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滔(746年-785年),
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
唐朝中期时的一位将领、割据军阀,幽州节度使
朱泚之弟。
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朱泚向
李豫请求以朱滔为幽州卢龙节度留后兼
御史大夫,得到允许。于是,朱滔掌握了幽州潘镇的军事大权。之后朱滔平定了
田承嗣与
李惟岳的叛乱,被朝廷加封为检校
司徒、幽州卢龙军节度使。然而,朱滔等人并不满足于朝廷的封赏,于是开始对抗朝廷。
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朱滔在幽州与
田悦、
王武俊、
李纳联合发动叛乱,史称
四镇之乱。他自称大冀王,并自封百官,任命亲信
刘怦、柳良器、李子千等人为官员,割据一方,多次击败前来讨伐的
唐朝军队。建中四年(783年),
朱泚在
长安自称帝,立朱滔为皇太弟。
兴元元年(
公元784年)正月,朱滔率领
卢龙县大军和回鹘、
辽朝等军队向南扩张,先后围攻
恩州、
魏州等地。
李适下令,命王武俊、
李抱真等合兵抗击朱滔。双方在
武城县进行了决战,王武俊和李抱真联军大获全胜,俘获数万敌人,朱滔败退。
朱滔逃回
幽州后不久,朱泚被手下杀害。朱滔不得不向唐朝廷认罪,得到唐德宗的宽大处理。然而朱滔忧愤交加,于
贞元元年(785年)病逝。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朱滔与兄长
朱泚原是幽州节度使
李怀仙部将。768年(
大历三年),幽州兵马使
朱希彩杀死李怀仙,自领节度使,因朱滔兄弟与自己同姓,对他们非常信任,让朱滔统领心腹亲兵。
772年(大历七年),朱希彩被部下杀死。朱滔暗中派人到将士中大肆张扬道:“节度使非城北朱副使(朱泚)担当不可。”将士们本来无所适从,听后便一同拥立朱泚为节度使。
773年(大历八年),朱泚命朱滔率兵到
泾州(今
泾川县)防御
吐蕃。自从
安史之乱以来,
幽州军队很少为朝廷所用,朱滔到达
长安后,
李豫大喜,对他大加赏赐。
节度幽州
朱滔返回幽州后,密谋夺取
朱泚兵权,欺骗朱泚道:“天下诸侯还没有去朝见皇帝的,你率先朝见,可以得到皇帝的信任,子孙就可安享富贵了。”朱泚信以为真。
774年(
大历九年),朱泚入朝觐见,令朱滔统摄幽州军务,趁机夺取兵权。朱泚方知被兄弟出卖,于是自请留在长安。不久,唐代宗任命朱滔为幽州节度留后、兼
御史大夫。
征战河北
775年(大历十年),魏博节度使
田承嗣造反。唐代宗命令河东、成德、
幽州诸藩镇一同出兵征讨。朱滔与成德节度使
李宝臣、平
朱滔与李宝臣合攻
沧州市时,田承嗣命人游说李宝臣道:“您与朱滔一同夺取沧州,沧州终归朝廷所有,不是您的。若能放过田承嗣,愿把沧州献出,还愿为您夺取幽州。”李宝臣大喜,于是和田承嗣合谋,图谋幽州。李宝臣对朱滔的使者道:“听说朱公相貌威武,希望看看他的画像。”朱滔便将画像给他。李宝臣将画像挂在射堂上,与部将一同观看,并称赞道:“真是个神人啊!”
当时,朱滔驻军瓦桥关。
李宝臣挑选两千精兵,连夜疾驰三百里,袭击幽州军,并对将士道:“杀掉那个相貌与射堂画像一样的人。”此时两军关系和睦,朱滔没有任何防备,仓促应战,大败而逃,因身穿别的衣服才得以幸免。李宝臣本欲乘胜夺取范阳,但见幽州雄武军使
刘怦已有防备,没敢进军。
781年(
建中二年),李宝臣病逝,其子
李惟岳谋求袭任父职。朱滔与
张孝忠奉命征讨,在
辛集市(今河北辛集市)大破李惟岳,进而兵围
深州市。李惟岳便率一万余人与魏博节度使
田悦的援兵一起围困束鹿,部将
王武俊率三千骑兵列成方阵推进。朱滔用绢帛绘成
狻猊的相貌,蒙在百余名猛士的脸上,鼓噪冲锋。朱滔随后攻击,大败李惟岳,因功加授检校
司徒,升任幽州卢龙军节度使。
密谋造反
782年(建中三年),
李适任命
康日知为深赵二州团练使,命朱滔返回
幽州。朱滔没有得到深州,心中不平,又索取恒定七州的赋税以供军饷,仍没得到允许,更是怨恨。当时,田悦被
马燧围困,形势窘迫,便使人离间朱滔与王武俊一同反叛。
朱滔的表兄
刘怦劝谏道:“司徒(朱滔)身为节度使,
太尉(
朱泚)位至宰相,所得恩宠可谓到了极致。如今
昌平区有太尉乡、司徒里,这是不朽的功业。像
安禄山那样背恩好战、不顾成败,如今还留有什么?
