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绥镇又称榆林镇,为
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初治绥德州(今
绥德县),
成化七年(1471年)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县)。此后通称
榆林市。
榆林镇地处陕北
黄土高原,北濒中国著名的
毛乌素沙漠南沿,位于万里长城的中段,历史上素为边陲重地。榆林镇古属
武威郡,
春秋为林胡、
安塞区,
战国时期属魏国上郡地。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上郡地,郡治肤施,秦将
蒙恬和秦太子
扶苏曾在这里经略边备和修筑长城。此后历代都十分重视榆林地区的战略地位。镇下的长城“延绥东起
黄河岸,西至定边营,接宁夏花马池,萦二千余里”,即今
陕西省榆林市下辖诸县,从陕西省东北角
黄河西岸的
府谷县黄甫川起,一路向西南经
神木市、
榆林市、
横山区至
靖边县,然后拐向西到达
定边县,与
宁夏镇的
花马池相接。
2024年2月5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陕西靖边清平堡遗址的相关情况:
靖边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
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是
明朝延绥镇长城沿线驻军城镇“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于
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土木堡之变”后,
榆林市逐渐成为蒙古势力从
河套平原进入
陕西省内地的桥头堡。
天顺二年(1458),蒙古部落进攻榆林,
明朝设立延绥镇,命延绥守将
都督事张钦充总兵官,佩“征虏副将军印”,便宜行事,军法从事,相机战守,延绥镇由此建立。在延绥镇建立之前,明朝已经先后建立甘肃镇、宁夏镇、宣府镇、大同镇、辽东镇、州镇,与此后建立的延绥镇、陕西镇、山西镇,合称“
九边重镇”。延绥镇最初设在绥德卫,管辖延安卫、绥德卫辖境,而
榆林市这时尚仅设置城堡,不是防御的主要地区,故而称“延绥镇”。
榆林市在
周朝时是抵御狁族的边境地区,
春秋时属于白翟的领地,
战国时期则属于
赵国。
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命令
蒙恬渡过
黄河,开拓榆中地区,扩展了上千里的土地,并归属
上郡管辖。
汉朝时,广长榆地区成为
云中郡,以及
五原郡的
南兴县地,而
榆溪河也发源于此。
东汉时期,榆林的归属没有变化。
晋朝时,这里被划分为九原、
大同市两个县,隶属于
太原市的新兴郡。
隋朝初年设立了胜州,但不久州被废除,改设
榆林郡,下辖三个县,分别是榆林、富昌、金河,还有榆林宫,其东面是榆林关。
唐朝武德年间,
榆林市被
梁师都占据,梁师都被平定后,又设置了胜州榆林郡,下辖两个县,即榆林、河滨。
宋朝时,榆林被
赵元僖占据,成为
西夏的领土。
金朝、
元朝两朝,榆林属于
米脂县。
明朝洪武初年,
陕西省平定后,分派绥德卫的
千户刘宠驻守榆林。
正统年间,
河套平原地区成为边患,朝廷特地派遣
都督王祯镇守榆林。延绥城镇原来治所设在
绥德县,但放弃了米脂、鱼河地区近三百里。
成化七年,
都御史王锐设立了榆林卫。九年,巡抚都御史
余子俊倡议,于是修建了榆林堡,从此榆林成为了一座城镇。边墙从黄甫川开始,一直延伸到双山十二营堡,这是东路。
神木市道管辖
佳县,以及
府谷县、神木、吴壁三县,从常乐开始,到清平十堡,这是中路。榆林道管辖绥德州的
米脂县、
清涧县两县,从龙州开始,到盐场十五营堡,这是西路。靖边道管辖保安、安定、
安塞区三县,下辖四个卫,三十六个城堡,横跨
河套平原口内,挖山填谷,使道路夹在两山之间,东起偏关,西接
宁夏回族自治区,连绵一千八百里,而“延绥”的名称也从此开始。
清朝沿袭了
明朝的制度,废除了
巡抚这一职位,并将
庆阳市、
延安市两个卫所改归州县管辖。同时,靖边道也被并入榆林道,下辖两个卫所、四个营和三十一个城堡。
延绥镇在
明朝永乐年间弃守
黄河北岸的
东胜区诸卫之后,便成了明蒙冲突的前哨。因失去了
黄河天险,蒙古各部得以进入河套地区驻牧抢掠,迫使明朝于
成化八年(1472年)“
榆林市修筑东、中、西三路墙堑,宁夏修筑
山西省边墙”。“由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千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内复堑山湮谷,日夹道,东抵
偏头痛,西终宁、固。”
延绥镇一共修筑了两道边墙,《榆林府志》里认为,大边是
弘治年间修建,为了防护屯田,筑墙高厚不过一丈。内边为
成化年间
余子俊所修,特点是因山为险。
