡洋舰,在江阴战役遭击沉后被日军捞起续用,于1944年分别遭
美国军队击沉于日本
八丈岛和
菲律宾吕宋岛。
背景介绍
根据陈绍宽后来抗战初期的江阴沉船封锁战术来看,他早知道中日海军实力悬殊,双方绝不可能发生传统的舰队决战,所以两艘巡洋舰根本没可能发挥"巡洋"功能。但在抗战前海军却有震吓地方军阀的作用,这一点对中央尤其重要,要达到这一点,船舰必须具备堂堂威仪的外表, 所以平、宁二舰虽然吨位只有2千多吨,却装上了6门140mm主炮,“宁海”舰甚至还装上飞机。虽然很吓人,但明显的头重脚轻,稳定性不足,不利于远洋。
事实上平、宁二舰大部分时间都在内河或沿海活动,主要用来威吓陆上的敌人,名义上是巡洋舰,实际上完全不必考虑在大洋上作战。这一点陈绍宽心知肚明,所以才有这两艘设计看起来很不合理的“巡洋舰”横空出世。
宁海级轻巡洋舰是
中华民国海军在全面抗日战争前向
日本订购的最先进军舰,也是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制造的最大型军舰,本级舰包括
“宁海”号(当时写作甯海号)与
姊妹舰平海号轻巡洋舰,在江阴战役遭击沉后被日军捞起续用,于1944年先后遭
美国军队击沉。
首舰宁海号在1931年2月20在日本
兵库县相生市播磨造船所开工,造价432万元,以
东北地区大豆差价分期支付,建造期间发生
九一八事变,因此当本舰在同年10月10日的下水礼,中方出席人士显得冷清,而当
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当时的海军司令陈绍宽下令海军不得参战,怕会因此影响到在日本建造中的宁海号,这点受到抨击。但当本舰在1932年8月26日驶回
上海市外滩时却万人空巷地观看这艘自清末以来中国海军最先进的军舰,
“宁海”号回到中国后多次开放给民众参观,大家都惊叹舰上先进武器和设备,尤其舰上可停放两架
水上飞机(一架日本制AB-3水上侦察机和一架仿制的国产宁海2号水上飞机)和反潜用
深水炸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本级舰作为中国海军最先进军舰投入
长江的
江阴保卫战,此战当中日军并无派出军舰而是派出
轰炸机,宁海和
平海号轻巡洋舰共击落4架和击伤两架日军轰炸机,但此两舰分别在9月23日(平海)和24日(宁海)被日机炸沉。
但日军之后将两舰打捞上水面,经修理后
“宁海”号改名“五百岛”号而平海号改名“八十岛”号,加入了日本海军,最后“五百岛”号(宁海)于1944年9月19日被美国潜艇击沉在
八丈岛附近海域而“八十岛”号(平海)于1944年11月25日被美国航母舰载机击沉于
菲律宾吕宋岛附近海域。
历史简介
1931年“9.18”事变前夕,国民党海军部长陈绍宽委派军械处长
李世甲为监造官,向
兵库县播磨造船所订造一艘
轻巡洋舰“宁海”号。造舰费用为法币432万元,以
东北地区大豆折价分期支付。
“宁海”号是民国纪元以来外购的最大型军舰,长106.7米,宽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吨,部分位置有1英寸的装甲。动力部分为四部油炭混烧式锅炉,三部往复式主机三轴推进,10,579匹马力,最高航速23.2节,12节巡航时续航力5,000
海里。配备140毫米(5.5英寸)双联装炮3座6门,最大射程10000米;76毫米(3英寸)
高射炮6门,
机关炮10门;535毫米(21英寸)
鱼雷发射管4具,鱼雷8枚;设
深水炸弹投放装置,配深水炸弹9枚;可载水上侦察机2架,无弹射器,使用时由
