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科
肢口纲剑尾目的鲎类
科(学名:Limulidae):世界上有四种鲎:美洲鲎、蝎鲎南方鲎与中华鲎(三棘鲎)。体近似瓢形,分为头胸、腹和尾三部分。头胸甲宽广,呈半月形,腹面有6对附肢;腹甲较小,略呈六角形,两侧有若干锐棘,下面有6对片状游泳肢,在后5对上面各有一对鳃,用来进行呼吸;尾呈剑状。体为棕褐色。平时钻入海沙内生活,退潮时在沙滩上缓缓步行,雌雄成体常在一起。
鲎最早出现在美洲,之後演化分两只,因为地球的板块运动,使得留在美洲的成为现今的美洲鲎,其他三种鲎则分布在亚洲。它们具有硕大的体型,使它不易被其他动物吃掉。另外,鲎具有拱门形状的外壳,不但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还提供了装载很多东西的诺大空间。它们的身体分成头胸与腹部,无触角,头胸部的第一对附肢成状,称为螯肢,是用来摄食的,这些共同的型态特征,是其他节肢动物所没有的。
鲎的血液,演化出保护机制:鲎身体若受到碰伤,血液中的变形细胞就会把细菌凝结,进而杀死它,这是鲎可以存活这麼[mó]久的原因之一。
物种简史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人们曾发现了距今5亿年前的鲎化石,它与早已灭绝的三叶虫是近亲蟳。有人也称它为中国鲎,其实它与蟹没有关系,倒是跟蝎、蜘蛛有亲缘。鲎是节肢动物肢口纲剑尾目动物,现存有3属4种,分布在美洲和亚洲部分沿海中。中国长江口以南东、南海沿岸、广西沿海、金门沿海、澎湖沿海等地有它们的身影。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大都进化或者灭绝,而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样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形态特征
体型
鲎科共有4个物种,蝎鲎最小,巨鲎最大,体长可达60厘米(包括尾长),体重3-5千克。体表覆盖有几丁质外骨骼,呈黑褐色。头胸部具发达的马蹄形背甲,通常也被称为马蹄蟹(Horseshoe Crabs)。体近似瓢形,分为头胸、腹和尾三部分。头胸甲宽广,呈半月形,腹面有6对附肢
结构
甲的背面隐约可见三条纵嵴,中嵴前端两侧有一对单眼,侧嵴外侧各有一复眼。头胸部腹面具有6对附肢围在口外。第一对为螯肢,短小,仅由3节组成,末端呈钳状。其余5对附肢均由7节组成,统称步足。其中第二对(脚须)的末端在雄性变为钩状,用以抱握雌体。步足中的前4对末端均呈钳状,近端基节的内侧有长刺用以咀嚼食物,故称颚肢。最后一对步足末端不呈钳状,但有几个突刺呈耙状,用以掘沙或清除附着物。最后一对步足之后有一对唇瓣(chilaria),其内侧也有刺,被认为是退化的第七体节附肢的基节。
腹部体节愈合,形成一六角形的腹甲,腹甲后端为尾剑(telson)。腹甲背面靠中线处有6对小穴,是内部肌肉附着处。腹甲侧缘各有一列(一般6个)可动的短刺。腹部亦有6对附肢。其中第一对左右愈合成板状,其下方有生殖孔故称生殖(genitaloperculum),盖在其他附肢之上。其余5对附肢改变成书鳃,每对附肢亦左右愈合呈薄板状,板的下表面体壁向外折叠成上百个薄片(lamellae),如书页状排列,用以扩大表面积并进行气体交换,故称书鳃。由书鳃的运动可激起水流通过,以行呼吸。尾剑细长呈三梭形,与腹部有关节相连,用以支撑身体,特别是在背腹翻转时。
神经
鲎的神经系统呈链状,但愈合在一起。头胸部的神经节愈合成一团,围绕着食道,称为脑,可分为前脑后脑。头胸部附肢均由脑支配。脑后为神经索及五个神经节,支配腹部附肢。
眼睛
鲎的单眼也具有角膜、晶体及视网膜细胞,复眼中的小眼数目少且排列稀松,色素存在但不形成可动屏幕,虽然可看到物体的移动,但由于小眼数目过少很难成像。因此,鲎的复眼常作为光刺激与轴突传导的神经生理研究的材料。头甲前端腹面还有化学感受器
雌雄
雄性个体头胸甲前缘为一凹陷处,且第二及第三对步足特化为钩子状,而雌鲎的头胸甲前缘为圆弧状,在步足方面皆为钳状;在腹节方面,雄鲎腹节背甲的缘棘为六对,雌鲎的腹节背甲缘棘为三对长的及三对短的,以免妨碍雄鲎的伏身拥抱;另外也可以从生殖厣内的生殖孔来判别雌雄。
栖息环境
鲎居住于沙质浅水海域,常爬行或全身潜行于泥沙中。它的栖息地点与年龄有关,通常稚鲎生活于海岸泥滩地,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游向外海生活。鲎于冬季时会选择在较深的海域生活,直到来年水温回升时再迁往浅水域觅食或于沙岸产卵。晚夏才产卵孵化的稚鲎可以潜伏在低潮线潮间带过冬,天气好时会爬出摄食。
