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文学大系》是全面发硬核集中展示河南新闻学70余年发展历程与创作,研究成果的系列丛书。全书按文体和内容性质分为理论批评,短篇小说(1,2)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儿童文学,史料等9卷10册。《河南新文学大系》丛书的出版,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并分别荣获第十届
中国图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提名奖。
概述
河南新文学世纪回眸编委会编《河南新文学大系》。作为一项大型的文化工程,开始于“八五”期间,经过许多同志的共同努力,历经5个寒暑,交付广大读者。
这项工作缘起于这样的考虑:
河南省的新文学,是我国新文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取得了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成就,是河南乃至全国现代社会生活的生动见证,是现代河南人民精神风貌、文化性格、生命状态和风俗习惯的艺术记录和真实反映。它从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丰富和发展了本士文化传统,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革和进步。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战争、灾荒和动乱的影响,河南省新文学有关史料散恢严重,系统的收集、整理、研究、总结工作迄未进行;加之,
河南省文坛的一批老作家年事日高,史料的挖掘更是刻不容缓。
时代特质
近代
1917年开始的
中原地区新文学,地处中国中部的河南不是中心,甚至应当说离中心相当远。在新文学的前3个10年里,也即新中国开国前的30多年时间里,河南向全国文坛奉献了自己的文学英才。
南阳郡,有冯氏兄妹(
冯友兰、冯沉君)和稍后的
姚雪垠、
任访秋、
张长弓、
李季、豫西有
曹靖华;豫中有
徐玉诺、
于赓虞和稍后的
刘心皇、
魏巍;信阳有
尚钺、
赵清阁;豫东有师陀、
苏金伞;豫北则有丰村、
尹雪曼和稍后的
刘知侠,等等。
这些人分别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以至文学理论领域,放射出引人注目的甚至璀璨的光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彩。
现代
新中国建国以后的文艺春天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河南省的文学队伍得到了组织。从外地归来的,从外省来豫的,本土产生的,形成了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创作队伍。
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李準和魏巍。前者以短篇小说《
不能走那条路》一鸣惊人,然后有大量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问世,以敏锐的政治触角、鲜活的人物形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娴熟动人的中原话语,及时地反映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乡村生活,塑造积极投入和创造新的生产关系的新的农民形象,表现还不情愿地接受改造的各种农民的心理和行为;后者以散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报道和表现了在
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人民军队的感人事迹。
魏巍的作品,像李準一样,由于和当时的社会心理、社会运动相应和,受到党和政府的赞赏,引起文坛的高度重视和极高评价。他们在青年时期即成为全国文坛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作家。
但不幸的是,由于政治运动的错误打击和文艺政策、创作思想的日益“左”倾与狭隘,刚刚组织起来的队伍受到很大破坏,创作的多样化和作家的个性没有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至于此后接着的10年动乱,更是对文学的浩劫,文学队伍受到空前严重的摧残,文学创作活动几近停止。
只是到了历史新时期,文学“豫军”才真正形成并健康地发展起来。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各种文学样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几代作家共同展示着新的辉煌。
先是老一代作家老当益壮。他们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早期奉献出的一批创作成果,堪称
中原地区文坛的扛鼎之作。
以长篇小说而论,姚雪堰的历史小说巨著《
李自成》,
李准的《
黄河东流去》,
魏巍的《东方》以及《地球上的红飘带》等,以其深厚的生活功底、搁熟的艺术功力和对历史与人生的思想穿透力,显示了中国作家的当代水平,它们都获得了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
茅盾文学奖。虽然
姚雪垠和魏巍已经离开了
河南省。但有3位河南籍作家获奖,仍然不能不让河南感到光彩。
在河南本土,一批在历史上受到错误打击得到改正后“复出”的老作家,厚积薄发,重新焕发创作青春。特别是诗人苏金平,不仅他在晚年创造了个人的诗歌高峰,而且以其
冶炼乡土和现代于一炉的成熟思想和纯净的诗风,为中州诗坛树一大,引起全国诗坛注目。
当代
然后有张一弓异军突起。他在“不惑之年”以后重操中断了二十余年的文学“旧业”,一鸣惊人,以中篇小说的形式连续不断地向文坛发起“冲击”,以其严肃的
现实主义精神和直面历史的勇气,率先冲破一些题材禁区;以其强大的思想道德力度,唱起苍凉悲壮的英雄之歌。他以《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赵头的遗嘱》、《春妞和她的小嘎斯》连续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更重要的是,他使大家树立了信心,看到了