吊车吊至水面从水上起飞,系由日本时计社研制,爱知厂建造,代号为“爱知AB-3”(即“宁海-1号”,巡航时速137公里,升限4300米,航程970公里)。我国
江南造船由马德树任主设计师,利用备份引擎与福州杉木所仿造出“宁海-2”号1架,配于此舰,性能相近。编制成员军官42名,
士官97名,士兵222名。
“宁海”舰曾在1934年六月五日由练习舰队司令
王寿廷少将率领,由
上海市抵达日本横滨参加
日俄战争海军指挥官
东乡平八郎元帅的国葬典礼,顺便回播磨厂整修。
鉴于江南造船厂历年承造各种舰艇能够达到要求,海军部决定由该厂仿“宁海”再造1艘姐妹舰
平海号轻巡洋舰,由
日本提供零组件,设计图与“宁海”同样,并聘原“宁海”舰的造船主任神保总南担任江南造船厂的技术总工程师负责监造,原订预算458.8万元。该舰于1931年6月28日安放龙骨,为了鼓励国产新舰的自制,海军部长陈绍宽亲自到厂出席该舰的开工典礼。本来预定1933年10月10日(
中国国民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下水,不料
九一八事变与淞沪一二·八战事相继爆发,中日关系紧张而影响了日本的零件供应与技术支持,拖至1935年9月28日方才得以下水,比原定足足晚了两年。等到空舰驶往日本相生港装置火炮武器完成时已是1936年6月18日,离战争爆发只剩一年。“宁海”舰费时一年半就已成军,“平海”舰却足足花了五年的时间。不过这毕竟是中国自制的一艘
轻巡洋舰,排水量2,383吨,动力装置为五部锅炉四部烧煤炭,一部烧重油,两部往复式主机
双轴推进,马力较宁海略小,约7,488马力,最高航速21节,12节巡航时续航力5,000海。本舰尺寸与“宁海”略同,不过吃水稍浅,原预定装备与“宁海”相同的140毫米主炮6门,76毫米
高射炮4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另增加57毫米高射炮4门,高速
机关枪4挺。但在本舰赴日装配武器时中日关系已经十分紧张,有关高炮与高速机枪部分遭
日本拒装,只好透过
上海市的德国洋行改购
克虏伯和博福斯枪炮代替。本舰无水上侦察机,所以烟囱后的外观结构因无机库而与“宁海”不大相同。首任舰长为原“
宁海县”舰长高宪申。1937年4月编入第1舰队,成为旗舰。
技术性能
全长:109.73米、水线长:108.2米、舰宽:11.89米、
轻载排水量:2400吨、标准排水量:2526吨
动力:3部总马力10,500匹往复式蒸汽机
武装:3座双联装三年式140毫米口径主
炮塔,6门三年式76毫米口径
高射炮,8挺40毫米口径
航空机炮,10挺
维克斯6吨坦克7.7毫米口径
机关枪,2座六年式双联装鱼雷管,
深水炸弹9发
乘员:361人
1935年9月28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平海号下水礼
全长:109.73米、水线长:108.2米、舰宽:11.89米、标准排水量:2400吨、满载排水量:2448吨
动力:2部总马力7,500匹往复式蒸汽机
航速:21.3节
武装:3座双联装三年式140毫米口径主
炮塔,3门三年式76公里
高射炮,8挺
麦德森轻机枪,2座六年式双联装鱼雷管
乘员:361人
服役经历
“宁海”号于1931年2月20日安放龙骨,同年10月10日下水,经过各种性能试验,符合我方技术要求,于1932年8月26日驶抵
上海市,9月1日举行升旗典礼,编入第1舰队,首任舰长为原
“海容”舰舰长高宪申
上校。
“宁海”舰曾在1934年六月五日由练习舰队司令
王寿廷少将率领,由上海抵达日本横滨参加
日俄战争海军指挥官