生活习性
食物
鲎类主要为肉食性动物,取食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等,有时也取食海底藻类。取食时用螯肢将食物送到口部,用颚肢的基节磨擦、咀嚼后再送入口内。口后为食道,食道前行膨大成磨胃(gizzard),其中有角质齿可研磨食物,经瓣膜后进入中肠。其前端膨大处为胃,有1-2对发达的肝盲囊(hepaticcecum),其分支到达头胸部及腹部,并有肝管开口到胃的两侧。
消化
肝盲囊是食物化学消化及吸收的场所。中肠后为直肠,以肛门开口在腹部末端、尾剑之前的腹面。循环系统为开放式。消化道背面有一管状心脏,位于围心窦中,具8对心孔,血管发达,向前有3个前动脉,两侧有4对侧动脉。动脉分支进入组织后,在腹面形成两个大的腹血窦。血液由腹血窦流入书鳃,经气体交换后再经围心窦、心孔流回心脏。血液中含有血青素及一种变形细胞,这种变形细胞具有很强的凝血功能。排泄器官为四对基节腺,位于磨胃的两侧,由腺体收集的代谢废物送入一共同的囊中,再经排泄管、膀胱、排泄孔开口在最后一对步足的基部,基节腺也兼有水分调节作用。
脱壳
鲎如同其它的节肢动物门,是以脱壳而后成长的。由一次的脱壳而长大约之前体型的1.3-1.4倍,但死亡率也高,是一种博命的成长。鲎的卵于孵化前在卵膜内就脱皮四次,因此仔细观察回转卵,卵中就有如仙女的羽衣状薄纱的壳,在回转卵此时的胚体已经成了像鲎的体形。在刚孵化出的第一龄幼生由其形态看,与成体的鲎很相似,只是还没有那特征的尾剑。第二龄幼生其体长约为10mm,而在第一龄幼生时没有的尾剑,在此时期也明显的长出来。
鲎的脱壳是由头胸部的周缘裂开,而新的旧体才由其间隙跑出来。刚脱皮的甲壳非常柔软,这甲壳要恢复到原来的硬度,也需要相当的日子,几乎令人怀疑它是否会恢复到原来的坚硬度。鲎由于生长速度慢,所以是一种不大能长大的动物,至今仍不明白确定几年才能生长成成体。大概认为雄的脱15次皮,而在第13年成成体;雌的脱16次皮,于第14年成成体。
它们可以背朝下游泳,但一般喜欢钻进泥沙中并在泥里爬行。鲎生长得不算快,它们须要脱16次壳(脱壳一次称一龄,但并不是一年脱一次壳,鲎的小时候脱壳次数较多次),经过9到12年的时间才达到成熟。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洲大西洋沿岸,从北美东部缅因州海岸至墨西哥湾日本韩国、中国长江以南海岸(包括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沿海),以及金门县香港特别行政区越南菲律宾加里曼丹岛印度尼西亚沿海。新加坡、婆罗洲、印尼、泰国、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沿岸至印度孟加拉湾沿海。东南亚沿海至印度孟加拉湾,包括孟加拉、泰国、印尼及婆罗洲等地。喜欢居位于盐度较低的河口,同时具有溯河而上的习性。
该科物种
繁殖方式
鲎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肠的两侧,直延伸到腹部,经一对短的生殖导管以生殖孔开口在生殖厣板下。每年夏季为繁殖季节,成鲎出现于每年5月到8、9月间(产卵季节),东北季风起即会迁徙至20-30米深海域越冬。出现季节时母鲎及雄鲎于大潮清晨或傍晚,集体游上潮间带高潮线附近的沙洲产卵,鲎从深海游到近海潮间带的沙滩上,雌雄聚集在潮间带,由雌鲎扒沙作窝。雄性以脚须抱住雌性,雌性以附肢挖坑产卵时,雄性排精在卵上,行体外受精。产卵后雌雄分开。
卵产在5厘米深的沙中。当潮水退去时,埋在沙里的受精卵便不会位于水下,这样它们就安全地避开了水生捕食动物。另外,受精卵的发育要求它们被埋在沙滩上比较高的地方,但又不能太高;如果卵埋得太高,它们就会因为太干燥而不能孵化成幼鲎;如果埋得太低,又会因为沙里的氧气含量不足而死去。
雌鲎利用笫6对步足端节基部呈5个扁平可动的、张开时形同花瓣的突起物作为工具,在高潮线沙滩上挖穴,穴深6-11厘米,然后两个生殖孔同时产卵,每穴产卵200-630枚,卵直径约0.3厘米,淡鹅黄色。随之雄鲎将精液撒到卵堆上,再由潮水上涨时冲刷上来的泥沙将卵堆覆盖,约2厘米厚,受精卵便在沙层中进行孵化。然后,这一对鲎又向前爬行20厘米左右,重复以上过程。大约产十几堆卵后,潮水退去,这一对鲎就乘夜色撤离海滩,回到海里。
卵孵化之后,漂至高潮线附近的泥滩地,经脱壳变态下来,过底栖的生活,以泥滩上之细小生物或碎片为食。长大至4-5厘米随水流逐渐迁移到以沙为主的地区,至10厘米上下就离开潮间带到较深海域生活。在深海中经过数年的成长后,当达到成体时,雄鲎即会寻找雌鲎而为配对,当到生殖季节时仍固定游回到海边产卵
