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盘虫属(Cephalodiscus)是半索动物门羽鳃纲头盘虫科下的唯一一属,因吻扁平呈盘状,故得名头盘虫。截至2024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该属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18种。头盘虫主要分布在南极圈、非洲南部和欧洲北部的海岸线附近,少数种类在远洋分布,生活在较深的海水中,以柄附在海底,通常多个个体栖居在一
栖管中营群居生活。
头盘虫身体对称,通常体型较小,如十二腕头盘虫(Cephalodiscus dodecalophus)体长仅2~3mm;身体分为吻、领、躯干三部分,吻呈扁平状,即头盘;领的背部有腕状突起,其上有
触手;躯干不长,呈囊状。
头盘虫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如吉氏头盘虫 (Cephalodiscus gilchristi),因其虫体有难以腐烂的结构而在生物演化等方面具有科研价值;头盘虫栖管附着在海底的岩石上形成毛发状的“白发石”,有一定观赏价值。
最早的头盘虫属物种发现于1882年,是由麦金托什(M'Intosh)在
麦哲伦海峡发现的十二腕头盘虫,最新发现的头盘虫属物种为Cephalodiscus planitectus,于2020年被发现于日本
相模湾。
历史发现
最早的头盘虫属物种发现于1882年,是由M'Intosh在麦哲伦海峡发现的十二腕头盘虫。而后最早的发现记录在1905年,分别是由
英国生物学家哈默·西德尼·弗雷德里克(Harmer, S.F.)在
珊瑚礁三角区西部和
大西洋西北部的
热带海域发现的纤细头盘虫(Cephalodiscus gracilis),和仅分布在珊瑚礁三角区西部的Cephalodiscus sibogae,以及在
太平洋西北部的
寒温带发现的Cephalodiscus levinseni;同年还有英国
动物学雷·兰克斯特(Edwin Ray Lankester)在斯科舍海和
南极洲大陆沿岸发现的Cephalodiscus nigrescens。
演化与分类
起源演化
早期
半索动物门门中,古
羽鳃纲在
寒武纪早期就已经出现,而在约五百万年后分支进化成
笔石(Graptolites 现已全部灭绝)动物和羽鳃类动物,而后羽鳃纲动物分支进化为杆
壁钱和头盘虫。虽然头盘虫是由羽鳃纲分支演化而来,但其与笔石类的亲缘关系相较羽鳃纲与笔石类更近。
系统分类
截至2024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该属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18种。
未被收录的物种有2020年在日本本州南部海岸
相模湾发现的Cephalodiscus planitectus ,已灭绝的物种有Cephalodiscus lutetianus和Cephalodiscus nusplingensis。
形态特征
头盘虫通常体型较小,如十二腕头盘虫的体长仅2~3mm,群栖于一个有许多小孔的公共管鞘内,彼此独立,管鞘胶质。头盘虫的身体由吻、领、躯干三部分构成。
吻
头盘虫的吻扁平呈盘状,故得名头盘虫,口开于头盘的基部腹面。口内有一短管称为口索;咽部有一对
鳃裂。
领
领的背部有数量不同的腕状突起,腕上生有5~9对羽状
触手,可摆动引起水流,腕和触手上有食物沟。领部有大
神经节以及分布到吻部和腕状突起的神经。
肛门开口于领的背部。
躯干
躯干不长,呈囊状,其中包含生殖、消化器官和连接其他个体的柄。
特殊物种
Cephalodiscus planitectus是从日本相模湾城岛附近100-300米深的岩石斜坡上采集到的,这个新物种的头盘形态与其他已知的头盘虫属动物不同,通常彼此隔离,且头盘通常光滑扁平,没有任何突起,
栖管也通常没有分支。分子层面的研究表明Cephalodiscus planitectus是现存其他头盘虫的姊妹群。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头盘虫主要分布在南极圈、非洲南部和欧洲北部的海岸线附近,少数种类在远洋分布。
栖息环境
头盘虫属同大多数
羽鳃纲动物一样,生活在600m以下的近海海底,以柄附在海底,营群体生活。
生活习性
进食
头盘虫可利用领背部附生有羽状
触手腕状突起摆动引起水流,使食物沿着腕和触手上的食物沟导入口内;对纤细头盘虫(Cephalodiscus gracilis)的研究显示,一个群体内的成熟个体会将触手环绕在管鞘外,形成球形的
网状结构,其外表面流动的粘液可以运送食物。
群栖
头盘虫通常多个个体共同栖居在一个有许多小孔的公共管鞘内,彼此独立,但彼此以肉质柄相连,管鞘胶质。栖居在同一管鞘内的个体彼此之间有发育的差异,即同时存在成熟和未成熟个体。
生长繁殖
头盘虫为
雌雄异体,除
有性生殖外还可以
出芽生殖的方式进行无性生殖。其中有性生殖一般为
体内受精,成熟的头盘虫输卵管管腔较大,可容纳精子。
头盘虫的
中胚层由
原肠以肠腔法形成。不是所有的
受精卵都会发育为能动的
美国白灯蛾,有一些会直接跳过该阶段发育为成虫。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从吉氏头盘虫体内分离出的头孢抑素(cephalostatins)为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测试中细胞毒性最强的海洋天然化合物,在癌症中表现出了较强的肿瘤抑制能力。
演化研究
头盘虫作为半索动物,与脊索动物有一定的共同点,如咽
鳃裂和有空腔的背神经索(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同时其中
胚层形成方式与棘皮动物相同,加之作为羽鳃纲动物,身体结构有难以腐烂的部分,化石得以很好地保留,可作为研究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中过渡类型的重要材料。
观赏价值
头盘虫
栖管附着在海底的岩石上形成毛发状的“白发石”,石头上的“白发”还会生长,原本作为个人收藏,后经研究证实该
收藏品实为某种头盘虫,现也作为个人藏品或在各大水族馆展示。
相关新闻
1987年4月的一天,奇石收藏者田恩宏在中国青岛一个市场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块长着白色头发的奇怪石头,并以18000元的价格买下这块石头。半年后,田恩宏发现原来石头上的白发好像长长了,这让他兴奋不已。从2001年开始,田恩宏一家人开始带着它参加各种各样的奇石展览会,它在各种展会评比中获得了众多的奖项。随着这块石头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为了揭开石头长头发的秘密,田恩宏决定找更加专业的人士来破解谜团。2004年底,田恩宏的家人带着这个石头来到
北京大学地质系。经过检验后,崔教授建议田恩宏去一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因为检验的结果表明可能是一种海洋生物。
后来,从事海洋植物研究已经50年的夏邦美教授开始了对这块石头的鉴定,在
显微镜下,夏教授看到了她从来都没见过的现象,这块石头是空管子结构,说明这种生物不是海洋植物。但从事海洋脊椎动物分类学研究40多年的刘锡兴教授却从来都没见过这种动物。突然,刘教授想起了他看过的一本书,里面介绍了一种被称为头盘虫的
海洋动物似乎和这种东西十分类似。头盘虫种类不多,
中原地区过去没有正式记载。经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很多专家的研究最终证实,这些生长在这块石头上的物体的确就是头盘虫,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收集到头盘虫的标本。
最后专家也为我们描述了这种动物的生存景象,也由此弄清了这块石头的前世今生:这块普通的石头经冲刷多年形成
卵石,由于没有了大的波浪冲刷,海洋动物头盘虫的浮游幼体开始附着在上面生长,这种细管状动物以海洋中有机碎屑为食,逐渐生长。这种高等的无脊椎动物附在石头上渐渐与石头成为一体,直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