司徒您要好好考虑,谨慎从事,切莫做后悔的事。”朱滔不听,与
王武俊联兵援救
田悦。
朱滔又激励道:“将士们浴血奋战,攻下坚城,却遭朝廷排挤,我们奏捷而不得赏赐。你等迅速出击,攻破马燧军夺取粮草财物,如何?”军中无人应答。朱滔再三询问,方才有人道:“幽燕之人战死在南方的,尸骸都暴露野外,无人掩埋,看了谁不心痛?为什么您还要人暴尸野外呢?您兄弟受国家宠信,我们也可蒙受官赏,只想保持现状,不敢再有别的想法。”朱滔方才作罢,但仍暗中将不肯谋乱的几十人杀死。
康日知得知朱滔的阴谋,告知
马燧,又禀奏皇帝。
李适认为
田悦尚未平定,不宜再树一敌,便封朱滔为通义郡王,实封三百户。朱滔见状,更加悖逆,派兵与
王武俊一起包围
赵州(今
赵县),并伪造诏书调拨粮草,率兵去助田悦,驻军于束鹿。
幽州军鼓噪道:“天子命
司徒还镇幽州,为什么违背敕令南救
魏州(今
大名县)!”朱滔大惧,跑入后堂躲避。裨将蔡雄对士卒道:“朱司徒南行是为了从马燧处抢回本来是朝廷赏赐给你们的金宝,根本不是为了他自己!”军士仍道:“虽然是为了大家,但南行违背诏令,不如奉诏归镇。”
朱滔于是回军深州,诛杀领头哗闹的二百余人,震慑士卒,然后又南下宁晋,与
王武俊会合。
李适命令
马燧、
李怀光回击,朱滔的部属
郑云逵、田景仙都奔归马燧。不久,朱滔击败李怀光,与官军屯兵在魏桥两端,相望而不交战。
僭位称王
田悦感激朱滔的援救,准备尊朱滔为王,自愿为臣。朱滔谦让道:“山之所以能取胜,全赖王大夫(王武俊)之力。”于是,朱滔、王武俊的官属们商议道:“古代有列国连衡共同抗秦。如今公等在这里,李大夫(
李纳)在郓州(今山东东平),不如仿效七国,大家都建国号,用天子的正朔年号。而且效仿七国旧例尊唐皇帝为天子,我们就名正言顺了。我们该快些选定日期定好盟约,以顺人心,违背盟约的就大家共同讨伐。”朱滔等人都同意。
782年(
建中三年)十月,朱滔在
魏州西郊祭天,称冀王,自称孤,尊为盟主。
王武俊称赵王,
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均自称寡人。朱滔改
幽州为范阳府,设置左右内史、东西侍郎等官职,大封百官。
马燧派
李晟率兵至
易州(今
易县)、
定州市,率领
张茂昭攻
涿州市、
莫州(今
任丘市),以断绝朱滔的援救。783年(建中四年),马燧围困清苑,郑景济坚守不出。朱滔命马与王武俊合力抗拒马燧,自己则率军救援清苑,断绝李晟的粮道。朱滔到达定州,李晟对此丝毫不知,撤军而回。朱滔大惑不解,疑有伏兵,不敢靠近,遂改往瀛州(今河北河间)。
此时,
张孝忠与李晟在莱水筑城,朱滔部将乌萨戒带七百人袭击,杀死了守城士卒几百人,李晟不敢出战。郑景济趁机在城内呼应,与朱滔两面夹击,大败
李晟。朱滔击败李晟后,回军河间,按兵不进。
这时,
王武俊派宋端去催促朱滔进兵,朱滔怒道:“孤频频作战又得了病,正在就医,赵王还要噜嗦。孤为南救
魏州,抛弃兄长,背叛君王,如同丢弃破鞋。赵王若定要疑我,由他自便。”宋端将话带回。王武俊对马寔道:“我希望冀王能速来,是希望他来指方向,决胜负,为什么那么恶声恶气?冀王将来并有天下,我只求有六七个城邑,当个节度使就足够了。”虽然此事最终解释清楚,王武俊仍是越来越不满,暗中与
田悦商议如何与朱滔断绝。
盟约破裂
783年(
建中四年)十月,
泾原兵变,
朱泚被拥立为帝,遥封朱滔为冀王、
太尉、
尚书令,寻又进号皇太弟。
不久,
马燧等人回朝平叛,
王武俊、马寔也各自回师。王武俊诈请马寔共同攻击
康日知,想谋取他的军队,最终未能成功。马寔返回后,王武俊为之饯别,馈赠甚厚。这时,朱泚派人秘召朱滔,要他去
洛阳市。朱滔为此传檄道:“现在调发精锐骑兵四十万到洛阳去,与皇帝相会于
上阳宫。”又派王去劝说
田悦一同西进。
起初,王武俊向回纥借兵,准备断绝
李怀光的粮道。回纥兵尚未到来,李怀光便已回军勤王。朱滔闻讯,派使者去劝说回纥酋长达干:“假若您能与我们一同渡
河南省下,那里玉帛子女不计其数。”朱滔又与他相约:“进军五十里就驻扎下来,等待田悦军到。”但是,田悦已采用
王武俊的策略,不肯出兵。
朱滔抵达
恩州(今河北清河),田悦任命的贝州刺史邢曹俊来拜见过朱滔后,便闭城而守。朱滔心中疑惑,驻扎在
