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龙(
学名:Caihong,取自汉语拼音cǎihóng)是一属来自中国的小型
近鸟类恐龙,生存于
侏罗纪中期。
发现和命名
彩虹龙的化石是由农民杨军在
河北省北部青龙干沟南石门子村附近的一个采石场发现,属于燕辽生物群。化石于2014年2月被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收购,随后被丁小青和马修·布朗(
Rosey Brown)初次整理。2018年,由胡东宇、Julia A. Clarke等人描述了
模式种巨嵴彩虹龙。属名来自普通话“
彩虹”,取自化石的华丽外观及其提供的一系列新的科学见解。种名来自中文“巨嵴”,取自化石
泪骨上的大型嵴。
正模标本存于
辽宁省古生物博物馆,标本号为PMoL-B00175,发现于距今约一亿六千万年的牛津阶髻山组中。标本由一个完整的接
BOBBIN组成,压制在一对正负平板中,保留了
软组织和全身羽毛,代表了一个成年个体。1月15日,
英国《
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形态特征
彩虹龙是非常小的恐龙。长约40cm(16英寸),重约475g(1.047磅)。描述作者指出了彩虹龙许多独特的自体衍征。眶前窝除了眶前窗和前上颌窗,在上颌也有一个窗,位于前上颌窗的后下方。
泪骨具有向上和侧向强烈突出的嵴。在下颌,齿骨是坚固的,前末端高于中间部分。在骨盆中,
髂骨短,长度短于
股骨的一半;在所有其他
兽脚类恐龙中,髂骨的长度超过股骨的一半。所有这些特征在
近鸟类分支中是独一无二的。彩虹龙的部分特征显著区别于燕辽生物群的相关属,例如
始中国羽龙属和近鸟龙。例如存在突出的泪骨、前后肢的正羽较长、尾羽有大型的不对称羽片。
BOBBIN:彩虹龙的
颅骨长67.6毫米。它低而细长,仅略短于股骨。鼻孔大而椭圆形。椭圆形上颌窗是一个位于眶前窗前方的开孔,很大并位于眶前窝中间。眶前窗本身仅占眶前窝长度的40%。这些窗扩大至眶前窝前部的一个相当大的前上颌窗,类似于
始祖鸟,还有一个较小的开孔(附属窗),略低于前上颌窗,位于前上颌窗与上颌窗之间。将上颌窗和眶前窗隔开的支被一个连接通道贯通,这是一种典型的
伤齿龙科特征。眼窝长度大于高度。
泪骨具有长而坚固的角状突,起始于其基部侧面并逐渐向末端弯曲。
牙齿大多弯曲、纤细且被紧密被包裹在颌骨的前部,例如
前上颌骨和下颌齿骨的前部。后部的牙齿更大且间隔很宽。上颌的
齿列特别长,到达眼窝前部的下方。前部牙齿包括第一枚上颌齿没有锯齿。处于中部的牙齿更强烈地弯曲并具有锯齿状的后缘。在齿骨的后部,牙齿短而粗壮,在内侧和外侧边缘都有锯齿。
彩虹龙可能有10枚颈椎,13枚背椎,5枚荐椎和26枚尾椎。背椎不具有侧凹。尾巴很短,长度为178毫米。向尾中部的过渡(横突完全缺乏的点)位于第七和第八椎骨之间。更后方的椎骨逐渐变得更加拉长。
手臂相对较短,等于后肢长度的60%。
肱骨尤其短,长42.1毫米,是
股骨长度的60%,而近鸟的这一比例为100%。尺骨比上臂长,这种特征在
兽脚类恐龙中通常仅限于飞行鸟类。尺骨的长度为47.2毫米,仅仅轻微弯曲。第一掌骨及第一指较长,第三掌骨粗壮,第三指的第三个指节长于第一和第二指节的总和,这些都是典型的
伤齿龙科比例。
在骨盆中,
髂骨的峰在
髋关节前面很长,但在其后面短而略微向下弯曲。
耻骨稍微指向后方,以钩形耻骨脚结束,类似
半鸟亚科。
坐骨长20.5毫米,在侧视图中相对较短且较宽,形成扁平带状。坐骨前缘的闭孔具有矩形轮廓,这在
虚骨龙类中是罕见的:除了近鸟和
始祖鸟之外,所有其他的虚骨龙类都具有三角形闭孔。
后肢非常长,是躯干的3.1倍。
股骨细长,长70.9毫米。
胫骨长约82毫米,与近端跗骨融合成
胫跗骨。第三
跖骨长度为49毫米,顶部略微被第二和第四骨挤压。第一趾相对较短。第二趾带有小型的可伸缩镰刀状爪。
羽毛和着色:化石周围是宽阔的羽毛区域,只有吻部和爪未被覆盖。这些羽毛不是印痕,而是实体的遗骸。正模和负模的分裂揭示了羽毛的复杂层次。可见的羽轴和羽枝的密度非常大,难以识别单个羽毛。它们保存的方式可能并不代表它们的原始状态和位置。
彩虹龙的身体
廓羽比其他非鸟类恐龙的长。
颅骨和颈部显示出两种类型的羽毛:一种是僵直的,2cm长,细长;另一种长度为1cm,更加弯曲。在胸部和四肢上,可见4cm长的羽毛,拥有平行且直而粗的羽枝。这些廓羽中没有一个可被确定为具有封闭羽片的正羽。
彩虹的化石羽毛具有纳米结构,被分析和解释为黑素体,显示出与现生鸟类的产生
黑色虹彩色变色的
细胞器的相似性。头部、胸部和尾基的其他羽毛保留了扁平的板状黑素体,形状非常似于现代
蜂鸟科的羽毛中形成鲜艳的彩虹色调的黑素体。然而,这些黑素体似乎是实心的,而没有气泡,因此在内部结构更类似于
喇叭鸟(Trumpete)而不是蜂鸟。彩虹龙代表了板状黑素体已知最早的证据。
科学意义
彩虹龙的特征组合明显具有镶嵌演化的模式,如
颅骨上发达的
泪骨脊常见于较为原始的非
鸟兽脚类中而少见于副鸟类中,同时它又具备较长的前肢和腿部羽毛,且尾部具有不对称的正羽。其尾羽构成的平面的表面积甚至大于
始祖鸟。这种镶嵌演化的模式暗示了在非鸟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不同
解剖学模块的演化
速率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彩虹龙的羽毛中保存有黑素体结构,代表了
兽脚亚目羽毛黑素体化石的最早记录。其黑素体的形态与现生
蜂鸟科非常相似。结合现生鸟类数据库和判别分析显示,
彩虹龙的头部和颈部的羽毛呈现出彩虹般的光泽。这样鲜艳的颜色可能具有展示和
性选择的功能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