河南省文学队伍的实力和潜力。
与此同时,与
张一弓年龄不相上下的一批作家,如
何南丁、
乔典运、
段荃法、
张有德、
徐慎、张斌、
郑克西等的小说,
王绶青、
王怀让等的诗歌,都不断有佳作问世,引起全国文坛的注意。
也几乎在张一弓前后,河南文坛出现了一个多年不遇的现象:一批中青年作家在乡村和省城崛起。这些人于80年代在文坛会合起来,数量之多、之集中,过去是未曾有的。他们应和着时代的潮流,出现了空前良好的创作态势。
他们大约来自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从乡村底层走向城市(工厂、机关、军队、学校),如小说家
叶文玲、
张宇、
田中禾、
郑彦英、
周大新、
阎连科、
刘震云、张兴元、侯钰鑫、
孙方友,以及专治散文的
周同宾等;一是从城市走向乡村底层(或部队基层)又回到城市,如小说家
杨东明、
齐岸青、
李佩甫、王钢,以及专以历史题材为对象实际是创作社会小说的
二月河,等等。
这里说到的一些作家,基本上是小说家,只有周同宾是个例外。但新时期的
河南省文坛,却不是只有周氏一人从事散文创作。
阎豫昌、
孙荪、余非、
卞卡、范强、
周熠、
廖华歌、
曲令敏、邓万鹏,以及不少小说家、批评家、诗人、新闻工作者,他们在从事自己所擅长的“主业”的同时,纷纷以散文作“副业”,带着相当睿智的现实思考、丰富的生活情趣、深沉的人生感悟,以及精纯的语言特色的一大批散文,经常出现在省内以至国内的报纸副刊和刊物专栏,并且结集成
专集和丛书。与此同时,文艺性的杂文的发展也很值得一提。以老作家王大海和刘思为代表的一批杂文作家的大量作品,以其内在风骨和犀利的笔锋吸引了许多读者,与散文随笔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大文化景观。
文学豫军
梯队建设
长期以来,文学理论特别是批评,是
河南省文学事业中一个薄弱的方面。新时期以来,这个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一批在大学、研究院、文联和新闻界工作的文艺批评家,如孙苏、
叶鹏、
刘思谦、
鲁枢元、
潘知常、
陈继会、
王鸿生、
耿占春等,在当代文学的批评和理论研究领域,作出了和创作界的朋友相映生辉的贡献,和创作界形成互相切磋琢磨的健康友好的关系。公正地说,他们的工作对于河南文学创作的推动,是功不可没的。
这样,新时期成长的一批作家批评家,和前面提到的那批中老年作家,以及在此后出现的更年轻的作家批评家,组成了以小说、诗歌、散文、文学理论与批评,以及戏剧文学、电影文学、通俗文学等门类齐全的文学“豫军”的基本队伍。新时期以来,文学“豫军”开始以整体的阵容发挥影响了。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拿出了文学的真货色,甚至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套路,成为文坛的“一个‘这个’”。
文学精神
同时,一种属于“豫军”的文学精神正在逐步培育出来。从表面看来,这是一支不打旗帜的文学劲旅,但却有其内在的精神风骨。其文学精神基本特征是:深厚的
现实主义传统,日渐宏大的文学气度,自觉的选择意识,以及追求艺术独创性的探索精神。总之,作家们在使自己的作品获得更丰富的生活容量、更深刻甚至于某种超前的思想发现,以及艺术上的新鲜和熟练,而作出了巨大努力。
这种文学精神,表现在题材和主题的选择上,集中在这样三个焦点:
一是对深厚的乡土世界”清结”的依恋和析解。对于别的方面来说,这也许是个负担;但对文学来说,这是个宝贵源泉,尤其在现代意识和艺术精神的
烛照下,这是
现实主义精神的基本源泉。
河南省的作家十分看重这份得天独厚的财富。作为他们创作的中心和底色的是,对大地,对家庭,对民族,对
黄河,对自然,对苦难,对苦斗,亦即对本士历史文化与情感的记忆,审视,回味,探察,感悟,以及评判;这实际上是关于作家自己及其群体的“根”的自我寻找和挖掘。他们已经逐步把艺术的触角伸向了城镇和都市,但是究竟还是无法完全摆脱乡村的视角,站在现代人的立场来表现城市,还是一个需要下大功夫的新课题。
二是对当代生活的艺术发言。紧跟时代,是
河南省作家的传统。常常以此引起文坛关注并影响文坛潮流,是其一大特色。他们的作品录下了永远鸣响在人们心中的英雄主义,它的明媚和灿烂,也留下了它的不肯也不会自行消失的妖魔鬼怪,它在人的感觉记忆中留下了令人痛苦的巨大阴影。
至于对历史的思考和解读,我也把它归入作家对当代生活的艺术发言。关于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需要具有学者式的充分的历史知识,但是,从事这一题材领域创作的河南作家,却不是以书生气掉历史书袋,而是站在当代人的高度重新叙述历史。在把历史激活的时候,就把当代人的精、气、神给了历史;当历史被表现的时候,也就表现了活灵活现的当代人。
三是丰富无比的关于人的话题。艺术精灵与思想结晶是“附”在人物的精灵之“体”上腾飞的。就单个人来讲,其欲望、情感、命运、性格本身已经是难解的无限多样的方程式;而由人际关系组成的方程式就更是复杂得无法“计算”,而人类在整体上的普遍模式正是最有趣的
代数。我们
河南省作家正在乡土世界和当代生活的基础上,以人为中心组成自己日益丰富的文学画廊,有越来越多的经由他们之手所创造的人物进入中国文学的人物序列。
时代主旋律
我们正处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时代,与这个时代特点相适应的文化战略也应当是改革和开放的。要使我们的文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主义服务,文学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冲出封闭和狭隘,走向现代和丰富;同时,文学又要在为
中原地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以至独立的民族气节上有新的创造。这就必然要求作家更加深入生活,和生活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并且加强文学理论建设,使创作和理论批评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特别引入注意的是,文学“豫军”正在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为更新更高的文学目标而默默地但是相当迅速地调整自己的视角和方式。与
新浪,省内网站合作推出网络文化品牌等不断实践着与时俱进的光辉思想。