东乡平八郎元帅的国葬典礼,顺便回播磨厂整修。
战斗历程
1937年7月7日,
日本侵略者在
卢沟桥发动进攻,抗日战争爆发。前往
英国参加英皇乔治六世加冕典礼的中国海军部长陈绍宽立即回国投入抗战。按照8月7日最高国防会议的决定,本拟采取突然封锁江阴、聚歼敌舰于长江的措施,不料这一军事机密竟被
汪精卫的机要秘书
黄濬泄露给日本驻南京总领事,致使“瓮中捉鳖”的计划完全落空。
1937年,为了阻遏日本海军长驱南入
长江,中国军事当局决定堵塞江阴航道。陈绍宽于8月1日奉令构筑江阴封锁阻塞工程,当晚即率“
平海号轻巡洋舰”、“宁海”等中国海军主力舰艇连夜驶抵江阴备战。12日抢干一天,即将事先驻此备用的逾龄陈旧舰艇8艘一一自沉于江底。它们是
炮舰“大同”、“自强”、“德胜”、“威胜”、“武胜”;练习舰“通济”;
鱼雷快艇“辰”、“宿”;还有征用商轮20艘;旋即又增沉船8艘。9月25日,复将陈旧的“海圻”、“海容”、“海筹”、“海琛”4艘巡洋舰沉作辅助阻塞线。前后共沉大小舰艇、船舶43艘,达63800吨。又向各地征用民船、盐船185艘,装石子3000方填补空隙,工程浩大,构成具有国防意义的江阴阻塞线。
江阴位于
长江镇江下游,江流至此宽不到2000米,水深流急,地势险要,扼长江咽喉,为南京之屏障。
南京国民政府战前即对江阴要进行整建,计装
要塞炮21门。为了监视阻塞线和保卫这一国防堡垒,海军遂集中主力舰艇驻泊江阴。陈绍宽命令第1舰队司令
陈季良率领“平海”、“宁海”、“逸仙”、“应瑞”4艘较新、较强的
轻巡洋舰列阵封锁线内,而以第2舰队司令
曾以鼎所率舰艇随后接应。
8月13日淞沪战起,16日,敌机7架即飞临江阴“平海”等4艘军舰上空投弹,但遭我舰对空炮火的猛烈还击,向北遁去。此后,敌机一再前来骚扰,但各舰无恙。8月22日,
加贺号航空母舰起飞12架,袭击“宁海”舰,敌94式舰载轰炸机1架被击落。25日,从“加贺”号起飞的日机再次扑来,但均遭我江面舰艇与陆地要塞
防空武器构成的严密火网的反击。敌人与我周旋达一个月之久,但炸沉我舰的计划始终未能得逞。
9月22日,敌第12航空队奉第2联合航空队司令三立贞三海军
大佐命令,由飞行长由中率92式攻击机12架,在6架95式战斗机掩护下,从三个方向直扑“平海”,力求炸沉这艘旗舰。高宪申舰长立即命令全
舰炮猛烈射向日机。与此同时,兄弟舰艇也一齐开火,迫使敌机不敢近舰而北飞。但是,在接踵而来的第2批敌机的攻击下,“平海”右舷中弹,旋即前舱进水。舰长腰部重伤,血染军衣,但仍坚持指挥作战。一等炮兵周兆发右胁突被弹片穿入,又横贯左臂,血流不止,但他忍痛坚守炮位,奋力反击敌机,直到补充兵力接替后才倒地,经抢救无效牺牲。张玉成在舰尾机炮发生故障时,冒险前去抢修,中弹重伤。
中士严肃冠不顾弹片纷飞,奋勇前去补替,中弹身亡。
“
平海号轻巡洋舰”舰官兵前赴后继,坚持战斗,迫使敌机退去。中午,敌第3批飞机来袭,从上游方向飞临高空投弹,在我炮火反击下,均未炸中而散去。但敌人并不甘心,当天下午,
加贺号航空母舰又起飞舰载
强击机7架来袭。下午5时30分,敌第12航空队92式攻击机6架、95式战斗机3架,一天内第5次来轰炸这艘旗舰,向左舷投弹4枚。这一天战斗长达6个小时,我舰发射炮弹265发,
机关枪弹4000多发,阵亡5人,轻、重伤23人,击落敌机5架。舰身中弹多处,当晚彻夜警戒,抢修舰械,准备再战。 23日上午11时左右,敌
侦察机两架在我舰附近上空窥伺,约30分钟离去,这预示着敌机编机的大举出动。
下午2时,敌第12航空队首先以92式
强击机9架,在3架95式战斗机配合下,攻击、压制我要塞炮火;而U主力94式
轰炸机12架,会同第13航空队
96式主战坦克轰炸机14架,敌