卵为中黄卵,但为完全卵裂,发育中经过三叶幼虫阶段(trilobitelarva)。此发育阶段因相似于三叶虫而得名。刚孵化的幼虫尾剑不突出,仅两对书鳃,经13-14龄连续蜕皮后发育成成体,性成熟在第三年。利用沙吸收阳光的热量,受精卵大约经过40天孵化出幼鲎。刚出卵壳的幼鲎,在尚未蜕皮之前没有尾剑,样子很像6亿多年前的古生物三叶虫,所以被称作三叶幼虫。
种群现状
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8-13年才能完成繁殖。但鲎资源现在已经急剧减少。由于填海造地、滩涂开发等原因(因为鲎它很挑地方生长)鲎失去了赖以生息的浅海沙滩。
由于鲎的自身价值不菲,2000年以来大量出现用它的壳做原料的甲壳质加工厂;同时,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所以无法逃脱被滥捕滥杀的命运,面临着灭绝性的灾难。
鲎在中国广西、广东省福建省是重点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收购、加工携带。2016年7月21日上午,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北海边防支队西场边防派出所将查获的1000余只“无主”中国鲎运送到北海渔政码头,将它们放归大海。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20世纪末以来,这默默无闻的鲎却一跃而名闻遐迩了。这还要从鲎的复眼和血液谈起。
复眼
鲎有四眼,一对复眼位于头胸甲两侧,一对独眼位于头胸甲前中线。鲎的复眼由800-1000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都是一个独立的视觉单位。但小眼除具视觉细胞外还有一至两个特殊的偏心细胞,相邻小眼间的偏心细胞还以侧向分枝(侧向神经)相联络,外界的全部信息需经偏心细胞传入至脑。著名的生理学家哈特兰用微电极和其他电生理实验证明,当光照面积由一个小眼向附近一个小眼扩大时.前一小眼所发出的电脉冲强度非但不增强反而减小。这就是说,当一个小眼受光照兴奋时,它周围的小眼反而受到抑制。原来抑制是小眼偏心细胞侧向神经发挥作用的结果,人们称之为“侧抑制”。研究指出,由于有了侧抑制,鲎就可以对接受到的视觉信息进行抽提和加工,增强所视影像的边缘反差、略去细节而突出轮廓.从而提高了主观清晰度。这就保证了鲎在海底看清物体。准确捕食或有效避敌。由于这一发现,哈特兰获得了1967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根据侧抑制原理.工程师们用于电视图像的发送中,获得清晰的图像。
血液
鲎对人类的另一奉献就是它的血液。1956年发现,在给鲎注入革兰氏阴性细菌后,鲎很快就因血液凝固而毙命。后经8年不懈地探索,原来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膜产生的致死分子“内毒素”,激活了鲎血变形细胞中的一种酶。致使血液蛋白由溶胶变为凝胶而凝固。用鲎血检验革兰氏阴性细菌存在的试验,在医学界称为“鲎试验”。鲎试验的灵敏度甚高.能检测出1毫微克/毫升甚至1微微克/毫升的内毒素,而且检验速度快,只需15分钟。今天,由鲎血制成的干品“鲎试剂”;很快就被用到了如脑膜炎霍乱鼠疫百日咳等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同时,在药品检验、食品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但是,鲎长到成年需漫长的8年,杀鲎取血不仅满足不了需求而且会使鲎资源枯竭。每只雌鲎可产卵8万粒,可采血50毫升。其血液遇氧变蓝。经提纯、冷却、干燥后呈粉末状。南海人工养鲎,活体抽血制成鲎试剂的产品也投入市场。
参考资料
Horseshoe Crab.pbs.2016-07-28
目录
概述
物种简史
形态特征
体型
结构
神经
眼睛
雌雄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食物
消化
脱壳
分布范围
该科物种
繁殖方式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复眼
血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