嘉靖十年(1531年)、二十四年(1545年)、四十三年(1564年)、
隆庆三年(1569年),
明朝屡次大修延绥镇长城,封堵
河套平原。
万历二年(1574年),修建延绥一镇三段边墙六百七十一里,墩台七十五座,墩院八座,寨城七座,石砌大川河口一处,土筑大川河口四处,石砌河口水洞连台一座,石券关门一座。万历三年(1575年),
榆林市、
神木市、
定边县、
靖边县四道筑空心敌台,见存城垣六十二座,民寨堡城一百四十九座,寨城五十五座,空心敌台二百三十九座,敌台一百一十六座,墩台一千三百一十六座。
榆林镇位于今榆林市区。建国后榆林设县,1988年,改县设地区,2000年,改地区设市。目前
榆林市辖
榆阳区、
神木市、
府谷县、
横山区、
靖边县、
定边县、
绥德县、
米脂县、
佳县、
吴堡县、
清涧县、
子洲县十一县、一区。2006年底,榆林总人口为350多万。
延绥镇城半倚靠在驼山上,以它为固守,城的西边临近输溪、芹河等水流,是极为重要的冲要之地。从延绥镇城向东到常采堡四十里,到燥关五百里,再向东到京师则是二千一百里。向南到
归德堡四十里,到
陕西省城一千三百五十里。向西到保宁堡三十里,到中夏一千里,再向西到围原一千三百七十里。向北到边墙则是八里。在
成化九年,
都御史余子俊在旧城的北面增筑了城墙,设置了榆林卫指挥使司,隶属于陕西都司。到了二十二年,
巡抚黄戴扩展了北城。
弘治五年,巡抚
熊绣扩展了南城,使得整个城池周围达到了十三里三百一十四步。
隆庆元年,巡抚王口又从水西门开始,到信地楼为止,增筑了七里的逻城。
万历元年,巡抚
张守中对城墙进行了修筑,使其高度加厚,顶部宽三丈,底部宽五丈,高度达到三丈六尺。嘉靖时的巡抚张珩,隆庆时的巡抚部光先,以及万历时的巡抚
宋守约、
王汝梅,还有宪副洪忻、赵云用,总兵傅津、贾国忠、周国渐等人,都使用砖块对城墙进行了整修。共有大楼十五座,腰铺四十七座,东门两座,西门四座,南门一座。在万历三十五年,
巡抚涂宗浚在城北十里处筑建了镇北台,位于款贡城,高度达到七丈,层台峻,被称为天险。边墙的总长度是三十一里零三百五十八步,上面建有墩台七十四座。
榆林市地处
陕西省最北端,属中
温带干旱气候,春季多风,并且常常伴有沙尘天气,这是因为榆林地处
毛乌素沙漠与
黄土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沙化
风蚀和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风沙很大。夏季多雨,比起
关中地区要略微凉爽一些,是避暑的好地方。最佳旅游时间:夏季、秋季。
黄甫川堡位于
府谷县黄甫镇黄甫村,为
明朝延绥镇营堡位置最东者。城堡始建于明
天顺年间(1457~1465),
弘治初年扩筑关城,
万历三十五年(1607)延绥
巡抚涂宗浚令各堡以砖石包砌城垣。明代黄甫川堡驻军及守城军共1607名,配
骡子1149匹,设操守、坐堡、战将各一员,守瞭大边长城“三十里零二百一十步、墩台二十八座。”
清朝康熙年间驻马步兵197名,设游击一员统领之。从明
隆庆五年(1571)在黄甫川堡的大边长城口上开设蒙汉贸易市场起,堡城逐渐发展成为
陕北地区与
河套平原地区的重要贸易集市,物阜民殷,商务亦盛,素有“金黄甫、银麻镇”之称。
黄甫川堡建在黄甫川西岸的高台上,三面环沟一面临水。城堡平面呈簸箕形,城垣轮廓清楚,可见城门遗址4个,残存大部分垣体。城垣遗迹周长1652.8米,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城内现有南北向大街及多条小巷,民居均分布于街道两侧,主要有
李家大院、郝家大院等。
2024年2月5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
靖边县清平堡遗址的相关情况。
靖边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
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是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驻军城镇“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于
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人员发掘清理出保存较好的建筑遗址,包括一座夯土包砖高台,连接堡内四条主干街道的中心楼、南城墙门址清平门、显应宫、
南大街、西大街、
东大街等遗迹。考古人员表示,虽然清平堡的修建是出于军事目的,但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很少发现兵器和军事方面的遗存。清平堡在使用过程中,实际上是为民族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场地,营堡内及周边发生的主要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