永济市。王武俊暗中派门客去挑拨,对朱滔道:“
田悦对你有不满,待你南下后,就用兵掐断你的归路,你该有所准备。”朱滔大怒,进入永济城,抓住官吏拷打审讯,也没问实情,就杀死官吏,命令
回纥汗国兵大肆抢掠,波及
澶州(今
濮阳市)、
卫州(今
卫辉市)。田悦大惊,闭城自保。
784年(
兴元元年)三月,魏博节度使田悦被堂弟田绪所杀,
魏州大乱。朱滔趁机命令大将马寔分兵进逼魏州,扎营于王莽河。
李适在山南逃难,担心
朱泚和朱滔合兵,便任命
王武俊为
平章事,令他与
李抱真合力攻击朱滔。五月,王武俊在贝州三十里外扎营。朱滔命大将马寔、
卢南史带领回纥、契丹军前来挑战,王武俊派赵珍率精骑三百对阵,李抱真部将
王虔休成犄角之势等待接应。
赵琳率五百骑埋伏于桑林。李抱真列方镇于后,王武俊率骑兵在前。两军交战时,
回纥汗国军纵兵进攻,王武俊按兵不动,待回纥到了王武俊的阵型后面,王武俊纵兵攻击回纥,赵琳从林中冲出攻击回纥,回纥失败逃跑,王武俊急追之。朱滔大败。在
王武俊、李抱真合力追杀下,朱滔逃奔德州,丢弃武器甲胄堆积如山。朱滔到达瀛州后,以前锋先败之罪斩杀将领蔡雄、
杨布,又杀死阴阳先生尹少伯。
复归朝廷
同年六月,
李晟收复
长安,
朱泚、
姚令言先后被杀。朱滔在
幽州遭到王武俊攻击,几乎溃不成军,只好向朝廷上表待罪。九月,
李适下诏宽赦朱滔罪行。
此后,朱滔心中沮丧,每日郁郁不乐,最终一病不起。785年(
贞元元年),朱滔将一切政事全部交给
刘怦,不久病逝,时年四十,追赠
司徒。
个人作品
家族成员
祖父:朱思明,授太子洗马,赠太子太师。
父亲:朱怀,曾随
安禄山、
史思明叛唐,后随
李怀仙归顺朝廷,任
蓟州刺史、平卢军留后、柳城军使,死后赠左仆射。
兄长:
朱泚,曾任幽州节度使,后入朝,累封至
太尉,在
泾原兵变中被拥立为皇帝。
轶事典故
朱滔到
长安参与防秋时,
李豫曾召见他道:“你与朱泚相比,谁的才干更高?”朱滔回答道:“我们各有长短。统率军队,谋划决断,臣不及朱泚;臣今年二十八岁,得以见到皇帝,朱泚比我年长五岁,却还没见到
皇帝,这是他不如我的地方。”代宗大喜。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九十三》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七·藩镇卢龙》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唐纪四十》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五·唐纪四十一》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七·唐纪四十三》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八·唐纪四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九·唐纪四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唐纪四十六》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一·唐纪四十七》
人物评价
欧阳修:朱滔胁其兄泚入朝,及引兵东向,称帝以自尊,名虽助泚,志可知矣。至克融再得
幽州,朱氏无遗种,其祸与泚钧,而族夷有先后为间也。
王夫之:①
田悦、
李纳、
李惟岳、朱滔,皆狂騃躁妄、自取诛夷者也,虽相煽以起,其能如唐何邪?② 幽、燕则朱滔、朱泚迭为戎首,
淮南西路则少诚、少阳踵以乱,而唐受其败者数十年而不定。
蔡东藩:
李怀光未战即奔,朱滔一战即败,此皆唐室中叶,人心未去,故怀光与滔,终不能大逞所欲耳。……滔为四国盟主,又有兄泚,号
长安,势力较怀光为盛,然田悦李纳
王武俊归国,而外援失,
李晟浑瑊进讨
朱泚,而内援又失,
武城县一役,虽由
李抱真之善结武俊,得以破滔,然非由滔之势已孤危,武俊岂敢反颜相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