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堂村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老冢镇下辖村
谢堂村在大司寨村正南方不足一公里。2158口人。耕地1900亩。全村姓谢。本村有两条路。一为肇基路(即始祖路的意思),一为太傅路(因谢安官拜太傅),有八条巷。巷名连起来为,六朝显族。名门世家,东山再起。阎基繁昌区。现该村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村名由来。谢堂村原名吉迁里。是谢氏发祥地。谢氏望族。时任三国魏典农中郎将。工的墓葬地在此。后因黄河泛滥。由谢缵工之三十三世孙权宗。从太康县城北百岗村率部分谢氏族人迁来守缵工时。改名谢堂家,因河南人说话简洁,省区家字,久而久之变成了今天的谢堂。
姓氏族谱
距太康县谢家塘村,收藏的大堂广明元年。(880年)《谢氏族普》记载。谢氏本系出自炎帝神农之后裔,若始祖讳嘉者,其先南阳郡人也。西汉末为水衡都尉。其后有讳夷吾者,以民风角占候之术鸣于世,然期间数不可考也。西普祭酒公衡,又本于阳夏永嘉不靖,来富于始宁(江上虞西南曹江东岸),至太博安石,太元帅万、石、诚为江左望族。族谱中尊谢缵为阳夏一世祖,也称来祖,他世居陈郡阳夏。
字辈: 高 启 继 国 友 玉,邵 文 宗 成 康,述 哲 尊 贤 良,先 德 传 芳 远,英 杰 庆 锦 堂 晋 兴 占 魁 位, 宝 树 延 繁 昌。
非遗项目
舞狮队:解放前, 谢堂有一间名乡里的舞狮队,经常外出表演。尤其是在l946年春节前,十里八村相靖。节目中以测子望月的表演最为精彩,曾叠过百张桌子,九十九条大板凳。号外,还有腰鼓队,高跷队。
谢氏族规
孝顺父母 敬奉尊长 友爱兄弟
和蔼夫妇 亲厚宗族 敦睦同里镇
遵守礼法 维护传统 矜孤恤寡
济困扶危 勤俭持家 忍让处事
阳夏谢氏祖地
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原名吉迁里。该村现有居民2000余人,全部姓谢。太康县古称阳夏,是历史上“阳夏谢氏”望族的发祥地。西晋末年,阳夏谢氏为避战乱举族南迁,定居江南,涌现出名相谢安,名将谢石谢玄和诗人谢灵运,才女谢道韫等著名人物。谢安的曾祖父谢缵,曾任三国魏典农中朗将。今太康县谢家堂村西边有谢缵墓园。
其碑为北宋赵顼熙宁丁巳年(公元1077年)谢安21世孙谢文瓘重刻,碑文为“魏典农中朗将谢公讳缵之墓”,原墓碑是曾孙谢万于晋晋穆帝升平四年(公元360年)立。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更有趣的是该村有两条路为肇基路(即始祖的意思)、太傅路(因谢安官为太傅)。八条巷,每巷两字,合起来即:六朝显族,名门世家,东山再起,宝树繁昌。
该村现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单位。
谢安故里文化园
谢氏陵园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约12亩),主要建筑设施有极乐殿、飞云堂、灵云堂及祭坛、碑亭等。主要是存放谢氏族人骨灰的灵堂,留置谢氏族人百年之后安息墓地。同时亦是祭拜逝者、寄托哀思、扫墓上坟的场所。
谢缵墓并碑,此墓及墓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谢堂村。除谢缵亩及碑外,还有明代薛斌墓及碑。阳夏古时称阳夏,故史记记载陈郡阳夏是谢姓的名门望族。谢缵是始祖,所以者里成为世界谢氏宗亲寻根问祖的圣地,凭吊者络绎不绝。
谢延彬墓,谢延彬太康县城北8里谢庄人清进士及第,内领侍卫,功勋卓著,卒后葬河南省太康县城北大梁庄村,今属太康县城郊乡
谢氏三公殿,位于太康县谢家堂村谢安故里文化园,古式建筑宏伟壮观,神供奉淝水之战功封陵郡公谢安、南康公谢石、康乐公谢玄。神柱有河南省党校谢德民教授题联:淝水之战开创世界军事奇迹,一门三公铸就谢氏名门望族。殿东西壁有华夏谢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谢纯灵先生浙江省选编的淝水之战24幅图文并茂彩图,栩栩如生。
谢缵墓
维公元2010年5月24日,中华谢氏总会会长谢俊明,代表中华百万谢氏儿女,谨以鲜花、时馐、清酌、致祭于先祖缵公之灵曰:稽我谢氏,系炎黄之,源于南阳郡古国。迁浙、闽、粤、赣、衍九州,日月递嬗,开三千年基业。望出阳夏,盛魏晋,盛六朝,斯振振,历十八代中书,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尉为中原地区望族。
先祖缵公世居陈郡阳夏,路蓝缕,以启山林,阳夏遂为谢姓螽斯繁衍之地,亦为谢姓郡望之一。三国时缵公任三国魏典农中郎将,教民嫁,岁岁五谷丰,种树艺桑,处处绿野平畴。曹魏用是无粮匮乏之虞,三分天下遂归为一统,缵公功莫大焉!
太康三年(282年),缵公染疾不廖,驾鹤西去,葬于今太康县谢家堂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姓氏族谱
非遗项目
谢氏族规
阳夏谢氏祖地
谢安故里文化园
谢缵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