加贺号航空母舰起飞舰载轰炸机、攻击机各8架,在舰载战斗机4架掩护下,集中轰炸“平海”号。弹落如雨,两枚重弹击中舰体,周围江面水柱冲天,此起彼伏。
平海号轻巡洋舰不得不驶向上游,但敌机紧追而来,分批轮番轰炸。
高射机枪指挥刘馥接替伤员自充射手。
正酣战时,不料枪架纵轴因发射过量而折断,他冒险抢修时,突见一架日机急降投弹,他忍痛抓起灼热的无架枪管向敌猛射。“平海”号在战中各炮炮管、炮闩均因发射逾量而烫手,但炮手们仍奋战不止。这一天又击落日机4架,其中两架机体碎片竟落于了望台上。激战中敌弹3枚炸穿机舱、弹药库,江水涌入,官兵们争先恐后跳入水中堵塞漏洞,抢护炮弹,终因舰身遍体鳞伤,舰体向左侧倾45度,吐着浓烟,搁沉于十二圩浅滩;在22、23日两天
平海号轻巡洋舰遭敌轰炸时,
“宁海”号同时也遭敌机轮番袭击。
22日上午10时半,浓云细雨,敌机12架从舰尾左方以小队水平轰炸
阵形进攻。6门
高射炮昂首齐吼,火光闪闪,
机关枪嘎嘎,敌机纷纷向东南退去,舰首中弹1枚。11时许,又来机6架,“宁海”号仍以密集炮火反击,但舰板及舱面铁板中弹,洞穿10多个孔。下午4时半,9架再来袭击,但在我舰官兵奋勇还击下,未能得逞。
23日,“平海”遭重创驶往十二圩,“宁海”遂成为日机轰炸的主要目标。下午2时,敌12架自舰尾来袭,同时左舷正面也出现14架,左后方更有12架,显然敌人进行俯冲攻击时,两架被我防空炮火击落,但舰首、了望台、左右舷多处中弹,舰身震战剧烈,炮弹舱顿时涌入江水,海军官兵一面堵塞,一面鏖战。舰长陈宏泰
上校腿部重伤仍在了望台坚持不下火线,枪炮上士陈永和发射
机关枪,脸部重伤血流不辨眉目,仍沉着应战,大喊杀敌。见习生孔繁均看到高射机枪手智囊团受伤不能射击,就立刻冒险接过迎战敌机。枪炮官陈嘉村腿部受伤,当即包扎继续指挥各炮猛烈射击敌机。
这天战斗,
“宁海”号发炮700多发,消耗枪弹5000发,伤亡官兵62人。两舰共击落日机四架,击伤两架。敌机投弹150枚,弹中舰首,洞穿左右舷、弹舱、米舱等。“宁海”号失去战斗力,舰长不得不下令驶往上游,当它挣扎着航行到八圩港口时,江水漫过甲板,淹没了舰尾。
对中国人的历史而言,“宁海”与“平海”两舰的沉没(其实是坐底)于江阴后故事就已告完结,但其实之后还有续集。事实上日本人在战役结束后的1938年即将此两舰浮扬起做应急的修理(由于船只沉于江河浅滩之中打捞比较容易,淡水对机件也不会像海水般造成严重锈蚀,所以在抗战期间沉没的许多舰艇日本人都曾加以打捞修复重用,如“逸仙”等)。两舰原定交予
汪精卫的伪海军,后来食言拖回
日本。1938年7月11日日军以“第261号令”将两舰改列为
海防舰兼
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练习舰,并将“
宁海县”改名“御藏”,“
平海号轻巡洋舰”改名“见岛”。但因不久
太平洋战争爆发,造船厂工期繁忙,两舰的改装工程便延搁下来,分别泊在相生与佐世保港,充做港区浮动宿舍。
1944年日本在南洋已渐露败相,由于舰艇损失太快补充不及,便把脑筋动到此两舰上。将舰级由海防舰改回为二等巡洋舰,并在六月十日将“见岛”(平海)改名为“八十岛”,六月八日将“御藏”(宁海)改名为“五百岛”。原140毫米主炮换装为前后各一门高平两用127毫米炮及五座三联装25毫米
航空机炮,并装上雷达(22号及13号电探)。于1944年6月28日征召“五百岛”,9月25日征召“八十岛”派赴前线参战。
“五百岛”号在1944年九月十九日于
御前崎市南方
八丈岛被美国潜艇“Shad”号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